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妙人

“這事兒還是要說穿。”皇后揉着心口,有氣無力地和周嬤嬤商議。“不能不說穿,不說穿,貴妃心裡就永遠都不會安寧……”

周嬤嬤的眼淚都掉下來了,她是真心疼,眼睫一眨就是一滴大大的淚珠兒往下砸,“娘娘,您就少說兩句,先歇會兒吧——”

“歇什麼,我沒事兒。”皇后擺了擺手,沒有搭理周嬤嬤的軟弱。她的聲音雖然微弱,卻很清晰,“這事兒不能拖,你且先聽我說。我想,這件事不如引去前情,就說她讓丁香出宮時給她弄些砒霜回來,丁香害怕出首,把信和銀兩交上去……你看如何。”

吳美人需要一個得體的罪名,一個讓她的囚禁變得情有可原的罪名,貴妃需要一個心甘情願的養子,皇帝需要一個公正嚴明的形象,皇后需要一個清白無涉,讓人抓不到痛腳的故事。整個宮廷也需要一個殺雞儆猴的案例,下毒陷害這麼複雜的事,還是別往外張揚了,教壞小朋友那多不好?皇后的處置,不能說不適當,只是也未免太便宜還沒正式冊封的徐貴妃了。

周嬤嬤心裡冤啊!她瞅了地上的那灘淤血一眼,憋屈得也是喉頭一甜:自打自己跟了主子以來,十多年裡不是沒受過委屈,可再沒一次和今日這次一般這麼憋氣。哪怕皇爺是打上門來了,抽皇后耳光了,都比他這樣輕飄飄地派個丁香兒過來好。只要一想到自己和主子的種種表態,都被那滿面含笑的小婊.子添油加醋地往上報,周嬤嬤就不服!

她覺得自己是被坑了,可又不知道到底該怪誰,怪徐皇莊妃似乎略顯無理,這件事從開始到結束都和她沒一點關係,開始時她在南內,結束時她根本沒過問昭陽殿的事。柳知恩走的時候她都沒從南內出來,要是皇爺沒說,徐皇莊妃可能到現在都還被矇在鼓裡……但周嬤嬤心裡,現在,真的是特別恨她,看到地上那點點紫黑色的血,她就止不住的咬牙切齒。

“娘娘。”這會兒她也不可能反駁皇后娘娘的話了,雖然還覺得便宜了徐氏,但皇后都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她能想出什麼來?周嬤嬤尋思了一下,也就贊同道,“奴婢以爲如此安排,甚是妥當——真不用給您叫太醫嗎?”

“不必了。”皇后乏力地擺擺手,合上了雙眼,“我倒覺得這一口血吐出來,鬆快了不少……”

周嬤嬤欲言又止,在皇后身邊徘徊了一會兒,皇后倒是被她驚動得又睜開了眼睛。

“我說不用就是不用了。”她的語氣難得這麼冷硬,“丁香兒剛來過,回頭我就吐血了,傳到大哥心裡,他會怎麼想?你自己尋張紙,把血給擦乾淨了,取一服丹梔逍遙散來給我吃了……出了這扇門,這件事就別向任何人提起!”

周嬤嬤雖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心底實是難安,今見皇后意態堅決,只好嘆了口氣,“老奴明白,您先快躺下歇着吧。”

她取了一張草紙,蹲到地上擦起了血跡,不料淤血本濃,此時已略微乾涸,一時竟擦不去,只好拿帕子包着手,一點點地摳。

一邊摳,周嬤嬤一邊已經是禁不住低低地嗚咽了起來……

坤寧宮裡的淒涼,外界無由得知,徐循這邊能收到的信息,無非是小吳美人的罪名終於是定下來了,宮正司中也添了記錄,講述了其被髮配往南內的來龍去脈。——雖然沒有特意大事宣揚,但歸檔進入宮正司,基本就意味着這件事遲早都會傳揚到宮中的每個角落。而且有了人證、物證,將來任何人都難以指責徐循謀奪宮人子。要知道,小吳美人所犯的大罪,在前朝都夠得上賜死的了,皇帝如此處置,已算是手下留情。

罪名定了,立貴妃的辭表駁了,皇后也上表力主立她爲貴妃,徐循本人的意願在此喜事上當然是無足輕重,禮部那邊很快地也給出了冊封大典的時間表。隨後發出的還有冊立衆秀女的詔書,這個就比較省事了,基本都在一張詔書裡把事情說完——皇帝在臨下詔書前又改了主意,將自己喜歡的袁氏也封爲嬪,如此一來,一張詔書冊封的便是袁嬪、諸嬪、韓昭容、權昭容、李婕妤。禮部自然也要擬定吉日行冊封禮等等,又少不得有一番賞賜家人財物官爵等小事。徐循的父親按孫皇后爲貴妃時例,亦是加官進爵,榮幸地成爲一品大員中軍都督僉事,從此也是出入朱紫,位極人臣的人物了。

