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

貴妃起居注 2變化 名 3G 網首發

在徐循入選以後,她的生活自然也發生了許多改變。

第一個改變,就是她雖然回到了徐家,但已經不算是她爹孃的女兒了,起碼,她有一半的身份,是皇太孫的女人了。

皇家除了皇后坐定正妻之位以外,好像沒有很明確的妾這個定義,婕妤、昭儀從名分上來講,當然算是皇妾,但因爲和天家沾了邊,她們的身份可能還要高於一般的官員妻子。起碼,雨花臺現在是沒有什麼人敢給徐家臉色看了。而整個徐家,當然也不會有人敢給徐循臉色看。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徐循能夠隨心所欲——現在她雖然是家裡地位最高的一個人,但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經過宮中給她派出的教養嬤嬤許可,甚至和家人親戚相見也不例外。徐循非但再不可能和她的男性親戚相見(她父親和她還在襁褓中的親弟弟除外),就是一般的女性親戚,因爲出身低微,舉止不知禮節,也被教養嬤嬤們排除在外。只有初一十五,能和徐循一起吃一頓飯。

是的,她的這些親戚現在都趕到徐家來了,徐循的舅舅一家人帶着姥姥,還有她的堂親、表親們,從消息出來的那天起,就拖家帶口地住到了徐家。徐家住不下,他們就住到鄰居家裡——鄰居家也根本就沒有要房錢的意思。他們自己也急於到徐家來吃飯,把自己的田契送到徐家手裡,求徐先生給予庇護,免了他們的賦稅。

徐先生是個秀才,他們家的日子其實本來就過得不差。秀才在比較偏遠的地方,一般都是深受敬重之輩,就是在天子腳下,也頗受街坊鄰居的尊敬。他不需要交賦稅,因爲是官府廩生,每年還有四兩銀子、四十八斗穀子的補貼,所以歷年來慢慢也置辦了一些家業,當然,這點家業和這個功名,只能讓他免除自己名下有契紙那份土地的賦稅,還不能讓他去庇護別人的田土,讓他們無需交稅。現在徐家身份有了變化,他的遠親近鄰,當然都巴望着能讓徐先生出面說句話,也好能免去自己的賦稅了。

都是鄉里鄉親的,徐先生抹不開這個面子,再說,這也就是一句話的事。要不是徐師母有見識,管住了徐先生的嘴,說不定整個雨花臺的田現在都無需交稅。可就是這樣,徐家幾個叔伯,以及幾戶緊鄰,現在也無需再爲每年的賦稅發愁了。倒是徐循舅舅一家遠在湯山,徐先生是鞭長莫及,不過,他們現在倒也好了,僱了幾個佃農,徐循舅舅和舅媽都再無需親自下田,甚至也不需要自己去看佃戶幹活,他們的鄰居自然會幫着照看土地的。倒是徐循姥姥,三不五時還嚷着要回去村裡住住——舍不下她那幾頭豬。

徐循中選,明面上給徐家帶來的賞賜,只有三百兩銀子,和幾匹貢緞。徐家把這三百兩銀子供起來,沒有胡亂花銷——在這個年代,其實只有大戶人家纔會頻繁地使用銀子,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動用銅錢,銀子那是花不出去的——但是說也奇怪,雖然他們家現在有幾十口人要吃要喝,但錢箱裡的銅錢,很快就滿得裝不下了,不得不一次次地出去把銅錢兌了銀子,而不過是三個月功夫,居然也兌出了有三百兩銀子之多。

三百兩銀子,足夠在雨花臺鄉下置辦一所宅院了,徐家就正打着這個主意。不過,教養嬤嬤們說,“再有半年,貴人就要出門子了。打牆動土的事,還是等貴人入宮以後再說吧。”

宮裡派出四個教養嬤嬤來教導徐循,這些老嬤嬤帶了八個宮女,十六個中人,把徐家的兩進小院給填了個滿滿當當,徐家人倒只能住在倒座南房裡,徐循待遇好一點,還能住上房。就是徐家的廚房,現在都要盡着嬤嬤們的飯先做,徐家特地到鎮上請了兩個婦女過來幫廚,不然,徐師母和幾個親戚婦女肯定忙不過來。

