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頭疼

最重要的繼承問題一旦定了下來,接下來的禮節反倒是簡單了。瓦剌就在城外不遠處,這時候還要精益求精地準備登基大典,純屬主次不分。不論是郕王還是徐循,都沒挑典禮安排的毛病,而是順着大臣們的商議點頭就是了。反正,投名狀都交了,今日在殿中擁立郕王的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給他下絆子,反而會自覺團結在他左右,形成一個緊密的利益集團,排斥着所有對郕王即位正統性有懷疑的人。自然,也不可能在皇帝登基典禮上玩弄什麼花招。

今天朝會後的議事格外冗長,商定繼承問題以後,天色幾乎已經入暮,大家連午飯都沒吃,整整一天就在殿中問答,雖然徐循代太后給衆臣賜了座,但大家也都是累得夠嗆,關於軍事方面的議題,只能是放到明天來討論了。

太后暈眩以後,的確是出現了卒中前兆,定下了最重要的問題以後,自感支持不住,已經提前從文華殿出去,下午的小朝議就是由徐循和郕王母子主持,不過一樣也是說話的時候不多,大多數時間都是讓大臣們商議禮儀的事情。現在散了會,郕王也很自然地就跟着徐循回了清安宮——此時也不需要再避諱什麼了,雖然太后還居住在清寧宮,但宮中的主宰,已經是悄然間換了人。

母子兩人相對,都是有些興奮後的茫然,國朝皇位,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便換了主人,這麼劇烈的變化,擱着誰身上,誰也難免都要暈一下的。

“娘。”郕王欲要下拜,卻爲徐循止住,他也就不再堅持,而是順勢坐到徐循身邊,多少有幾分困惑地問道,“眼下……該怎麼辦呢?”

再是有心機、有城府,受的也不是帝王的教育,郕王現在的狀態也就比剛接觸政事的太后、太妃好點,畢竟還是受過完整的士人教育的,不至於四書五經都不給讀。不過對政事的生疏卻是絲毫不遜色於當年的徐循和太后,說白了,要不是他本來就沒封地,要跑也根本沒能力跑,都未必是會接過這如燙手山芋般的帝位。畢竟坐上來以後要面臨的問題,實在是極爲棘手。

之前幾日令人精疲力盡的衝突和風波,只是整件事的開始而已,順利登基,對於現在數百里外的狀況並沒有什麼幫助,現在該怎麼辦,郕王心裡肯定是沒底的,他要能在剛轉換身份時就拿出一套完整的對策,還需要徐循堅定他的信心,纔敢發言嗎?

徐循眼看郕王長大,對他的性格自然多爲了解,郕王心思是有的,但也許是自卑於身世,並非那種一言九鼎的人物,性格總的說來,和善中有些軟弱,就說和自己的幾次衝突,最終都是以他主動讓步來調整關係。雖說徐循自己的做法也不算過分,但以此就可見郕王並非強硬剛愎一派。現在乍然登位,朝中必定又是面臨遷都和抵抗兩種看法分歧,徐循很難想象他會在瞬間堅定信心,然後英明神武地領導軍民大敗瓦剌,這種才具先皇並不具備,沒理由郕王忽然間會來個大變身。

從他表情中的憂慮來看,大臣們在朝堂上倍言的瓦剌威脅,多少也是讓他有些恐懼了。並不是說郕王膽子就非常小,只是他對國朝軍事幾乎一無所知,人因無知而恐懼,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眼下這局勢是棘手了些。”她寬慰着郕王,“但也沒到亡國滅種的地步——文皇帝都快把蒙古人的根基都打斷了,這才過了二十年而已,就是天命所歸,二十年也根本都不夠作養國力的。瓦剌的確佔據了些優勢,不過終究人少,就如同一個壯漢闖進大宅院搶劫,搶一把就走自然是可以的,但若想留下來反客爲主,憑他一人之力又絕對做不到。即使以遼國國力,當時澶淵之盟都沒有滅宋的心思,瓦剌和遼國又何能相比?而我國朝和宋比,國力又不知是強盛幾許了!”

郕王的反應還是很快的。“孃的意思,是不願遷都?”

徐循不否認自己的確覺得遷都的反應有幾分過火,雖然她也不能解決眼下京師面臨的危局,但是遷都的壞處卻是顯而易見的。

“去把天下輿情圖取來。”她吩咐使女。

天下輿情圖很快就被送到了案頭——這還是徐循當年觀政時遺留下的老物了,也就是因爲最近的緊張局勢,才被重新取出來隨時張看。徐循指着地圖,“現在瓦剌在懷來逗留,宣府、大同一線卻還沒打下來,他們現在直奔京城而來,一個是京師富庶,有錢,還有一個,從地圖上看,入寇京師以後,宣府、大同的補給線會被完全切斷,失去補給以後,兩城無法堅守,北方就將是瓦剌人的天下了。”

