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隨駕

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後宮的生活還是很悠閒的。就是漢王,也不能一年到頭地尋思着在後宮興風作浪,噁心太子和太孫不是?其實徐循覺得,劉婕妤也都不過是他的一手閒棋而已。現在她知道漢王的心思了,太孫偶然也會和她說一些外頭的事,比如說朝中有些官員,一直在瞪大了眼挑太子的不是,這背後都是誰在支持,現在大家也都能猜到了。

在這一點上,太孫承受的壓力就要小很多,一來他還年輕,總是緊緊跟隨在皇爺身邊,沒有什麼監國的機會,自然也就不會被人挑毛病了。二來,公允的說,太孫的確也沒什麼毛病好挑的。高大英武,多次被皇爺誇獎,說是和他生得很像,文治武功都得到了皇爺的肯定。跟皇爺出征的時候打過勝仗,在皇爺身邊的時候還要經常和隨軍大臣們接觸,讓他們教導治國之道。後宮生活,也是規矩正常,一妻三妾和和睦睦的,太孫宮裡從來都沒有爭風吃醋的醜事,漢王就是要挑毛病,都挑不出什麼。

太子那就不太一樣了,第一個,形象不太好,確實是比較胖,第二個,身體不太好,不好到什麼程度?不好到皇爺十二歲就給當時的皇長孫行了冠禮,在皇太子還健在的時候,就把皇太孫的名分給確定了下來。這都是害怕太子早早去世,朝中又起風雲啊……從這點來看,徐循覺得,與其說漢王是輸給了太子,倒不如說他是在和太孫的鬥爭中全面落了下風。

這第三嘛,還有就是太子經常監國,經常要自作主張地辦差,自然也就經常受到皇爺的訓斥,第四,便是太子又比較好色,春和殿里美人如雲。皇爺爲了這事也呵斥過他幾次,所以這個太子,做得是比較難受的。倒是太孫悠哉悠哉,每次隨着皇爺回京了,那就是上上課、練練武,出席一些禮部安排的活動,侍奉一些國事宴會,再就是回到後宮陪伴妻妾們,和她們說說話、逗逗悶子了。

太孫的幸福指數高,太孫宮的幸福指數也比較高。太孫妃現在安心養胎,每天就是早上和太孫聊聊天,也就不說什麼了。太孫嬪呢,除了每個月的那幾天比較痛苦以外,現在每天都要代表太孫宮去春和殿請安,回來了陪太孫妃說說話,也是忙得有滋有味。徐循和何仙仙因爲位分小,去得比較零散,那就更自在了,徐循一到春和殿就扎到兩個才人屋子裡去,陪她們說說話、做做活,欣賞一些衣料和首飾,也是雞零狗碎地聽一些兩宮的瑣事。這太子宮和太孫宮,太子和太孫生活的不同,就是她聽了兩個才人的唸叨,再加上太孫偶然和她說的一些事,自己總結出來的。

張娘娘那裡,最近忙得不可開交,徐循也就很少進去請安——今年是遷都年,皇爺又忙於朝事,後宮的事只能由張娘娘、尚宮局出面,和二十四衙門合作辦理。不然,用張娘娘的話來說,“推給外廷和中人們,省事是省事了,可到了搬進去的時候,住起來不舒服,再折騰說到底還是費事。寧可我們現在忙碌一些,到了行在啊,那就安耽了。”

也因爲如此,太子妃有空都要進去幫助張娘娘,這也是皇爺發過話的:儲君正妃,身份無疑要高於普通妃嬪,現在永華宮王娘娘病情越來越重了,壓根無法視事。讓太子妃來幫助張娘娘,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知不覺,就到了四月,天氣漸漸地炎熱起來了,也快到了太孫妃臨產的時候——說起來,去年快八月的時候有的胎,不知不覺也就是十個月了。一宮廷的人都很期待,太孫妃的家人,也特地從老家濟寧趕來,得到皇爺的特許,進宮探望太孫妃。

