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狡獪

第713章 狡獪

張延齡很快就上交了一份有關閱兵式的實施細則。

朱祐樘看完後非常滿意。

雖然朱祐樘的前半生過得非常拘謹,但他畢竟是少年人心性,再加上張延齡對於舉行閱兵的理由總結得非常充分,且朱祐樘也希望自己能在文治武功上均有所建樹,所以他爽快地便答應了這次計劃。

不過當朱祐樘把東西交給懷恩,讓其去協助張延齡執行時,懷恩卻提出反對意見。

“陛下,彰顯國威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不能鋪張浪費,如此舉措只怕會勞民傷財,畢竟如今還在國喪期,很多事不宜大動干戈。”

懷恩知道,想要阻擋一個少年人的剛愎自用太過困難,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從這個少年的軟肋着手。

朱祐樘最大的優點,同時也是缺陷,就是他太過誠實和孝順了,完全就是個五講四美三熱愛的好孩子。

總是需要用一些大帽子把他那腦袋裡不切實際的想法給束縛住,否則就可能會出現剎不住車的情況。

朱祐樘解釋道:“延齡已有萬全的謀劃,說是開銷方面,無須朝廷額外調撥錢糧,還是由民間籌募便可。”

懷恩道:“陛下,難道您沒想過,民間怎會有那麼多浮財,隨時爲朝廷所用?如今正是鹽政改革的關鍵期,其中是否有什麼講究?”

就差說,你那小舅子,很可能是承諾出去許多本該屬於朝廷的好處,用中飽私囊的方式把利益轉移給民間商賈,才令他們一而再掏銀子來捐給朝廷。

朱祐樘看了眼旁邊的覃吉,問道:“老伴,你認爲延齡做事會沒有分寸嗎?”

覃吉一怔。

心想,這還叫問題?

預設有正確答案的問題並不叫問題,只是在傳話,讓我替你說出來而已,簡而言之便是嘴替。

即便覃吉現在已經很忌憚懷恩,但他還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原原本本說出來:“回陛下,奴婢會親自盯着,不會讓張家小國舅輕易把朝廷的利益許諾給他人。且以奴婢看來……好像並不需要如此。”

懷恩問道:“爲何不需要?”

覃吉道:“懷公公,您以爲,張家只有給皇宮所開的紡織廠一樁賺錢營生嗎?其實不是,小國舅一直都在打理家族產業,一年進項就有很多……當然基本上都捐給朝廷了。”

懷恩仍舊顯得很平和,道:“如此不過是將外戚握有的權力,轉化成了銀錢而已,會遭致民間的罵名。

“就好像張家先前被一些商賈和書生針對,不能每次都靠陛下來爲其撐腰做主。要得人心,就必須要服衆。”

朱祐樘笑道:“懷大伴,你說得很有道理,不過等你見過延齡做的那些謀劃,你便會知道,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欺行霸市之說,因爲他做的都是這世上不曾有過的買賣。反倒是唯一可能有競爭的紡紗織布,交給了朝廷,咱就不要去苛責他了。”

懷恩微微皺眉:“所以說,這次檢校京軍,乃由張氏一門來負責開銷?”

朱祐樘道:“具體用多少銀子,暫時還不知道。不過我想,既然把事情交給了延齡,就放手讓他去試試。

“估計要不了幾天,韃靼使臣就會到京城來。”

“那……陛下,李孜省或許不該繼續留在西北。”懷恩道,“以老奴所見,應當及早將他召回京來。”

“咦?他不是還沒完成護送布匹軍服和糧食西去的任務嗎?這纔沒幾天,就召他回京來?前後會不會……”

朱祐樘明顯有些擔憂。

懷恩道:“陛下先前不問詢過前山西巡撫翟瑄的近況,還讓他前往偏頭關接替巡撫職務麼?朝會上雖有爭議,但贊成者畢竟是多數,可以儘快頒旨執行。另外可派遣保國公等人繼續運送錢糧和布料等,往延綏去。”

朱祐樘搖頭:“不好不好。此等時候,不應該優先確保偏頭關的安穩嗎?”

