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進言

皇后的身子骨,在很多人眼中都是比較孱弱的,畢竟一個人如果每月都要臥牀數日,這給人的印象絕不會健壯到哪兒去。不過,實際上除了她的老毛病以外,皇后頂多也就每年感一兩次風寒,說不上有什麼頑疾。倒是宮裡別的尊位,大大小小都有些毛病,太后倒罷了,敬太妃、賢太妃,一個胸口有腫塊,已經是發作兩三年,每每疼痛難忍,又沒有什麼好辦法對付,還有一個是有肝病,到底病的是什麼也不知道,也只能吃藥慢慢地調養着。再有文廟貴妃,雖然年歲不長,可常年心慌氣短,季節一變化,她就極其容易生病,也算是個老病號。皇后在這羣高層裡,相對還算是比較壯實了。

也是因此,這一次風寒就顯得越發來勢洶洶,皇后高燒兩日,幾乎都是昏睡着的,連皇帝都親自把劉太醫叫去問了病情,看了藥方。好在高燒很快也就得到控制,餘下來的不過是咽喉腫脹、頭腦昏沉等常見的風寒症候。

風寒發燒,調養不當就怕落了肺病,若是纏綿難愈,就此落下病根甚至是一命嗚呼,都不是什麼罕見的事,燒退了只算是一個比較積極的信號,又將養數日,皇后方纔是振作了一些——只是原本就忙瘦了的雙頰,現在越發是有些凹陷了,下巴也尖了,昔日珠圓玉潤的美感,再不復見。

皇帝進來瞧她看見,也有幾分心疼,這一次,真是病損了元氣,可得給你好好補補。

風寒症候多變,皇后昨天還頭暈腦脹,今日頭腦倒是清醒了,就是後腦勺隱隱地有些疼,她有氣無力地對着皇帝勉強一笑,也沒有餘力去盤算他現在的心情,過來的次數,只是發自內心地嘆道,補也要能補得進去纔好,現在不比當年還小,病一場就弱一點,想壞容易,要想養好,卻是千難萬難……

說着,不免就又嘆了口氣,半閉着眼側靠在牀頭,倒是真的露出了一臉的心灰意冷。

人心都是肉做的,皇帝雖然對皇后也許有所疏離,但兩人自小一起長大,也許他不希望皇后過於得意,但也還絕不至於到了盼她早死的時候,聞言忙道,你這個人怎麼說話的呢,你要這樣說,難道我也老了?以後都病不得了?

他這樣說,皇后按理應該要賠禮道歉的,兩人同歲,皇后怎敢隨意嘆老?可皇后卻毫無歉意,她悽然搖了搖頭,反而道,本來就是如此,人過了三十,就該善自保養。大哥你以後也要謹慎身子,孩子還小,老人越老了,一大家子可少不得你看顧……

這說得,都有點託孤的意思了,皇帝啼笑皆非,摸了摸她的臉頰,嗔道,就是一個小風寒而已,你都在胡說些什麼。好好養着,不幾日就和從前一樣了。按你這麼說,這宮裡如何離得開你?兒子呢?我呢?

皇帝已經很久都沒有和她說這些‘甜言蜜語’了,說起來,這話還不算是甜言蜜語,因爲並沒想令她開心,只是無意間表示了他還是離不開她。可就是如此,皇后心中還是一甜:自從宮裡有了新人,自己又多少不便承寵,皇帝在她宮裡留宿的時間越來越少,有些話就是這樣,光天化日下根本都說不出口,非得是在夜深人靜時,錦繡被褥之中,喁喁低語才能發自內心地生產出來的。而久已不說,話題轉向了兒子、瑣事,雖然交往還很多,但漸漸的,從前的濃情蜜意,很自然地也就轉化成了雞毛蒜皮的親情。這番話久未聽聞,再次祭出時,威力便自不同。

她令自己不去想這種話越來越稀少的另一種可能緣由,依舊沉浸在這甜蜜的情緒裡,仰起頭對皇帝輕輕地一笑,低聲道,我和你不一樣……你離了我也沒什麼,我離了你,卻活不成。

這話她實在說得真心實意,皇帝望見她的表情,也不由得微微一怔,他脣角的線條微不可查地鬆弛了下來,說什麼傻話呢,好好休息,以後別這麼操勞自己了。有些事,要適當留給底下人做。

這算是一個話口子,雖然今天戰力挺弱,但皇后還是毫不費力地解析出了皇帝的暗示:太后對她幾番爲難,皇帝不是不知道,只是從前並未表態。如今有了這句話,下回她或者推卸給別人去做,或者回了太后都可以,皇帝自然會在後頭爲她撐腰。在這一次婆媳的暗涌衝突裡,他也不能再裝聾作啞地逃避下去了,到底還是選擇了一方來支持。

她心底卻毫無欣喜:太后不斷爲難,又令靜慈仙師坐在她上首,這些明裡暗裡的委屈,她只能生受,還要受得若無其事。在收養栓兒之前,皇后根本沒想到如今的局面會是這樣糟糕。她對現在的局勢感到了一種失控,甚至對於未來的走向也是毫無把握。若是再挑起戰火,引發了母子間的衝突,誰知道太后的下一招會怎麼出?

