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盛寵

103盛寵

回宮有一陣日子了,可徐循和這些新人的接觸還不算很多——不是沒人來給她請安,而是她從南京回來又剛搬家,事情的確也多。有點閒空也要度時和老人們聯絡聯絡感情,結果就搞得新人們很沒處下手,來請安的時候徐循經常都不在宮裡的。鬧得剛入宮的趙昭容都只好去孫貴妃宮裡請安,往徐循這裡過來的次數都少了

說起來,封妃賜印,這個印是有實際作用的。比如徐循被封永安宮,那以後永安宮的人事安排就由她來掌管了,皇后給出的那都只是指導性意見。——在制度設立之初,這是爲了減輕皇后的負擔。要知道後宮嬪妃滿額的時候起碼都是有一百多人,要是皇帝再好色一點,兩三百人也是尋常的事。沒有各妃分管,這幾百人的吃喝拉撒都要皇后來操心,皇后身體要弱一些,都很容易被累垮的。

雖說現在的後宮人口不多,但以前的制度是這樣的,皇后也沒必要,也不便親自過問低等妃嬪的生活,就還是採取了區域分管制度。永安宮區域居住的王美人、李美人和趙昭容,就是由徐循來照看的。

說她們是永安宮區域,是因爲她們沒有住在永安宮正殿的那兩重院落裡。永安宮比較大,後頭連着一個小小的後花園,花園裡有一座小樓,上下兩層是裡外三間口袋式的屋子,冬天住十分保暖,王美人和李美人就被安置在這裡。趙昭容呢,住在後花園另一角水邊的小軒內,也有兩三個房間,是夠她住的了。

這樣的居住條件,當然不足以留宿皇帝,她們要承寵的話,若皇帝有興致親自到永安宮,那就去正殿給空出來的東暖閣裡。不過大部分時候,皇帝親自過來那都是妃級別的待遇了,低等嬪御只好去乾清宮侍寢的。——要不說潛邸舊人佔便宜呢,徐循她們在太孫宮住的時候,一人還有一個偏宮住呢。當時她們的品級可是和趙昭容沒得比,頂多也就與王美人、李美人相當。

至於平時的吃住和月例發放,也是以永安宮爲單位去庫房關來的,理論上說,徐循可以把手裡的這塊蛋糕連她自己的分量一道平均分配,又或者全盤獨吞,那都是隨她的高興。只要能捂住了不讓這些嬪御往上告狀,她把這些人餓死了都沒有人會出頭的。——要知道,服侍她們的人手也是永安宮指派的,沒人會越俎代庖替徐循送人。

當然,這也不是說內宮就把這三人送給徐循當奴隸了,會這麼安排最主要還是方便六局一司和二十四衙門做事,也減少人事口舌。更重要的,也是在妃嬪之間樹立起等級的區別:要不然,進來個新人,一旦得寵了就把老人踩在腳底下作威作福的,那宮廷內部還有什麼底蘊可言嗎?

冊封典禮忙完了以後,正好也是到了年末,要開始發每季度的一些用度物資了。永安宮裡一早就得了皇后派人送來的單子,厚厚一本里列了五十多項用度,還貼心地給徐循做了算數——關來的全部數額,基本就是徐循加三個‘妹妹’份額的總和。

徐循素來是個使力不使心的性子,差點就要按着單子上的明細往下發放了,還好被趙嬤嬤給攔了下來:趙嬤嬤等於是總管她屋裡財政的,現在到了永安宮,順理成章地也就把錢袋子握到了手上。

“娘娘,坤寧宮裡給您的單子,肯定是要照規矩開的,可您卻未必要照規矩發。”趙嬤嬤說着,看徐循還是有點懵懵懂懂的,便嘆了口氣,挑明道。“按份例,昭容比美人的份例微多。這也是宮裡不成文的老規矩了……可兩位美人和您卻更有情分些。這東西怎麼分,可是有講究的。娘娘您忘了自己剛入宮時候的事了?”