不要以爲教養嬤嬤們是鳩佔鵲巢,徐循的這四個嬤嬤還算好心,因爲徐家夠住,就沒把徐循帶走。像是何太孫昭儀,徐循聽說,因爲她們家地方不大,她只匆匆和家裡人見了幾面,就被帶到一處閒置的宮室中居住了,一家人可能只有逢年過節可以進去探望一下女兒。

這幾個教養嬤嬤也把徐循的教育給包圓了,她們要教給徐循的東西,“太多了,一年半載肯定學不完,只好學一點兒是一點兒吧。”

徐循本來除了會認幾個字,能夠幫着徐師母做點家務以外,也沒有什麼別的特長了,但幾個嬤嬤爲她挑選了笛子這門樂器,‘好上手,比起琴簫要簡單些’,她每天早上起來,要嗚嗚地吹半個時辰,趙嬤嬤曾在教坊司當差,對於樂器十分精通,她對徐循的進境很不滿意,徐循只好痛苦地越發早起,用勤學苦練來取悅趙嬤嬤。

四書五經是不用徐循讀的了,一般的雜書,她有空可以看看,錢嬤嬤不管,她的主要工作是教導徐循《女四書》,讓她知道身爲女子該做的本分。告訴她貞順賢淑的大道理,讓她明白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這又都是爲了什麼。比如說,伺候君王,是徐循的本分,每當皇太孫到徐循的宮室中來時,徐循應該歡悅而得體地接待他,讓皇太孫感到愉快。但徐循又不能眷戀皇太孫的恩寵,當皇太孫走時,她應該平靜地送別,而不能輕易地流露出不捨,免得皇太孫憐惜她的心情,過多地將心思擺在後宮,這就是妖媚惑道了。這樣的事決不能做,一旦觸犯了規矩,輕則被皇后、太子妃娘娘懲戒,重則要貶入冷宮之中。

至於和其餘妃嬪爭風吃醋、爭奇鬥豔,更是從根子上就不符合三從四德,是天大的不體面。徐循就是動一動這樣的念頭都應感到羞恥,她本是寒門小戶之女,應選進入後宮,就是爲了服侍皇太孫,爲他生兒育女、開枝散葉,若有別的心思,就是糟蹋了她的這份造化,就對不起他們家現在享有的這無限榮光。

徐循也覺得錢嬤嬤說得對,他們家現在的風光,都是因爲皇太孫和皇上的厚愛,她不能再有什麼癡心妄想了,她可不是那麼不本分的人。

——其實,她主要還是很害怕‘打入冷宮’這四個字,錢嬤嬤私底下告訴她好些故事,都是不規矩的妃子做了錯事,最終敗露。這樣的故事,一般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這個妃子被打入冷宮。在徐循心裡,打入冷宮就代表這個人在這世上消失,再找不到一點痕跡了,因爲她從來沒聽說還有誰能從冷宮裡出來的。

她覺得和當宮人一樣,當宮妃好像也有點朝不保夕,那些故事裡的妃子,有些很惡毒,但有些人好像也就是做些普通的錯事,在徐循家裡還不夠一頓打的呢,在這裡,就要被‘打入冷宮、面壁思過’了。

錢嬤嬤好像能看得出她的心思,她告訴徐循,“在宮中,有些事沒有道理可講。就是皇后娘娘,還有被皇上貶到冷宮裡去的呢。告訴你這些事,是讓你知道,在宮裡,怎麼謹慎都不爲過分。就是得意一時,也不能得罪別人。”

徐師母是她們家裡能夠經常進來探望徐循的幾個人之一,她很聽信錢嬤嬤的話,讓徐循千萬把錢嬤嬤的教導記在心裡。“這幾位嬤嬤,以後都要做你的導引嬤嬤,她們是絕不會害你的。”

徐循很聽孃的話,於是她也很聽錢嬤嬤的話。

到了下午,孫嬤嬤給她上課,孫嬤嬤的課是最有趣的。

“今兒我們來畫眉。”孫嬤嬤說,“貴人的眉毛生得好,不大修就是柳葉兒的樣式,彎彎的,可好看。就是在這一塊上有些缺……”

她指着徐循的眉毛讓她看,徐循的眉毛角上是微微地缺了一點點,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出來。