這種冊封升級的大喜事,一般都會許家裡人進來請安謝恩的,徐師母帶了徐小妹進來,先到清寧宮,後到坤寧宮拜過兩個山頭,又到永安宮給徐循賀喜兼謝恩。——徐家人老實,平時進宮次數也不多,徐循上次見到徐師母,還是在皇后的冊封大典上。不過也沒說幾句話,徐師母就匆匆出去了,至於徐小妹,這些年來還是第一次進宮。

姐妹倆一道長了十年,又分別了十多年,如今相見,身份已有云泥之別。要說親近,卻又分明有些疏遠,要說疏遠,骨頭裡的血脈又是斬不斷的。徐循沒讓母親和妹妹行禮,親自下階摻起來,扶到了裡屋說話。

“娘娘身邊的那個李嬤嬤,”相見也就是幾個月前的事,也不是久別重逢,大家就和尋常走親戚似的,徐師母絮絮叨叨地和徐循說着家裡的事,“上個月也是嫁人了,就嫁在咱們巷頭做桶的一家人裡,做了個後孃,時時還回府裡來走動。”

出宮的嬤嬤,當然也分三六九等,李嬤嬤這個等級的,其實隨着徐循的等級逐步上升,她的待遇也會跟着水漲船高,到最後宮裡負責養老不說,混得好點還能享受夫人封號,吃國家的俸祿。唯李嬤嬤和紅兒、草兒出宮時機不對,隨身帶走的也就是自己的小包裹,以及徐循隨手抓的一把頭面。徐循想來還覺得有些過意不去,“咱們可得厚厚地送一份禮了。”

“送、送,四時八節都送,幾個嬤嬤,連藍姐姐、花姐姐家裡人都送。”徐師母和幾個嬤嬤也是老熟人了,說到這就對趙嬤嬤笑道,“嬤嬤孃家侄子前回上京尋你,可是聯繫上了?”

趙嬤嬤面露赧色,給徐師母磕頭,“小孩子不懂事,胡亂認門,煩勞夫人了。”

這幾個嬤嬤,有的嫁人,有的沒嫁人,不過都沒子嗣,入宮也是多年,家人都漸漸荒疏了往來,一年能出去見個一次兩次已屬不易。如今得了徐循家裡人照拂,俱都放心得很。徐師母又慰問藍兒、花兒一番,言明日常都有禮去,令她們只管放心。還打趣笑道,“上回進宮我就想說了,兩位姐姐年紀大了,是否也該尋個對食?”

一句話把兩個大宮女都說紅了臉,徐循也笑了,“這一陣事多,等完了以後必定給她們好好地找一個。”

“娘娘這就有所不知了。”趙嬤嬤心情好,衝藍兒擠眼睛,“咱們藍兒和趙倫……”

一屋子人都笑了起來,藍兒紅着臉給徐循磕頭,“求娘娘做主——趙嬤嬤欺負奴婢。”

見宮裡的氣氛還是這麼輕鬆愉快,徐師母更是安心,聽徐循問,‘錢還夠使麼?’,便忙不迭道,“夠的、夠的,聽娘娘的話,到如今都沒做生意。就是靠萬歲爺賞賜的莊子,已經是吃用不完。這回又賞了地,錢越發是花不完了。”

徐循亦是不厭其煩地叮嚀囑咐,“以咱們家如今的勢頭,做生意那就是與民爭利,家裡人口少,如今的產業已經是吃用不盡了,不必反而生出事來。須知皇莊的產出每年都有那些數,做生意卻是有賺有賠,咱們又何必去耗費那個心力?”

又問徐師母,“今年京裡沒出什麼災事吧?我記得上個冬天還不算太冷……”

“也就和往日一樣開了粥棚,莊子裡現成送的米,”徐師母和徐循扳着手指算,“逢雨雪天氣,一日放一百斤,請教了廟裡的師父,不煮得太稠,免得反而養出了懶漢。”

“爲何是雨雪天氣裡放?”別說徐循,連幾個嬤嬤都不懂得。“豔陽天裡就不放了?”

