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

張獻忠終於被抓,朱樹人當然也想得瑟一下,不管是否活着送北京,都該先拷問拷問,再讓四川本地受害的百姓出出氣。

然而,一見到張獻忠,還沒問兩句話,朱樹人就發現了情況不對,有些意興闌珊。

“這是怎麼回事?”朱樹人倒也不生氣,和顏悅色問馬祥麟。

馬祥麟陪着笑臉解釋:“這張逆極爲兇悍,是劉文秀將其砸暈後綁縛歸順的,到手後,咱的人又重新狠狠綁縛過,以免其反抗,嘴裡也塞了湖泥的麻布。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 www.yeguoyuedu.com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誰知這廝似是知道送去北京會不得好死,前天半路上醒來後,還試圖自盡,偷偷奮力吐出口中塞的東西,看守覺察時要去阻止,這廝已經嚼舌自盡了。

末將連忙讓人給他用鹽水灌口,再把滿口牙齒都連根砸拔,重新在嘴裡塞上紗布,如今勉強止了血,但要送到京城,怕是活不了那麼久。”

朱樹人讓人撬開張獻忠的嘴,遠遠看了看斷了的舌頭和滿口被敲掉的牙齒,也是無奈,看來只好在成都就把他審判一下了,否則這傢伙到不了北京就死,豈不是逃脫了審判制裁。

張獻忠全程怒目圓瞪,喉嚨裡發出含混的咒聲,卻沒有一個字能讓人聽懂。

嚼舌自盡是武俠小說上的說法,現實中舌頭咬斷了人也未必會死,就算死,也是因爲嘴裡不好止血,失血過多而死。

朱樹人的部隊如今有脫脂棉的止血紗布,馬祥麟對於這種重要俘虜當然不惜救治,塞滿紗布就能讓他多活十天半個月。只是這身體肯定受不了去北京的舟車勞頓。

但朱樹人也就僅僅惋惜了幾秒鐘,隨即轉念一想這似乎也不錯。如果把張獻忠送去北京,桉子肯定會拖延更久,不利於朱樹人收編張獻忠的部隊,儘快穩定人心。

萬一張獻忠想多拉幾個從犯墊背,胡說八道,那麼那些被他供出來的、同樣屬於被俘而非投降的將領,也有可能被崇禎要求送去北京。

這就好比楚霸王項羽死了之後,韓信如果私自收容鍾離眜,就有可能被劉邦穿小鞋。

崇禎的多疑絕對比劉邦還狠,朱樹人能自己掃尾處理乾淨的事兒,何必多生枝節呢。

如果張獻忠被處死在成都,對朱樹人來說,唯一的遺憾,是不知道將來再用李定國孫可望的時候,能不能完全不留裂痕。畢竟他們曾經的義父是死在朱樹人手上的,哪怕是行國法,可能他們自己會有一絲後怕。

不過這個倒是好解決,朱樹人稍微一想,這事兒完全可以交給四川巡撫方孔炤來判,他一個字都不過問。如此一來,李定國孫可望就算心裡存着距離,也是針對方孔炤的距離,跟他無關。

此前審李定國需要朱樹人親自參加、三堂會審,那是因爲他要保住李定國,想辦法減罪。判張獻忠又不存在這種考慮,完全公事公辦該怎麼搞就怎麼搞好了。

把一切細節都想明白後,朱樹人便謀定後動地吩咐:“既如此,咱也是沒辦法,這樣子肯定送不到北京了,直接把人交給方巡撫,讓方巡撫依法審判吧。

這張逆的傷勢,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俱爲見證!本督是軍政官,還是外省來的,這些就不過問了。”

漂亮話說完後,朱樹人就把這鍋甩出去了,而馬祥麟等人聽了後,還暗贊總督大人高風亮節,從不跋扈攬權。

……

朱樹人把這事兒丟開後,僅僅過了三天,方孔炤就自行走完了司法程序,依律判處張獻忠凌遲。

原本方孔炤還想要不要比照袁崇煥那樣,後來問了相關的午作等技術人員,也考慮到嚼舌後幾天失血過多,恐怕抗不到那麼多刀剮完。

最後折衷了一下,就比照高迎祥的刀數,但縮短一點時間,儘快剮完。

行刑時間定在五月十七,一直要行到十九日,就在成都城內的北教場行刑,也就是青羊宮附近——

說句題外話,歷史上張獻忠屠成都時,數次全城縱火,從唐至明的青羊宮古建築,也就徹底燒了。所以21世紀成都人看到的青羊宮,纔是清朝從零開始重建的。

如今朱樹人提前斃了張獻忠,所以留下的青羊宮還是唐代歷代修修補補的版本。把張獻忠綁到青羊宮外行刑,也算是因果循環了。

成都百姓但凡活下來的,自然也對此前的屠戮仇恨不已,行刑時當然會萬人空巷圍觀。

三天後,朱樹人在成都這邊該辦的事情也差不多了,就留下一支部隊,繼續盯防已經逃往川西大涼山區的孫可望,然後他本人先帶着幕僚心腹,暫回重慶,處理一些別的事情,順便還能兼顧湖廣那邊繼續種田攀科技的事兒,靜待中原有變。