“咱們在這兒輕輕地補上一筆。”孫嬤嬤拿出銅黛,“來,上回我教了貴人怎麼研墨,今兒個貴人自己試試……”

銅黛沾水就有色,但有時色不均勻,還要稍事研磨。一開始畫得笨手笨腳的,畫多了纔有感覺,到第三個月上,她一眼就能看出今天畫得好不好,墨色均衡不均衡。

到這時候,孫嬤嬤才告訴她,“這些事以後都是有人去做的,但貴人不能不養成鑑賞的眼光。”

鑑賞的眼光怎麼養成的?當然只有自己不斷地去學、去畫,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審美水平,才能在以後的生活中指導別人,把自己打扮得很美麗。

徐循不但學畫眉,還學上粉、粘花黃、點脣……這些事,本來都不是她這個沒出嫁的女兒家該學的,女兒沒成親不能開臉、不梳髮髻,只扎兩個小丫髻,更不許塗脂抹粉。但徐循是要做太孫婕妤的人,民間的風氣,與她不相干。

孫嬤嬤還教她辨識布料、記憶時新的服裝款式,品鑑流行的花式梳頭,怎麼搭配顏色,什麼時候該佩什麼樣的花朵、什麼樣的首飾……這都是有一定規矩在的,孫嬤嬤要求徐循倒背如流。但有些珍貴的料子,孫嬤嬤自己都沒有,徐循只好死記硬背,她年紀小,記性不錯,倒還能讓孫嬤嬤滿意。

到了晚上,李嬤嬤教徐循下棋、打雙陸、投壺……各種各樣的遊戲都教給徐循,有些遊戲規則複雜,徐循玩得不好,李嬤嬤便沉下臉來,她要求徐循不但要會贏,而且要會輸。

這不是說讓徐循懂裝不懂,隨便一個人和她下她都輸得一塌糊塗。李嬤嬤是要徐循在力戰之後、棋差一着,而且這一着,還要差得很自然。

“和你一下你就輸,皇太孫就覺得沒趣兒了。”李嬤嬤說,“但要是和你下從來也贏不了,皇太孫就更覺得沒趣兒。太孫覺得沒趣兒,不就不常來了嗎。”

徐循覺得李嬤嬤說得有道理,但是她最大的問題是隻擅長記憶不擅長計算,從圍棋到象棋,她目前都還處在能輸不能贏的階段。李嬤嬤說皇太孫棋力很高,這條路,她還走得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不知何時是盡頭。

除了博弈遊戲以外,李嬤嬤還教徐循行令,如果不是場地有限制,她還想教徐循打鞦韆,教她打馬球。這些都是皇太孫喜歡的運動,徐循雖然不能出宮,但宮裡也有的是地方給他們玩這樣的遊戲。

其實這都是很有趣的遊戲,任何一樣都很能令人沉迷,但是這麼一股腦塞給徐循,徐循就覺得煩惱,四個嬤嬤上的課,倒有三堂她都不太喜歡。不過,比起吹笛子和聽人講道理,玩遊戲也還不失爲一種放鬆,徐循相對還是比較喜歡李嬤嬤的。

每旬能有一天休息,就是這一天徐循也必須練習女紅,不過,她媽媽和她妹妹可以進來陪她。

徐小妹對於姐姐成爲全家人的中心頗有幾分妒忌,但總的說來,還是非常崇敬姐姐。徐循也知道,身爲她唯一的親妹妹,徐小妹現在已成十里八鄉最炙手可熱的待嫁女,就連從前不大瞧得起他們家的趙舉人都對他們家另眼相看,想把徐小妹說給他兒子做續絃。這一切變化,可說全是徐循帶來的,徐小妹肯定不會太埋怨姐姐。

至於徐師母,她也只能接受女兒即將入宮的現實了,這一陣子見到徐循,她總是眼圈發紅,常說,“好在是選妃子,不是選宮女。以後還是有相見一天。”

這是大實話,選了宮妃,逢年過節還是能進去見一面的,選了宮女,一年能不能回家一次還不好說,很多宮女,都是到了五十多歲才被放出宮中的。這一輩子就這樣消磨在了宮牆後頭。