徐循頓時就想到了那時候太孫妃給自己念單子,又送禮物的事。不過那時候她和何仙仙得的東西份額大體都是差不多的,沒有多少區別。而且那時候兩人初入宮廷,也根本都不會計較這些個,比如說孫玉女的份例多少,徐循就一直都沒有打聽過。

“人才進來幾個月,就會計較這些個了嗎?”徐循不由得就嘆了口氣,也是有點覺得趙嬤嬤多慮了

趙嬤嬤卻正色道,“娘娘,趙昭容前陣子可是頭一批去貴妃娘娘那裡道喜的。”

見微知著,趙昭容的舉動,起碼證明了她是個很敏銳的人。青兒、紫兒能在太孫身邊服侍這麼久,也不會是傻大姐一般的人物。那幾年多少人要從她們口中問消息,她們都能四處敷衍,又能讓別人滿意,又不讓太孫不滿意,這份做人功夫徐循自問是拍馬都及不上的。

她便頭疼地摁了摁額角,“先去打聽打聽長寧宮和咸陽宮都是怎麼發的吧。”

現在分宮了以後,下房都不在一個區域。再加上魚呂之亂後宮規更加嚴格,宮女之間互相串門聊家常已經不那麼常見,要打探消息還真沒這麼容易。趙嬤嬤雖然不情願,卻也只能提出道,“只怕這事還得交給柳知恩來做了。”

徐循聽了原委,也能理解嬤嬤們的爲難,當下點頭把柳知恩叫來吩咐了一番,柳知恩第二日便給了回報。“長寧宮就是按份額去賞的,坤寧宮怎麼發就怎麼賞。咸陽宮是分得一樣,具體分了多少那不知道,只知道兩人得的一樣多。”

要說在這宮裡,有什麼人能讓她完全放心的話,這個人不會是皇后也不會是貴妃,卻是非何惠妃莫屬。徐循乾脆跑去咸陽宮找她閒話,問何惠妃道,“你這都是怎麼給分的。”

何惠妃不在乎道,“鳳鳳那一份我給貼補了點,不讓她比別人少也就是了。唉,反正都是表面功夫,隨便應付一下,就你還當回事地在那頭疼。”

咸陽宮就管了兩個人,一個是何仙仙自己侍女提拔起來的劉鳳鳳劉美人,還有一個是焦昭儀,何仙仙多賞劉美人一點,沒有人會多說什麼的,那畢竟是她的老部下了。可徐循這裡情況又不一樣,青兒、紫兒和她又有交情又不是故人,徐循從何仙仙這裡也得不到什麼幫助。回去想了半天,只好分派道,“都從我份額裡添補一些,趙昭容意思意思,青兒、紫兒多添補一點,讓她們最後拿的比趙昭容少一點,比現在又多一些。”

趙嬤嬤臉都苦了——幾個主位之間的待遇差距,就這麼說吧,到了冬天,徐循一天用炭五十斤,用乳品五斤。趙昭容一天用炭二十斤,乳品兩斤,兩個美人一天用炭十八斤,乳品一斤半。就是因爲妃到宮嬪差距大,宮嬪之間差距小,所以宮裡才認爲宮嬪是沒有等位區別的。可問題就是出在這裡,本來差距就小了,徐循還要體現出差別來。這不是給趙嬤嬤出難題嗎?別到了最後出現什麼一天用炭十八斤八兩的笑話,那就真好笑了。

可也沒辦法,主子把道道劃下來了,底下人只能想着法子去做。最後趙嬤嬤給徐循開了一張單子,把炭、米這些大宗都給添了點,三人平齊,乳品、胭脂水粉這些名貴的小宗就還維持原樣不變。這樣也算是又體現出差距,又體現出恩義了。

徐循看了也覺得過得去,遂將三人招齊,拿了單子笑道,“今冬用度大略是都下來了,東西都收在庫房裡。炭呀什麼的每日會送來,別的還有什麼你們要用時,只派個人過去開單畫押支取便是了。”

遂令趙嬤嬤把用度都念出來給三人聽了,方道,“按說咱們住在一塊,本是喜事,應該聚在一起熱鬧熱鬧的。但昭皇帝週年沒過,也不便有什麼動作,這一頓先記下了,日後我再補請三位妹妹吧。”

其實說起來,青兒、紫兒都比她大,不過這會兒也沒人會和徐循挑語病的,都起身行禮謝過了徐循的擡舉

。徐循又囑咐道,“咱們宮裡好吃的好玩的竟有,不過還是那句話,眼下週年沒過,除了得閒四處坐坐,給長輩們請安說話以外,無事還是謹慎在自個兒屋內安穩讀書爲好。畢竟是心喪三年,有些規矩也是不能不守的。”