徐小妹倒笑了,“姐姐畢竟還是進宮太久,外頭的事都不曉得了。”

遂爲徐循解說:京中窮苦人家多有賣力氣換錢的,譬如搬家、擡轎,又有在通惠河碼頭上扛包的。逢雨雪天氣,雖然工錢漲了,但很多事比如搬家、運貨什麼的也會延期,好些工人缺了收入,便沒米下鍋。來徐家粥棚打一大碗粥回去,就着鹹菜一家人嚥下了,第二天還有力氣去上工。

宮中錦衣玉食,最慘的底層雜役也少不了一口飽飯吃,差別只在冷熱而已。趙嬤嬤等人,在徐循身邊服侍久了,連身邊的疾苦都不知道,更遑論宮外的喜怒哀樂了。聽着徐小妹講述,也是聽一聲念一聲的佛,趙嬤嬤先表態,幾個嬤嬤都紛紛道,“一定也囑咐家裡人,相機多做些善事。”

徐循一面覺得可憐——卻又不知該如何改善這些人的處境——一面想到因爲自己,許多人在冬夜裡有了一口暖食,在深深的無力中,又有些淡淡的滿足,她點頭道,“我看這個是比敬奉佛主,貢獻香油還要更好。若說我這些年有什麼福運,也是這樣的善事給我積攢出的福報。我們家因我的一點福分,已是富貴到了極處,我想起來都有些心虛,這些錢與其都給小弟,不如散出去到窮苦人家手裡,一兩銀也許就救了一條人命呢!”

徐師母也是點頭稱是,又道,“娘娘只管放心,小弟也明白其中道理的。他雖不必科舉,我們卻也沒放鬆過對他的教養。平時沒事就拘着,門也不許多出一步的。”

“出去走走沒什麼,傷天害理的事就千萬不能做。”徐循淡淡地道,“如今城中廠衛不少,若是小弟做了什麼沒理的事,我在宮裡一樣擡不起頭來……”

徐師母顯然未曾想到這一層,她猛地一怔,“廠衛——連我們家的事兒都打聽呢?”

“您現在也是貴妃娘娘的母親了。”孫嬤嬤見徐循給使了眼色,忙上前笑着說,“廠衛們在京裡監察百官,怎麼能漏掉外戚呢?不獨是徐家,孫家、胡家都是一樣,所以說,您這一言一行,都是天家的臉面,也都是貴妃娘娘的體面。貴妃娘娘纔會如此着緊,次次都要叮囑。”

徐師母自然點頭稱是,又八卦胡家,“雖沒走動,但也聽說,原來多得意啊,家裡的錢就和花不完似的。現在這才一年多的時間,上回打從他們家門外過,牆頭都長草了……”

牆頭長草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有發現的話清掉就是了——其實就是讓它長着也不礙着什麼,不過,一個家其實也是有氣運的,胡家人可能還不至於在一年間就潦倒離散,但家裡的這股興旺勁頭,顯然已經是煙消雲散了。

徐循想到靜慈仙師的一番話,也是暗自唏噓,她搖頭嘆了口氣,沒有多說什麼,轉而問徐小妹,笑道,“怎麼上京來了,以後都預備在京里長住?”

徐小妹嫁在徐先生的老朋友趙家族裡,自然在南京過活,姐妹倆因此是多年沒見。

“就是進京來探娘和姐姐的。”徐小妹笑着說,“過幾個月也就回去了。”

她左右盼望了一番,禁不住露出豔羨之色,“姐姐真是有福,能在這樣的屋子裡住一晚上,真是死了都甘心。”

雖然徐小妹對永安宮景緻有極大的興趣,不過,隨着兩個養娘一個牽了點點,一個抱着壯兒出來,也顧不得過去瀏覽了,忙上前一通認人。徐師母也是親自抱了壯兒釋放一番善意,等快走時,才和徐循說道,“小弟今年也十八歲了……”

徐循怔了怔,纔想到了這說的是小弟的親事,她倒沒想到連這件事,父母都要請示她做主,一時間也沒個主意,好在徐師母也就是一提,徐小弟畢竟才十八歲,還可以慢慢物色媳婦。

一家人聊完家常,時間也差不多了。等她們退出去以後,徐循還要問趙嬤嬤,“小妹到現在共是生育了幾個?都養着呢?”

