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

交趾兵馬並未攻城,開炮的其實是城頭的大明守軍。

沈溪已讓馬九在南門佈置二十門佛郎機火炮,此時開炮一方面是開戰初期立威,同時還有一個目的是調整射角,確定射擊諸元。幾炮下去,那些準備前行的交趾士兵嚇得退縮回去,真正被火炮命中的寥寥無幾。

有火炮作爲威懾,交趾兵馬不敢妄動,因爲此時大軍尚未完成渡河,於是在邕江北岸的空曠地帶集結。

交趾兵馬一萬多人在邕江邊上扎堆,毫無陣型可言,沈溪看着前方散亂的軍陣,連連搖頭,如果被這樣的軍隊攻進城來,那纔是奇恥大辱。

王禾、馬九、風昭原等將領站在沈溪身旁,仔細打量城外的情況。城牆防禦部屬已完成,守軍居高臨下,仍無法對交趾兵馬構成威脅,至於敵人這會兒距離城牆尚有一里半,更別想有什麼作爲了。

王禾見交趾兵馬沒有攜帶攻城器具,不由樂開花,問道:“大人,賊軍連雲梯都沒有攜帶,怎麼攻城啊?”

沈溪道:“南寧城牆不過兩丈,而城池東西兩翼山嶺上林木茂盛,敵人到了北岸現趕製攻城梯也不遲,又或者是砍伐大樹製成擂木撞擊城門,也可利用夜色掩護用沙袋裝浮土砌成階梯,還可用飛鉤攀援城牆出其不意發起攻城……類似的方法多的是,難道王將軍你不知曉?”

王禾笑盈盈點頭,他知道自己確實有些大意,沒敢迴應沈溪的話。

但過河的交趾兵馬未攜帶攻城器械這是不爭的事實,城頭上有防禦力極強的火炮作爲支應,賊軍過河後才發現,只能守在河岸一隅,連城牆根兒都難以企及,更別談什麼擄劫和攻佔城池了。

王禾洋洋得意,認爲交趾兵馬不太可能會像沈溪說的那樣,現打造攻城器械,只等着撤兵就是,而另一邊馬九卻瞧出一絲端倪,問道:“大人,若賊軍繞過南門,從別處攻城當如何?”

一句話,就把王禾的注意力吸引過去,隨後仔細一想,可不是麼,就算交趾兵馬現在無法攻打南城門,但城牆上的守軍也無法在城頭上威脅到敵軍,兩邊都鞭長莫及。

但賊軍身處城外,戰略上處於主動,隨時可以躲着城牆走,總會尋到城頭防禦的薄弱點。火炮沉重,想轉移則非常困難,沈溪手頭又沒有足夠多的火炮對所有方向均形成壓制,更何況還有夜襲、掘城等戰法可以利用,並不好應付。

沈溪點頭道:“賊軍兵馬幾乎兩倍於我,他們若分兵騷擾南寧府城,在各門尋找薄弱點,總會找到突破口,伺機殺入城中……”

王禾有些緊張了,連忙道:“大人,那您還等什麼,快派兵出城跟賊軍交戰!如果被賊軍攻進城來,以現如今城內的狀況,恐怕很難堅守!”

沈溪看了眼王禾,此時王禾有些亂了方寸,沈溪回過頭繼續查看城外正在整頓陣型的交趾兵馬,擺擺手道:“本官早有安排,王將軍不用太過擔心,現在先想想該如何守好南門便可!”