徐家街坊就有個宮女婆婆,從前在太祖跟前服侍,出宮時都四十多歲了,只能嫁給一個五十歲的老鰥夫,後來她繼子待她也不大好,一大把年紀了還要下地幹活。徐循也覺得和她比起來,自己算是相當幸運了。她十分知足,並不敢埋怨上天對她不公。

說實話,這個太孫婕妤帶給她們家的好處真的非常不少,她也許應該感謝上天對她的厚愛才對,不過徐循其實也不太高興,她暗自希望自己能夠和最後一批落選的那些人換換,聽幾個嬤嬤說,這些姑娘回家以後,提親的媒婆也肯定會踏破門檻,畢竟她們進了終選,得到了天家的肯定,不論是哪戶人家,都不會懷疑天家的眼光。不論將來嫁到哪家,這戶人家,都會對她們另眼相看的。

比起這些幸福的落選姑娘,徐循的生活就有點沒滋沒味了。自從她的名分定下來,教養嬤嬤來到徐家以後,徐循已經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沒有出過徐家後院了。應該說,這一年多來,她的活動範圍,僅限於自己的屋子,以及這個小小的院子,還有院子上那方小小的天空。

這對徐循來說無異於是一種囚禁,她向嬤嬤們求過情,哭過,還拉着母親來說過情。但嬤嬤們沒有一次鬆口,有一回她求着最和藹的錢嬤嬤,哭得都睡着了,錢嬤嬤非但沒有答應,反而訓斥她不守婦道、耐不住寂寞,罰她抄寫三遍《女誡》,連幫着說情的徐師母都捱了錢嬤嬤幾句訓斥。

徐師母也不是省油的燈,當下就沉下臉來,說,“我女兒不入宮了,她不守婦道,當不了這個太孫婕妤!”

其實這也就是氣話,錢嬤嬤當時就說了,“皇上圈了貴人,貴人就是天家的人了,她不守婦道,那也要入宮之後由娘娘們發落。哪有說不入宮,就不入宮的道理。難道太太這是要抗旨嗎?”

抗旨是殺頭的罪過,徐師母嚇得白了臉,不敢和錢嬤嬤頂嘴了。孫嬤嬤笑着拉住她的手,“也不是要關她一輩子,這個怎麼說呢?貴府畢竟比較小,外頭院子,就有許多男丁。更別說宅子外頭了,竟是一街的男人!不讓她出去,那是爲了她好,要是隨意出入,壞了名節,貴人的一輩子可就跟着耽誤了……”

一紅臉一白臉,到底把徐師母給說服了,徐循藏在母親懷裡,眼淚掉個不停,徐師母也抱着她哭了,一邊哭一邊說,“嬤嬤們不會害你的,嬤嬤們不讓你出去,你就別出去了。”

徐循以後就再也不提出門的事了。

不過,嬤嬤們也不是一味管束着徐循,李嬤嬤和徐循說,“等貴人入了宮就好了,宮裡大着那,御花園、太液池,三山兩海。您逛上三天三夜都逛不完,有時候還能跟着娘娘們出去禮佛,那也是風景極好的,倒是比在家要強得多了。”

徐循實在是被關得不行了,漸漸的,她甚至開始盼望着早些進宮。

但想早些進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起碼這事不由她說了算。她必須得等太孫納妃以後,才能進宮跟着服侍皇太孫。

選秀結束一年以後,皇太孫成親了,他成親那天,徐循也開始收拾行裝,她不知道外頭的動靜,據說太監們開始一趟趟地跑她家,然後又說宮裡賞了綢緞和銀子,還有些田地和奴婢。

這都是很實惠的賞賜,綢緞能當錢花,銀子更別說了,田地都是上好的農田,奴婢是官沒的罪戶,生生世世都只能爲奴。有了這批進項,她家立刻在村子東北角買了一塊地動工造了大宅子,全坊人包括里正和住在附近的趙舉人,都來參拜宮中賞賜下來的銀如意。徐家每天都門庭若市,還好原本寄居在家的親戚很多,剛好都拉出來接待客人。

至於徐循自己,幾個嬤嬤讓她準備一個小包袱,“帶點家裡的念想吧。”

徐師母丟下外頭的客人,跑進來抱住女兒哭得眼淚都幹了,徐循的爹陰沉着臉,吧嗒着銅菸袋不發一語。徐小弟什麼都不懂,看着母親哭也跟着哭,徐小妹有些豔羨,也有些不捨,拉着徐循的衣角捨不得放手。

徐循和每一個要出嫁的女兒家一樣,心都要碎了!

