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隨州炮戰

沈樹人四月十七清晨啓程、快馬加鞭去江陵求援,十九日深夜抵達,僅僅歇息一夜便次日折返。歸程途中因爲體力不支,騎馬難免會慢一點。

好在後半程坐船卻是順流而下,所以總共耗費的時間還是差不多,二十二日還是趕回了孝感。

孝感戰場上,賀錦和賀一龍當然也不會白白等待。

他們在四月十六初戰失利後,就拼命趕造攻營武器、等待後軍陸續集結。

十八日,前線的流賊主力就正式突破了三萬人,又過了兩天,總人數達到了四萬。

最後的一萬人,按計劃再有兩天也能到齊了,到時候就是實打實的五萬大軍泰山壓頂——也別嫌棄二賀的兵馬行軍慢,主要是他們得翻越大別山區行軍,走山路比平原還難得多,後軍還要帶重裝備和糧草輜重,就更慢了。

另外,經過三天的攻營武器趕造,流賊已經把方圓十里的綠化破壞慘重、砍了無數大樹,製作出了上千副可以作爲攻營掩體的簡易厚木大盾,可以讓士兵們推着抵近前沿、供攻營的遠程部隊躲在後面開槍射箭。

此外還有幾十具簡易的破門破木牆用的撞木、數十副短梯和壕橋架板。這些東西只要能推到近前,就能直接搭在相對高度不超過一丈半的夯土基座木牆上,形成斜坡,讓士兵們直接衝上去,比爬城牆可容易多了。

而最讓賀錦和賀一龍信心爆棚的一個理由,還是十九日入夜時分,他們軍中的火炮,終於被運到了前線!

沈樹人之前對付劉希堯、藺養成時,這些革左五營中實力較弱的營,沒有大炮。但流賊裡面勢力較強的部隊,多多少少都有幾門炮。

明末的戰爭形態,跟很多人腦補的很不一樣。尤其是崇禎五年之後,大炮技術早就擴散了,並非大明官軍獨有。

到崇禎最後幾年,大炮數量最多的勢力,居然是滿清——滿清從登萊兵變得到孔有德、耿仲明等漢奸攜紅夷大炮和鑄炮工匠投降後,一直非常重視狂造大炮。

到崇禎死時,清軍竟有超過兩百門大炮,數量爲天下之冠。所以歷史上後來史可法守揚州才那麼容易被轟塌了城牆,而聽說揚州被輕易轟爛後,南京守軍也被徹底嚇住,根本無膽固守。

除了滿清之外,當時天下紅夷大炮第二多的勢力,就是福建鄭芝龍,第三才輪到大明朝廷。

在滅亡前,朝廷擁有的紅夷大炮總數,也才一百多門。

而李自成、張獻忠兩大勢力,在最後兩年裡,火炮總數也膨脹到了幾十門的規模。再往下的小流賊,則有幾門到十幾門不等。

此時此刻,賀錦和賀一龍還不算太富裕,也是傾盡了家底,在隨州軍前集結了兩門千斤佛郎機、七八門普通佛郎機,紅夷大炮倒是沒有。

明末的紅夷大炮,自重普遍在三千多斤到四千五六百斤,對應西方的12磅艦炮和18磅艦炮。

原裝的荷蘭貨,裝藥裝彈都可以足額達到上述磅數。明朝國產仿製的質量差些,炮身還是一樣重,但裝彈藥要酌減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否則跟原裝進口一樣強裝藥,就很容易炸膛。

而佛郎機比紅夷大炮還落後了近百年,是16世紀的葡萄牙炮。

普通的佛朗機重三四百斤,可以裝一斤火藥和一斤的鐵彈,也就比斑鳩銃等最重型的火槍再擴大五倍裝藥而已,只能算是介於槍和炮之間。

千斤佛郎機是佛郎機裡最大號的,能達到一千斤,裝彈藥量也能達到火藥和炮彈各三斤多,摺合西方的4磅炮——所以最強的佛郎機,也不過才最弱的紅夷大炮三分之一的火力。

有些這些武器,二賀當然要立刻對左子雄的大營展開全面總攻!

