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雲散

一轉眼便是一年過去,深秋寒風,又一次吹遍了宮闈,宮中也開始了過冬的準備。整修宮閣、重燃煙道,乃至預備每年冬日送到后妃們手裡的炭火,都是慣常的工作,不過,因爲今年六尚中最重要的尚宮局換了尚宮,主事者也不免多添了幾分小心,幾乎是耳提面命地將這幾樁差事辦好了,過來請安時,還忐忑不安地請問着太后、太妃,“兩位娘娘,今年翻修以後,可有不稱意的地方?”

皇帝親政,爲表孝心,首先做的就是爲清寧宮、清安宮翻修宮殿,儘管乾清宮已經有□□年沒有翻修,殿頭的彩繪泥金都有些脫落,皇帝卻未曾提起修葺的事情,反倒是太后、太妃的居所,被裝點一新,順帶着將建築上一些小毛病也都給修整了,今年的暖閣就特別的暖,才只是燒了隆冬時不到一半的柴火,屋內就熱得連棉襖都穿不住了。太后點了點頭,不掩嘉許之色,“都很好,辛苦皇后了。”

一代新人換舊人,皇帝親政以後,太后並沒有繼續秉持宮中大權的意思,而是示意皇后接過六宮細務,自己在清寧宮中舒舒服服地享受起了退休生活,這種對於朝政毫不眷戀,說放權就放權的灑脫,也在朝中博得了不少讚譽,一時間是賢名大盛。皇帝做得也不遜色,翻修了兩宮以後,又加封太后、太妃孃家親眷,種種孝悌之舉,也是爲他掙來了不少肉麻的吹捧。再加上他對首輔西楊大人尊重非常,這初初親政的一年,皇帝的名聲還是非常不錯的,甚至比他未親政時所得的評價更高——雖說是因爲原本的評價確實低了點,但能有這樣的成績,也很難得了。

雖然瓦剌的氣焰,一日比一日高,邊境的麻煩事也一日比一日多,但那畢竟是疥蘚之疾,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太后退回到原本該在的位置上以後,也大感比從前鬆快多了,她如今是宮中至尊,又不涉朝政,朝臣那裡傳來的當然都是阿諛奉承的好話,就連皇帝也得晨昏定省,閒暇時和來請安的后妃說說閒話,再召孃家親戚、出嫁的女兒進宮見見面,每日也不會閒得發慌,就連這些年來一直磕磕絆絆的健康,現在都是轉好,紅光滿面精神抖擻,早晚在小花園裡繞圈的勁兒,看着簡直能往一百歲活去。

不過,今日她卻沒什麼歡容,因爲皇后孝心而來的和顏悅色,也就是一會兒,便被憂色取代了,太后沒搭理皇后,而是衝着下首的貴太妃說了一句,“可曾聽說了今早送來的消息?”

太后的日子過得悠閒,貴太妃的生活質量也差不到哪去,她曾秉政兩年,在當時當然受到不小的限制,可以說是被敲打着過來的也一點不誇張,但當皇帝親政以後,這謙虛自抑、謹慎韜晦的精神,也和太后一樣,受到了朝臣的大力褒揚。雖然沒有明說緣由,但當天子以頗受貴太妃教誨緣由,給徐家提升了俸祿以後,這樣的聲音也就多了起來。就連宮妃們,對太后是尊重,可對太妃卻也不冷落,三不五時都要過去問問安,包括太后都是時常將她接來說話——甚而有時自己就閒步去清安宮坐坐,反正兩宮距離近。相扶相持了這些年,從前做后妃時留下的怨恨,留存下來的已經不多了,更重要的還是這些年同舟共濟的情誼。

“還未曾聽說。”貴太妃搖了搖頭,眉峰也聚攏起來。“是順德那裡的信嗎?”

