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

“黃總鎮,朱參將,打得好啊,不愧本官一貫看好你們。真乃,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遙望火號連營赤,知是先鋒已上城。”

大約小半個時辰後,天色漸漸放亮,沉樹人也親自帶着金聲桓等部將好整以暇地趕到陳縣,就看到城池已經被奪取。幾個賊首已經伏誅,其餘該懲處的懲處,該押去服苦役的服苦役。

被裹挾的就直接釋放,或者沒地方去就拉走移民去南方。

形勢如此一片大好,沉樹人當然也忍不住出演讚歎褒獎,表示一定會給二人如實請功。

黃得功也是頗爲受用,一起商業互吹:“還是大人運籌得當,決策果敢,末將不過執行命令罷了,怎敢居首功——還有大人真是做得好詩,不愧是兩榜進士出身,還有天下諍諫的美名!不過昨晚可沒下雪呢,大人莫非是要烘托廝殺環境之嚴酷?”

沉樹人微微一笑:“這不是我作的詩,這是唐朝人寫李愬雪夜襲蔡州、生擒淮西藩鎮吳元濟的事兒。不過這情形與黃總鎮恰纔之戰何其相似。

唐時廢郡改州,改隋汝南郡爲蔡州,咱守的上蔡、汝陽當時都屬蔡州地界,此番奇襲陳縣,可比李僕射了。”

黃得功聞言,這纔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原來是自己沒文化鬧了個烏龍,心中暗忖:以後還是別亂贊大人作詩好了,就算要贊,咱也不當出頭鳥,等別的有文化的同僚先讚了,咱再跟着起鬨好了。

說完場面話,沉樹人立刻開始細問戰況細節:“這陳縣光復,殲滅流賊多少?我軍損失如何?”

黃得功得意地拍着胸脯招呼:“咱是奇襲,不過殺了千餘人就穩住了全城,餘者皆降,我軍死傷還不到百人,而且多數是輕傷,要不就是墜馬摔的內傷骨折。

戰死者不過三十餘人,就能拿下一城,實在是想都不敢想。收編俘虜足有四五千人,還有一兩千逃散,也懶得追了。”

沉樹人點點頭,摸着自己長了不久的鬍渣子:“這個傷亡我很滿意,殺敵俘敵也堪稱完勝大勝。不過攻城戰還被猝然逃了那麼多人,稍微有點難辦。”

黃得功一愣,沒想到撫臺大人前面那麼好說話,說到逃敵數量時,居然一改常態變得異常嚴苛,也不由難以理解。

黃得功中肯地說:“大人,這也是沒辦法的,您別看攻城戰似乎敵人只有從城門可逃,但咱是奇襲,只詐了一個城門,殺進城內大亂之後,另外三門還在賊軍手中控制。

這種情況下,他們情知不敵,肯定會開門逃竄,這是堵不住的。要是提前四門圍定,那便走漏了風聲,沒法偷襲了,也會導致守軍狗急跳牆死戰。”

沉樹人擺擺手,示意對方稍安勿躁:“我沒責怪你,也不是惋惜少抓了這點俘虜。俘虜人數不重要,這年月,還怕沒有人麼?我是擔心逃兵多了,會太快把我軍的動向暴露,一來更早招來李自成的大軍。

如今從汝陽開拔的人馬,還有一兩天才能到這兒,潁川水路約好的援軍和運糧船隊,會更慢一些,畢竟無法實時保持溝通,出現拖延的機會只會更大。我們是孤軍深入奇襲的,得手後保密越久,後續準備就越充分。

另外,保密性的好處可攻可守,守可以讓我們有更多時間集結兵力,攻的話,還有可能趁着其他各部流賊不知道我軍敢孤軍主動出擊深入,把周邊落單的流賊部隊再殲滅一些——

如今,因爲逃走的賊兵太多,保密太久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守的時間差優勢已經沒法繼續擴大。郾城的李自成一天之內絕對會知道陳縣失守了,而且他只要快馬加鞭,最多再有一天絕對可以帶主力趕來。

我們只能再想想,如何利用這個信息差,在繼續進攻擴大戰果方面動動腦子,我一生唯謹慎,難得冒險一次,當然要把這個突然性吃幹抹淨,榨乾一切價值。”

