第161章 回宮

“點點病了?”皇帝的語氣有幾分愕然,“太醫院那裡是怎麼說的?”

雖說已經有了四女一兒,還有一個在肚子裡,但父親對孩子們的愛卻顯然不會因此被分薄,尤其點點,因爲之後緊跟着就是個弟弟,所以特別得他鐘愛,皇帝在這件事上多少有點迷信的:徐循曾被文皇帝誇獎過有福運,沒準,這份福運也被帶到了她女兒身上呢。

不過,這幾個月他見點點的次數是不多,皇帝本來去太后那裡請安的次數就不是非常頻繁——反正不會比他去永安宮更頻繁。再加上每次過去也不會呆太久,和點點相處的時間的確大幅減少。現在聽說點點病了,當家長的心裡除了着急以外,多少還有些愧疚,總覺得自己對女兒是有點關心不夠。

“請了劉太醫看過。”來報信的宮女回答得中規中矩,“說是似乎沒有大礙,不過是長牙時常見的低燒罷了,只是點點這一回可能本來火氣也重,又有點傷寒,反應特別大,老哭,老孃娘有些慌了。”

徐循進南內也就是三個月多一點的時間,點點在太后手上可能還是第一次得病,不過在徐循那裡,因爲長牙而生病了好幾次了。有幾次皇帝也在的,這孩子身體健壯,哭起來聲音也大,他對太后的擔心是心有慼慼焉。“既然太醫說了無礙,那就暫且先這樣好了。”

那宮女沒動,“老孃娘問,此事是否該向南內那邊報個信兒。”

皇帝頓時就明白了太后的用意:老人家這是有點等得不耐煩了。

說實話,立後這件事該怎麼處理,皇帝還沒有想好。現在反正立太子、廢后兩件大事都辦妥了,餘下到底立不立後,立誰,何時立,除了太后以外誰也沒有資格催促皇帝。而太后畢竟又是發過話的,這件事憑他自己處理,所以現在雖然不耐煩了,但也不好直接催問,只能是這樣委婉地把點點的病小題大做一番,來試探皇帝的口風。不然,小病而已,又無大礙,一般來說這樣的事都不會特地遣人來告訴皇帝的,頂多就是和皇帝身邊的宦官打聲招呼,讓他提點着皇帝,有空了多去看看生病的子女。

一眨眼已經進去三個月了,雖然現在待遇是大爲改善,但畢竟還是沒有從南內出來麼,老人家對莊妃一直都是深有好感的,就算不說繼後的事吧,想要幫一把,助她從南內出來,也是很正常的事。——老人家如此行動,倒是越發證明了徐循和她完全不是一條心,不然,她都根本不會派人到乾清宮來。

雖說徐循想要躲清靜的心思並沒有改變,自己幾次過去探望的時候,她在南內貌似也過得挺開心的。但現在點點病了,不說徐循自己,皇帝的想法都發生了變化:孩子畢竟還是跟着親媽最好,不然,連皇帝都是放心不下。太后雖好,但畢竟年歲大了,再怎麼照看,還能比親媽更上心嗎?

“讓她去看看吧。”他立刻下了決定,“馬十,帶人去把徐氏接往清寧宮去。我這裡……”

他猶豫了一下,“我這裡一會兒也過去。”

畢竟是皇帝,還是有公務要處理的,幾位重臣都在入宮的路上了,一會就要開會,這都能理解。馬十帶着宮女,很利索地就去了南內,一路還把轎子什麼的都給備上了。可到了宜春宮前,他卻不讓清寧宮來的宮女進去,只說,“姐姐在這稍等一會兒,我這就去接娘娘出來。”

這宮人稀奇地看了馬十幾眼,方道,“公公但去,奴就在這裡候着。”

很顯然,她對莊妃在宜春宮裡的待遇,動了點疑心。

正是暮春時節,宜春宮的小花園裡一片芬芳,馬十從甬道里一路走來,遠遠地就聽到了莊妃娘娘和巧巧的笑聲——這一大一小,是又在後花園裡打上鞦韆了,雖然不能打得高出牆頭那麼囂張,但也是翻出了許多花樣,這會兒是巧巧打給莊妃看,馬十才進小花園,就見到她瘦小的身軀,靈巧地在鞦韆上翻了個跟斗,配合着鞦韆晃來晃去的幅度,居然還穩穩地落腳在了木板上,沒有一頭栽下來。

