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丟人

“據說是直接帶到門下喊話的,一開始還想往城門來,就把他推在前頭,”金英沉着地複述着前方送回來的情報,“後來是城下寨子裡有人出來想搶回……他,瓦剌人才提高警覺,不再把他推在前面,而是改以大盾護着,讓他去叫門。居庸關守將羅通不開,說那人是假的,是冒牌貨。瓦剌人就讓城裡出人過去驗看,羅通不肯,他們便在陣前呵斥、鞭打那人,那人又喊叫讓羅通開門,還許以富貴云云。羅通都不應,說先皇已經是戰死上仙了。”

他說完了這一番話,便彎着腰不再發言了,屋內一時,也是沉寂了下來,徐循坐在太后牀邊,郕王妃(還未行冊封禮)、先皇宸妃都坐在她下首,幾個女眷面上神色各異,誰都沒說話,倒是靠在牀頭的太后澀然一笑,低聲問,“這些事,大臣們都知道了?”

“都已經周知,”金英說,“不過居庸關那邊戰況要緊,衆大人似乎都沒說什麼,而且聽說白羊口已經失陷,瓦剌有可能分兵從白羊口直抵京師,現在都在忙活這事。”

“知道了。”太后點了點頭,金英便退到了一邊,她也不再說話,而是瞪着帳頂出神,過了一會兒,方低低地笑了起來,笑聲中滿是嘲諷,“好啊,看來還真是幹出來了。”

徐循在心底嘆了口氣:按理,以太后的病情,根本都是不適合聽到這些的,只是這幾件事實在太大,也沒法瞞着她,再說現在雙方關係微妙,也不好做這樣的事。——她還真是擔心太后被氣出個好歹來。

“丟人啊……”太后也不管有沒人應和,自己便是閉着眼睛自言自語,“怎麼就養成了這樣呢?就這麼丟人敗興?還許以富貴——你說他怎麼就這麼有臉呢?”

宸妃的臉都漲得通紅,一句話也不敢多說——現在也就是她能時常過來陪着幾個長輩說說話了,錢皇后和周妃等人,都是被陸續挪去了偏宮居住,若是在旁的話,聽到金英的敘述,只怕是早都哭成淚人兒了,更是哪受得住太后的這幾句話?

不過,這話也說不上不在理,就是徐循,第一次聽說的時候也是尷尬得連頭都擡不起來——前去叫門,還許以富貴,在門前被人當牛馬一般的鞭打,若是這樣的皇帝都要認下來的話,朝廷的臉真是都丟盡了……

不過,再怎麼說,這也是個必須解決的問題,畢竟眼力好的兵士也不是沒有,居庸關守將羅通也是見過皇帝的,已經是遣人寫了密報回來,肯定了皇帝的身份,當然,也一併寫了幾句請罪的話,雖然大家心裡都是清楚,他是絕不會被治罪的,若是做得出陣前一箭射死那人的事情,只怕還會受到一定的褒獎——當然,也有可能被郕王重罰,就此身敗名裂。

這不是咬着牙說不認就能不認的問題,現在不認是在打仗,將來不認的話,難道就讓他一直陷於瓦剌之手?這對國朝來說也是相當不利的不穩定因素。畢竟這是真貨,壓根就不怕驗,一直咬定他是戰死了的話,倒是連最後的一點面子都要失去了。就是再噁心,那人給的恥辱,國朝也只能是生受了——在戰爭結束前,也只能盼着他自己命數盡了,在瓦剌那邊時自己染病死了,又或者是被瓦剌人殺了,這樣才能停止丟人吧。

“現在都是先不說這些了。”她道,“橫豎居庸關是肯定要守住的,沒有居庸關,瓦剌的補給通道就不算完全打通,從白羊口過來,起碼要多繞三百里的路,而且還不好走,這一路也沒有糧草資敵,這樣看,我等的勝算又多了幾分。數日後攻城戰裡,也許能給瓦剌一點顏色瞧瞧。”

太后的注意力也被這極其重要的戰事給吸引了過來,“主帥定了是誰?”

“於大人毛遂自薦,親自去德勝門領軍迎敵。”徐循也是佩服於廷益的膽量,她道,“皇帝已經是許了他了。”

“國難見忠臣啊……”太后也是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氣,“於大人真是中流砥柱、力挽狂瀾!”