能和家裡人見面,這賞賜可比多少金銀珠寶都來得貼心,孫玉女、徐循、何仙仙都羨慕得不行,徐循在那天甚至都不想呆在太孫宮裡,三個人都是一樣的心思,拜見過了太孫妃的母親光祿寺卿胡夫人,三人便結伴溜到太子宮裡吃茶說話。說起來這事,張才人頓成衆矢之的,被李才人笑着罰了好些苦役纔算完:她卻是逢年過節,都能和自己母親見一見面的。

當晚,徐循去陪太孫吃飯的時候,還念念不忘這事兒呢。和太孫說,“雖說我不該討賞,可要是哪天,我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討了您的歡心……”

她猶豫了一下,還是沒說‘那就讓我見見家裡人’,而是說,“那您就賞我兩幅家裡人的畫像吧,我進宮都兩年了,別說家裡的事,現在,連爹孃的長相,記得都不那樣清楚啦。”

徐循現在是經常有份侍膳的,有時候她過來陪着太孫,兩個人也不做什麼(次數比較少,太孫畢竟年紀輕輕),就是說說話、吃吃飯。太孫也不要徐循給他夾菜舀湯,這些事都有下人做,他倒是經常給徐循夾些皇爺的體己菜,看徐循吃得眉花眼笑,他自己在碗後面偷偷地笑。說,“看你吃飯這麼香,我胃口都大開了。”

徐循聽他這樣說,自然更用力地享用美食了,她又不是傻的,小廚房做的菜,就是最平常的燒鹿筋,都比大廚房的好吃,能多吃一點,爲什麼不多吃一點?

今天也不例外,說起來啊,小廚房賞過來的菜也都不是什麼大菜、硬菜,按太孫的話說,‘都是皇爺愛吃的北方家常菜’,可徐循也不知道是怎麼做的,連一個炒合菜都特別好吃。今天隨便一個韭黃炒蛋吧,要不是徐循害怕一會還要伺候太孫,吃了韭黃嘴裡氣味不好,她非得多吃幾筷子不可。太孫聽了徐循的說話,就往她碗裡添了一塊燒羊肉,說道,“不就是要兩幅畫像嗎?還要做了了不得的事才能討賞,在你心裡,我是有多小氣啊?”

太孫閒了無聊,就喜歡和徐循逗悶子、擡槓拌嘴,徐循現在也是越來越不怕他了,她嘟着嘴說,“您怎麼這麼笨啊,這東西固然沒什麼,可沒有大功,哪堵得了別人的嘴嘛。難不成,太孫宮裡的姐姐妹妹你都賞兩幅畫像,那春和殿裡的長輩們知道了心裡又該怎麼想?這要鬧騰出去,又是我生事了。”

“不就是被內宮爲難了幾次嘛,瞧我們小循給委屈的。”太孫笑了,背過筷子,拿筷頭敲了徐循的額頭一下。“安心吃飯吧,等你立了驚天大功,何止賞你畫像,我發話,讓你娘進來看你都成。”

徐循頓時放下了碗,“驚天大功?”她半信半疑地說,斜着眼睛瞅太孫,“我能立什麼驚天大功啊,您就只是騙我吧您……”

太孫翻了個白眼,“你傻啊,只要你生個大胖小子,皇爺能不知道,能不高興嗎?這一功把皇爺都給驚動了,還不叫驚天大功啊?”

徐循還真沒想到這句話能這麼解釋的,她想了想,也捂着嘴笑了,“是是是,是挺驚天的。那我借大哥的吉言了。”

不過,生孩子還真不是這麼簡單的事,太孫宮裡一妻三妾,到現在也就是太孫妃有了好消息,其餘三人,侍寢次數都不少,可就是沒有一點動靜,這也只能說是緣分還沒到吧。——要知道,自從太孫妃有了身孕以後,太子妃可是親自發話,給她們三人都請了太醫,對症下藥地開了食補的方子。

等到四月中旬,太孫妃屋子裡時刻就都有穩婆在守着了,張娘娘也遣人送來了八個奶水充足的乳母,和預備伺候皇子皇女的教養嬤嬤、中人,連着產婆一共二十多個人,嚴陣以待就等太孫妃發動。快足月那幾天,幾個嬪妾都不去太孫妃那裡請安,就怕打擾了她。