莊妃娘娘呢,靠在樹邊上笑着只是拍手,面色紅潤笑容滿面,看起來哪裡有半點冷宮禁閉的幽怨樣子?馬十暗暗擦了擦冷汗:還好沒讓清寧宮的人進來,不然,還不知回頭怎麼和太后娘娘回報呢。

這邊使勁把莊妃娘娘往外撈,那邊卻是‘此間樂,不思蜀’,太后娘娘要是知道了,那得多生氣,馬十都不敢想。他快步上前,向莊妃娘娘把來龍去脈敘說了一遍,“皇爺讓您現在就過去清寧宮……”

徐循當然是一下就沒了玩笑的心情,恨不能插上雙翅,立刻就飛到清寧宮去。

這三個月裡,要說不想女兒那是騙人的,很多次徐循都想要請皇帝把點點接到南內來。但這麼一來,勢必要和清寧宮那裡大打交道,也就失去了繼續住在南內的意義。好在以前孩子也就是一天抱來和她玩一陣子,平時衣食起居自然是有人照料,而且這個待遇也不會因爲她的獲罪而改變,其實少了母親,很可能點點都是意識不到什麼的。

當然,在大人來說,理性上的認知是一回事,感性上的思念又是另一回事了。一聽說點點病了,徐循心裡這個煎熬啊,和皇帝一樣,在擔憂之外,濃重的還是愧疚:早知道,就是再麻煩也要把女兒折騰來和她一起了。能親眼看着,心裡總是好過點的……

她身上穿的還是棉布衣裳,要去清寧宮總是要換一身的,徐循隨便扯了一身襖裙套了,根本也顧不上什麼搭配、首飾,匆匆和馬十一道出門上了轎,根本連說話的心情都欠奉。

三個月沒來,清寧宮倒要比從前更新了——皇帝體現孝心,很大的部分就是每年給母親翻修一下屋子,做點粉刷油漆工作,所以清寧宮的屋子,一般都是簇新的。但徐循沒心思去鑑賞裝飾的變化,她都沒找太后請安,而是直接讓人把她帶去了點點的屋子。

孩子剛睡着,倒是沒看出什麼不對來,就是臉色略有點紅,倒是錢嬤嬤見到徐循,激動得不輕,雙目含淚,喚了聲‘娘娘’,雖然掌住了沒哭出來,但也已經是語不成調,她的心情,可見一斑了。

徐循卻沒有錢嬤嬤這種絕處逢生的心情,她的眼神更多地還是牽連在女兒身上,纔是三個月不見,點點就是大了一圈,現在有點小孩兒的樣子,不再是嬰兒那樣的感覺了。她伸出手輕輕地碰了碰女兒的額頭,觸手微溫——本來,孩子的體溫也是比較高的,這纔是漸漸地放下心來,問錢嬤嬤道,“怎麼忽然間就病了呢?現在已經沒事了吧?”

錢嬤嬤掀了掀脣,最終還是說道,“是老奴照顧不周……點點現在已經退燒了,就不知道晚上會不會再發作起來。”

徐循倒也沒這個意思,聞言忙道,“好了,嬤嬤,別說這話。小孩子哪有沒個頭疼腦熱的,現在退燒了那就行了。”

見南醫婆也在一邊,便向南醫婆道謝,“多得醫婆在旁看顧——是了,你不應該在小吳美人那裡嗎?”