徐循附和着說了幾句,見太后露出倦意,便起身告辭,出門時又囑咐萬宸妃,“回去以後,勸着錢氏,不要再哭了,太醫不是都說了,再哭下去,眼睛要哭壞了的。她還有兩個孩子要帶呢,難道這些事都不管了?”

萬宸妃點頭應是,徐循也和郕王妃說了些謹守門戶,不要讓內廷出事的話語,這纔回了自己的清安宮,一進屋,她的臉色就陰沉了下來。

把那人在居庸關現身的事告訴太后,一方面是瞞不過,另一方面,她也是隱隱希望太后能出面給各關守將傳話,鼓勵那人自裁,這件事,只能由太后來做,不論是她還是皇帝,都不可能說出這種話——除了給自己名聲抹黑以外,沒有一點作用,連底下人都不會聽令行事的。‘我們家沒有投降的天子’,這話由太后來說,是對皇帝極爲失望,令他自裁,由太妃和新帝來說……這不是把自己往奸角的位置上放嗎?

也就是因爲如此,她只能告訴太后有這麼一件事,卻是決不能出言暗示、督促太后做這樣的發言,而太后剛纔雖然失望已極,但卻到底還是沒有做主傳話的意思。當然,身爲皇帝,要找兩個傳聲筒,遞奏章闡述不能接回、認回那人的意思,也不是什麼難事,雙簧誰不會唱啊?想要巴結新帝的人是不會少的……但這如何比得上太后親自出面表態來得好使?這條路沒走通,確實是影響了徐循的心情。

不過,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城中戰事,別的問題也只好先往下擱一擱了。徐循估摸着瓦剌肯定會把那人拖到城門下的,不過她對於廷益還有點信心,不管於廷益在擁立郕王時有多少顧慮,他好歹還不是一味忠君的那種人,雖然不能指望其下令亂箭射死那人,但也不會因爲那人的出現,就自亂了陣腳。

其實,也是因爲皇帝根本都還沒下定決心,否則一道密令送去,在居庸關就把他射死了……當日他在居庸關前,羅通心裡,只怕也不是沒有殺了他的念頭,只是皇帝沒表態,誰敢如此豪賭?要是殺了那人以後,皇帝翻臉還要問罪,這可是大大地划不來。——這不敢殺,可不就只能救了?起碼救回來以後,明面上是不會受到什麼懲罰的,而不救的話則現成就是個大把柄,兩害相權取其輕,也只能表態要救了。

以此類推,將來只要瓦剌帶着他去攻城,守將泰半也都是這個反應,這麼複雜的選擇,影響了守城不說,一個個都表態要救,最後也會反過來夾裹到威信未立的皇帝,局面將會越來越被動,皇帝要下決心的難度也就越來越高……以徐循對他的瞭解,他根本不是那種能頂着巨大壓力我行我素的人,眼下這局面的走勢,已經是極不樂觀了,而她現在卻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畢竟,她根本沒有繞過皇帝直接向大臣發號施令的權力。

千頭萬緒,都在腦海裡翻翻滾滾,徐循揉着腦袋吐了口氣,正想合合眼休息一下,韓女史就掀簾子進了屋。

“剛纔司禮監那裡來了人,”她給徐循行了半禮,便是開門見山地說,“剛纔朝會結束以後,皇爺留於尚書說話,於尚書請皇爺表態,給上皇定下名分。”

徐循的動作一下就凝固了,她吃驚地說,“啊?這——這也太突然了吧?”

“於尚書說,眼下謠言飛舞,人心浮動,都說上皇乃是誤傳死訊,其實未死。宮中若是遲遲沒有言語,只怕朝中更是不安,終會釀出事故。”韓女史又進一步解釋,“無如擇日公佈天下,定下……定下那位的太上皇名分,這樣倒是免了許多口舌。”

這麼粗粗一聽,倒還是很合理的,畢竟定下了太上皇的位置,也就不存在什麼復位、還政的說法了。再說太子都冊封了,現在也容不得上皇再回來翻盤,不過——也就是粗粗一聽而已,徐循早就和皇帝分析過了那人回來的壞處,這些都不是一個太上皇的名分可以迴避得了的。而於大人對於這些事情,卻是沒個隻言片語,頗有點忽悠的意思。

到底是心裡還有些向着那人啊,她的眼神沉了下去:不然,又何必挑這麼個時機來說?她雖然說是不干預朝政,但若有文華殿議事,皇帝一樣是要着人來請他的,不肯在文華殿上說,而是私下對皇帝進言,不就是看他剛剛親政,很好欺負嗎?