這說的是正理,太后不說了,皇后到現在都儘量穿着素服,各宮也都是如此,太鮮亮的顏色不可能上身的。雖說出於更迫切的需要,皇帝沒有茹素禁慾,但有些表面功夫也不能不做。徐循身爲永安宮主,當然要把這個精神傳遞給底下人。若是三位嬪妾鬧出什麼不是,她面上也沒光輝。

青兒、紫兒都應了,趙昭容也笑道,“姐姐吩咐得是,得了空我只在咱們宮裡走走,若是姐姐不嫌棄,我便多來尋姐姐說說話。”

說起來,她也是過來請安過幾次了,都沒和徐循照上面。這還是正兒八經第一次給宮主請安,態度特別熱誠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選秀選進來的,肯定都是長相清秀舉止文雅的小美女,趙昭容又是笑口常開的性子,面上一直都帶着淡淡的笑意,配合着她的圓臉,看起來很可愛,很惹人好感。

徐循見她小心翼翼又有所期盼地望着自己,不知如何,便想起了自己當時剛進宮的那段時間,心頭也是一軟,因笑道,“好啊,有了空,你們都常來。咱們既然有緣住在一宮裡,就得和家人一樣相處。”

青兒、紫兒和她也是熟慣的,聞言也都露出笑來。徐循再和她們說了幾句家常,三人便很有眼色地逐一告辭了。

徐循自己歪在炕邊,手裡拿着一杯茶,慢慢地拿杯蓋撩着茶水,和炕邊的孫嬤嬤閒話道,“可憐趙昭容,也是挺孤單的。”

青兒、紫兒一起伺候了皇帝多少年?又有太后舊主,在新人里根本自成一派,別人是插不進去的。這兩人也是很恭謹的態度,皇后、貴妃乃至她這個本主康妃都沒少去請安。和趙昭容顯然不會一起行動。至於別的嬪妾那住得就有點遠了,孫貴妃手底下的吳婕妤、曹寶林年紀相當,位分也相當,又算是一個科室的同事,關係肯定緊密的。劉美人跟着何惠妃混,焦昭儀是個很甜美很本分的小姑娘,成天沒事也不懂得去皇后和貴妃那裡行禮,就是在自己屋子裡悶着,無形間只剩下一個沒冊的小吳美人,她又是宮女出身,和趙昭容根本沒什麼話題可說。趙昭容之前去孫貴妃那裡請安賀喜,就是和吳婕妤一起去的,說起來也不能算她趕得快,她當時是去找吳婕妤玩嘛,估計也是選秀時候的交情了。吳婕妤要過去,她還能不跟着過去?

不過,徐循提起趙昭容,也未必就是隻關心她一個,孫嬤嬤聞絃歌而知雅意,便給徐循報告。“這批新人被冊封以後,多有未承寵的,也就是焦昭儀侍寢了一次。”

她若有所思,“這幾日,皇爺都沒翻別人的牌子,而是晚晚往坤寧宮去。”

說起來,徐循上次承寵也是快十天前的事了。她笑了一下,不以爲意。“最近皇后娘娘身子還算康健,可以侍寢,再說,又是太醫局算的適合受孕的日子。”

至於孫貴妃,這幾天又在牀上躺着呢,就算生了個女兒,她這個痛經的老毛病也還是沒有改好。

孫嬤嬤肯定不敢對皇帝的選擇有什麼異議的,她屈指算了下,也感慨道。“馬上就要過年了,說起來,她們入宮也有三四個月啦,也難怪趙昭容看着是心事重重的

。”

趙昭容的確是比較清減——徐循想到自己以前,也是心有慼慼焉。“大哥現在事多,也沒以前那麼體貼了。我那時候,就是不侍寢都被叫過去好幾次呢。”

的確,雖然徐循等的時間長,但那主要是因爲太孫一開始出差在外,等他回宮以後,徐循很快就被叫過去過夜了——甚至還是在不那什麼的情況下過夜的。

“所以說您是趕上好時候了。”孫嬤嬤不緊不慢地給徐循端了一碟子絲窩虎眼糖。“甜食房的衛忠剛孝敬過來的,說是請您嚐嚐甜淡……那時候,院子里人少,還顧得過來。纔剛娶親,還有新鮮勁兒,又還在潛邸,有這個閒工夫……”

徐循想到太孫和太孫妃對自己說,‘以後就是一家人’時,面上的笑意,不免也是略帶惆悵地笑嘆了口氣。“嬤嬤說得是,現在大哥哪還有這份閒工夫?”