“分內之事,奴婢不敢當。”南醫婆笑了一下,“原是在永安宮的,不過老孃娘讓我回來看顧點點,也就回來了。小吳貴人那裡情況很穩定,並用不到我。”

徐循這一陣子對宮裡的消息完全沒有跟進,最多就知道小吳美人摸出有喜了,而按照宮中慣例,孕婦都是南醫婆在旁伺候的——甭管有用沒用,起碼她還算是懂點醫術,也能圖個心安。現在聽得南醫婆好像話中有所指,倒是不知該如何接了。

南醫婆見狀,倒也明白其中原委,搭訕着就起身出去,“正好,老孃娘午睡怕要醒了,您一會也可以直接過去請安。”

她前腳才一出屋門,錢嬤嬤便開始介紹這三個月內的宮中八卦。“就是前小半個月吧,小吳貴人鬧滑胎呢,聽說是有人暗害,但到底如何,外頭人就都不知道原委了。不過那以後,南醫婆就從小吳貴人身邊回來了,好像她也從永安宮遷走居住,現在住到哪裡去都不知道。”

徐循聽着這語焉不詳的介紹,不禁就是一陣頭痛。然而,這是錢嬤嬤的好意和忠心,她又不能不仔細聽着。畢竟你人要在這宮裡活着,人家可不會管你一句話說錯,是不是因爲才從南內被放出來,不瞭解現在的局勢。

“長安宮現在還沒有建好。”錢嬤嬤說,“所以現在皇后……仙師便是住在清寧宮裡,這幾日身子不好,南醫婆回來,怕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徐循有些動容,“一會拜見過太后以後,應該去見一見胡姐姐。”

長寧宮那裡的變化,錢嬤嬤已經着重講過了,其實也無非就是和氣地對待羅嬪,低調地養育太子什麼的,這一陣子,孫貴妃並沒有做出什麼很打眼、很招搖的事。把靜慈仙師的事放在最後,其實也是透露了錢嬤嬤的態度:現在的靜慈仙師,對宮廷的影響力幾乎已經是略等於無,就是個被高薪養起來的老幹部。徐循見不見她,對自己的影響都不會太大。

當然,去見那是情分,錢嬤嬤也不會反對。“娘娘念舊。”

她看了看屋角的時漏,便催着徐循去見太后,“昨晚鬧着沒睡好,恐怕點點這一時半會也不會醒,倒是老人家應該是已經醒了。”

老人家果然是已經醒了一會兒了,徐循過去拜見她的時候,她正和靜慈仙師坐在窗邊說話,徐循進來剛好就都拜了,因許久沒見,行的還是大禮。“見過老孃娘、娘娘。”

靜慈仙師已經換了一身道袍,頭髮在頭頂挽了個小小的道姑髻,看來倒真有幾分仙風道骨,她眉宇間雖然依舊透了幾分病弱,但周身氣質已不再頹唐苦悶,整個人的精神倒是好了些,聽徐循還叫的是舊稱呼,便笑道,“已經不是娘娘,現在要叫道姑啦。”

徐循見她放得下,心裡倒也有幾分爲她高興,微微一笑還沒說話,太后已問道,“是從點點那邊過來的吧?聽說孩子的燒退了?”

只這一句話,太后對孩子的關心就盡是顯露無遺,徐循自然要感恩幾句,“已是退了,我不懂事,這些日子,倒難爲老孃娘費心。”

“說這什麼話呢。”太后不以爲然,“我難道不是點點的祖母了?孩子燒退了就好——這樣也好,沒這個契機,你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出來。”

她和氣地望了徐循一眼,語氣卻是有些不滿,“下回行事,再不要如此衝動了,到底是什麼事,惹得大郎發了這麼大的火?我都問好幾次了,他只是不肯說。就連要和你說情,都不知該從何說起。若非這次點點病了,誰知道你要在南內住到什麼時候去。”

徐循將信將疑——這要是太后沒有發話,皇帝是怎麼忽然間改了態度的?錢嬤嬤平時就住在清寧宮後院裡專心帶小孩,能知道什麼j□j?說的根本都是一些大路消息,她進去這三個月,永安宮算是斷了情報源了,對於檯面下的變化她根本是稀裡糊塗,太后如此說,見仙師也有贊同之色,只好當真話處理,含糊道,“唉,也是我太過沖動……”

太后也沒細問,只道,“事情過去就算了,我看大郎這陣子,對你應該是已經消氣,只是少個下臺的契機而已。現在你既然出來了,再好好地服個軟,賠個罪說點軟話,難道大郎還能再讓你回南內去?一會他應該也來看點點的,你們兩個在點點跟前好好地說說吧,當着女兒的面,他也不會太心硬。”