自從皇后入宮、皇帝親政以後,皇帝這批子女的小名兒就徹底退出了舞臺,在皇后跟前,連阿黃都是以封號順德來稱呼了。

太后點了點頭,神色也有幾分抑鬱,“今早長公主府來送了信……現在還不敢告訴長安宮那裡。”

“還是別說的好。”貴太妃也是搖了搖頭,“胡姐姐聽說了,一着急,就更不會好了。”

太后點了點頭,扭頭又吩咐皇后,“我們老人,去探視也就罷了,你可別爲了孝心進長安宮問安——那是會過人的疫病,可不是玩的,連那些妃子們,都不讓她們去長安宮。”

“是。”皇后不敢多說什麼,低眉順眼地就應了下來——其實,爲怕太后忌諱,后妃們幾乎是從來不進長安宮打擾胡仙師清修。

“從去年到今年,一連流行了好幾波疫情,前幾波都躲過去了,還以爲能平安無事呢,沒想到最後一波反倒是十個病了九個。”貴太妃嘆了口氣,“不過胡姐姐都撐到這時候了,也許就能撐過去了也未必。”

她這麼說也是有道理的,上個月京裡流行的傷寒,宮裡有數人染上了,其中病情最重的是剛被封妃的田氏,根本還沒臨幸就重病去了,其次是幾名宮女,如今倒是都漸漸痊癒,病到現在,熬不過去的幾乎都已經死了,即使不死,也就是和順德長公主般,拖日子而已,胡仙師病情一直是時好時壞,還算是有希望的,她還不知道女兒已經得病的事,知道自己得的是疫病,口口聲聲便是不要女兒探視,所以到現在兩邊也都還阻隔着消息。順德長公主不着調母親病了,胡仙師也不知道長公主府裡的事。

今早長公主府裡送來的消息,就是長公主只怕已經有下世的徵兆了——從昨晚開始,排出來的都是血尿,吃什麼吐什麼,御醫也是束手無策。太后當即就遣人告訴了天子,相信不是今日就是明日,天子也會下令給長公主府加食邑,長公主兩個兒女加官,有沖喜的意思,也有讓長公主能夠放心上路的意思。皇后來請安時,卻還不知此事,此時聽太后說起,也是凝眉長嘆,一陣黯然。“兒女還小呢,和駙馬又是天作之合……”

她年歲還小,心腸又好,待長輩一片純孝,御下的才能雖然差了幾分,但在從小的教育,以及身邊女官的幫助下,也算是把宮中諸事處理得井井有條,相信歷練幾年以後,只會更爲老成。——不過眼下終究還是年輕了些,雖然和順德長公主也就是見過幾面,但聽說她快不行了,依然是淚光盈盈,大有傷心之態。

年輕人未經過多少生死,遇到這樣的事難免都勾動情腸。可太后、貴太妃入宮這些年來,經過多少事情?早已經是心如止水,遠的不說,就是近的,太皇太后去世時,貴太妃都是古井不波,沒有半點漣漪——是真正不覺得爽快也不覺得惋惜,彷彿看一朵花開花謝一般自然。如今也再難做什麼兒女之態,爲順德長公主的去世大發傷春悲秋之嘆——這輩子,她實在是見過太多年輕的生命就這樣突然地消逝,留下一個突兀的斷章,別說兒女,甚至連遺言都未來得及交代。這種命運跟前的無力感,她是早習慣了。

“雖說你孝心可嘉,但眼下畢竟疫病也不算完全過去,還是少出門爲好。”她想着便叮囑皇后,“連着諸妃子,無事也呆在宮中,別出來走動了。那些內侍們,也別每日都出宮去,外頭肯定病患是要比宮裡更多……”

正說着此事,見皇后臉色有幾分有異,徐循一頓,“怎麼了?可是有話要說?”

