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選婿

混到徐循這個地步,距離後位真個只有一步之遙了,她要說自己不是宮廷權力的頂層,真是沒有多少人會信。權力在上層間流轉也實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靜慈仙師身子本來就不好,當皇后時差點沒有病逝,這也是人盡皆知的事實,她需要在長安宮靜養,也十分自然。而既然如此,太后和皇帝議定讓皇貴妃來管家,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畢竟皇后也是多年多病,現在在外人看來,纔剛剛有了痊癒的勢頭,而皇貴妃以前還是貴妃的時候,就曾經管過一段時間宮務——而且,在底層宮女和低層妃嬪心裡,還管得要比幾位主子都好些。

宮裡雖然大,但到底也都是由人組成的,徐循前番主事,已經贏得人心,今日再度接過宮務,自然事事順遂。她還沿用了舊例,由喬姑姑、周嬤嬤輔佐,兩位尚宮理事,又都是用老了的人,不用她多說什麼,也都是盡力做事,任何一件事務,都能給她舉出許多前例,又分析種種做法的利弊。

底下人能使勁,徐循自然也省力,再加上清寧宮對她的寬厚政策,這一次管宮權的交替,也是平穩過渡。徐循幾乎是在上下人等的一片歡喜之中接管的,纔不過幾天的時間,她什麼都沒做呢,衆人便都交口稱讚,“畢竟皇貴妃娘娘慈和!”

在這一片喜慶之中,唯一一個不高興的人,大概也就是皇后了。——話又說回來,如果不是爲了讓她不高興,太后也不至於捏着鼻子支持徐循。這一次雖然她部分達成了自己的目的,把管宮大權從清寧宮裡撬了出來,但皇帝沒和她做商量,便讓徐循接管宮務,也很難說是她心中最理想的結果。

既然名義上還病着,那就需要侍疾,徐循去給皇后侍疾的時候,她的臉色就不大好看,見到徐循進來,便酸酸地道,“喲,仙女兒來了。”

徐循安然道,“我不明白娘娘是什麼意思。”

皇后現在病也就是病個名義,來侍疾的妃嬪們,基本上就是在偏屋裡枯坐幾個時辰回去,明知道她在裡屋精神着呢,也不能不苦熬着。即使徐循是皇貴妃,亦不能例外,不過她起碼也還有點特殊待遇,露過面,皇后不請進去,大概坐一坐也就能回自己屋裡了,不如別的妃嬪還得坐夠一個下午——皇貴妃的身份,帶給她的也就是這點不同而已。

今日皇后請她進來,可能本來也就是要酸她的,見徐循反應平淡,她泄了氣,悻悻然道,“別以爲你有什麼好得意的,此次我本也沒想再行管宮,只不過不願再讓她膈應我罷了,你得大權,正中我的下懷——亦不能算是我輸。”

皇后的勝負欲真是令人無可奈何,徐循無奈道,“我又沒說是你輸,你到底在和誰下什麼棋啊,由頭到尾,又關我什麼事了?”

“你別以爲我不知道。”皇后掃了徐循一眼,哼道,“以大哥性子,他又怎會對仙師如此和氣,你這一陣常跑清寧宮,不是去找仙師、太后商議,又是找誰去的?”

皇帝沒留意她的動向,不代表仙師會不留心,不過,徐循從她的話裡也不是沒有獲取信息:這件事,她從頭到尾都只是猜測,聽起來並沒有和皇帝溝通的意思。看來,她感覺不差,皇帝始終未能完全原諒仙師,只怕他在這件事上,亦不是爲皇后張目,只是一則厭憎仙師,一則維護栓兒而已。

“畢竟是姐妹一場,她昔年在上時,對我也並不差。”這念頭也就是一閃即逝,徐循怡然道,“我是爲了護她,又不是爲了踩你,你也未免太多心了。”

皇后搖了搖頭,她忽然流露些許感傷,“比起聖意,畢竟還是輸給你了……”

徐循不免有點尷尬,皇后要是盛氣凌人,她說不定還更舒服點。“今日娘娘讓我進門,就是爲了說這事兒?”

“那倒不是,”皇后因徐循不耐煩的語氣,也白了她一眼,“我就是想問你,清寧宮處理掉的那兩個人,真的該死麼?”

皇帝在這件事上,肯定也對皇后有所交代了,徐循不知她再問自己一遍,用意何在,不覺微微一怔,方道,“這……”

她還沒說話呢,皇后又截入道,“場面話你也不必說了,我就覺得奇怪,王振談起此事時,總是吞吞吐吐的,我要細問究竟,他卻又不肯說了。只怕所謂他指證出的那兩人,也沒有那麼真吧?”