也不能怪她不關心妹妹,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徐小妹和丈夫一起住在鎮上,和父母的書信往來都不多,徐師母和徐循見面次數就更少,孩子的事說不準,上回來的時候說是三個,這一次來說不定就是四個,又說不定只是一個了。

“生了有五個了。”這種事還得靠趙嬤嬤的記性,“二姑娘好福氣,還留着三個呢。二男一女,最大的現在也有九歲了吧。”

她難得上京,徐循總要有點表示。這些年來妹妹都住在南京,千里迢迢也不好賞東西,她便令趙嬤嬤取了庫房冊子來看,“這個該怎麼賞纔好呢?總要又實惠又體面,最好還別那樣招人的眼目。”

兩人正在商量時,趙倫在門口探了個頭,藍兒一眼看到,便悄悄地給趙嬤嬤打手勢,徐循偶然一擡頭,倒是把幾個人的眉眼官司盡收眼底,不由笑道,“趙倫做什麼?有事找藍兒,怎麼不下值後再說?”

主子叫了,就可以進來回話,趙倫連忙進了屋子,給徐循磕頭。“是有這麼一樁事,奴婢拿不定主意,想請藍姐姐指點。”

一面說,一面看徐循,徐循撈了一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一時亦是有些無奈:趙倫這個人,忠心謹慎,能力也是有的,就是太謹小慎微了,總有些粘粘糊糊。“有什麼事你就說,別這麼遮遮掩掩的。”

“回娘娘話,”趙倫忙道,“就是……就是這未冊封的韓秀女想要來給娘娘請安,又不知如此是否妥當,她身邊的大嬤嬤是奴婢的師孃……”

宮裡伺候人口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徐循真是一聽就頭大,不過她也明白了,韓昭容這是想見她又不敢貿然登門,便讓人來探她的口風,“她想見我……有什麼事嗎?”

“說是有事想求娘娘。”趙倫道,“問她是什麼,貴人說,和她姐姐有關係。”

徐循皺了皺眉:韓麗妃?

“我記得麗妃娘娘的老保姆不是回去了嗎。”她道,“有什麼事,問她不行,反倒要來問我?”

轉念一想,又覺得也許她並未見到老保姆,畢竟朝鮮山高水遠,誰知道路上會出什麼事兒。

究竟一個秀女而已,能出多少事兒?徐循也懶得多想,“她要來,那就讓她來吧。”

趙倫一聲應諾,磕頭退下——第二天,韓秀女果然就來了。

“秀女桂蘭見過娘娘,”韓秀女的漢話說得很標準,聲音清脆語調嬌柔,那麼一絲絲異國口音,反而更增了她的魅力——她的宮禮也很標準。“娘娘萬福萬壽。”

韓麗妃殉葬也有五六年功夫了,徐循幾乎已經遺忘了她的長相,選秀時候還好,畢竟是很多人一起進來,現在單獨相處,一聽韓秀女的說話,她就忽然間想起了韓麗妃的長相,想到了她臨殉葬前的哭聲……

“起來吧,又何必這麼多禮?”她甩掉了腦中漂浮的思緒,笑着說,“坐下說話吧,我這裡有好點心,多少也嘗一口。”

韓桂蘭盈盈起身,落落大方地在徐循下首坐了下來——徐循正眼打量了她幾眼,倒是覺得她比選秀那天要漂亮了好多。也許是選秀那一日,環肥燕瘦,中華美女太多了,這鮮族的女子,便是顯不出來。今兒屋裡就兩個人了,韓桂蘭看着就清秀了不少。“多謝娘娘美意。”

“從朝鮮一路過來,可想家嗎?在宮中都還能適應吧?”客氣話也是要說說的。

“在宮裡,大家都待我們很好。”韓桂蘭連客氣話也回答得很認真,很實在,“國朝地大物博,飲食豐盛,桂蘭在此,覺得吃得比我國國王還要更好些。”

“是嗎?”徐循沒有接觸過什麼朝鮮人,不免有些好奇,“你姓韓,不是朝鮮王族女吧?難道是姻親外戚不成?”

“倒不是外戚,桂蘭是清州韓氏之後。”韓桂蘭輕聲細語地解釋,“兄長韓確,得文皇帝厚愛,在朝中供職爲鴻臚寺少卿。”

她這麼解釋,徐循倒是有點明白:朝鮮過來的女子,估計都是名門世族之後了。因笑道,“說到這個,我倒是不如你了,我爹也就是個教書先生。不像是你,在朝鮮就是個千金小姐。”

韓桂蘭趕快又解釋,“在姐姐中選之前,我們家也只是尋常官吏,因姐姐受寵封妃,哥哥被國朝封爲鴻臚寺少卿,在國內方被立爲僅次於領相的左議政。我們家的富貴,全是姐姐一人帶來,桂蘭原本也只是過着平民百姓的生活,沒想到如今還有福分,能夠進宮來服侍皇帝。”