……

於是,四月二十日,沈樹人回來前兩天。

這場新的攻防戰,就在灄水、漢水河口的孝感大營,爆發了。

拿到了大炮的流賊,覺得自己又行了,抖擻得不要不要的。

一大清早就大饗士卒、鼓舞士氣,給所有戰士吃飽了飯,甚至還每人都能分到點魚湯喝——魚是就近從漢水裡捕撈的,收穫不多,總共也就幾百上千條,做不到讓幾萬士兵人人吃魚肉,只能是熬上幾百大鍋稀薄的魚湯。

吃過了熱魚湯泡飯,流賊人人都覺得身上暖和了,精神飽滿地列隊出營,走了十幾裡,抵達了官軍營前。

上千副構築陣屋用的大木盾被推在前面,兩門千斤佛郎機、七門普通佛郎機也都推到距離官軍陣地分別一里半到三百多步遠的地方。

然後每一門佛郎機左右,還各自佈置了至少三層木盾陣屋,構築好防禦。如果沈樹人看到這一幕,怕是也會感慨:

這些流賊倒是夠無師自通的,這個時代的大炮普遍沒有自帶防盾,但是他們居然想到了把大木盾架設在左右兩側、只露出射擊正面的角度,以最大限度保護炮手。

當然了,流賊軍中不少炮手,甚至是負責炮隊的軍官,都覺得這有點多此一舉——佛郎機距離敵營營牆至少也有三百多步遠,弓弩和火銃是絕對不可能威脅到那麼遠的目標的,所以這些木質防盾估計也沒機會實際派上用場,最多就是讓炮手更安心,操作時別緊張。

列陣之後,賀錦似乎還準備打擊一下官軍士氣,又派出罵陣手,準備開炮示威後再勸降一次,讓官軍結結實實意識到自己絕無勝算!

……

左子雄、張名振和楊晉爵,在營內謹慎固守了三天多,沈樹人留給他們的紅夷大炮,也早就部署妥當了。

六門紅夷大炮,全部部署在了營地稍後一點的位置,以追求隱蔽和更高的視野、更好的射角。過去的三天內,讓士兵們挖土堆築了夯土炮臺,把大炮堆高。

另外,爲了更好的保護大炮,也爲了讓大炮可以發揮遠程獨頭彈和近戰霰彈切換的戰術,這三天裡,左子雄又在營內挖了第二道壕溝和夯土牆、位置就沿着大炮炮臺正面。

如此一來,當大炮需要發射霰彈時,火槍兵和長槍兵就可以退到大炮底下,不用擔心被霰彈誤傷。

紅夷大炮原本是沒有炮車的,因爲這個時代12磅以上的炮都是艦炮,在蓋倫炮艦上不需要考慮火炮的移動問題。

但沈樹人是見過架退炮的,他當然不會走這種彎路,所以當初從鄭成功手上拿來這些炮時,他就隨手畫了個草圖,再跟木匠們討論了一下,做了一個炮車,也不費多少事。

只是兩輪的炮車如今還比較難搞,還不穩定,起步階段沈樹人就先聽了木匠們的建議,搞成四輪的。

但前輪和後輪大小並不一樣,擱炮身的車板也就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再配合炮臺上土坡的曲面,便於控制炮擊俯仰射角——這種設計其實也有點超前,因爲這個時代明軍炮手對紅夷大炮的使用,九成以上都是直射,幾乎沒人去曲射,更沒有人會計算彈道拋物線。

此時此刻,已經嚴陣以待得飢渴難耐的左子雄,忽然看到二賀大動干戈,早已用望遠鏡嚴密監視,偵查清楚了敵情,然後喊來部將一起羣策羣力。

左子雄自己對大炮不是很瞭解,張名振卻是跟海寇作戰多年、在沿海地區見慣了大炮的,掃視敵軍陣地後,他立刻就分析出情況,報告給長官:

“稟左遊擊,這流賊應該是用了佛郎機和千斤佛郎機——我在寧紹衛打海寇多年,見慣了各種佛郎機,普通佛郎機射程三四百步,千斤佛郎機可達五六百步,也就是接近一里半。

現在看流賊部署的陣地距離,應該恰好就是這兩種了。不如讓我們的紅夷大炮先反擊吧!我們可以及遠,還部署在陣後高土臺上,我們可以打到敵軍敵軍打不到我們!

如果流賊捱打之後,非要用佛郎機反制,那就得進一步再推前至少兩百步,到時候就進入我們火銃和弓弩的射程了!”