的確,現在的皇帝,根本就沒這麼多心思花用在女人身上。新年大朝在即,短命的昭皇帝元年即將過去。皇帝的時代,是將要真正到來了。

按照朝廷慣例,不到改元,新帝基本也就是蕭規曹隨,對內閣和六部的調整也不可能動作過大。他自己的施政綱領,多數都是在改元以後,萬象更新時再行提出。過去這幾個月,皇帝也就是忙些常規政務,還有一些禮儀上的事情,可饒是如此,國朝幅員遼闊,一天有多少件事情呈上來?常規事件、突發事件,人員變動……每天都有預料不到的事情發生。就算皇帝對政務已經是很熟悉了,也時常被鬧得暈頭轉向的。這時候的他,哪裡還和在太孫宮裡一樣,可以把許多腦力和時間,慷慨地分配給他的妻妾們?

就說今日吧,一早起來,先是受獻明年的大統歷,頒佈天下——這是大事,要開大朝會的。這就去了半天了,下午開過經筵在職進修了一番,歇一會用了點心,就開始批閱奏摺了。這一看就是看到晚飯時候,都還有一大堆沒看完,而這還算是皇帝比較輕快的一天了。若是平日裡,他早上是不用開大朝會不假,可往往一個早上都在和內閣大臣們開會,不是吵架扯皮就是如臨大敵地商議政事,這麼大一個國家,每天都有很多大事發生的,不當家根本都不知道管家有多煩。

而這些還僅僅只是在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而已,皇帝也是有點雄心的人,他已經在醞釀着要清明吏治掃蕩一下文皇帝末年的腐敗風氣了。這個反腐倡廉的風還怎麼刮,內閣諸臣要有個章程出來——必須是要刮到實處,而不是弄虛作假一番就算了。這不要和貪官們鬥心眼子?

作爲一個親政而勤政的皇帝,他每天的工作只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一地雞毛。

如果用七個字,那就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或者:樹欲靜而風不止。

八個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總之,即使皇帝還是精力旺盛的青年階段,在一天的末尾也已經是精疲力盡頭疼欲裂了。他往後一倒,捂着頭道,“王瑾,給朕讀一下節略……”

卻是看奏摺看得眼睛都疼了。

王瑾一哈腰,“哎——”

他又有幾分猶豫地提醒皇帝,“不過,已經到了晚膳時分了……太后娘娘幾次派人提點小人,請皇爺務必按時用飯

。勿因操心國事,耽誤了自己身體。”

這世上最疼愛自己的,還是非孃親莫屬了。皇帝心頭涌起一陣暖意,他擲筆在案,伸了個懶腰,“也好——那就先吃了晚飯再說吧。”

都是定好了的規矩,皇上一句話,底下人不言聲就把一個盤子給端上來了,裡面疏疏落落陳列了幾排牌子,正是今晚適合侍寢的妃嬪名錄。皇帝翻了誰的牌子,誰就要梳洗好,或是過來乾清宮陪着,或是在自己宮裡等着,先一起吃了晚飯,再來承寵。

皇帝掃了一眼,卻是有幾分猶豫:按說,今晚他還應該去坤寧宮的,皇后容易受孕的好日子還沒結束呢。

可想到皇后笑意背後的冰冷,客氣言辭背後的疏遠,皇帝就覺得自己的頭更痛了一點——兩個人在他還沒登基之前還好,還有點同甘共苦的意思,在一處的時候,皇后還會主動和他說說內宮和太子宮裡的事。可就是這樣,皇后也從來沒有給他過可以親近的感覺,不是說她禮數上有不到位的地方,甚至也不是說她生活中就不夠關心自己。反正,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不貼心。兩個人也不是沒努力過,皇后努力關照他的飲食起居,他努力尊重體貼皇后,但不論怎麼努力,都像是在兩條路上走着,兩顆心是怎麼都走不到一塊去。

就這,都算是兩人關係最良好的時期了,自從孫氏被冊立爲太子嬪,又用了太子妃的冠服以後,皇后對他的臉色就再沒好過。她面上是在笑不假,但皇帝是什麼人啊?他平時得和國朝最頂尖的人才鬥心眼子,能看不出來皇后笑意背後的東西?