孫可望如果識相,暫時不會來鬧騰,那朱樹人就可以緩緩圖之,不急於在幾個月半年內搞定他,留下這個棋子和藉口,後續也好繼續拖延崇禎的調遣。

反正孫可望目前已經不再禍害漢人佔領區了,無論是在大涼山的彝人聚居區找活路,還是從會川衛(攀枝花)南渡金沙江去跟雲貴土司改土歸流,都是朱樹人可以接受的。

臨走的時候,朱樹人當然也帶上了剛剛用石灰和鹽醃漬好的張獻忠首級,甚至還帶上了那條張獻忠自己嚼下來後醃漬過的斷舌,外加一千四百六十片醃肉,一起先送回重慶。

成都這邊,朱樹人只給留了一百片肉,另外給成都屠城的死難者一起立了個紀念冢,把這些肉在紀念冢前焚化祭奠。

這個時空張獻忠屠過的城裡,最慘的要屬重慶了,幾乎被殺空了,所以到時候會多留六十片。其他常德、長沙、衡州也都會留肉百片,最後剩下個整數一千片,跟人頭一起送往北京。

朱樹人抵達重慶後,只是稍作盤桓,衆人都以爲他會安分下來,但他卻表示要先回一趟湖廣,親自送這支送人頭回京的信使一程。

原來,朱樹人是要沿着長江到夷陵,然後去常德,親自紀念了一下歸葬老家的已故閣老楊嗣昌,在其墓前奠酒三杯,告訴他張獻忠已經伏誅,還帶來張獻忠肉百片,常德府被殺的十幾二十萬人可以安息了。

歷史上張獻忠屠常德是在楊嗣昌死後,因爲他最恨楊嗣昌,一定要把常德全府所有姓楊的以及和姓楊的有親友關係沾邊的都殺光。這一世因爲朱樹人的蝴蝶效應,楊嗣昌多活了一年多,臨死前還聽說自己老家被張獻忠報復屠了,最後加速憂憤而亡。

朱樹人如今當然不需要再給已故之人面子,但世人都知道他入仕之初,是楊閣老提攜的。

現在帶着一百片醃肉來祭奠,告訴閣老可以安息,外人看了,絕對會覺得國姓爺是個恩怨分明、知恩圖報的人,跟着他混的部曲幕僚纔會愈發覺得這樣的領導可靠。

還真別說,他到常德府這番作秀,着實感動了不少人,內部凝聚力一時愈發鞏固。

朱樹人本人的奔波,到了常德之後也就爲止了,其他地方並不用他親自跑,可以靜下來處理一段時間的種田政務。

而他派出的使者,自然要繼續東進北上,一路也不着急,前後從出川算起,足足走了二十多天,才抵達京城。

到北京那天,已經是六月中旬了。

而朱樹人在四川埋頭剿賊、給張獻忠最後一擊、平定地方重新恢復生產秩序的這三個多月裡,外面的世界,也再次發生了可以算是天翻地覆的大變化。

……

給朱樹人升官傳旨的宦官,是四月初抵達四川的。但按從京城出發的日子算,卻是早在三月中旬就啓程了。

所以崇禎此前給朱樹人的一切旨意,也都是以截止到三月中旬的天下大勢爲準的。

朱樹人並不知道,就在崇禎的傳旨使者離京後不到十天,第一個大變故就發生了。算算日子,當時崇禎的使者還在合肥給朱樹人和潞王府賜婚呢,應該就是沉廷揚去合肥擺酒送禮那幾天。

而這個變故,就是負責與黃臺吉秘密議和的兵部尚書陳新甲,終究還是因爲反覆拉扯、密信往還過於頻繁,最後終於行事不密,由陳新甲屬下的某個幕僚,把議和的消息泄露出去,爲京城的衆多御史言官所知。

這種消息一傳出去,當然是立刻就炸了鍋,無數御史言官當天就想搶着彈劾陳新甲——這可是大功一件!彈劾晚了這個人頭就被其他同僚搶了!

一開始,陳新甲倒也沒到必死無疑的地步,然而他身邊一個跟他站在同一戰線的朋友,緊要關頭卻又幫了一把倒忙,把這事情火上澆油了。

那位友人名叫謝升,也是內閣大學士之一。御史言官一派的劉宗周、黃道周要彈劾時,他去攔了一下,私下裡對劉黃等人說“你們別多事,陳新甲跟韃子議和這事兒,陛下也是默許的,你們別鬧大了讓陛下也丟臉”。

但言官們一聽這話,頓時更加羣情激奮了:原本還以爲是陳新甲私自叛國通敵,現在竟然是皇帝也答應向韃子服軟不成?我大明天子守國門,豈有皇帝認慫承認割地的道理!