她要是細加盤問也罷了,如今擺出一副輕輕放過的樣子,徐循心裡反而更加疑惑,頓了頓方纔道,“這……多虧老孃娘爲我籌劃,我行事莽撞,辜負了娘娘對我的期望,惹下了這樣大的禍事,您還這樣有情分,小循真不知該如何回報娘娘,總是肝腦塗地,都報不得這份再造之恩……”

她這話說得,簡直是客氣得有些過分了,可太后卻是居之不疑,她安詳地一笑,“你還年輕,難免有衝動的時候,也不要太自責了。往後的日子還長着呢,眼下的事看來天般大,其實真出來了,幾個月以後,誰還記得你去過南內?先回永安宮好生將養一段日子再說吧。”

立繼後的事,大家雖然沒拿出來討論,但彼此是已經知道的。可就因爲太后沒有直接和徐循說,搞得徐循一肚皮問題都不知道該怎麼問,太后是真要推出她爲繼後?靜慈仙師在這件事上又是什麼立場,摻和到了哪一步?這一切問題都不是自己瞎想能有答案的,而雖然答案就坐在跟前,但她卻實在不能問——目前的情況,也由不得她坦蕩蕩地和太后表明強調,自己並未渴求這空出來的後位。

剛纔稍露口風,太后的態度卻是如此篤定,好像已經準備了後續的計劃,徐循心裡由不得就是一陣不舒服。——但說實話,人家是太后,皇帝的媽,做的都是堂堂正正的事,也從來沒有害過她徐循,反而一直在對她好,把她從南內往外拉,也是爲了她好。現在宮廷裡除了皇帝和徐循以外,沒有誰明確地知道,徐循不出南內是自己不想出。怕都以爲皇帝是沒完全消氣……太后這時候給搭了一把手,徐循難道還能和她公然唱反調,表明自己是扶不上牆的爛泥,對後位沒有任何興趣?

局面已經很亂了,她再左衝右突一番,誰知道能惹出什麼結果?徐循現在都不願往細裡去想,她就想快點和太后說完話,自己可以回去繼續看女兒。點點應該是差不多能醒了,就是不醒,看着睡臉也是好的……

“這……”她作勢遲疑了一番,方道,“妾身自當向大哥好生賠罪,若能回永安宮,也是要閉門思過一段日子的,一時半會,也沒顏面在宮中走動。”

說罷,她也實在是不想再繼續進行這個很危險的話題了,而是轉問靜慈仙師,“仙姑這一向,身子還好?”

仙師笑了一下,“清寧宮心靜,病情倒是比前一段好得多了。外頭的風風雨雨,都有老人家爲我遮擋,我也是外事不聞,一心只學我的道罷。”

“學什麼道,”太后說,“得了閒,愛看戲就傳班子,愛看書就看書,愛騎馬就出門去西苑逛去,還有誰敢攔你不成?我看你就是看不透。”

“學道也有好處,”仙師的笑是真有點出塵了,“我不但修道,也學佛,道書、佛經,我看了都是極有道理,極爲清靜的……”

胡氏的才具,也許皇后是做得有點左支右絀,但做個出色的道姑應該還是沒問題的。才學了多久的道,看來都有點飄然出塵的意思了,不過徐循倒也有幾分能體會她的心境,在宮裡沉浮久了,能跳出來總是讓人舒心。——仙師只要懂得自己放過自己,日子還是不難過的。

她也是真心爲仙師高興,只是礙於太后在前,話不好說得太深,只好對她深深一笑,指望着仙師能明白自己的意思。——至於她本人,是再忍不住了,估着點點隨時可能會醒,就是有些失禮,都要起身先行告辭,“剛來的時候點點還睡呢,這會怕是醒了,我心裡惦記得很……”

都急成這樣了,太后難道還能不讓她去?也都是做孃的人,可以理解徐循的心情,她失笑道,“去吧去吧,若是醒了,精神又好,便抱來前頭看看我。”

一般富貴人家的祖母,都沒有去孫女房裡的道理,太后是不會去後院看點點的。這一點徐循很明白,不然她也不會這麼着急回去,不然,若是點點醒了被抱過來,她更是失去暫時離開太后的理由。眼下得了這一句,更是恨不得提起腳來就走,含糊應了一聲,便快速出門去了。