笑話,孫氏用太子妃冠服,又不是他求來的。他要真想擡舉孫氏,當時直接就和父親打招呼,把孫氏冊立爲太子妃了。橫豎父親對孫氏也是很有情分的,當時也不是沒提過換人的事。這還不滿足,難不成還要他去打壓孫氏才能令她滿意?做正妻的不能溫柔解語給男人分憂,倒還這麼擺着一張臭臉,是要給誰看?她胡氏平時多病不能管家,過門幾年也無子的帳自己還沒算呢!

從那時候開始,兩個人就漸漸更離了心,現在雖說住得近,可皇帝對皇后是再沒有什麼親近的意思了。他又不賤,皇后心裡不親近他,他也犯不着事事給皇后做臉子。說什麼皇后小君……皇后的體面那也是皇帝給的!本來不過是山東那邊土財主的女兒,怎麼中選太孫妃的還說道不清呢——這些事當他心裡真的一點數沒有?一朝登天了還心有不足,誰愛哄着誰去哄,反正他是不會慣着胡氏的性子!肯繼續臨幸坤寧宮,已經算是對皇后很有情分了。若不然,前朝多的是獨守空閨的皇后,當他沒學過史?

不過,和皇后同牀共枕也不是什麼勉強的差事,皇后面容端麗身段窈窕,牀笫之間反應也挺熱情的。再說,兩個人想要嫡出子嗣的心情都很迫切,在這方面還算是一拍即合。皇帝過去交完公糧,和皇后說點內宮瑣事,就和談公事一樣的,做完工作兩個人就都可以睡覺了。

精力充沛的時候還好,現在皇帝真是覺得疲憊極了,國家政事就像是個永遠都得不到滿足的蕩.婦,連他最後一分精力都想吸走。在這種虛弱的時候,他不想再到坤寧宮去繼續工作,他需要一個地方讓他好好地、徹底地放鬆和休息。

眼神在木盤上瀏覽着,皇帝先否了咸陽宮的何惠妃:惠妃也是有女萬事足的人,平時對他也有點懶懶的。當然,不是說皇帝對這份慵懶沒有興趣,惠妃就像是頭小狐狸,狡猾媚人、野性難馴,偶爾他興致來了的時候,和她周旋也是挺有趣的。但一樣,過去她那裡也是花費精力,而不是休養生息。

孫貴妃的名字沒出現——應該是每個月那幾天又來了,讓她好生休息吧,自己過去她又要起來接駕,太折騰了

。皇帝心不在焉地想。

焦昭儀?似乎是有點印象……但不分明瞭。皇帝的眼神又在盤子上掃了一圈,這一羣陌生的名字,暫時激不起他的興趣。——這人和人之間也是需要磨合的,現在他根本就沒這個心思去認識、熟悉一個新人。至於已經熟悉認識的青兒、紫兒那幾個宮女嘛,皇帝想了想又覺得有點說不出的不對勁、不可心。

“……莊妃是怎麼了?”他隨口就問捧盤子的小中人,“病了,還是月事到了?”

捧盤子的黃門卻不知道這事,連着王瑾也是一概不知——他協助皇帝的部分主要都還是前朝政事了。倒是馬十心裡有數,張口道,“回皇爺話,尚寢局送盤子來的時候,奴婢問了一句,莊妃今兒是月事到了。”

噢。皇帝思忖了一下,也就決定道,“還是讓莊妃到乾清宮來陪朕用膳吧。”

起身伸了個懶腰,“和小廚房吩咐一聲,今晚多上幾個莊妃愛吃的菜。”

說着,便起身進淨房去了,自然有人忙不迭上前服侍不提。

幾個大太監在御前都不敢多話,只是拿眼神彼此看着交流信息:這個徐娘娘,實是不得了。有了月事不能承寵,還要特地叫來陪着吃一頓飯,就連孫貴妃娘娘,都未必有這個待遇呢。

金英和王瑾是最友好的,這會兒就暗暗地從袖子裡衝王瑾挑大拇哥:兄弟你牛,早就和徐娘娘搭上線了。

不要以爲御前大太監就是傲氣四溢拿鼻孔看人了,在皇帝跟前辦事,就和提頭上差一樣,這宦官命賤,和大臣不一樣,說殺就殺了。誰知道哪天皇帝不高興,自己人頭就落地了,就被打發去守陵了?前朝的事妃嬪不好開口,這宦官的事,能得寵妃一句枕頭風,說不定命就保下來了!王瑾和孫嬤嬤做了親,現在是很招人羨慕的,也難怪金英打趣。

王瑾使勁賞了金英兩個眼白,一低頭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孫氏年紀畢竟偏大,當時他沒少被同僚嘲笑——太孫身邊的大伴,能找不到年輕俊俏的宮女子嗎?非得和個老姑姑攪合?