其實事情也還好,她爲太后出脫了一句,不算太多……娘那邊雖然時常有些事兒,但她是老人家,又多年管宮,也在情理之中……

見皇帝微微有幾分詫異,她便真心實意地嘆了口氣,爲了立我爲後,娘心裡只怕是極不好受的。只看她處處禮遇靜慈仙師,便可知道她還沒過了這道坎。既如此,我們做小輩的自當小心服侍。就算是有理又如何?理能大過孝道嗎?更何況,我這幾日病着,難得清靜,心裡回想起這幾年的事,也覺得當時實在是太患得患失,有點着急了……也愧疚得很。

她沒有說謊,人在病中,最容易有所感觸,皇后成天眯着眼假寐,到晚上反而睡不好,便將前塵處處回想,也算是總結一番,爲後事師。此時回看,通往後位的道路里,有幾處曲折,完全是當時心態不對,方纔走出來的。太急、太在乎,難免行差踏錯,有時候緩開一步,說不定還能走得更遠一些,退後一步,說不定皇帝還給她更多些。

至少,今天她選擇的道路就不算有錯,皇帝望着她的眼神很明顯地多帶了幾分暖意,也難爲你了,今年侍奉娘,是真辛苦。

也許是因爲她提到了靜慈仙師,皇帝的眼睛斂了斂,又拍了拍她,也是真委屈。

沒什麼好委屈的。皇后提醒自己拿捏住分寸,過猶不及,皇帝不是傻瓜,自己做得太過火就不好了。還不都是看在孃的面子,再說,我現在也沒什麼好和她計較的了。

皇帝出了一口氣,不談這些不高興的事了——娘那裡,你真的不要我去爲你說說?

既然已經立心要不怕苦不怕累地服侍太后幾年,做得讓人挑不出毛病,皇后就沒想過讓人說情,再說皇帝去說情,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她急道,別啊,娘知道了,萬一又不高興,還不知道要怎麼整治我纔好呢!

她一時着急,真情流露,倒逗得皇帝哈哈大笑,和你開玩笑的呢,你當我看不透這一層?

誰知道你看得透看不透……皇后在心底偷偷地嘀咕了一句:反正,以前的皇帝肯定是看不透的。他什麼時候忽然間這麼懂內宅事了?這又是一個她沒能掌握的細節。

人生路走到此處,不可能再和少年時一樣略無參商了,這裡頭的道理,皇后也很明白,如果只是隨着時間推移,皇帝貪戀新鮮,兩人略略疏遠,這她不是不能接受,只是……

唉,她暗暗地嘆了口氣,在心底唸了一聲‘三十六陂春水’,便轉開了話題,是了,大哥,我早上聽她們說,權昭容沒了?

權昭容大概是從壯兒生日前開始病的,一開始是食不下咽,然後是吃什麼吐什麼,又鬧着什麼便血,說是中毒吧,也沒有什麼毒藥是這個症候,幾個醫生都很莫名,後來才從喉嚨裡摸到了腫塊,不過從那時起人就不大行了,支持了兩個多月就告彌留。皇后生病的那幾天沒的,因她位分不高,也沒什麼動靜,無非就是好生收葬,埋到金山那邊去就是了。

嗯,權昭容入宮以後就再沒見過皇帝了,皇帝對她的印象也很淺,並無多少悲傷之情,點了點頭道,是這樣,正好有人要去朝鮮送國書,我就讓他順帶着交代一聲,這兩個都是病沒了的,挺可惜,該讓家裡人知道。

正是想和你商量呢,和胡皇后在時不一樣,現在的孫皇后對管理宮務還是很有熱情的,畢竟,這也是當家主母責無旁貸的權利與義務。她宮裡別人都好說,若是朝鮮來人,想回去的放歸就是了,若是咱們宮裡自己人,就派往別處服侍。可我今早聽說了,躺着就琢磨呢,還有一個韓女史該怎麼辦?也送回去嗎?