於是一羣人擺出一副“文死諫”的樣子,直接衝進皇宮,請崇禎不能做這種辱沒祖宗的事情。崇禎一看這架勢,哪裡還肯承認確實是他授意陳新甲議和的,連忙表示他什麼都不知道。

這下好了,陳新甲不但叛國通敵、賣國求榮,還加上了一條誣陷君父,雖然這個誣陷的具體行爲是謝升乾的。

具體經過倒是跟歷史同期略有不同,蝴蝶效應之下,最後的結果就是陳新甲和謝升二人,被一起問斬!

(注:歷史上謝升做和事老的行爲桉發得更早一些,躲過了風口,所以沒死只是罷官。崇禎死後四個月他降了清,降清後又過了五個月就衰老病死了。)

內閣首輔周延儒還想挽救陳新甲,立陳陳新甲當尚書期間,並沒有大規模的喪師失地罪過,罪不當誅。但挽救無效,刑部尚書徐石麒也站在崇禎那邊,最後陳、謝都被殺了。

崇禎原本還以爲,殺了陳新甲最多就是朝中人事工作震動一下,但他很快就發現,問題沒那麼簡單。

僅僅半個月後,崇禎就在別的領域,爲他濫殺大臣的行爲,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原本因爲議和而暫停進攻的黃臺吉,得知陳新甲被殺,意識到大明內部肯定人心離散、人人自危,於是瘋狂加緊了進攻。

黃臺吉進攻,當然不是來給陳新甲報仇的,只是爲了給自己撈好處。而他拿到官面上說的進攻理由,自然也是“崇禎背信棄義,原本暗中通過陳新甲和我說他想議和,沒想到居然只是拖延時間欺詐我大清”。

黃臺吉得了這個懲戒欺詐者的藉口,八旗內部也就沒了反對的聲音,上下一心都跟着他開幹。

原本平時只是爲了殺人搶劫時,清軍的戰鬥力都足夠恐怖了,如今還得了藉口,自然攻勢更加迅勐。

而崇禎也因爲殺陳新甲的舉動,讓武將和知兵文官普遍心寒了,換取的只是籠絡到了一羣嘴炮御史言官的擁戴。

可黃臺吉的刀子砍過來時,這些御史言官又不能幫崇禎抗敵。

黃臺吉的清軍再次從薊門破口而入時,崇禎飛速下詔各鎮進京勤王,但別說山海關的吳三桂拖拖拉拉說遼東告急,來得很慢。

就連近在密雲的唐通、開平(唐山)的白廣恩,都壓根兒沒搭理崇禎,只說自己的防區也被韃子侵擾甚烈,已經陷入激戰,無力抽身。崇禎也拿他們完全沒辦法。

最後居然還是曹變蛟被調走後、剛剛接替曹變蛟當太原總兵職務的周遇吉,還算有點忠義,不遠數百里,從代州東出平刑關,進入河北平原勤王。

但周遇吉來的時候黃臺吉都在京城周邊殺掠了一大圈,殺害擄走數十萬人口,準備收兵了,周遇吉寡不敵衆,被清軍的殿後部隊返身衝殺一陣,折損嚴重,只能從平刑關退回山西。

而周遇吉勤王損失慘重,又連帶着激起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首先是山西的明軍變得無比空虛。曹變蛟走了,周遇吉還重創,李自成的一支偏師,在山西南部立刻得到了發展,不但把太原以南的汾水流域幾乎佔領。

更重要的是,山西地區今年再也不可能抽出兵力,去入陝給孫傳庭助戰了。河南地區去年又徹底被破壞,開封被淹了那麼久,春荒時沒糧食百姓都靠轉運南逃才能活,更不可能從河南抽新兵給孫傳庭當援軍。

流賊一方,得知黃臺吉又屠掠了一次北京周邊,李自成以下人人振奮不已,氣勢如虹,上下一合計,都覺得應該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趁着黃臺吉給他們打配合,立刻對孫傳庭發起總攻!

要是大明從這次黃臺吉入寇的損失中緩過勁來,再想對付孫傳庭,可就不僅僅是面對這麼幾萬人了!