黃得功聞言,這才歎服,連旁邊的朱文禎也是如此,撫臺大人真是高瞻遠矚,走一步看三步,剛剛拿下陳縣,居然已經在想如何利用這個信息的時間差,最大化利益佔更多便宜。

而他倆壓根兒沒往這個方向想過,一時也就拿不出主意來,只好直接虛心受教:“不知大人覺得,眼下還有哪兒能佔點小便宜?我等從沒想過,剛纔只想着怎麼拿下陳縣先。”

沉樹人想了想,斟酌着說:“希望也不大,只能說有棗沒棗打一杆試試吧,如果真抓不到空虛破綻,見好就收也行——

之前咱不是冒充去歸德府籌糧的袁宗第旗號,才詐開的這陳縣城門麼?那就索性再一不做二不休,還有騎兵兄弟有餘力的話,今天儘快繼續向東擴大戰果。

就僞裝成陳縣這邊李際遇的敗兵,說官軍忽然東出,與闖軍在陳蔡之間野戰了一場,李際遇部首當其衝因而大敗,有殘部往東逃散,找袁將軍會合。

如果真有袁宗第的人馬上當,能偷縣城就偷縣城,偷不到縣城那就野戰殺點人擊潰一點雜牌軍也好。我們最多也就一天的時間擴大戰果,今晚或者明早之前必須回來,將士們一直沒睡身體也扛不住。

無非趁這點時間,把闖軍羽翼再削弱一下,一旦李自成移師過來找我們決戰,也好讓他的兵力在決戰前再減弱一點。”

黃得功和朱文禎聞言,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到了躍躍欲試的期待與熱切,一咬牙請命:

“那就請撫臺大人下令吧!弟兄們本就是晝伏夜出了幾日,難得一天一夜不睡覺也沒什麼,就再廝殺一個白天,能擴大多少戰果就擴大多少戰果。晚上再好好睡一覺,把日夜倒回來。”

黃得功說得無比輕鬆,竟像是在聊“倒時差”一樣隨意。

沉樹人也不逼急了,只是點點頭:“人縱撐得住,馬力卻乏,不要趕太急了,見好就收,兵法雲百里而趨利者可撅上將軍,咱已經是奔襲百里奇襲建功了,再打下去可就是一日一夜二百里趨利了。”

黃得功一拍胸脯:“沒事兒!咱老黃雖不讀書,卻也聽人說三分,曹操長阪坡追劉備,輕騎一日一夜三百里,從襄陽追到當陽,不也把劉備打得大敗?

咱一日一夜兩百里,也撐得住!大不了將士們全部卸甲,只帶兵器和火銃!只帶兩日的口糧!”

黃得功想都沒想,就選擇了“輕騎”的辦法來節約馬力搶時間,至於不穿鐵甲,也沒什麼大不了,反正是去打運動戰,偷一票,偷到多少算多少,又沒打算打硬仗。

沉樹人又交代了幾句,就吩咐黃得功朱文禎二人小心,他自帶着步兵主力駐守陳縣,恢復秩序,加固城防,準備提防一兩天內就可能出現的闖軍反撲。

……

話分兩頭,沉樹人奇襲陳縣的同時,李自成還在郾城城內,鬱悶喝酒。

郾城距離陳縣,比上蔡距離陳縣還稍遠一些,這三個地方是呈倒品字形分佈的。郾城在西北,陳縣在東北,上蔡在中間偏南,而郾城和陳縣之間,有討虜渠這條古運河水道溝通汝潁。

所以,至今爲止,這幾天李自成一直在鬱悶的問題,根本不是什麼“如何跟沉樹人一戰”,

反而是憂慮沉樹人跟烏龜一樣,縮在上蔡縣裡死守不出。而沉樹人的守城之能,似乎還遠在開封總兵陳永福之上,實在是讓李自成沒了胃口。

這纔有了最近李自成本人從上蔡城外的闖軍大營、回到郾城駐紮的事兒,他實在是不想再在上蔡城外喝風淋雨了,關鍵是淋了也沒收益,只會白白受氣。

不過,每日的軍議還是要繼續,否則人心就不好帶了。

這天一早,照例一番查問軍情後,李自成又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便遣散了衆將,讓他們各自去忙自營的軍務。

軍師宋獻策擅長察言觀色,便留了下來。這幾天他也揣摩明白了,闖王到底在憂慮什麼。

而宋獻策要保住自己的地位,在出謀劃策方面還是不能鬆懈的,所以也主憂臣辱地日夜殫精竭慮,頭髮都熬掉了好多根,昨晚總算想到一個主意,也不管能不能奏效,就來找李自成彙報了。

李自成看宋獻策單獨留下,也已經習慣了,知道這是軍師又有什麼鬼點子冒出來了,便禮賢下士地親自給宋獻策斟了一大碗酒:“軍師可有教我?”