皇帝恐怕也是被提醒了纔想到韓女史這號人物,他尋思了一下,表情微微有些扭曲,不了,讓她到六局一司去做事吧,或者你給她找個差事也行。

嗯。皇后也笑了,這個韓女史,也的確是個奇人,想做大哥妃嬪的女子,天下數不勝數,可不想做妃嬪的,我看真是獨獨就她一個。

唬我啊?皇帝說,每次傳謠要選秀,民間就興起成親風,你當我不知道呢?

那是選宮女嘛。皇后嗔道,選妃嬪如何能一樣呢?誰不是巴巴地盼着中選?我看那韓女史的形貌,也就因爲她哥哥是個權臣,才能入選,誰知她因爲懼怕殉葬,居然連嬪位都不要啊——真是想多了!虧得大哥仁慈,換了我,早讓她根本不必再擔心此事。

皇帝神色微微一滯,表情變化雖然輕微,但卻瞞不過早有預料的皇后——雖然如今的大哥已不是她能一眼看透,但她也是猜疑許久,如今終於在皇帝的臉上找到了答案:不論徐循用了什麼理由來說服皇帝,她肯定沒提到殉葬的事!

啊,是了。皇帝卻沒有追問什麼,而是笑道,她是先來求的你,你給回了,纔去求的小循。

我當時聽了可生氣得很。皇后也是有九分真情,這話說得實在是太難聽了,就因爲她姐姐殉了,她怕殉,索性連嬪位都不要了?什麼人啊?指不定誰活在誰前面呢。哪有這樣咒人早死的!要不是她是朝鮮那邊來的,多少帶了藩國的體面……我對她可沒那麼好的臉色。

她本想添上一句‘還是貴妃脾氣好,這樣都能幫她’,又覺得太露骨,便在心底提醒自己:急不如緩,剛不如柔。有些事,大哥自己會去想的。

風寒漸好,腦子用用更靈活了,皇后早已經在心裡做起了推理題:大哥會疑她的話,那宮裡已經是無人不疑了。即使徐循有能耐在她眼皮底下,把大哥給籠絡過去,讓大哥的心更傾向於江南春水,可大哥心裡也一定曾經是有她的。從有她到沒她,這之間一定是經歷了什麼變故——可她還有什麼把柄被徐循抓得牢牢的?無非是善吹枕頭風,說小話罷了。她就不信,她在徐循手上的把柄,能比現在她當面戳穿徐循扯謊的事兒還要更大。

只要徐循無寵了,即使栓兒養不住,壯兒一樣還能拿到跟前……皇后從來不知道,這心安的滋味能是這樣的幸福。她觀察了一下皇帝的臉色,見他難得有幾分陰晴不定,心下不禁暗喜,便又笑道,不過,也許是她在我這裡碰了壁,去了貴妃那裡就改了說法,也難說的。

也不無這個可能。皇帝點了點頭,一轉眼又把異色收過,如常笑道,就算她是那樣想,也沒什麼大不了,一個鮮族女罷了,長得也就那樣,還稀罕她不成了?這份體面她不要,是她自己的事。她愛怎麼想,也隨她去。

他確實挺大度,還囑咐皇后,不必特別爲難,安排她一個閒差吧,畢竟是前朝麗妃的妹妹,好吃好喝的養着也就是了。

你是不知道,麗妃當年可沒少給咱們氣受。皇后歪了歪嘴,不提這茬還好,提了我就來氣……不苛待她也罷了,要我厚待她,可沒這個理。

她光明正大地耍刁蠻勁兒,倒惹來皇帝一笑,兩人又說了幾句話,皇后終究病中,不免露出乏色,皇帝見了,便起身道,好生歇息,改日再來看你。

皇后集中精神說了半日的話,這會兒也是真的累了,眯着眼都不願意睜開,含含糊糊地應了一聲,等皇帝出了門,頭一歪便睡了過去。

醒來時,只覺得神清氣爽,病氣彷彿不翼而飛,幾天來頭一次感覺到了飢餓,忙令人捧水梳洗了一番,方纔下到暖閣中吃起了點心。

剛纔大哥出去,是去文華殿了?她一邊喝稀粥一邊問周嬤嬤。

回娘娘話。周嬤嬤剛纔不在一邊伺候,這會還有些不快呢,是去永安宮了。

皇后不禁一怔——不順了這麼久,她幾乎很難相信自己也有反過局勢的一天,這近一年以來,每日裡辛勞受氣,雖然面上絲毫不露,心態也調整得好,但又豈能沒有一點心酸?皇后幾乎以爲,她再不會有什麼機會翻盤,只能這樣憋屈而不安地,度過接下來的千千萬萬個日子了……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此事雖小,但好說是徐循對大哥的一次欺騙,若她應對不當,那就更好,眼下有了新鮮純善的袁嬪,又有了絕美的諸嬪,若是大哥願意,她還能再給他採選新人……本來就是年老色衰的時候了,靠的還不就是一點情分維持着大哥的關注?若是真有運氣,指不定徐循自己都能把大哥的心思給作沒了,不必她再出手——活該,誰讓她攬事上身,居然會擅自出手,去幫那口無遮攔的藩女?