懷恩卻很堅持:“偏關如今已無兵禍危險,且各處兵馬已在往偏關集結,反倒是陛下的恩澤,尚未布及偏頭關以西軍鎮。

“而延綏周邊又乃大明西北防務核心所繫,眼下更應該加強延綏等處防務,防止韃靼旁支部族襲擾邊關,給此番韃靼上貢增添變數。”

“是嗎?”

朱祐樘不太明白其中關節。

因爲他的顧問張巒現在稱病不出,張延齡也不可能時刻在身邊給他提供意見。

皇帝平時徵求軍事方面的意見,只能在朝堂上問那些大臣……而這恰恰是皇帝不太樂意做的事情。

除此之外,就只能聽取身邊近臣的意見。

眼下懷恩對於西北軍政有着先入爲主的偏見,導致皇帝在信息獲取上出現了很大偏差。

無法做到兼聽則明。

本來覃吉可以出言糾正……

但覃吉很清楚,現在懷恩自知在朝堂上時日無多,趁着致仕前,一直試圖影響皇帝對於外戚的使用。

覃吉作爲一個老好人,最怕的就是跳出來與人唱反調。

懷恩道:“陛下可以暫時調李孜省爲都御史,巡撫內三關等處,調其回居庸關,再從居庸關調回京城。一路上,正好可以近距離觀察韃靼人的動向。”

朱祐樘問道:“不給李孜省部屬,只是調他去居庸關?”

懷恩一臉認真道:“韃靼只是來了個使團,大概也就五六百人的模樣,防備無需多嚴格。反倒是應當擔心韃靼人在進京途中鬧事,趁機套取我方情報……”

“老伴,你覺得呢?”

朱祐樘打斷了懷恩的話,因爲他覺得懷恩的話有失偏頗,可惜眼下他只能問平時不太管事的覃吉。

暫時身邊也沒人可問。

覃吉遲疑片刻,嚴肅地道:“懷公公的提醒有一定道理,留李孜省在偏關,會遭到朝臣攻訐,致人心不穩。反倒不如將他……”

說這話的時候,覃吉也一陣心煩意亂。

因爲他知道說這話並非出自自己本意。

要不是懷恩提前跟他打過招呼,用人情或者威逼利誘的手段讓他屈從,他不會跟皇帝說這些。

但懷恩說過了,李孜省在不在偏頭關,於西北整體局勢並無多大影響,爲了西北長治久安,應該換個有資歷和能服衆的人接替李孜省,而之前小皇帝已經有了決定。

如此一來,就應該卸下李孜省的軍權。

至於先調其巡撫居庸、倒馬關等地,則是一種折中的考慮,說白了就是怕李孜省舉兵造反。

但其實就連覃吉都知道,懷恩根本是杞人憂天。

李孜省會造反?

憑什麼?

就因爲在偏頭關偷襲韃靼人,打了一場勝仗,就敢以現有的實力造反?他造反,誰會聽他的?

覃昌還是朱永父子?

朱祐樘道:“既如此,那就在明日朝會上提及此事,暫調李孜省回居庸關,至於覃昌和朱永仍舊留守偏頭關,以防韃靼人異動。至於送軍需等物的差事,交給他人來做。”

皇帝看似只部分同意了懷恩的觀點。

調走李孜省,可以理解,也能同意。

但偏頭關的大局絕對不能亂……

既然你們這麼防備李孜省,那就調李孜省一個,讓他換個環境,失去嫡系的幫襯,你們總不會再擔心他做什麼危害朝廷的事情了吧?