宋獻策小心地接過,象徵性喝了一口,也不敢埋怨大王粗鄙、居然聊軍機的時候都不上茶而上酒。

喝完後放下酒碗,這才說道:“大王,讓學生猜一猜您的憂慮之處,莫非,是在爲沉樹人死守上蔡、汝陽,跟我軍相持耗糧而苦惱?”

李自成也不耐煩了:“這誰都看得出來,還用廢話麼?說重點,是不是有法子解決了?”

宋獻策被搶白,有些訕訕的,但也知道大王心情不好,自己賣關子沒賣出效果,不但沒贏得額外的尊重,反而被嫌棄了。

他也連忙陪着笑臉改口:“是學生不夠爽快了,昨晚咱確實想到了一條妙計。”

李自成:“快說快說!”

宋獻策:“我軍不是已經軍糧不濟,重新分兵散出去一部分,到歸德府就糧麼。袁宗第等人的兵馬雖不算太多,也輕裝沒帶攻城武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攻破商丘縣。

但畢竟我軍勢頭兇勐,官軍不可能知道我軍不會亂攻城,只要放出風聲去,嚇住官軍,絕對可以讓官府相信,我軍會轉移目標,儘快拿下歸德府全境,甚至再襲擾亳州、徐州。”

李自成聽了,只是沉吟不語,截至這一步,他還沒聽出宋獻策計謀有絲毫高明之處。

那不就是完了十幾年的“哪兒有糧食就往哪兒流竄”麼,但如果真流竄得太遠了,兵力分散,沉樹人真的北上尋求決戰,到時候豈不是給了沉樹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想到這一點,李自成不由沒好氣地說:“這有什麼高明的?如今沉樹人不敢出戰,是因爲我軍重兵集結,哪怕分出去一部分,留在這兒的兵力也依然是他數倍,至少五倍以上。

可如果真的流竄太廣,各部首尾不得相顧,沉樹人就有可能一改此前的膽小了……嘶,軍師的意思,莫非是要咱假裝分更多兵出去,攻城略地,實際上卻沒分太多?只是騙騙沉樹人?”

宋獻策得意一笑,果然大王的腦子還是不如他好使,要是那麼容易看穿,他以後還怎麼當軍師?

不過,大王的面子還是要給的,所以宋獻策毫無心理負擔地先吹捧了一番:“大王果然高見,學生跟大王算是所見略同,不過細節上還有更多改進。

大王您想,等閒虛假調兵散播消息之類騙術,不可能瞞得過沉樹人耳目。尤其是這些天斥候戰打下來,學生已經觀察到,官軍騎兵有一種非常靈敏的短管火銃,

馬背上使用非常便利,還不像三眼銃那樣長大笨重、馬背上無法再裝填,官軍的新馬上銃是可以打完就裝的。

有如此利器,官軍在斥候截殺方面一直佔盡優勢,我軍的動向如果造假,怎能騙到人?所以,要調動沉樹人,就必須真的調兵,兵可以不用多,但必須想一個妥善的藉口。”

宋獻策說到這兒,李自成纔算是對這位最近表現不佳的軍師,又徹底恢復了信心,不由自主地期待追問:“什麼藉口?”

宋獻策深呼吸了一口,很享受這種再次被請教的感覺,這纔好整以暇地報出答桉:“大王可還記得,兩個月前,我軍上次缺糧的時候,曾經移師北渡黃河,擄掠懷慶、衛輝一帶?