穩婆、乳母、教養嬤嬤、使喚的小中人、小宮女,都是二十四衙門操辦着選送,由於后妃都出身寒門,根基不深,和主要服務於皇帝的二十四衙門首領太監很難拉上關係,因此根本不存在買通下人給產婦、皇嗣下黑手的可能。就比如說這乳母吧,每季都有四十名奶口,在司禮監特設的禮儀房內等候內廷的宣召,這四十人裡選拔哪幾個進宮給張娘娘挑選,張娘娘再挑選哪幾個,那都是沒數的事,就是有心人要做手腳,也不可能把關節打通到這個地步。——不過,就是規定得這麼周全,防範得這麼周到了,皇嗣夭折的可能也依然不小。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小孩命賤啊,一場傷寒就能把人給燒死的事可不是屢見不鮮?更別提產婦了,不管準備得再周全,身份再尊貴,每一次生產也都是一腳生、一腳死。太孫宮內的氣氛,是喜興中透着緊張,誰也不知道接下來到底是皆大歡喜呢,還是悲劇結局。

不過,太孫妃這一胎還算是挺安穩的了,四月末一天,大中午發動的,生了大約六個時辰,孩子便落了地,雖說是個女孩,但好在母女均安。太子、太子妃乃至皇爺和張娘娘都十分歡喜,紛紛親自過來探望皇曾孫女,作爲皇太孫的嫡長女,她的地位,將來也會高於諸公主之上。

至於太孫妃,今年還年輕,仁孝皇后都是生了兩個女兒纔有的太子,誰也不會對她有什麼失望,畢竟那就過分苛求了一點。——不過,因爲遷都事忙,皇曾長孫女的出世,皇爺並沒發話搞什麼官方的慶祝活動,也因爲她本人輩分低,典籍無記,禮部亦無奏聞。除了宮裡搞了洗三和彌月宴以外,也就沒什麼多餘的動靜了。

不過,喜慶的氣氛卻並不缺乏,恰逢端午節前,雖然天氣大暑,但這算是一年中能和春節媲美的大節日了,衆女眷也很當一回事,從五月初一就換穿了五毒艾虎補子蟒衣,又忙着在門兩邊放菖蒲、艾草驅蟲,門上掛吊屏,畫的是除五毒的故事,屋裡也開始薰香,驅五毒,保一年蚊蟲不加叮咬:再高貴的去處,也很難保證蚊蟲不加滋生,尤其是宮裡地勢低窪經常積水,蚊子簡直是防不勝防。

也就是在這樣忙碌而喜慶的節奏中,太孫又要出差了,這一次出去,他要輕車簡從先到北京,爲皇爺再把北京的各處設施都驗收一遍。雖說這都是驗收過好幾遍了,皇爺本人也去看過,但老人家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明年新禧他到了北京以後,第一次新年大朝那重要性就不必多說了。所以還有大半年,他就把最貼心的大孫子給派出去了,再把把關。——當然,若非太子身體肥碩,天氣又熱,本來,這是他的活計纔對。

這一次出去,太孫要在京城住上好長一段時間了,各處的驗收、掃尾,起碼都要有兩三個月才能完事。這和跟隨皇爺出征、遊獵不一樣,打仗和打獵一般都是不帶女人的,巡遊呢,皇爺能帶,別人一般不帶。這種出去辦差,一走就是兩三個月,太孫在外還好,回了住處,飲食起居沒個女人打理也不像樣。皇爺考慮得很仔細,和太孫說起這事的時候,還問他呢,“你想帶哪一個,你說吧。”

太孫眼珠子剛開始轉呢,皇爺又想起來了,“是了,你宮裡那個姓徐的太孫婕妤,不是挺有福運的嗎。這一次出去辦差,雖說事不大,但關乎新都也是非同小可。有她跟在你身邊旺一旺也好,她最近能走得開嗎?”