至於下一步,是調李孜省回京師,還是讓他繼續留在居庸關當個二線的御史中丞,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

……

幹清宮內議事剛結束。

覃吉率先走了出來,他本要趕去見張延齡,說及有關閱兵事項,誰知還沒走出幾步,就被追出來的懷恩給叫住了。

“我沒剩幾天好活了。”

懷恩開門見山道,“陛下已同意讓我回去頤養天年……最近我把手頭的事情交託一下,就到私宅去。今後這朝中事務,便與我無關了。”

覃吉詫異地問道:“您是要回鄉嗎?” 懷恩感慨道:“身是浮萍,已經回不去了。留在京城挺好的,這邊熟悉的人多,也繁華熱鬧,我不太喜歡清靜之所。”

覃吉一怔。

旋即他便想到懷恩曾被流放過,到中都守過皇陵,大概很怕那種寂靜無聲渺無人煙的環境,想活在煙火氣中。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致仕後歸隱田園。

顯然懷恩還有放心不下的事情,就算是退下去了,以懷恩的掌控欲,也想在暗中去協助皇帝掃除朝中的一些障礙。

“厚方,你得小心李孜省這個人。”

懷恩提醒道,“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我算是看明白了,張國丈爲人灑脫,可以做到不爭名奪利,但李孜省不同……此人狡詐無比,對張國丈的依附更多是一種利用,哪怕此番立下大功,將來也必然是大明禍亂的根源。”

“呃……”

覃吉不知該說點兒什麼好。

懷恩再道:“至於那位小國舅,就算能力再突出,也不是讀書人出身。如果他有功名在身,倒也沒什麼。只是他身爲外戚,即便將來能得到爵位,也不該脫離五軍都督府任差的範疇,最多是可以在內府中充任一些職位。”

覃吉附和:“是啊。”

懷恩道:“你知道我爲何會對李孜省如此防備嗎?”

覃吉先是點頭,隨即又搖頭。

“唉!厚方,你就是如此實誠,怎能讓人放心得下呢?”

懷恩感慨道,“我實在無法放心把司禮監交給你。你定要記住我今日的忠告……無論你再信任張國丈,也得防備李孜省。他……太狡獪了!”

……

……

清寧宮。

周太后一身素袍坐在那兒,閉着眼睛,手裡捻着佛珠,好似一尊活菩薩一般。

而一旁的大弟周壽,正在姐姐面前好一通訴苦。

“……要是李孜省都行的話,我們也可以啊,尤其是這次領兵去西北的保國公父子,他們壓根兒就沒打仗,就順利混到軍功。老姐您跟張巒的關係那麼好,爲何不幫弟弟們說說,讓我們也去西北走一趟呢?”

周壽這是在埋怨姐姐,明明守着一坐寶山,平時大侄子叫得親熱,但到了爲周家爭取利益的時候,就好像忘了還有這麼回事般。

周太后睜開眼,目光顯得很犀利,甚至帶着幾分凶神惡煞的味道:“就算來瞻他本事再大,也想不到他能幫李孜省取得軍功……如果早料到的話,我能不爲你們爭取?”

此時的周太后本就心煩意亂,聽到弟弟抱怨的話,心裡更覺來氣。

張巒提出計劃前,莫非她沒見過張巒?

沒提出過意見?

只是當時沒想到張巒這麼個軍事方面的門外漢,竟能幫李孜省這樣一個更顯得邊緣的人物打勝仗。

周壽道:“聽說姐姐在張巒提及出兵建議前,還曾見過他?”

“那又如何?”

周太后惡狠狠地問道。

周壽卻好像不知自家姐姐正在生氣,就像個不懂事的娃娃一般,繼續往姐姐傷口上撒鹽:“那爲何當時姐姐不提一句呢?”

周太后狠狠地吸了口氣,稍微平復了下心情,這才道:“當時朝中人都對來瞻存有偏見,認爲他在文政方面尚有一定能力,卻不敢讓他牽扯進軍務。當時我不過是想在他面前展現一下身爲長輩的豁達,誰曾想……”

我能說,當時我不幫你們爭取,完全是因爲我也不看好他?

我就是想借助我那大侄子的口,在我孫子面前展現一下他皇祖母是個通情達理之人,且大公無私,不爲私利全爲朝廷。

我要是知道後來能讓李孜省撿這麼大的便宜,能把機會錯過麼?

周太后見弟弟還想抱怨,氣呼呼搶白:“你少給我提李孜省,李孜省怎麼了?吾兒在位時,就對他稱讚有加,且能在朝中長盛不衰,他憑的是真本事!再說他一直都在通政司做事,有着充足的爲官經驗,你只是在都督府做個閒差,你能比嗎?”