她的解說簡明易懂,郕王顯然也有過類似的考慮,聞言也是連連點頭,“不錯,一旦下令遷都,就等於是把半壁江山全數放棄了。”

河北一帶是千里平原,無險可守,瓦剌現在直插中路,一旦京師失陷,就可以往左右擴張,不論是耕地還是牧場,都是應有盡有,而國朝一旦失去了北方,就頓成南宋那樣無險可守的局面,覆滅只會是時間的問題。徐循道,“一般說來,歷代北人南下,都是比南人北伐勝算要大得多……”

郕王現在已經有點站在皇帝的思維上考慮問題了,這麼大片的土地要拱手讓人,沒人會捨得的,他面上浮現肉痛之色,又猶疑道,“可現在瓦剌剛得了大批輜重,如虎添翼,已經可以支撐長線作戰了……”

“此言差矣,”徐循尚未說話,韓女史在旁已經忍不住插口了——她曾是郕王老師,現在在他跟前,地位也比別人更高。“天下兵馬,三大營能佔幾成?雖然中軍失陷,十不餘一,但各地軍隊還在,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足夠召集數十萬兵馬入京勤王,瓦剌全族不過數十萬人,比長線,如何同國朝比?”

徐循向韓女史投去讚許的一瞥,“且不說長線必敗,只說這批輜重,不錯,中軍輜重,應該是泰半便宜了瓦剌,甚至還包括一些準備戰勝後給將士們的賞賜……不過,也因爲此,現在的瓦剌已經是吃得很飽了,從漢至今,自來蠻夷入侵,都以打草谷名之,打草谷爲的是過冬。彼處天氣苦寒、缺衣少食,所以民兵一體,凡是放牧的男丁,都可以射箭作戰,隨着首領入關搶掠。但也正因爲如此,瓦剌將兵,沒可能如臂使指,必須要照顧到各部族的需要,現在錢糧都有了,蠻人愚蠢,燒殺搶掠中,不會特意留下車輛吧,能運回自己帳篷的財物最多也就是這麼多了。這一次入寇那十幾萬人,都快吃飽了吧?除了也先以外,還有誰是野心勃勃,一定要佔據中原之地纔會安心的?再往下打,多出來的財物也運不走,可掉下來的頭顱卻是自己的。”

郕王並不愚笨,只是無知而已,聽徐循普及了一番常識,也是若有所思,“既然如此,瓦剌肯定無法堅持過久,只要等下了雪,入了冬,京城之危,便可自解了?”

現在是八月份,還是中秋時分,到入冬還有兩個月時間,徐循是覺得瓦剌連兩個月都堅持不了。“蠻夷從來不擅攻城,到京城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能頂過最開始的半個月,速攻不下,考慮到各地勤王軍隊已經在路上了,瓦剌軍心必然難以保持。這一次入寇他們是大賺了,即使攻不下京城,也無損於也先的威望,我看他們不會死拼的,攻不下應該就會轉移目標,也許去打大同、宣府,也許就是撤回關外。只要能守穩京城,抵抗過最初一波攻擊,最難的一關,應該就會過去。”

這番分析並沒有什麼王師威武的空話,而是實打實從瓦剌的利益角度分析,再有澶淵之盟這個類似的例子放着給郕王做對比,郕王經過一番思索,也是認可了徐循的看法,“不錯,要不是哥哥實在……”

他打了個磕巴,但還是很堅定地往下說,“實在是過於輕浮愚蠢,行軍猶如兒戲,瓦剌絕不可能如此輕易地突破懷來,甚而連大同都未必會敗。這一次的進展,連也先都沒料到,他根本沒做好吞下北地的準備,搶到這份上,其實差不多也夠了……打京城就是個添頭,打不下來也不會戀戰。只要能挺過最初一波攻勢,北地大局,不會完全顛覆。”

基本立場統一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該如何抵擋瓦剌最初也肯定是最猛烈的那波攻勢。

“京城乃是天下雄城,”徐循對此的態度是謹慎樂觀,“虎踞幽燕、牆高槍利,當年靖難之役都能擋得住李景隆的十三萬大軍攻城,之後遷都時又多番加築,只要能得一良臣守衛,要擋住瓦剌的攻勢,不會太難吧?”

“但京中得用的武將,都被帶到河北了。”郕王有幾分躊躇,“朝中人事,我又不熟悉,焉知誰人可用,誰人又是李景隆一般的‘人才’呢?”