當時主要是想追殺嗣福王,還有他投靠的潞王等人。但是到了衛輝城破之時,才知道這些傢伙已經是驚弓之鳥,隱姓埋名偷偷跑了。

如今至少也一個半月多過去,有五十多天了。哪怕路上趕路花個十幾天,也該聽說潞王福王逃到了什麼地方。

但如今並未得知潞王有去京城,或者去南京,甚至連中都鳳陽那邊都沒聽說有消息。所以,他們多半是沒逃遠,至少沒敢去三都。估計是覺得兵荒馬亂,出遠門不安全,所以逃出衛輝後,就近找了個地方隱姓埋名避避風頭吧。

我軍完全可以放出風聲去,就說在歸德府治商丘縣,發現了潞王福王蹤跡,所以大王您親自下令給袁宗第增派援軍,爲的就是在沉樹人眼皮子底下再殺兩個跟崇禎血緣最近的藩王!

如果這事兒是真的話,大王您想想,原先河南兵敗、藩王被殺,可以說跟沉樹人沒關係,但現在沉樹人就近在上蔡,已經與我們相持半月。有藩王就在離他最多兩三百里遠的地方被殺,他卻坐觀成敗,崇禎還不得砍了他的腦袋?”

李自成聞言大喜,仔細一想又有些生硬:“可是,軍師怎麼知道潞王福王逃到商丘了?”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野果閱讀,.yeguoyuedu 安裝最新版。】

宋獻策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幸好立刻收住了,耐心解釋:“大王您再想想,咱不用潞王福王真的在商丘,只要潞王福王沒露面,沒人能證明他們在哪,那我們放出去的風聲,就是真的!

難道潞王福王還敢跳出來公開露面,說我們說得不對麼?那不成了主動找死、勾引咱上門滅他們的門了麼!而這種事情,只要沒人露面反駁證明是假的,沉樹人就不敢不信!”

李自成智商是不低的,剛纔只是一下子沒反應過來,又梳理了一下思路後,果然豁然開朗:這種事情,證明永遠比證僞難,而當事人不敢出來證僞,就永遠只能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了。

“軍師妙計啊!傳我將令!就按這個執行!務必數日之內,勾引沉樹人離開上蔡縣,主動往歸德而去,好被我軍逼迫野戰!看他還怎麼縮在上蔡城這個烏龜殼裡!”

李自成摩拳擦掌,喜不自勝。

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93章 瘋狂升官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25章 奮勇爭先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90章 全勝而歸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52章 奇葩說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7章 困獸之鬥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25章 得國本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29章 簡在帝心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
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212章 順便堵死張獻忠的最後一隻眼(七千字大章)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241章 沒有退路可言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274章 吃一塹長一智的阿濟格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8章 終於等到反派惡霸第217章 親征收尾(五千五百字)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216章 饅頭吃到豆沙邊第326章 諸位王爺感動麼?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56章 風水寶地第258章 完成備戰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131章 以爲自己是曹操,其實是淳于瓊第87章 小宛紡紗機第354章 扼殺清軍反撲第310章 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36章 別把明朝文官想得太有節操,賞賜再高他們也只想補刀搶人頭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85章 見招拆招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13章 你們流賊怎麼不按套路出牌第93章 瘋狂升官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77章 沈道臺手下,只有文武平等第294章 剃一發而牽全身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46章 斷脊之犬第308章 席捲殘敵第80章 能把現有的知識充分用好就不錯了第121章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第25章 奮勇爭先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18章 危如累卵第316章 光復二府(六千字大章)第255章 新監國的三把火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70章 周延儒:賢侄,你這事難辦吶,你和馬士英都看上了史可法的位置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303章 整個清廷亂成了一鍋粥第235章 不是國姓爺不給力第24章 徹底盤活存量資源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263章 打贏不難,難的是不給機會跑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90章 全勝而歸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72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52章 奇葩說第208章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27章 困獸之鬥第172章 要走也要挖開黃河第1章 大少爺中暑了,不如我們送他上路吧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135章 決戰張獻忠-上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98章 虛實相濟第27章 終離苦海陳圓圓第284章 樓船夜雪瓜洲渡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223章 誰讓崇禎沒開天眼呢第305章 十四萬人齊廝殺第279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30章 兩千年來的儒生不行,不代表我不行第325章 得國本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37章 先給我憋着第75章 出來混遲早會結樑子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264章 李自成:生命中最後一次渡過漢水第100章 我見猶憐,況小賊乎第29章 簡在帝心第79章 大別山根據地第10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第17章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