太后和靜慈仙師目送着她的背影遠去,靜慈仙師也有些感慨,“再是雅重,女兒出事,她也慌了,認識小循這些年,她還沒有走得這麼快過。”

太后呵地笑了一聲,“這一回,她也是被嚇怕了。大郎心硬啊……硬是把這孩子的心氣兒都給嚇沒了。”

剛纔那番對話的潛臺詞,靜慈仙師雖然不知細節,但也還能抓住中心意思。說實話,她也有些訝然:在南內住了三個月,怎麼說都是莊妃履歷上的一大污點,立時提拔爲後,簡直是不像話。就算皇帝本人力推,都難保有人不會議論。更別說皇帝雖然心意似乎有所搖擺,不那麼急切於立孫氏了,卻也明顯沒有立徐的意思。至於徐循本人,她從來都沒想過自己能當繼後,又爲了這事被投入南內,現在好容易有出來的希望,當然不會再往自己身上攬事,她的表態,在仙師意料之中。

可太后是哪來的信心,還要繼續往上捧徐循,仙師就有點不明白了。

老人家口稱自己不知道徐循和皇帝吵架的來龍去脈,可事實上知道不知道呢?仙師有幾分懷疑,這整張拼圖裡,她所不知道的重要一片,也就是這番對話的真相了……

不過,這到底也不是仙師該關心的事了,出家人嘛,凡俗的熱鬧,看看就好,真要再往裡頭熱心摻和,那才真叫沒事找事——東楊在文淵閣得了大不是的消息,不知經了誰的口,已經是傳到了內帷。仙師之後肯那麼配合,也和皇帝的表態不無關係。

“現在還是先把人撈出來再說吧。”她也只能這麼應和太后了。“只盼陛下看了點點要孃的樣子,能夠心軟吧。”

事有不巧,點點昨晚鬧得的確比較厲害,徐循回去的時候她還在酣睡。不過,徐循也顧不得女兒了,見屋內無人,只有錢嬤嬤坐在點點身邊看顧,她便一拉錢嬤嬤的袖子,坐在她身邊,附耳輕聲問了一句話。

錢嬤嬤面色數變,又是猶疑又是驚悚,也有幾分不可置信,最終,到底還是輕輕地吐出了幾個字——聲音就比蚊子叫大不了多少。

“前幾次長牙發燒,確實和這一次不大一樣。”

儘管剛纔看到錢嬤嬤臉色變化,徐循心裡已是有了幾分預感,但聽到錢嬤嬤親口證實了自己的猜測,徐循心頭,依然是咯噔一聲,一時間都是沒能反應過來。

太后居然連一歲多一點的孫女,都能拿來做局……

哪怕她有再多理由,哪怕這手段再安全,哪怕點點現在已經退燒……徐循心頭依然是涌上了一股強烈的怒火,還有深深的被背叛感——的確,把點點交給太后,是皇帝的決定,之前她想的是,點點會被送去何惠妃那裡,又或者是送到皇后那裡。但不論如何,知道點點來了清寧宮,她當時是很放心的。她相信太后這個祖母,會好好地照顧點點……

還住什麼南內啊!

她真想抽自己一耳光——再不回永安宮,女兒都不知要被折騰成什麼樣了!

而在這一切激動之外,又彷彿還有一個漠然的徐循,鑑賞着這獵奇的一切,她好像在說:你瞧,這世上居然還有人做得出這種事!

在宮廷裡,下限這個詞,從來都只存在於《說字》裡!

要不是錢嬤嬤忽然扯了扯徐循的衣袖,徐循都沒意識到:屋裡這咯吱咯吱的聲音,竟然是從她嘴裡發出來的。

她也從來都不知道,原來人真的是能把牙齒咬出這樣的聲音的。

“娘娘。”錢嬤嬤輕聲地喚,她臉上寫滿了憂心,但聲音卻是很低沉的,彷彿生怕再大聲一點,都會惹來不該有的注意。

她們畢竟還在太后的地盤裡!