王振這人,這些年來也算是當紅了,先是在皇帝身邊,後去了尚寶監,之後不知怎麼又鑽營到太子身邊當大伴了。爲人機靈會來事,徐循沒少聽見人誇他,她對他本也沒什麼印象,可今日卻不由添了幾分不喜:他倒是真不耽誤,帝后之間,誰也不得罪。也不想想,若是這話被皇帝知道了,他能討得了好麼?

“這我就不知道了,左右如今仙師也回長安宮去了,想必你身邊的養娘保姆,對栓兒看護得也會更嚴密,到底是不是她們倆,還重要嗎?”徐循反問道,“那兩人一向是仙師腹心,要想找出更重要的卒子都難了,你難道還不滿足?”

皇后被徐循堵得說不出話來,她悻悻然地哼了一聲,尋思了一番,又道,“不是我不滿足,只是覺得內有蹊蹺……”

她到底還是揮了揮手,自嘲道,“罷了,即使有蹊蹺,大哥都說了到此爲止,我又還能如何?現在連老孃娘都被收拾得老老實實的,說什麼是什麼,說不讓靜慈仙師出長安宮,仙師就真不出去了,老孃娘一句話都沒有多說……我算什麼,又哪還敢輕舉妄動呢?還當我是你啊?”

這話雖然是嘲謔,但也透了幾分真意:伴隨着皇帝掌權時間的延長,他對朝廷和宮廷的掌控力也就越來越強,在這宮裡,能違逆他意願,甚至是和他稍微做個對抗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徐循苦笑一聲,也是說了實話,“又何苦擠兌我?你當我想管宮?還不是大哥讓我管,我不能不管……”

兩人對視了一眼,一時間倒有些古怪的同病相憐之感——卻又覺得有些奇怪,畢竟兩人身份對立,也實在不適合這種惺惺相惜的情緒。

皇后先打破了僵局,她咳了一聲,道,“我聽周嬤嬤說,近日宮裡還算是無事?”

“畢竟是開春才接來的,”徐循如實道,“除了些常例事務以外,也沒什麼,其實六尚都能管了,我這也沒有什麼活兒。”

“那倒不如把原來沒做完的事給撿起來了。”皇后看來是早打好了腹稿,看似是閒談,其實不知多麼有節奏,“你之前不是看內安樂堂不過眼嗎?這幾年來老孃娘管事,雖說裡頭多了大夫,但醫術如何,你也曉得的了。”

這麼大一個宮,如何能有不死人的?這幾年來永安宮有病的宮女也不少,現在內安樂堂有了醫師,徐循也不好再大開方便之門,讓他們出宮看診——當然,也不是沒有人痊癒了回來,不過亦是有人落下病根,不能回永安宮服役,也有人病死,算起來,痊癒率還要比以前更低。

徐循這一次接手宮務後,主要也就是在想這個問題,她不管事的時候,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不會自討沒趣地想着改變,現在管事了,自然就要設法改進一下宮裡的診療系統。不過,要她相信皇后完全是出於好心,這也是不可能的。

見她不說話,只望着自己不語,皇后不免一笑,倒也大方,“老孃娘都爲我添堵上幾年了,我也給她添點堵,不算是過分吧?”

這一招也的確挺狠的,算是陽謀一類,算準了徐循的性子,必然是對現狀看不過眼的,她這推一把,若徐循出手了,等於是又打太后臉,太后丟人不說,和徐循關係自然疏遠。若她沒出手,皇后日後又多了一條鄙視她的把柄,真是怎麼算都不爲輸,徐循氣道,“娘娘,您這時候還奇怪我爲什麼不想和您做朋友麼?”

皇后露出微笑,泰然自若地道,“我現在也覺得,似乎不做朋友,倒比做朋友更爽氣一些。起碼有些事,拿到檯面上來講,要比放在心裡更有趣味。”

她若是因此大爲動氣,等於是在娛樂皇后,再說,徐循雖覺無奈,但的確倒也沒動什麼情緒,經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她早已不是那個眼裡不揉沙子,以爲世界都和書裡說得那樣純淨的小孩子了。

“對這事,我也是有想法的。”她爽快地承認道,“到時候見機行事吧,若是不成,還得藉助娘娘的力量呢。”

“咦,你如今倒是看得起我了?”皇后捂着嘴巴笑,“大路朝天,各走一邊,這話是誰說的,我怎麼倒忘了?”