“皇帝那邊,是什麼態度?”她問道,“不會是直接答應了吧?”

“沒有……不過聽興安的意思,也是頗有意動之色。”韓女史說。

興安雖然地位顯赫,不過在徐循這裡卻是個陌生的名字,概因他崛起較晚,和後宮交集很少,如今會來送信,只怕也是在新局勢下,有了自己的判斷和計劃。

徐循微微點了點頭,眼神轉冷,她又站起身來,“我再去清寧宮一趟。”

於大人會忽悠,難道她徐循就不會忽悠?——她根本就用不着忽悠,都走到這一步了,太后怎麼可能還會對她的要求說不?

至於名聲,由它去好了,身爲外戚,名聲本就是文臣手中的籌碼,要你黑時,不黑也黑,就是謹言慎行,又何能逃過他們的如刀筆鋒?

這一課,還是於大人教她的。

不過是半日後,於大人便收到了清寧宮發出的密令,上頭印信俱全,從略帶顫抖的字跡來看,應該是還在恢復中的太后親筆所書。

如是遇到那人前來喊門,只傳我話,我們家沒有被俘的皇帝,沒有喊門的天子!並傳令各關守將,我兒深知廉恥,當日兵敗早已自盡,眼下此人身爲漢民,竟領蠻族南下,不忠不義不孝至極,必爲仿冒奸細,此人辱我兒身後名譽,罪大惡極,殺之有賞。

即使以他城府,都不由得是倒吸了幾口冷氣,方纔平靜了下來。

——太后這是已經撕破臉了,要逼死上皇啊……

不,不能說是太后,或者該說是太后背後的那一位纔對。太后對上皇的態度轉變,擺明了就是被局勢逼出來的,這一陣子,聽說都在清寧宮中養病,從未聽聞過問政事,如無人居中推波助瀾,今日又怎會一反常態,如此咄咄逼人?

貴太妃的決心,就如此堅定嗎?不逼死上皇,難道竟是不肯干休?

於大人的眼神落到了紙張上,他是面沉似水,罕見地左右爲難了起來:這封密令,只是送到他一人案頭——剛纔他已經問清楚了,就只送給了他,並沒有出城直接送到各地守將手中,從信中的言語來看,也是讓他傳令各關守將,就等於是給了他選擇的權力。畢竟,如今是皇帝親政,太后理論上來說根本都不應該繞過皇帝直接和大臣溝通,自己就在京城,那還好說,若是直接給各關守將送信,也太不把皇帝看在眼裡了。

就是不送信,不遵令,也不是沒有藉口,後宮妃嬪不得干預政事,這樣的密詔,他於廷益不敢奉,不能奉!就是在皇帝跟前,也不是說不出道理。他還沒到無路可走,可能奉詔的地步。

不過,這條路,只怕也是貴太妃特地留出來給他走的……以貴太妃的城府,又怎會不預算到這點?按於大人來看,她是絕對做得出把這封信抄個七八遍,往各地守將手上送的事。只送他一人,寓意已經是很明顯了。

貴太妃在迫他表態,甚至可以說,是迫他在上皇和她貴太妃之間選一邊來站,選擇爲上皇說話,就等於是把貴太妃往死裡得罪……她的態度已經是很明顯了:只要我在,就沒有他!

他能承擔得了得罪貴太妃的代價嗎?本已有舊仇在前,若是此番再添新怨,只怕……

於大人從不曾諱言,他的確是很有進取心,沒有進取心的人,本來也坐不到兵部尚書的位置,他現在正當盛年,若是能守住京師,正是大有作爲的時候,若是在此時被投閒置散,甚至是被貴太妃打壓得家破人亡,他又何能甘心?冒犯貴太妃,的確是有風險的。

——但,這些都不是他無法下決定的最終理由,對於大人來說,有些事情,確實是比自己的官路仕途、閤家富貴還要更重要的。

是非黑白,終是不容混淆,他現在要決定的,終究只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貴太妃和他的看法,到底哪個是對的?一個喊門的天子,還配被人迎回國中,爲太上皇嗎?