左子雄點點頭,心裡也愈發鎮定了,沉穩吩咐道:“知道敵人打不到我們的炮就好,既如此,再給他們一點時間部署,等他們有更多士卒列好陣準備衝鋒,我們再開炮,讓他們進退兩難!現在就暴露,還不直接嚇跑了!”

張名振眉頭一皺:“可要是敵人孤注一擲、真衝進來了呢?佛郎機雖然肯定打不過紅夷大炮,可只要有開上三五輪炮的機會,就能把我們外側的夯土木柵轟爛好多缺口了,到時候賊軍就可以從缺口裡直接衝進來。”

左子雄冷厲地獰笑了一下:“忘了我軍在炮臺下方又臨時挖了一條溝、堆了一道矮土牆麼,雖然來不及部署第二道木柵欄,這點矮牆配合火器營,也足夠把衝進缺口的賊兵射殺!

我軍士卒原先也沒捱過炮擊,如果相持久了,難免也會士氣低落,既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做好第一道帶木牆的工事被敵軍突破的心理準備!”

張名振等人一聽確實有道理,沒有再勸,全部去執行了。

明軍原本看到流賊都有大炮,高漲了三天的士氣難免有所低落,都怕左遊擊讓他們寸步不退、在木牆後面萬一被大炮點名抽到就白白送死了。

現在聽左遊擊下令、讓所有長槍隊預先退到第二道土牆附近,火器營也只是在第一道牆的夯土部分後面蹲伏、身體也露出到土堆的高度以上、別站在木板後面,每一隊只留兩個哨兵起身瞭望。

將士們頓時又恢復了些信心,恐懼也被驅趕。大家都知道佛郎機也不可能直接轟穿地面上一丈多的土堆再打中人,不是陷進去就是跳彈,所以只要別躲木樁子後面,就基本上安全了。

很快,前沿的流賊越聚越多,開火準備也做好了,便在此時,左子雄放下望遠鏡,大手一揮,示意張名振開炮。

六門紅夷大炮,有四門12磅炮都瞄準了流賊那兩處千斤佛郎機的陣地,還有兩門瞄準了遠處的流賊將領旗陣。

一陣密集的巨響,六枚12磅實心鐵球在同等重量的火藥爆燃氣壓下飛射而出,劃過一陣淒厲的音爆尖嘯。

“轟!喀嚓!”六七百步之外木屑飛濺,二賀爲了保護大炮而部署的厚木防盾,反而弄巧成拙。

這個時代的炮彈都是實心彈,靠直接命中或彈跳貫穿殺人,隔了一里多地也不可能打得準,只能往人堆密集的地方隨機蒙。

射向千斤佛郎機陣地的四炮,一炮都沒直接命中千斤佛郎機,卻有兩枚打在了木盾上,一時木屑飛濺,形成了無數彈片,反而扎死扎傷了多名炮手,還有後排一些倒黴的普通流賊步兵,被反彈的跳彈蒙到,直接成了肉泥,死狀頗爲可怖。

而那兩炮飛向流賊將領旗陣的炮彈,毫無疑問也不可能蒙中將領,一炮直接打高了飛得老遠白白浪費,另一發好歹蒙中了賀錦的親衛騎兵人羣、擊斃一人一馬後反彈起來,碾出一條血路。

“唏律律——”賀錦的戰馬都被這巨響震得嘶鳴,旁邊質量差一些的普通軍官馬匹,就更是有人立而起,把背上的人甩下來的。

賀錦呆滯半晌,良久沒有反應過來,等到官軍又要開第二輪炮了,他才聲嘶力竭狂吼:“快開炮!還擊!朝着官軍營後打!把他們的佛郎機也打掉!”

第二輪,雙方几乎是同時開火,流賊的炮彈才飛出三五秒,官軍的炮彈又到了。也正是到了此刻,賀錦與賀一龍才意識到,官軍的裝備可能不是佛郎機,而是傳說中的紅夷大炮——因爲聽聲勢就感覺有點不一樣。