周壽道:“取代不了李孜省,總能取代朱永吧?他就是跟在有能力的人身邊的一條狗,以前是汪直、王越,現在是李孜省……”

“哼哼!”

周太后道,“你別瞧不起保國公。至少他審時度勢,而你呢?”

“老姐,以後再有這樣的機會,您不能幫弟弟們爭取一下?家裡的小輩也想有所建樹。”周壽道。

周太后一甩頭:“來瞻最近病得不輕,我已經許久沒見過他了。你要是有閒暇,就該自己前去拜訪,探望一下他的病情,打點好關係。再怎麼說,我也認了他當侄子,以後……多親近有何不可呢?”

“這個……”

шшш▪Tтkд n▪C ○

周壽顯得很爲難。

周太后道:“我知道,都是外戚,必定暗地裡較勁兒。明明先前已給了你機會,你們也建立起了密切的聯繫,後來自己不去爭取,現在反倒怪起哀家來了?”

“咳咳。”

周壽感覺到,姐姐因爲生氣,已經開始倒打一耙了。

周太后指了指旁邊的箱子,道:“你們帶來的東西,我不需要,自個兒拿回去。還有,沒事別總往宮裡跑!看看人家張家……”

周壽道:“姐姐,我們總不能白來宮裡一趟吧?哪怕只是給家裡賞幾畝地呢?”

雖然周壽往宮裡送禮,看似對自家姐姐尊敬有加。

但禮下於人必有所求,周壽全都是爲了能多得一些實際的利益,比如說田宅,似乎這也是外戚立身的根本……除了土地能讓人心安,且能一代代傳承下去,成爲大地主,維持家業之外,別的真指望不上。

畢竟老太太年歲不小了,回頭若死了,那周家就將徹底沒落。

周太后冷笑不已,道:“這方面你們也得學學來瞻,你看他從來就不跟朝廷討要田地,且陛下想贈給他,他都不要。

“再看看你們,屢次三番給你們田地還嫌不夠,貪得無厭不說,還喜歡與市井百姓搶奪田產,多少次被人蔘劾?如此丟臉的事,就不能消停消停?”

周壽道:“田地能安身立命,能爲我周家延續香火,您不會不明白吧?”

“誰不知道多得幾畝田更好?但爲何張家就能忍住?”

周太后擺擺手道,“滾滾滾,回去後靜思己過,考慮一下是什麼導致最近這些年周家逐漸勢弱。別總說什麼萬家、張家,人家能上位,憑的是真本事!”

“唉!”

周壽只能在旁唉聲嘆氣。

臉色那叫一個不甘。

同樣是外戚,差距咋那麼大呢?

之前萬家得勢的時候,周家也沒像眼前這麼羨慕嫉妒恨……主要是萬家再牛逼,也沒超脫外戚恣意的範疇,全靠皇帝庇護纔有耀武揚威的機會。

而張巒卻走出了一條完全不一樣的路。

周太后道:“替哀家去探望一下來瞻,給我心平氣和好好說話,你年長他幾歲,他會尊重你的。有些話,我不方便去求我那小孫兒,但你可以去求來瞻,只要他肯幫你,你就能得到上進的機會。想李孜省不過就是去巴結奉承而已,這種事,你不會嗎?”

周壽道:“家底沒人家殷實,怎麼個巴結法?”

周太后顯得很生氣。

她大概聽出來了,其實弟弟就是在她面前叫窮,目的還是爲了得到一些田產。

想得到立功的機會是爲什麼?

最終還是落到田畝上。

說來說去,都是爲了所謂的“家底殷實”,根本不是爲國效命,更不會想着去灑熱血拋頭顱。

“不爭氣的東西。”

周太后罵罵咧咧,“希望後輩不會跟你們一樣。守着機會,卻能混成這般悽慘的模樣!萬家已是日落西山,你們也快了!