孫傳庭麾下的老兵人數,最多隻有兩萬,去年孫傳庭上任後已經拼命擴軍了,但新拉來的壯丁,實在是素質不行,

陝西這地方,到了崇禎十六年,早已徹底不適宜人類居住,在陝西拉出來的兵,戰鬥力差還在其次,關鍵是士氣和忠誠度實在太爛。孫傳庭又發不出軍餉,連飯也不能讓新兵吃飽。

黃臺吉入關屠掠是四月份的事兒,五月初六,李自成就從河南、陝西向陝西發動了進攻。

歷史在這裡稍稍發生了一些改變,原本歷史上孫傳庭應該是主動出潼關去進攻李自成的,這次卻變成了孫傳庭稍有自知之明的在西安附近防守、李自成從黃河蒲阪津渡河進入關中求戰。

但孫傳庭畢竟知道自己糧餉不足,打不起持久戰,李自成渡黃河時,他想着半渡而擊賭一把,所以沒有死守西安城池,想反推到黃河岸邊,在蒲阪津把剛上岸的流賊打下黃河淹死。

於是,雙方最終還是爆發了一場極爲慘烈的野戰。

孫傳庭不愧是知兵之人,他半渡而擊的機會,倒也不算抓得太差,抵達蒲阪津的時候,李自成的部隊確實還沒全軍都渡過黃河。

但李自成的部隊韌性極強,被趕下黃河淹死的恐懼所激勵,暴發出了背水一戰的勇氣,着實扛了一陣。

對面的孫傳庭軍,一開始上上下下都聽了孫傳庭的鼓舞,說敵軍被半渡而擊,必然很快潰敗,所以那些半餓着肚子的明軍新兵才勉強一戰,只是想着打個順風仗能得點賞賜吃頓飽飯。

看到流賊死戰不退,戰鬥持續了半天后,明軍那些餓肚子新兵率先鬧了起來,戰線也就直接崩潰了。

孫傳庭親自督戰,左支右拙,卻沒擋住他剛募集半年的新軍崩潰反水,跟着流賊一起衝殺他本陣。孫傳庭最終也不敵死於亂軍之中。

天地良心,到死的那一刻,孫傳庭也不是帶兵能力不行,實在就是窮死的——歷史上,後來清軍中戰鬥力爆棚的不少部隊,其實就是明軍投降過去的。包括吳三桂,降清之後戰鬥力一下子就上來一個臺階,

說到底,還是明軍太窮,而從賊後可以隨便燒殺搶掠大秤分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戰鬥意志一下子就上來了。

人還是那批人,有錢就有戰鬥力,不發工資不給飯吃就沒戰鬥力。

孫傳庭的死訊和西安淪陷的消息傳到京城時,崇禎驚地跌坐在御座上,強忍了很久,最後還是遣散了宮女宦官,讓王承恩把門帶上,一個人偷偷嚎啕大哭。

“天不佑我大明啊!

!”

——

PS:主角以外的NPC世界,就用半章篇幅流水賬過掉,不細展開了。

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42章 塵埃落定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27章 困獸之鬥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98章 虛實相濟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198章 領旨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
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4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51章 不要做重複發明車輪的傻事第357章 大清存亡,在此一戰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47章 我講完了,誰贊成,誰反對第138章 別跟我解釋,去跟陛下解釋吧。第173章 早打早痛快,晚打打折賣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389章 工人的人頭稅,當然找老闆代扣了第88章 一代“名將”孔有德(六千字大章)第196章 煉丹煉出無煙發射藥第42章 塵埃落定第314章 尼堪:走晚了就別走了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179章 乘勝追擊第41章 俘虜艾能奇送京議罪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169章 救藩之功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60章 果斷就會白給第27章 困獸之鬥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199章 接手爛尾貨,當然要先算清楚賬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10章 刺槍法:從入門到入土第50章 整軍備戰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第278章 撼山易,撼南陽城難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321章 千年大計(六千字)第277章 南陽炮戰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9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羅馬便化龍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134章 決戰爆發第81章 防止情報泄密的最好辦法就是下克上獨走第39章 百萬漕民衣食所繫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章 剛來就被逼到了死角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125章 光復長沙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73章 斬殺劉賊,光復黃岡第226章 白撿一個漢中也不錯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186章 李自成掘黃河第109章 假消息滿天飛第98章 虛實相濟第96章 不想越級打怪第31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02章 精神攻擊(六千字大章,今天合併更新)第198章 領旨第77章 兩條都是死路,一條長一點,一條短一點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260章 連環蝴蝶效應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11章 對張逆的最後一戰第63章 不找個隊友上去賣一下,敵人怎麼肯接團第86章 陸上攻不下南蠻子水寨,就讓我大清水師上第293章 一個月內潤兩次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373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26章 前有劉國能,後有沈樹人第343章 中央突破,兩翼齊飛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192章 公地悲劇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271章 堅壁清野,東攻西守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209章 詐降不是那麼容易的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68章 一槍一個小盆友第202章 逆練張獻忠裹挾術第387章 藉着外敵的壓力,搞大明自己的變法第367章 滿人種田也是幫大明種的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第193章 無恆產者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矣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142章 抽絲剝繭,真相大白第236章 千里救駕第342章 光復中都(六千字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