自然而然,他把求助的眼神投向了徐循。

“我熟悉的那些人名,也有九成都去了河北。”徐循如實說,見郕王頓時有些沮喪,忍不住要發笑,“不過此事卻又好解決得很——明日朝會,自然要議論軍事,你且聽聽羣臣有誰支持遷都,有誰主張留守,到時再去將司禮監金英、興安、東廠柳知恩傳來,和他們商議着,從支持留守的大臣中,挑一名德望才幹足以服衆的,出來主持戰事,不就是了?對朝廷政事,這些內侍,知道得可比我們倆都要清楚。”

一邊說,一邊心中也是暗叫僥倖——若非太皇太后生前的安排,此時的自己,又哪能如此從容不迫?只怕早就和郕王一道亂成了一鍋粥,很可能連得位的正統,都不會拼命爭取……就不知太皇太后做下決定時,又有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京中居然面臨如此局面,連她這道最後的保險,都是用了上來。

“難道娘明日不跟我一道上朝嗎?”郕王聽了徐循語氣,倒是一怔,不安之色又浮現了出來。“可您不來,我——”

徐循猶豫了一下,到底還是搖頭道,“國朝沒有垂簾聽政的事情,這個先例,不能在我這裡開了。再說,我懂得也不多,幫不了你什麼,這朝政一事,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你如此聰明,想必不過數日,也就能上手了。”

見郕王還要再爭辯什麼,她又道,“壯兒,你可要記住,你終究不是太子登基,我也不是太后……許多事情,我們不能不格外小心。”

郕王微微一凜,肅然道,“兒子知道了。”

又流露少許孺慕之情,“可娘也不能不放手不管——沒有您掌着弦,兒子心裡可不穩當。”

徐循想到還根本沒來得及討論的許多棘手問題,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她亦是擔心郕王能否應付得來,口中卻道,“我怎麼是掌弦?無非幫着你查缺補漏吧,等這一難關過去了,還是得靠你自己——放心吧,連你哥哥都能安安穩穩的,只要你別和他一樣自尋死路,也就是皇帝而已,難道還當不下去麼?”

郕王思及前路,不免又露出少許不安,徐循只冷眼看着,卻不再出言勸慰、保證什麼。

即使是親生母子,在皇權跟前尚且還有反目成仇的,很多事,與其等事發後再追悔莫及,不如從一開始就防微杜漸,把心病扼殺於萌芽之前。

108 震怒100 奸妃101 暴發124 迷路102 險惡第166章 恭讓111 敲打第234章 病魔第282章 胡鬧第237章 捧殺培訓初見第193章 醫藥第214章 爲難41 侍膳204 孤寒91 驚變太孫第274章 天道第189章 誠實23 複雜第141章 對策得福37 年關75 索要第249章 坑死62 龍威23 複雜第144章 猜疑第225章 同病第226章 不振第227章 護短第291章 入門70 懼怕第176章 釣魚122 軟禁第157章 玫瑰第272章 接班第258章 複雜第295章 醬油第245章 聯手第166章 恭讓第178章 漁翁第253章 春雨第156章 正確第229章 影響48 同居第144章 猜疑第207章 威望65 難測第151章 陽謀49 遊覽第156章 正確139 感情第265章 愚笨第256章 成盟第181章 妙人34 管家第241章 便當第253章 春雨第297章 先皇得福65 難測第268章 糟爛第171章 雪崩51 喜事初見第209章 送禮太孫第300章 安靜第264章 移情盛會第152章 失望53 甜蜜53 甜蜜第175章 封妃第155章 博弈第151章 陽謀第212章 更年第288章 逼宮第183章 晉封第163章 涸魚第143章 驚訝第278章 佳媳139 感情第219章 苦果第269章 選秀204 孤寒孫嬪第213章 上火第218章 進化78 着急第156章 正確111 敲打孫嬪第223章 早熟34 管家第249章 坑死第282章 胡鬧第265章 愚笨
108 震怒100 奸妃101 暴發124 迷路102 險惡第166章 恭讓111 敲打第234章 病魔第282章 胡鬧第237章 捧殺培訓初見第193章 醫藥第214章 爲難41 侍膳204 孤寒91 驚變太孫第274章 天道第189章 誠實23 複雜第141章 對策得福37 年關75 索要第249章 坑死62 龍威23 複雜第144章 猜疑第225章 同病第226章 不振第227章 護短第291章 入門70 懼怕第176章 釣魚122 軟禁第157章 玫瑰第272章 接班第258章 複雜第295章 醬油第245章 聯手第166章 恭讓第178章 漁翁第253章 春雨第156章 正確第229章 影響48 同居第144章 猜疑第207章 威望65 難測第151章 陽謀49 遊覽第156章 正確139 感情第265章 愚笨第256章 成盟第181章 妙人34 管家第241章 便當第253章 春雨第297章 先皇得福65 難測第268章 糟爛第171章 雪崩51 喜事初見第209章 送禮太孫第300章 安靜第264章 移情盛會第152章 失望53 甜蜜53 甜蜜第175章 封妃第155章 博弈第151章 陽謀第212章 更年第288章 逼宮第183章 晉封第163章 涸魚第143章 驚訝第278章 佳媳139 感情第219章 苦果第269章 選秀204 孤寒孫嬪第213章 上火第218章 進化78 着急第156章 正確111 敲打孫嬪第223章 早熟34 管家第249章 坑死第282章 胡鬧第265章 愚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