皇后覺得自己現在好有胃口,她帶着笑美滋滋地喝了一口湯水,偶然間往銅鏡裡看了一眼,這笑意又凝固在了脣邊。

年過三十,便覺得歲月催逼,一日緊似一日,這一場大病以後,她看來又老了一些了。

三十六陂春水,白首想見江南……也許,不過幾年,她就真的是‘白首想見江南’了。

——也許還不到開心的時候,也許她另有手段對付自己,也許她能挽回局面也未可知,畢竟,在她不知不覺間,徐循已經把大哥的心思吸引了過去,留給她一個最難解的謎題,時至今日,她都還沒有參透,究竟大哥是已經佈局在對付她,已經悄悄地疏遠了她,還是隻如同天下間所有的丈夫一般,隨着時日的推移,把好色的眼光,投向了新的刺激。

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這首清雅而優美的詩句,就像是一道難以驅散的魔咒,即使在如此得意的時刻,依然縈繞心頭,將她才揚起的好心情又全吸收殆盡。

皇后看了看鏡子,鏡子裡的人也看了看她。

彷彿是有了靈魂,鏡中的影像慢慢地揚起脣角,露出了一點苦澀的笑意。皇后嚇了一跳,一時間還以爲是自己病得糊塗了,有了幻覺。

——定睛再看時,這苦笑卻還頑強地掛在嘴邊,她不覺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頰,才發覺,原來這就是她自己的笑,只不過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

徐循現在並不在永安宮裡。

天氣冷了,西苑的太液池也上了凍,不少小宦官都在冰面上溜冰玩,徐循帶着阿黃、圓圓站在岸邊,遠遠地看着那些飛馳的身影,均都覺得十分羨慕,阿黃踮起腳尖,忘記了嬤嬤們平日教習的禮儀,有幾分驚歎地道,哎呀,我從前不知道人還能在冰上滑!

話說完了,她彷彿才感覺到了自己的失態,忙將雙足落地,靦腆地衝徐循一笑,好像在央求她不要把這事告訴教習嬤嬤。

孩子總是可愛的,別人家的孩子就更是可愛了——不需要自己帶、自己教,就特別能發現她們的美好。徐循禁不住也對阿黃笑了笑,她雖然沒有鼓勵阿黃的‘出格’行爲,但卻往自己的笑容裡注入了許多許可的暗示,相信以阿黃的年紀,她是能夠領會的。

圓圓比阿黃稍小一些,也就更矮,在欄杆邊上看不到太遠,急得一跳一跳的,禮儀已經忘了個精光,姨姨,我要抱!

大冷的天,地下滑,圓圓又大了,徐循怕抱不動反而滑倒,便笑道,讓伴伴抱你好麼?

那就伴伴抱。圓圓也是個好脾氣的孩兒,回身衝不遠處的大伴張開手,奶聲奶氣地道,伴伴抱我!

一位壯年宦官頓時就走上前來,笑眯眯地將圓圓一把抱起,指點着她看向遠處的人影,圓圓歡呼雀躍之餘,又遺憾道,可惜弟弟妹妹們沒來,不然,我們一起去冰上玩。

徐循笑道,看看就罷了,上冰面是不能的,現在他們還小,吹不得冷風,過上幾年,你們一起堆雪人。

阿黃也很有個姐姐的樣子了,扭頭吩咐圓圓,妹妹仔細別吹着風,回去頭疼,在伴伴身上呆一會也該下來了——高處風大。

既然皇帝給予她隨時出西苑的許可,徐循也不會自己苦自己,從壯兒生日以後,她一個月總要來西苑好幾次。除了莠子、栓兒以外,其餘幾個孩子都時常跟她出來——一開始是想,靜慈仙師把女兒交給她了,她雖然不能自己養,但也要儘量和點點一樣看待,所以也派人去接阿黃,而圓圓又和阿黃住在一起,雖然她和皇后不睦,但大人間的事同小孩無關,皇后不願讓圓圓去,那是她的事,請她要請到。