徐循狠狠地白了她一眼,皇后越發止不住笑,這些年來,她不必管宮一心休養,氣色已有很大好轉,如今笑得更是開心,昔年那個形容枯槁的憔悴病人,已隱隱又被神采飛揚的少婦取代——只是這少婦的眼角眉梢,終究是多了幾許掩不住的皺紋。

“之前內書堂設了醫科,也請了先生來教,雖然這畢竟比不得外頭的名醫,但好歹也要先應用一番纔好。”徐循也沒什麼好瞞人的,畢竟這事就算皇后現在不知道,等到實施的那天周嬤嬤也會回報。“不然,這些內侍豈不是倒黴無用了?都是讀書種子才能入選內書堂,也不好糟蹋了人家。先用,若不成,也算是仁至義盡,到那時再設法舉措吧。”

這一拖,起碼就能拖出半年一年時間,畢竟醫科從開設到現在,還沒過幾年,皇后一撇嘴,“如此雖是正理,但內宮一年,也不知要爲此多枉死多少人了,你心裡真過意得去?”

“我是過意不去,也沒什麼好辦法。”徐循平平道,“不如,讓娘娘來管?”

一句話就把皇后給噎住了,她白了徐循一眼,哼道,“你這是激我?”

徐循只笑而不語,皇后想了半晌,道。“我雖還沒痊癒,管不得事,但也不是沒爲這事籌謀過,從前不知道還罷了,如今知道了,自然沒有這樣下去的道理。你說的那些對策,也無法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醫科出師,怎麼都要幾年的,若是依我,不如先派人去周王那裡,索要些能醫的宦官來,又或是能醫的民間大夫,在南內一帶開闢一處臨時醫堂,平日內安樂堂若是治不好的,便轉過去,先對付幾年,如此即使醫科不成,也有個退步。”

徐循訝然道,“原周王都去了近十年了,如今這一位是戲曲大家,他身邊還有善醫之人麼?”

她是真不知道此事,所以問得誠心,因這一代周王兩父子都是極有名的,老周王是神藥星下凡,著有許多本草著作,小周王卻是雜劇大家,這幾年都往京裡獻了不少祝壽的雜劇,卻沒聽說他也擅長醫藥。

皇后面上一紅,道,“去了嗎?我一時倒是忘了,病過以後,記性有時會忽然不好。”

周王很少進京,平時內廷女眷和藩地基本也沒有來往,會記不得很正常,徐循反倒相信皇后的確是邊說邊想,她想了想,道,“其實也未必要周王給人,究竟內廷病人能有多少,太醫院那許多醫生,又不至於個個都忙碌,內安樂堂治不得的,再請他們過去,也不算是大材小用了。直接由他們頂個幾年,也不算什麼吧。”

皇后寧靜微笑,“皇貴妃此言有理。”

徐循不免又有點鬱悶,被皇后這一說,她倒沒借口再拖延了,這個方略早一日實施下去,內安樂堂的病人也就早一日更有痊癒的希望。

“待我先和大哥商量過吧。”她當然也沒有一口應承下來,喝了一口茶,不欲再繼續這個話題。“栓兒在那事以後,還好吧?”

“還成,他課業忙,心眼實,也不會亂想。”皇后猶豫了一下,“壯兒那邊——”

“壯兒已經知道自己身世了。”徐循嘆了口氣,“反正就還是那樣吧,他倒是沒再說要見自己的親孃。”

“畢竟是你得大哥疼。”皇后又開始泛酸了,“我們家這一位……唉,也只能見步行步了。”

“那我和你換?”徐循沒好氣:就說這序齒一樁,皇后寧可煩惱死,都不會願意和她換的。

“我拿圓圓和你換點點吧。”皇后長出了一口氣,輕輕地搖了搖頭。

徐循沉默了一會,“你和圓圓的關係……”

皇后只是搖頭不語,她澀然道,“孩子大了,有自己主意了,有些事不是解釋就能解釋得清楚的。”

想來,她平日也很孤獨寂寞,這樣的話,在爲人母者極爲稀少的宮廷裡,亦沒有多少人可說。是以纔會願意把自己的傷疤,在徐循跟前揭開,只圖個傾訴的痛快。

徐循對此,唯有默然,她卻不可能學着對皇帝,也捏捏皇后的手。此時只想問一句:若是時光倒流,還會做一樣的事嗎?