徐循一下就恢復了理智,她深吸了一口氣,很快地調整了自己的情緒,強迫自己露出一抹微笑。

“燒退了就好,”她說,彷彿是在說服自己,“燒退了就好。”

外頭隱約傳來了人聲,一個小宮女倉皇地進了屋子,“娘娘,皇爺到了!”

徐循慢了半拍纔想起來,自己現在要扮演的是一個戰戰兢兢,剛從南內很勉強地被放出來,隨時都有可能要再度回去的待罪妃嬪。她只好忙站起身來,跪到牀邊,垂着頭,以很標準的姿態等着迎接皇帝的到來。

皇帝的腳步聲很快就進了室內,一路還聽得到他的說話聲,“退燒了?那就好,小孩子只要能退燒應該就沒事兒了……”

一路說,他一路已經靠近了牀榻,然後很明顯地,腳步聲一頓——是發現徐循了。

“你怎麼——”皇帝的智商在此時充分就得到了體現,他的話也頓了頓,明顯是臨時改了口,語氣一轉,便淡漠多了。“已經見過女兒了?”

“見過了。”徐循壓抑着心頭諸多複雜的情緒,低聲說道。

“唔。”皇帝好像也對她的狀態有所察覺,他的態度嚴肅了一點,“女兒沒事了吧?”

“沒事了。”徐循還是不肯擡頭看皇帝。——不是她不敢,也不是她要演,她是怕忍不住。

在宮裡這麼多年,真正因爲情緒崩潰而哭泣的次數是少之又少,徐循印象裡最深刻的那一次,就是自己去給皇帝賠罪時的一哭。

在皇帝跟前嚎啕大哭,當然極不體面,但此時此刻,她真的很想再哭一次,把自己心裡這強烈狂涌的憤怒和委屈,都哭給皇帝來聽。——多可笑?她曾有多少次,覺得皇帝離她是那麼的遠,可現在,點點出事了,受了委屈了,她的第一反應,還是要找到皇帝來宣泄,來哭泣……

“嗯。”皇帝好像也在尋摸徐循的情緒,“擡起頭來。”

徐循緊咬着牙關,慢慢地擡起頭。

她能感覺得到皇帝眼神中詢問的意味,在這一刻,也許是她的思維格外興奮,也許真的存在心有靈犀一點通,徐循完全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他也不放心點點,孩子這一病,使得本來就不大讚成她繼續住在南內的皇帝改了態度,他想讓她回永安宮了,正在徵詢她的意見。

她毫不考慮,便輕輕地眨了眨眼。

皇帝往後一坐,他的語氣奧妙了起來。“出了南內,感覺如何?——說實話。”

“很……很想女兒。”徐循抑制着語氣中的顫抖。

皇帝聽來還是那樣的高深莫測,讓人基本弄不懂他的情緒。“想回去嗎?”

點點在牀上輕輕地j□j了一聲,聲音細弱。

徐循說不出話了,她勉強點了點頭。

“那就認錯吧。”皇帝的聲音聽起來幾乎都有點厭倦。“認錯了就能回去了。”

徐循再忍不住,哇地一聲就哭起來,她膝行了幾步,抱着皇帝的小腿,把臉就埋進了他的膝蓋裡。

“知錯了。”她哭着說,“知錯了,大哥,讓我回去吧!”

別說衆人了,連皇帝都嚇了一跳,點點更是立刻就被吵醒了,哇地一聲也哭起來,屋內一時,蔚爲熱鬧。皇帝也被鬧了個手忙腳亂,亂了一會,才令人把點點抱下去哄,他自己拉着徐循,就兩人在屋裡,他來哄徐循。

“怎麼了,怎麼了。”只有兩個人的時候,皇帝的語氣就柔和下來了。“我剛纔不也是爲你好——至於這麼委屈嗎?”