聽到淨房方向腳步微響,一屋子人忙都恢復了眼觀鼻鼻觀心的侍立姿態,王瑾垂着頭一邊肅立,一邊美滋滋地想:都不懂了吧,娶妻娶賢——哥這才叫有遠見呢!

王瑾在那還沒得意完呢,永安宮卻是雞飛狗跳。徐循現在身上有事,壓根沒想侍寢的事,早都卸了妝,換了家常衣服準備吃飯了。得,一口飯沒送進去,那邊人來傳信了,她只好趕快又換衣服上妝梳頭,重溫了一遍太孫婕妤時的慌忙。

來傳信的是馬十,他笑逐顏開,在外頭給趙嬤嬤學着皇帝當時的表情,“見娘娘牌子不在,眉頭就皺起來了……”

徐循這裡趕得要死,一邊還聽着外頭的動靜,邊聽邊也覺得有點好笑,自己笑了一下。

這時候錢嬤嬤就附耳和徐循說了幾句話,徐循聽了,面上的笑意漸漸地也就淡薄了下去,她的眉頭和剛纔的皇帝一樣,也就皺了起來。

77 怨恨第171章 雪崩第176章 釣魚第155章 博弈97 衝突82 駕崩102 險惡第179章 喜事81 噩耗第302章 繞樑第212章 更年29 福運第269章 選秀52 駕駛108 震怒第229章 影響第226章 不振70 懼怕第184章 甜寵94 威風第227章 護短32 內媚88 清醒第301章 餘韻第196章 復出第211章 德政第239章 官僚71 大殺得福39 委屈第271章 顧慮第226章 不振124 迷路138 渣滓第283章 快意34 管家54 葡萄79 管家第206章 冬夜42 隨駕第290章 決斷75 索要第218章 進化33 有喜第266章 攝政春睡第274章 天道變化71 大殺第155章 博弈31 本分第157章 玫瑰第161章 回宮第165章 愉快140 順遂133 爲母第262章 母愛第143章 驚訝第162章 精分第286章 綢繆第272章 接班第252章 退休第200章 呵呵盛會25 賞賜第293章 丟人122 軟禁侍寢第161章 回宮第197章 相思第242章 先別看第171章 雪崩36 和睦第207章 威望第276章 雲散103 盛寵70 懼怕培訓第151章 陽謀63 體面第268章 糟爛太孫第295章 醬油春睡第170章 黑鍋第226章 不振47 病中50 事故38 挑剔第175章 封妃47 病中23 複雜第237章 捧殺第255章 篡權第295章 醬油第148章 踏實第289章 頭疼122 軟禁第288章 逼宮26 藍寶
77 怨恨第171章 雪崩第176章 釣魚第155章 博弈97 衝突82 駕崩102 險惡第179章 喜事81 噩耗第302章 繞樑第212章 更年29 福運第269章 選秀52 駕駛108 震怒第229章 影響第226章 不振70 懼怕第184章 甜寵94 威風第227章 護短32 內媚88 清醒第301章 餘韻第196章 復出第211章 德政第239章 官僚71 大殺得福39 委屈第271章 顧慮第226章 不振124 迷路138 渣滓第283章 快意34 管家54 葡萄79 管家第206章 冬夜42 隨駕第290章 決斷75 索要第218章 進化33 有喜第266章 攝政春睡第274章 天道變化71 大殺第155章 博弈31 本分第157章 玫瑰第161章 回宮第165章 愉快140 順遂133 爲母第262章 母愛第143章 驚訝第162章 精分第286章 綢繆第272章 接班第252章 退休第200章 呵呵盛會25 賞賜第293章 丟人122 軟禁侍寢第161章 回宮第197章 相思第242章 先別看第171章 雪崩36 和睦第207章 威望第276章 雲散103 盛寵70 懼怕培訓第151章 陽謀63 體面第268章 糟爛太孫第295章 醬油春睡第170章 黑鍋第226章 不振47 病中50 事故38 挑剔第175章 封妃47 病中23 複雜第237章 捧殺第255章 篡權第295章 醬油第148章 踏實第289章 頭疼122 軟禁第288章 逼宮26 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