這問題才一浮現,徐循心裡也有了答案:皇后是一定會做這個選擇的,只是和上次不同,這一次,她會做得更完美、更到位,預先除去所有威脅,爭取所有支持……畢竟,她本來就是這樣的人,這種人是絕不會因爲怕輸而不敢賭的。

皇帝、皇后,甚至是文皇帝、太后……即使是時光倒流,到了下那個決斷的那一刻,徐循以爲,也有極大的可能,即使明知日後的發展,他們也還會做出一樣的決定,這些人雖然性情各異,但卻都有一點相同:他們都很有自信,很相信自己是不一樣的那個人。

對皇后的一點點同情,又淡化了開來,徐循心中本來就不強的罪惡感更減弱了,她提起了剛纔被自己一再遷延的話題。“你說到公主們,我倒是想起來了。大哥意思,也該把阿黃的婚事給辦一下了。”

皇后一驚:“阿黃今年才十四歲吧?她幾個姑姑,都是十七八歲纔出嫁的呀,會不會早了點?”

“此事說來也怪我了。”徐循吐了口氣,“我是以她爲藉口,向大哥求情的……”

皇后頓時‘瞭然’,她不免搖了搖頭,倒是爲阿黃說了句話,“怎麼說也是頭生女,纔多大點年紀,爲了仙師,就要——大人的事,又何必牽連到孩子。”

她一輩子精明算計,如今卻反而爲算計了她的人說話,徐循現在也不知是該感到好笑,還是可悲,她道,“大哥就是這樣的性子,他定了的主意,又有誰能更改?我也就是和你打聲招呼,免得周嬤嬤聽到這事,又要明裡暗裡設法打探——她也好一把年紀,很不該如此費心。”

皇后笑啐了一口,有那麼一瞬間,倒真像是兩人年少時對坐着拌嘴說家常一樣,笑盈盈地,沒有任何言外之意地道,“你倒是會籠絡人心,比我還會心疼我的人。”

徐循望着她生動的表情,忽而想起從前,心中唏噓,豈是一語能盡?

#就如同后妃兩人一致的體認,現在在這宮裡,能抵抗皇帝決定的人並不多。皇帝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別人對他的決定有疑惑,也只能放在心裡猜着。反正太后就是如此,即使對阿黃的婚事忽然被提上日程,她很可能有自己的猜疑,但以徐循瞭解到的情況來看,就算有想法,她也沒對皇帝提出來——自然也就不會來問她了。

雖然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宮裡那些熱情待她的女官、妃嬪,心裡肯定也都巴望着她爲她們謀點福利,不然,她們待她也不會好成這樣,好到讓徐循都有些受寵若驚。不過經過再三思量,徐循還是決定先把阿黃的駙馬定下來再說,免得兩件事互相影響,萬一太后惱羞成怒又要對付她什麼的,一來二去,反而是兩件事都給耽擱了。

國朝的公主採選駙馬,和宮廷採選秀女一樣,都是在寒門小戶中揀選,選出來的駙馬沒有特殊情況,也根本無法參政,一般來說就是領個虛銜,平時出門儀仗擺得好看,朝會上有個體面的裝束而已。如果是有能耐的,也許也能入仕,但做事可以,卻決計團結不起勢力,正宗駙馬該做的只有一件事:服侍公主。

縱然是錦衣玉食、僕從如雲,但男子漢大丈夫,立身於世不能有一番作爲,在娘們腳邊蹉跎一世,甚至連妾也不能納。而且公主平時居住公主府中,駙馬非召不能相見,大部分時間只能在駙馬府裡孤寂度日。如此生涯,別說要顧及全家人仕途前程的大家子弟、讀書種子了,就是有點志向的富家子怕都不願爲。是以選駙馬和選秀女一樣,也是受民間廣泛排斥的事情,皇帝的幾個姐妹出嫁時,徐循修身養性,很少過問外事,此時瞭解一下,才知道原來選秀背後居然還有如此故事。更是聽到了幾個神神秘秘的傳言:據說幾個公主的夫婿裡,除了嘉興長公主的駙馬的確是條漢子,在迎娶公主以前,已有軍功在身,平日裡也算是精明強幹以外,其餘那幾個駙馬,都是老實有之,機變不足,通俗地說,那就是有點笨……

阿黃不論性子如何,反正距離笨是很遙遠的,找個太老實的駙馬,只怕是壓不住她,更怕她有‘縱然是駙馬舉案,到底意難平’之嘆。徐循少不得又軟語央求皇帝,讓他派個心腹過去採選駙馬,而不是按例從宗人府中找個宦官出去。須知道宮裡宦官不少,很多人做了一輩子的宦官,也算是混出頭了,但可能只是見過皇帝幾次。派這樣的人去選駙馬,誰知道選出個什麼樣的人出來?自然是不如心腹讓人放心了。