結果,皇后一直沒有開口,圓圓也極愛到西苑來玩耍,但凡徐循派人去接時她有在公主所,都來,有時徐循自己懶怠去了,她下學還會跑到永安宮來,問徐循何時再去。

小姑娘都這樣講了,徐循還好意思不帶她去嗎?一來二去的,四姐弟倒是越發熟絡起來。今日徐循突發雅興想來賞雪,因爲天氣冷,沒帶點點、壯兒,點點還和她發脾氣呢。阿黃、圓圓也惦記着弟妹,圓圓都說了第三次了,只想和弟弟妹妹一起上冰去玩。徐循說不能上冰,小姑娘狡獪,就假裝沒聽到似的,連阿黃都不糾正,指不定也是暗暗地希望能上去滑一滑。

幾人站了一會,徐循見孩子們似乎有些冷了,便道,都回去吧,想來下次再來。

阿黃和圓圓雖然意猶未盡,卻也不敢違逆,乖乖地應諾了一聲,三人便上了兩乘轎子,徐循問得阿黃要帶圓圓去清寧宮給太后請安,便令兩人的大伴和養娘,好生在轎旁看護着,別出事了。

因爲方位關係,雙方自然而然分成兩撥,一邊繼續往西邊走,一邊就要東行。徐循等轎子走了一會,便敲了敲板壁,吩咐道,索性從南內繞過去吧。

現在西苑和南內已經連成一片,這樣走從南邊進永安宮,也算是順路的,省去了不少在甬道里穿行的路程,天冷,甬道兩面牆高,吹的風比岸邊還大,這樣走更暖和,衆人也不多想,一路又快又穩地到了南內,徐循又敲了敲板壁。停轎,我下去賞賞雪,走動走動。

去寫孤女!

51 喜事第230章 選婿97 衝突第171章 雪崩121 主角124 迷路25 賞賜第257章 學習第278章 佳媳54 葡萄第197章 相思太孫侍寢125 雙元52 駕駛第222章 成熟135 掌權第175章 封妃第163章 涸魚正文205代表第164章 神展44 行李第162章 精分95 分封太孫第156章 正確130 炎涼90 下棋第238章 偕老70 懼怕第215章 第 215 章第243章 想死第161章 回宮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272章 接班第219章 苦果第170章 黑鍋108 震怒71 大殺第164章 神展第147章 情義84 震撼36 和睦第244章 尋死46 親近63 體面59 關照31 本分69 死人131 重輕74 鬧心第280章 無奈96 賢妃47 病中100 奸妃204 孤寒第198章 態度第293章 丟人第172章 願望117 後浪第203章 當家33 有喜第265章 愚笨120 出事第236章 康復125 雙元第203章 當家第144章 猜疑第181章 妙人85 升職110 亮劍無寵第241章 便當太孫第160章 吹風第289章 頭疼春睡58 陽根第227章 護短第188章 進言99 憨妃71 大殺第197章 相思56 動情28 寵愛第277章 快意第235章 輝映第215章 第 215 章35 端平第274章 天道第141章 對策100 奸妃第240章76 操心第166章 恭讓第289章 頭疼135 掌權第287章 抗爭第177章 未眠
51 喜事第230章 選婿97 衝突第171章 雪崩121 主角124 迷路25 賞賜第257章 學習第278章 佳媳54 葡萄第197章 相思太孫侍寢125 雙元52 駕駛第222章 成熟135 掌權第175章 封妃第163章 涸魚正文205代表第164章 神展44 行李第162章 精分95 分封太孫第156章 正確130 炎涼90 下棋第238章 偕老70 懼怕第215章 第 215 章第243章 想死第161章 回宮第202章 番外:童夢第272章 接班第219章 苦果第170章 黑鍋108 震怒71 大殺第164章 神展第147章 情義84 震撼36 和睦第244章 尋死46 親近63 體面59 關照31 本分69 死人131 重輕74 鬧心第280章 無奈96 賢妃47 病中100 奸妃204 孤寒第198章 態度第293章 丟人第172章 願望117 後浪第203章 當家33 有喜第265章 愚笨120 出事第236章 康復125 雙元第203章 當家第144章 猜疑第181章 妙人85 升職110 亮劍無寵第241章 便當太孫第160章 吹風第289章 頭疼春睡58 陽根第227章 護短第188章 進言99 憨妃71 大殺第197章 相思56 動情28 寵愛第277章 快意第235章 輝映第215章 第 215 章35 端平第274章 天道第141章 對策100 奸妃第240章76 操心第166章 恭讓第289章 頭疼135 掌權第287章 抗爭第177章 未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