她捨不得呀,她怎麼能捨得呢?雖說她也有些盼着進宮,盼着從這牢籠中解脫出來,雖說這一年半以來,她和家裡人的接觸是越來越少,可爹孃總是她爹她娘,弟妹總是她弟她妹,在徐家,徐循不用擔心被打入冷宮,不用去討誰的喜歡,她怎麼能捨得離開家呢?

可再怎麼樣,她也還是要走。哭過以後,總是要接受現實的。徐師母給她準備了她從小穿過的一件舊衣裳,她爹用的一條教鞭,她自己的幾樣首飾,還有弟弟妹妹穿過的百衲衣裳……

這些東西都很輕巧,可揣在徐循懷裡是那樣沉甸甸的,她就這樣揪着這個小包袱,跟在四個導引嬤嬤身後,上了宮中派來接她的馬車。在一片鞭炮聲中,離開了徐家。

第261章 玩脫第142章 富貴131 重輕第261章 玩脫第272章 接班134 離奇81 噩耗90 下棋第193章 醫藥52 駕駛第183章 晉封第174章 評委第225章 同病第269章 選秀第229章 影響第289章 頭疼64 提點第258章 複雜第147章 情義127 不爭第190章 帶勁87 堅壁第218章 進化103 盛寵第184章 甜寵第141章 對策63 體面第275章 心術第245章 聯手186 回生73 溫泉77 怨恨第178章 漁翁第146章 處置35 端平第162章 精分第289章 頭疼第229章 影響第271章 顧慮139 感情第283章 快意第294章 太后第273章 心思97 衝突48 同居107 孃家第302章 繞樑第300章 安靜第298章 放心第211章 德政101 暴發第176章 釣魚49 遊覽90 下棋第298章 放心第228章 中年第291章 入門115 多助21 疼嗎第231章 水滴第282章 胡鬧第194章 深喉第156章 正確35 端平65 難測第197章 相思第287章 抗爭第194章 深喉第259章 花季得福120 出事31 本分138 渣滓83 葬禮第182章 風浪第206章 冬夜第222章 成熟44 行李第233章 失敗121 主角126 太平第230章 選婿105 糊塗第219章 苦果第196章 復出83 葬禮35 端平31 本分第243章 想死第245章 聯手96 賢妃第207章 威望99 憨妃132 龍鳳第158章 風波41 侍膳第152章 失望118 喜訊137 渾水56 低調
第261章 玩脫第142章 富貴131 重輕第261章 玩脫第272章 接班134 離奇81 噩耗90 下棋第193章 醫藥52 駕駛第183章 晉封第174章 評委第225章 同病第269章 選秀第229章 影響第289章 頭疼64 提點第258章 複雜第147章 情義127 不爭第190章 帶勁87 堅壁第218章 進化103 盛寵第184章 甜寵第141章 對策63 體面第275章 心術第245章 聯手186 回生73 溫泉77 怨恨第178章 漁翁第146章 處置35 端平第162章 精分第289章 頭疼第229章 影響第271章 顧慮139 感情第283章 快意第294章 太后第273章 心思97 衝突48 同居107 孃家第302章 繞樑第300章 安靜第298章 放心第211章 德政101 暴發第176章 釣魚49 遊覽90 下棋第298章 放心第228章 中年第291章 入門115 多助21 疼嗎第231章 水滴第282章 胡鬧第194章 深喉第156章 正確35 端平65 難測第197章 相思第287章 抗爭第194章 深喉第259章 花季得福120 出事31 本分138 渣滓83 葬禮第182章 風浪第206章 冬夜第222章 成熟44 行李第233章 失敗121 主角126 太平第230章 選婿105 糊塗第219章 苦果第196章 復出83 葬禮35 端平31 本分第243章 想死第245章 聯手96 賢妃第207章 威望99 憨妃132 龍鳳第158章 風波41 侍膳第152章 失望118 喜訊137 渾水56 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