不過,他們也不敢確信,畢竟官軍的炮聲是將近兩裡地之外傳過來的,已經很輕微了,誰也不知道炮附近的聲音有多大,沒法比較。

流賊的臨時改變目標、從轟擊寨牆改爲炮火反制,顯然又弄巧成拙了。如果他們想打官軍的營寨防禦設施,好歹還能快速命中。

偏偏想打那麼遠方的紅夷大炮,以佛郎機的命中率,蒙幾十輪都未必能中,官軍又沒有多此一舉在旁邊放置防盾,所以想擊碎防護設施用碎木屑殺傷炮手都不太可能了。

官軍還非常歹毒地築高炮臺,這就導致瞄着炮臺去的彈丸,如果左右偏了,就直接飛天上去了,連跳彈反彈蒙死幾個的機會都沒有。

雙方瘋狂開火,雙方的士兵內心也如遭重錘一般經受了一番掙扎歷練。雙方都在賣力讓自己不要在炮聲下退卻逃跑。

五六輪之後,左子雄的火炮戰果越來越多,把流賊的木質炮盾陣地轟得七零八落,還炸死了幾十個炮手、炸傷了一門千斤佛郎機、兩門小佛郎機。

賀錦這才從最初的應對失措中反應過來,跟賀一龍緊急覈計,重新下令:

“炮隊別管官軍的紅夷大炮了,繼續按原計劃轟開營牆營門!讓步軍做好準備!只要看到敵軍營地被轟開兩三個口子,就能準備衝鋒了!”

到了這時,二賀已經徹底想明白了:這裡有四萬多人,在工事被炸爛、平地衝進去的情況下,敵軍有再多大炮也就是被繳獲的命!無非多死點人罷了!

要懂得忍耐傷亡!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章 大局爲重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0章 屢敗屢戰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16章 忠奸難辨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61章 先生繆矣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5章 奮勇爭先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0章 鮮廉寡恥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25章 奮勇爭先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90章 全勝而歸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46章 忽略不計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
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6章 論買房後立刻辦房產證過戶登記的重要性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章 大局爲重第222章 先剮張獻忠,後斬陳新甲,又喪孫傳庭第281章 徹底打服阿濟格第220章 招降李定國第20章 屢敗屢戰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2章 大明朝每一種稅產生的第一天,就會被人貪第16章 忠奸難辨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348章 朝鮮投明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23章 左金王之死第292章 曲線誕生的剃髮令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203章 連自己人都看不透國姓爺第105章 有了卡賓槍都不會用第45章 我說這是無主之地這就是無主之地第204章 忠奸難辨第215章 各懷鬼胎第74章 一鳴驚人,再鳴又驚人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146章 閣老之明鑑,過於張蒼。陛下之仁德,不亞漢文帝第252章 一念生死第71章 我的事情我做主(五千字大章)第249章 擁立抉擇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275章 南陽圍城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10章 多加了八百個心眼子纔拿下重慶(六千字大章)第61章 先生繆矣第25章 曹振德:寄了!我徹底開擺了!第180章 不得消停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386章 給大明二十年,讓大明再次偉大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124章 張獻忠:老子屠盡崇禎的親叔叔!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4章 兒子立功爹先升官第69章 秦淮金粉第295章 留髮者義民也;剃髮者難民也第206章 輕取萬縣第58章 夫濟大事必以人爲本第190章 四川巡撫之位和令嬡的婚事之間,只能選一個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177章 孤注一擲李自成第272章 殺韃初戰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370章 清堡宗順治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136章 決戰張獻忠-下第32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25章 奮勇爭先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309章 陛下的底氣都是國姓爺給的第49章 黃州的天,是沈老爺的天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77章 師出有名第3章 好學之心值得鼓勵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67章 潞王殿下在此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112章 沈撫臺之神速,遠過司馬懿擒孟達第307章 身中百彈豫親王(六千字大章不拆了)第304章 準備萬全,對多鐸的最後一戰第91章 仗打完了,內鬥推卸罪責卻纔剛剛開始第341章 孤可以假裝不知道(六千字大章)第20章 鮮廉寡恥第351章 好好學學大明在幹什麼,而你又幹了什麼第170章 轉移計劃第259章 繼承大統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2章 打折只會剁爪更狠第25章 奮勇爭先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86章 我還是喜歡你原來桀驁不馴的樣子第46章 忠臣的家屬未必不是壞人第48章 實事求是第234章 氣運是天定的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90章 全勝而歸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336章 朱樹人:提兵十萬援合肥第157章 飯要一口一口吃第26章 沈公子升官誰敢不服敵84章 偉大的撤退第46章 忽略不計第31章 拉攏關寧軍第229章 以戰驅賊第347章 狐假虎威的衣錦還鄉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