“不、不是的。”徐循胸口那口氣真是吞不下去,她不知如何才能對皇帝訴說——沒有做妾侍的,指責婆婆的道理。現在她也根本沒法組織出有效的語言來指控太后,反反覆覆,只能說着一句話,“是我太傻了,我該早回永安宮的……嗚……是我不好,我早該回去了,我該早回去……我、我要回去,大哥……我對不起點點……嗚嗚嗚,我對不起點點……”

……就算是點點生了病,徐迅這反應也太離奇了吧。小孩子要生病,又不會管說在母親身邊還是在誰身邊。在哪不是被這幫人照顧啊?就是在永安宮,也沒有徐循親自給換尿布的道理啊。

皇帝詫異地望了徐循幾眼,他的眼神漸漸地深沉了起來,口張了張,卻又合攏了。一抹怒色,悄悄地染上了他的眼眸。

“那就回去!”他的語氣很果斷。“現在馬上回去!晚上就把點點給接回去!”

君無戲言,一個時辰以後,徐循真的就已經坐回了永安宮她慣坐的椅子上了,之前曾被送到南內的大小物事,一件不少,全都被運到了外間,一屋子人都是喜氣洋洋忙裡忙外,忙着給徐娘娘歸置東西,忙着給小點點打掃住處……南內的生活,真就像是一場迷夢,說聲破,啪地一聲就再沒留一點影兒。

徐循茫茫然左顧右盼,情緒還有點未能平復,想到點點,心頭就是一抽,過了好半晌,她才發覺了不對。

“柳知恩呢?”她問,“柳知恩哪裡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坐車回家……又暈車,下來寫貴妃,想想寫個四千字算了。結果一開始也罷了,寫很慢,後來越寫越精神,啪,又爆字數了……

哎,不多說了,去寫小女兒……

23 複雜36 和睦第261章 玩脫56 低調第165章 愉快第195章 檢討第195章 檢討88 清醒第301章 餘韻侍寢140 順遂第147章 情義100 莊妃第301章 餘韻83 葬禮第191章 願意185 許諾第274章 天道110 亮劍第272章 接班選秀133 爲母第212章 更年第290章 決斷54 葡萄122 軟禁第246章 害死第165章 愉快第178章 漁翁46 親近第163章 涸魚第190章 帶勁第142章 富貴119 大事126 太平第225章 同病120 出事64 提點第299章 別離第212章 更年75 索要40 元宵第169章 細節第298章 放心76 操心第151章 陽謀43 美差185 許諾186 回生第247章 脫生108 震怒46 親近第167章 黑點第222章 成熟105 糊塗56 低調第220章 安樂正文208好命42 隨駕第263章 意志第220章 安樂87 堅壁第265章 愚笨第250章 來了第269章 選秀138 渣滓109 複雜137 渾水體面第258章 複雜第173章 選秀第203章 當家第228章 中年第141章 對策第291章 入門第222章 成熟第236章 康復185 許諾第182章 風浪138 渣滓第230章 選婿116 和好第273章 心思第196章 復出25 賞賜第177章 未眠35 端平37 年關第224章 羞恥139 感情春睡第228章 中年第298章 放心第197章 相思98 風向186 回生134 離奇185 許諾204 孤寒
23 複雜36 和睦第261章 玩脫56 低調第165章 愉快第195章 檢討第195章 檢討88 清醒第301章 餘韻侍寢140 順遂第147章 情義100 莊妃第301章 餘韻83 葬禮第191章 願意185 許諾第274章 天道110 亮劍第272章 接班選秀133 爲母第212章 更年第290章 決斷54 葡萄122 軟禁第246章 害死第165章 愉快第178章 漁翁46 親近第163章 涸魚第190章 帶勁第142章 富貴119 大事126 太平第225章 同病120 出事64 提點第299章 別離第212章 更年75 索要40 元宵第169章 細節第298章 放心76 操心第151章 陽謀43 美差185 許諾186 回生第247章 脫生108 震怒46 親近第167章 黑點第222章 成熟105 糊塗56 低調第220章 安樂正文208好命42 隨駕第263章 意志第220章 安樂87 堅壁第265章 愚笨第250章 來了第269章 選秀138 渣滓109 複雜137 渾水體面第258章 複雜第173章 選秀第203章 當家第228章 中年第141章 對策第291章 入門第222章 成熟第236章 康復185 許諾第182章 風浪138 渣滓第230章 選婿116 和好第273章 心思第196章 復出25 賞賜第177章 未眠35 端平37 年關第224章 羞恥139 感情春睡第228章 中年第298章 放心第197章 相思98 風向186 回生134 離奇185 許諾204 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