一如國朝衆人所料,連九月中,也先所率領的數萬大軍兵分數路,主力前來攻取京城,另有幾路,分攻居庸關、宣府、大同等防衛重鎮,而在官方說法中已經去世的‘先皇’,當然也是如豬似狗一般被拉到了陣前叫門。兵部尚書於大人親自在德勝門前按劍坐鎮,並令人宣讀太后懿旨,指其爲奸佞仿冒,言明‘吾家無被俘的皇帝、領軍喊門的天子,我兒深知廉恥,當日兵敗早已自盡,眼下此人身爲漢民,竟領蠻族南下,不忠不義不孝至極,必爲仿冒奸細,此人辱我兒身後名譽,罪大惡極,殺之有賞’。

此人喊城時,城頭軍民皆笑,更有人投石射箭,欲殺此奸佞,終無一人慾開城門。

瓦剌遂引兵攻城,城下四日激戰,軍民一心,瓦剌損兵折將,竟一無所獲,太師也先在攻城戰中損失兩名手足。居庸關亦是被圍七天不下,瓦剌糧草輜重均難運往京城。

此次勞師遠征,長達半年,瓦剌本已是強弩之末,衆兵將思歸心切,難成圍城之勢,兼且北京援兵正日夜兼程趕往北京,也先至此,心生怯意,終拔營退走,於廷益急命衆兵運炮追擊,將瓦剌逐出紫荊關,次日援軍抵京。因土木之變而動盪不休的京城局勢,終於是初步安定了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英宗喊門時候自信滿滿覺得一定能喊開,還許以富貴這也不是我黑他的,就是史實,只是不是喊北京而已

後來他復辟後當時喊門不開的幾個守將全被貶謫問罪了。

本來還想寫一下他怎麼喊門的,後來覺得太糟心就不寫了|

34 管家第285章 繼承88 清醒100 莊妃敵我第190章 帶勁81 噩耗99 憨妃25 賞賜73 溫泉51 喜事27 二次123 喘氣22 過夜第262章 母愛第255章 篡權101 暴發103 盛寵第294章 太后第284章 作死第198章 態度86 色戒第238章 偕老24 便宜第180章 吐血第219章 苦果第142章 富貴第153章 回去第264章 移情第209章 送禮31 本分103 盛寵135 掌權第240章94 威風第272章 接班137 渾水94 威風第203章 當家第248章 差一小段77 怨恨變化破瓜第168章 躺槍25 賞賜第249章 坑死61 惱火第214章 爲難第195章 檢討第245章 聯手第238章 偕老62 龍威第207章 威望第173章 選秀第271章 顧慮第148章 踏實第160章 吹風第230章 選婿105 糊塗22 過夜第201章 不來89 微妙第267章 權柄第169章 細節第225章 同病102 險惡第235章 輝映80 平衡第298章 放心第173章 選秀第249章 坑死51 喜事94 威風第249章 坑死106 大紅128 福運春睡第285章 繼承第155章 博弈第293章 丟人第252章 退休第217章 安心第244章 尋死97 衝突第266章 攝政123 喘氣第190章 帶勁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69章 細節第263章 意志第300章 安靜131 重輕第220章 安樂第276章 雲散第286章 綢繆第148章 踏實105 糊塗65 難測75 索要第197章 相思
34 管家第285章 繼承88 清醒100 莊妃敵我第190章 帶勁81 噩耗99 憨妃25 賞賜73 溫泉51 喜事27 二次123 喘氣22 過夜第262章 母愛第255章 篡權101 暴發103 盛寵第294章 太后第284章 作死第198章 態度86 色戒第238章 偕老24 便宜第180章 吐血第219章 苦果第142章 富貴第153章 回去第264章 移情第209章 送禮31 本分103 盛寵135 掌權第240章94 威風第272章 接班137 渾水94 威風第203章 當家第248章 差一小段77 怨恨變化破瓜第168章 躺槍25 賞賜第249章 坑死61 惱火第214章 爲難第195章 檢討第245章 聯手第238章 偕老62 龍威第207章 威望第173章 選秀第271章 顧慮第148章 踏實第160章 吹風第230章 選婿105 糊塗22 過夜第201章 不來89 微妙第267章 權柄第169章 細節第225章 同病102 險惡第235章 輝映80 平衡第298章 放心第173章 選秀第249章 坑死51 喜事94 威風第249章 坑死106 大紅128 福運春睡第285章 繼承第155章 博弈第293章 丟人第252章 退休第217章 安心第244章 尋死97 衝突第266章 攝政123 喘氣第190章 帶勁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169章 細節第263章 意志第300章 安靜131 重輕第220章 安樂第276章 雲散第286章 綢繆第148章 踏實105 糊塗65 難測75 索要第197章 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