走不開,那無非就是有喜或者有病,徐循健健康康的,這些問題一點都不存在,太孫還能說什麼?只好笑着說,“怎麼走不開,她一天閒着也是閒着,讓她跟我出去走走也好。免得一天到晚和我叨咕着宮裡憋悶。”

“這也怪不得她。”皇爺對徐循印象好,就很寬容,“這宮裡到了夏天,悶熱得確實沒法呆了,把你打發走了,我也帶着你爹去離宮散散。又溼又熱的,憋屈!還是咱們北京好,天都高几寸,熱起來也是乾熱,比南京好過得多了。”

太孫呵呵笑,也沒說什麼。第二天進了太孫宮,和太孫妃提起來,“皇爺又要派我出去辦差了,去北京呆三兩個月再回來。”

一邊說,一邊伸手逗弄太孫妃懷裡的大女兒,摩挲着她的光頭。太孫妃把他的手拍開了,“小孩子滷門沒有合攏,不好亂摸頭的……路上小心些,別吃生水、生瓜生果。”

太孫唔了一聲,就去捏女兒的胖手,“說是可以帶一個人跟在身邊服侍,你說,讓誰去好?”

太孫妃肯定是不會跟去的了,就不說女兒,她出了月子,因貪涼吃了冰西瓜,上吐下瀉的,到現在都沒休息過來,還病着呢。聞言沉吟了片刻,倒是主動說,“按理,該玉女兒陪着你去的。”

平時印象分高就是有好事啊!俺們這是皇爺欽點!

95 分封第241章 便當第177章 未眠第256章 成盟第301章 餘韻第172章 願望第296章 彌縫117 後浪119 大事124 迷路第269章 選秀116 和好第212章 更年第172章 願望第147章 情義96 賢妃126 太平第301章 餘韻第292章 侷限第157章 玫瑰第155章 博弈56 低調第184章 甜寵54 葡萄100 莊妃第210章 人品第203章 當家78 着急128 福運第206章 冬夜35 端平40 元宵第181章 妙人33 有喜內幕第149章 糊弄第157章 玫瑰94 威風第145章 憤怒第183章 晉封139 感情第164章 神展第168章 躺槍59 關照第188章 進言134 離奇第175章 封妃52 駕駛第182章 風浪正文205代表26 藍寶129 沉浮第228章 中年第165章 愉快第154章 和好133 爲母38 挑剔121 主角122 軟禁孫嬪112 吵架第299章 別離40 元宵第247章 脫生186 回生113 冤屈第240章第228章 中年第292章 侷限37 年關第167章 黑點第300章 安靜第285章 繼承第288章 逼宮98 風向第181章 妙人91 驚變123 喘氣第173章 選秀第272章 接班第141章 對策第159章 真愛第199章 富貴46 親近63 體面113 冤屈40 元宵無寵第285章 繼承102 險惡76 操心187 壓制第151章 陽謀第226章 不振第250章 來了42 隨駕98 風向第233章 失敗第293章 丟人78 着急
95 分封第241章 便當第177章 未眠第256章 成盟第301章 餘韻第172章 願望第296章 彌縫117 後浪119 大事124 迷路第269章 選秀116 和好第212章 更年第172章 願望第147章 情義96 賢妃126 太平第301章 餘韻第292章 侷限第157章 玫瑰第155章 博弈56 低調第184章 甜寵54 葡萄100 莊妃第210章 人品第203章 當家78 着急128 福運第206章 冬夜35 端平40 元宵第181章 妙人33 有喜內幕第149章 糊弄第157章 玫瑰94 威風第145章 憤怒第183章 晉封139 感情第164章 神展第168章 躺槍59 關照第188章 進言134 離奇第175章 封妃52 駕駛第182章 風浪正文205代表26 藍寶129 沉浮第228章 中年第165章 愉快第154章 和好133 爲母38 挑剔121 主角122 軟禁孫嬪112 吵架第299章 別離40 元宵第247章 脫生186 回生113 冤屈第240章第228章 中年第292章 侷限37 年關第167章 黑點第300章 安靜第285章 繼承第288章 逼宮98 風向第181章 妙人91 驚變123 喘氣第173章 選秀第272章 接班第141章 對策第159章 真愛第199章 富貴46 親近63 體面113 冤屈40 元宵無寵第285章 繼承102 險惡76 操心187 壓制第151章 陽謀第226章 不振第250章 來了42 隨駕98 風向第233章 失敗第293章 丟人78 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