也許是爲了彌補阿黃,皇帝倒是欣然答應了她的請求,更是慷慨地直接派出了金英——這一位也算是司禮監的幾大巨頭之一了。因阿黃婚事倉促而來的一些猜測,到底也因爲皇帝的優待,而平息了下來。

徐循也不敢怠慢,召了金英來,要求提了幾乎一百多條,又要人品好,又要長得好,又要家裡清白,家風嚴正……金英聽得一臉苦笑,等徐循說完了,方纔上前稟道,“回皇貴妃娘娘話,您明訓有理,只有一樁事——也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這宮裡選駙馬的消息一出,城裡許多人家,忙忙地都辦起了婚事哩!”

啊?徐循傻眼了,她反射性問道,“那,之前幾個長公主成親時——”

金英壓低了聲音,“長公主成親時,也是一樣,城內讀書識字的人家,又有多少是不願孩兒們去考科舉正經爲官的?均是都紛紛定親了。那一等商戶人家,又不免太低賤了些,老孃娘爲嘉興長公主選了半日,左選不中右選不中,若非如此,也不會硬選瞭如今的駙馬都尉——當時那位都已經是官身了,按理,是不該入選的。至於餘下幾位妹妹麼……”

餘下那幾位,不是老孃孃親出的,當然就沒這待遇了,徐循這才明白過來,一時間,不但爲阿黃,而且預先還爲點點發愁起來——

如按此理,只怕佳婿難得啊!

連續倆晚上沒睡好了。

希望今晚能睡好!

ps今天給貓稱重了,沒料到它看來那麼胖,卻纔6斤6……

第298章 放心第215章 第 215 章49 遊覽136 忠奸111 敲打62 龍威第263章 意志第173章 選秀盛會90 下棋內幕第297章 先皇48 同居第172章 願望92 定計第223章 早熟83 葬禮27 二次第183章 晉封128 福運第148章 踏實第289章 頭疼第172章 願望111 敲打第219章 苦果第159章 真愛第274章 天道第160章 吹風選秀第272章 接班130 炎涼108 震怒72 餘波27 二次30 算學33 有喜97 衝突第273章 心思第147章 情義體面內幕51 喜事48 同居43 美差第243章 想死培訓第162章 精分110 亮劍第207章 威望101 暴發56 低調62 龍威第255章 篡權第218章 進化第190章 帶勁第268章 糟爛135 掌權第214章 爲難第209章 送禮盛會身家112 吵架103 盛寵58 陽根110 亮劍44 行李第249章 坑死56 低調第238章 偕老第215章 第 215 章第196章 復出第285章 繼承122 軟禁第302章 繞樑第235章 輝映第144章 猜疑73 溫泉32 內媚40 元宵冊立72 餘波第154章 和好第281章 不安體面第235章 輝映第238章 偕老第215章 第 215 章129 沉浮第239章 官僚第285章 繼承第270章 當年第171章 雪崩敵我第166章 恭讓49 遊覽冊立第151章 陽謀140 順遂89 微妙破瓜
第298章 放心第215章 第 215 章49 遊覽136 忠奸111 敲打62 龍威第263章 意志第173章 選秀盛會90 下棋內幕第297章 先皇48 同居第172章 願望92 定計第223章 早熟83 葬禮27 二次第183章 晉封128 福運第148章 踏實第289章 頭疼第172章 願望111 敲打第219章 苦果第159章 真愛第274章 天道第160章 吹風選秀第272章 接班130 炎涼108 震怒72 餘波27 二次30 算學33 有喜97 衝突第273章 心思第147章 情義體面內幕51 喜事48 同居43 美差第243章 想死培訓第162章 精分110 亮劍第207章 威望101 暴發56 低調62 龍威第255章 篡權第218章 進化第190章 帶勁第268章 糟爛135 掌權第214章 爲難第209章 送禮盛會身家112 吵架103 盛寵58 陽根110 亮劍44 行李第249章 坑死56 低調第238章 偕老第215章 第 215 章第196章 復出第285章 繼承122 軟禁第302章 繞樑第235章 輝映第144章 猜疑73 溫泉32 內媚40 元宵冊立72 餘波第154章 和好第281章 不安體面第235章 輝映第238章 偕老第215章 第 215 章129 沉浮第239章 官僚第285章 繼承第270章 當年第171章 雪崩敵我第166章 恭讓49 遊覽冊立第151章 陽謀140 順遂89 微妙破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