皇后小心翼翼地說,“方纔過來前,在宮門處遇見了陛□邊的小內侍,聽他說……陛下是又出宮去了。”

親政以來,皇帝閒時就很喜歡出宮,他自幼就是太子身份,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幾乎從未出過宮闈,後來登基爲帝,也無人敢於帶他出宮玩耍,現在自己當家了,三不五時就要出宮半日,有時到晚方回。連郕王都被他拉着出宮冶遊過好幾次,還好,據郕王回宮說起,也不是往那等煙花之地鑽,只是更偏於體察民情、觀察百業,還有去碼頭看行船,去商鋪裡買東西的。這也算是瞭解世情的一種,因此即使是閣臣,也就是旁敲側擊幾句,都並未多說什麼。

不過眼下疫病未平就貿然外出,是有些莽撞了,徐循聽說,怔了一怔,便拿眼去看太后。

太后倒是行若無事,不過淡淡一笑,“皇帝行事,自有分寸,你也不必多擔心了。想必此去是不會在街面多加逗留的。”

自從皇帝接過大政以後,太后的態度與其說是放權利索,倒不如說是不聞不問。皇帝初初秉政,有時不免有些細節上的疏失,此時正是太后提點教導的時機,但太后卻從未說過皇帝一句不是,今日皇帝疫病未平就出宮遊玩,太后還是連一句話都不肯多說。

皇后倒也習慣了太后做法,聞言歉然一笑,“媳婦也就是白擔心,想來,陛下自然是有分寸的。”

太后都如此說了,皇后絕對也不會直言勸諫什麼,她並不是這樣的性子——縱使這半年來,後宮中萬氏、周氏都十分得寵,但她也未曾擺過什麼正宮娘娘的威風,雖然免不得明裡暗裡受些淡淡的委屈,但也是因此,和皇帝感情亦是極好,並未受到冷落。

因爲順德長公主的消息,宮中的氣氛一直都沒好起來,皇后又坐了坐,也便告辭而去。貴太妃待她走了,方纔說道,“皇帝此時還要出宮,難道不知疫病未完,並不適宜嗎?聽姐姐意思,難道他在宮外是養了私宅?——不至於這麼沒出息吧?”

萬乘之君,要什麼女人沒有,宮外養私宅,簡直就是笑話,皇帝雖然年少慕少艾,在宮中所幸不少,但應該也不是這麼好色的性子。

太后搖了搖頭,也露出一絲諷笑,“也不至於如此……他應該是去王振那裡。”

貴太妃頓時高高地挑起了眉毛,“王振?”

“親政第二個月就去了,從此以後,政事上遇到煩難,總要過去一次兩次。”太后淡淡地說,“我倒是早知道了,怕你心煩,也就沒說。”

聽她語氣,是並不打算去管了,貴太妃有些費解,也不旁敲側擊,“當日在仁壽宮中,先太皇太后遺詔,是有些過火,但那是老人家的意思……依我看來,這一年多,皇帝對姐姐還是很尊敬的——還記得當日遺詔一頒佈,他也立刻就來清寧宮拜見了不是?”

“又何止如此,要說尊重,也還有許多事情,我都舉得出來。”太后明顯不欲多談,望了貴太妃一眼,又低低地嘆了口氣,“只是他這麼做是何用意,我也清楚,此子忍耐多年,正是一朝得勢、隨心所欲的時候,我就是說了,他又能聽我的嗎?倒不如不討這個沒趣得好。”

她又嘿了一聲,“我不說,他多去王振那裡幾次,自己也就知道收斂了——王振當日出宮是忤逆兩宮之罪,宮中誰人不知?要接回來就是落我的面子,他也未必會做到這一步。嘿嘿,若是我說了……”

若是太后說了一句,皇帝也許便反而非要把王振弄進宮裡來了。貴太妃也是深悉皇帝性子,聞言不覺詫異,反而釋然——過去一年間,皇帝的表現,實在是和她印象中的不符,聽了太后這一番話,才覺得合理。

“他現在倒也正是用人之際。”貴太妃道,“本以爲能和西楊好聚好散——八月出宮就是四五次,九月鬧病沒出宮,這才十月末而已,又出去了……看來,畢竟是難以忍耐。”

“能忍一年,倒算他長進了。”太后淡然道,“皇帝自以爲自己一輩子都是苦出來的,如今正是好時候要來了,又怎會容許旁人礙着他行快意事?——不過,這話也不必提了,橫豎按祖訓,你我不能干涉政事……”