她的眼圈隨着訴說,慢慢地紅了。“只是,姐姐卻已經……”

倒是挺爽快的,直接就開門見山了。徐循也跟着嘆了口氣,“莊淑麗妃殉節而死……”

想誇獎韓麗妃幾句,卻是不知該如何措辭。說實話,在韓麗妃殉死之前,徐循的確不大喜歡她。她也根本都不知道這個似乎並非最得寵的妃子,居然能讓一個家庭在朝鮮興旺發達,成爲左議政這樣的高官。——現在再回頭想想當時剛入宮的自己,其實那時候,宮裡的局勢,她又懂得什麼呢。

韓桂蘭可沒管徐循自己的心思,她的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順勢就跪下來了。“妾身想求娘娘一事——妾身自知才淺貌寢,不足以爲皇帝妃嬪,還請娘娘爲妾身美言幾句,把妾身放回朝鮮去吧。”

“啊?”

別說是徐循,連身邊伺候的趙倫等人都傻了眼,趙倫瞧着韓桂蘭,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徐循百忙中瞥了他一眼,不禁一陣好笑:如果早知道韓桂蘭求的是這事兒,只怕他是絕不會爲韓桂蘭引見自己的……

“這事——”她有些爲難,“按說也不歸我管——”

韓桂蘭磕頭的力度,幾乎都把青磚地給磕出坑兒來了。“請娘娘成全!”

她已經是聲淚俱下、面紅耳赤,情緒激動到了十二萬分,見徐循一時沒有回話,居然站起身,頭一低,就往最近的柱子衝了過去……

今晚還算早xd

ps 貓好很多了,基本康復,傻東西把我給擔心死了

第244章 尋死第162章 精分139 感情第147章 情義134 離奇121 主角21 疼嗎第198章 態度108 震怒129 沉浮第252章 退休187 壓制第261章 玩脫第160章 吹風91 驚變第258章 複雜第142章 富貴21 疼嗎21 疼嗎27 二次第147章 情義63 體面56 低調孫嬪95 分封140 順遂第209章 送禮第184章 甜寵第171章 雪崩第261章 玩脫95 分封第242章 先別看28 寵愛139 感情第162章 精分第240章104 讓人第239章 官僚31 本分第272章 接班第211章 德政第264章 移情第300章 安靜破瓜第177章 未眠第271章 顧慮第270章 當年第247章 脫生66 生女186 回生54 葡萄105 糊塗第249章 坑死22 過夜第165章 愉快第293章 丟人134 離奇第264章 移情第246章 害死第175章 封妃第142章 富貴第172章 願望第173章 選秀第244章 尋死56 動情第297章 先皇第161章 回宮94 威風無寵第246章 害死第219章 苦果第210章 人品第289章 頭疼第269章 選秀第149章 糊弄51 喜事第212章 更年31 本分第243章 想死盛會119 大事47 病中第188章 進言第209章 送禮第172章 願望第252章 退休第229章 影響第219章 苦果第262章 母愛第178章 漁翁127 不爭第192章 冒險第212章 更年第197章 相思69 死人第210章 人品第219章 苦果185 許諾第203章 當家101 暴發
第244章 尋死第162章 精分139 感情第147章 情義134 離奇121 主角21 疼嗎第198章 態度108 震怒129 沉浮第252章 退休187 壓制第261章 玩脫第160章 吹風91 驚變第258章 複雜第142章 富貴21 疼嗎21 疼嗎27 二次第147章 情義63 體面56 低調孫嬪95 分封140 順遂第209章 送禮第184章 甜寵第171章 雪崩第261章 玩脫95 分封第242章 先別看28 寵愛139 感情第162章 精分第240章104 讓人第239章 官僚31 本分第272章 接班第211章 德政第264章 移情第300章 安靜破瓜第177章 未眠第271章 顧慮第270章 當年第247章 脫生66 生女186 回生54 葡萄105 糊塗第249章 坑死22 過夜第165章 愉快第293章 丟人134 離奇第264章 移情第246章 害死第175章 封妃第142章 富貴第172章 願望第173章 選秀第244章 尋死56 動情第297章 先皇第161章 回宮94 威風無寵第246章 害死第219章 苦果第210章 人品第289章 頭疼第269章 選秀第149章 糊弄51 喜事第212章 更年31 本分第243章 想死盛會119 大事47 病中第188章 進言第209章 送禮第172章 願望第252章 退休第229章 影響第219章 苦果第262章 母愛第178章 漁翁127 不爭第192章 冒險第212章 更年第197章 相思69 死人第210章 人品第219章 苦果185 許諾第203章 當家101 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