“走走走,不想再見到你們!索性眼不見爲靜。”

(本章完)

第551章 多個對手第518章 人好心善張部堂第474章 狐狸窩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366.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310.第310章 避無可避96.第96章 豪賭前的日常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第6章 懸壺濟世第688章 功過難分(第二更求票)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第527章 人選第727章 幡然醒悟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93.第93章 萬事俱備344.第344章 你對他們不夠了解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755章 一層身份足矣第42章 投機取巧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第578章 赴湯蹈火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698章 寒號鳥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425章 露餡(求月票)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第426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第20章 案發第623章 禮教大事第9章 投機主義者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763章 今時不同往日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第675章 同舟共濟第660章 火中取栗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637章 滅了他第37章 手眼通天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78.第78章 過小年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569章 老鼠屎(求月票)第697章 審時度勢278.第278章 出身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520章 悔不當初第486章 爭議第507章 你是天(求月票)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154.第154章 無理取鬧(求月票)第685章 勝似黨羽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333.第333章 大運快到頭第726章 莫非冒他人之功?108.第108章 雞犬升天(求訂閱)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第23章 真乃義士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第495章 十萬火急259.第259章 黑鍋誰來背?(求月票)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第195章 難得糊塗(求月票)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第632章 不保守第703章 用人不疑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517章 高枝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397.第397章 亂成一鍋粥第738章 密會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59章 鴻雁傳書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734章 無人送寒衣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94.第94章 只欠一關
第551章 多個對手第518章 人好心善張部堂第474章 狐狸窩第700章 打着旗號唱反調366.第366章 同是小舅子第197章 給太子下套(求月票)310.第310章 避無可避96.第96章 豪賭前的日常392.第392章 恨父不成鋼第434章 最有威懾力的中官第196章 他還是個孩子(求票)305.第305章 找來的不是幫手第6章 懸壺濟世第688章 功過難分(第二更求票)101.第101章 撥弄人心(求訂閱)第527章 人選第727章 幡然醒悟321.第321章 壽誕(求月票)93.第93章 萬事俱備344.第344章 你對他們不夠了解第681章 國舅的立場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755章 一層身份足矣第42章 投機取巧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第578章 赴湯蹈火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698章 寒號鳥第712章 有備無患第425章 露餡(求月票)261.第261章 貴人相助(求保底月票)第426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378.第378章 是非之地(求月票)365.第365章 依偎取暖270.第270章 賣官鬻爵,一本萬利303.第303章 治標不治本354.第354章 名不虛傳149.第149章 心中有喜方能沖喜第550章 護妻使我快樂第20章 案發第623章 禮教大事第9章 投機主義者385.第385章 跑不掉(求保底月票)第763章 今時不同往日139.第139章 看詞識女人(四更求票)第675章 同舟共濟第660章 火中取栗237.第237章 士爲知己者死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637章 滅了他第37章 手眼通天第419章 左右不是人78.第78章 過小年第546章 強大的靠山第711章 贏得人心第569章 老鼠屎(求月票)第697章 審時度勢278.第278章 出身340.第340章 他的春天,我的末日第709章 賓主待遇第520章 悔不當初第486章 爭議第507章 你是天(求月票)345.第345章 沆瀣一氣336.第336章 媒人下場154.第154章 無理取鬧(求月票)第685章 勝似黨羽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333.第333章 大運快到頭第726章 莫非冒他人之功?108.第108章 雞犬升天(求訂閱)269.第269章 能坑一個是一個(求票)第23章 真乃義士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第495章 十萬火急259.第259章 黑鍋誰來背?(求月票)137.第137章 老實人(第二更求月票)219.第219章 東宮女主人第195章 難得糊塗(求月票)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33章 先聲奪人第548章 我是你的炳坤155.第155章 目光如炬355.第355章 又升官了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第632章 不保守第703章 用人不疑第185章 打斷骨頭連着筋第517章 高枝132.第132章 逆耳忠言(第三更求月票)397.第397章 亂成一鍋粥第738章 密會384.第384章 無能(求保底月票)第699章 稱職的幕賓第59章 鴻雁傳書280.第280章 格局變了第547章 背後的力量第734章 無人送寒衣358.第358章 死馬當活馬醫94.第94章 只欠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