說到這句話時,到底是忍不住流露出了深深的恨意,她調整了一下語氣,方纔冷笑續道,“你和我只站幹岸看好戲吧,反正,這把火可燒不到我們身上。”

貴太妃呵了一聲,搖頭道,“朝堂上的事,我是連戲都不想看了,現在就是憂心着胡姐姐……順德這一去,只怕胡姐姐就是挺過來了,知道真相以後,也難再堅持多久……”

不論是她還是太后,經過這些風風雨雨,也都算得上是世事洞明。她們二人的預測,都沒有大錯:當晚,順德長公主病逝,此事爲胡仙師無意間所知,仙師病情,當晚就立刻轉重,也不過多堅持了一個月,一樣撒手人寰。

到了第二年開春,西楊之子在鄉里累殺十數人的大案,也擺到了檯面上,儘管百官迴護,但受此不肖子弟牽連,首輔亦是隻能黯然告老還鄉,南楊大人經過近二十年時間,終於熬到了首輔位置上,只是他素來寡言少語,能力亦不足以懾服百官,威望不足、年事已高,和西楊大人的強勢,卻是再不可同日而語。風光了十年之久的內閣,至此也是風流雲散,再不復往日的輝煌。

43 美差第277章 快意108 震怒78 着急136 忠奸第253章 春雨第281章 不安第300章 安靜第289章 頭疼第248章 差一小段135 掌權第212章 更年第193章 醫藥第253章 春雨正文205代表第189章 誠實第148章 踏實186 回生58 陽根第157章 玫瑰第234章 病魔第235章 輝映22 過夜第181章 妙人第236章 康復第160章 吹風第173章 選秀第281章 不安24 便宜第277章 快意第156章 正確109 複雜117 後浪69 死人第246章 害死96 賢妃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70章 當年34 管家63 體面104 讓人98 風向正文208好命103 盛寵26 藍寶第206章 冬夜98 風向29 福運116 和好第216章 北斗第298章 放心第272章 接班第258章 複雜第152章 失望61 惱火第191章 願意第257章 學習第169章 細節125 雙元第191章 願意第223章 早熟內幕42 隨駕89 微妙78 着急盛會47 病中第246章 害死135 掌權111 敲打第282章 胡鬧第291章 入門第203章 當家74 鬧心第167章 黑點43 美差第163章 涸魚體面第197章 相思第283章 快意140 順遂第268章 糟爛51 喜事第158章 風波第268章 糟爛82 駕崩第254章 尷尬94 威風第250章 來了第280章 無奈49 遊覽53 甜蜜第149章 糊弄25 賞賜孫嬪第197章 相思第230章 選婿39 委屈78 着急第210章 人品
43 美差第277章 快意108 震怒78 着急136 忠奸第253章 春雨第281章 不安第300章 安靜第289章 頭疼第248章 差一小段135 掌權第212章 更年第193章 醫藥第253章 春雨正文205代表第189章 誠實第148章 踏實186 回生58 陽根第157章 玫瑰第234章 病魔第235章 輝映22 過夜第181章 妙人第236章 康復第160章 吹風第173章 選秀第281章 不安24 便宜第277章 快意第156章 正確109 複雜117 後浪69 死人第246章 害死96 賢妃第248章 差一小段第270章 當年34 管家63 體面104 讓人98 風向正文208好命103 盛寵26 藍寶第206章 冬夜98 風向29 福運116 和好第216章 北斗第298章 放心第272章 接班第258章 複雜第152章 失望61 惱火第191章 願意第257章 學習第169章 細節125 雙元第191章 願意第223章 早熟內幕42 隨駕89 微妙78 着急盛會47 病中第246章 害死135 掌權111 敲打第282章 胡鬧第291章 入門第203章 當家74 鬧心第167章 黑點43 美差第163章 涸魚體面第197章 相思第283章 快意140 順遂第268章 糟爛51 喜事第158章 風波第268章 糟爛82 駕崩第254章 尷尬94 威風第250章 來了第280章 無奈49 遊覽53 甜蜜第149章 糊弄25 賞賜孫嬪第197章 相思第230章 選婿39 委屈78 着急第210章 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