王禾雖然領命,但依然憂心忡忡,目光再也沒離開過城外的交趾軍。

而此時那些被趕鴨子上架的士紳,終於上了城頭,只是這些人並未被集中安排在一處,而是分散到城頭各個地方,他們拿着兵器,顫顫巍巍的模樣,跟城牆上守軍精神抖擻的颯爽英姿形成鮮明對比。

王禾見狀搖頭抱怨一句:“這羣窩囊廢,叫上來守城也屬於添麻煩,不如直接從城頭上扔下去祭旗算了……”

這話很快傳入那些士紳耳中,更是被嚇得不輕,只要有官兵從身邊經過,便像受驚的小雞,驚慌失措躲避,簡直無法目視。

……

……

城外交趾兵馬,於上午辰時三刻完成渡河。

就算渡河完畢,對方仍舊留下一千多兵馬駐守邕江南岸,一方面要防備後路遭遇明軍偷襲,另一方面則是要守着渡口,看守部分渡江船隻。

更多的船隻並未停靠在邕江南北的河岸上,而是在河中央等候,爲的是防備北岸士兵私自潛逃,又或者大明兵馬繞到南岸奪船。

由此可見,對方主帥用兵還是非常謹慎的。

交趾方面通過斥候反饋的消息,雖然認定明軍鑿沉所有船隻,斷絕追擊之路途,但有備無患,進可攻退可守方式成功之道。

可惜的是,交趾軍從上到下都不知道,沈溪給蘇敬楊下達的主動出擊時間,並非是北岸戰事快結束時,而是讓蘇敬楊先作爲先鋒,等交趾兵馬渡江完畢便出擊,在邕江南岸率先拉開戰事序幕。

就在北岸交趾兵馬準備結成陣勢,對南寧府城南門發動一輪攻擊時,忽然聽到背後傳來一陣驚天東西的喊殺聲,卻見邕江下游東南方五象嶺一線,大批明軍突然殺奔而出,旌旗招展,向己方營地衝來。

“開打了,開打了!老蘇帶兵出來了!”王禾在城頭看到邕江南岸的異常,忙不迭打招呼。

沈溪白了他一眼:“大驚小怪什麼?戰事總歸要開啓,只是遲早罷了,讓老蘇好好表現一把,如果他頂不住,我們再考慮幫忙!”

王禾打量沈溪,腦子有些迷糊,現在蘇敬楊明明在邕江對岸,中間隔着條大江不說,還有交趾兵馬上萬人,這樣也能幫上忙?

……

……

戰事在交趾兵馬沒有防備的情況下拉開序幕。

蘇敬楊所率兵馬,乃湖廣衛所軍隊,之前在寶慶府之戰中沒立下多少功勞,南下後又無建功立業的機會,這次遇到交趾軍,一個個都瞪大眼睛全力以赴。

這批官兵經過沈溪手把手訓練,實力遠在交趾軍之上,再加上憋了很久,終於遇到這麼好的機會,驟然殺出,很有威勢。

交趾軍主帥莫築安的帥旗已經到了江北,忽然發現自己後背受敵,卻苦於無法指揮南岸的部隊,因爲他身後跟後續人馬間隔着一條邕江。

這時候的邕江可不像後世那麼狹窄,寬約兩三裡,水流湍急,游過去肯定不成,哪怕水性再好稍有不慎也會被湍流捲走。

蘇敬楊所率兵馬,好像一股洪流,向着交趾兵馬衝去。

這次純粹是步兵間的戰鬥,雖然沈溪一路上都在練兵,但沒什麼實戰經驗,最好的實踐機會就是寶慶府之戰,可惜蘇敬楊的兵馬沒趕上,以至於湖廣兵南下後還沒真正參與過任何一場硬碰硬的戰鬥。

交趾兵馬算是訓練有素,在低沉軍官的指揮下,迅速整理陣型,分出一部主動向明軍迎戰。

可出人意料的是,在距離交趾兵馬一百步的時候,明軍突擊部隊突然停下了腳步,火槍手匯聚到了戰線前方,迅速整理隊形。

此次跟隨蘇敬楊出城的大約有二百四十名火銃兵,排成三個縱隊,交趾兵馬大聲呼喊着給自己壯膽子,轉眼衝近五十步距離。就在這時,明軍火銃隊第一排八十名士兵開始射擊。

“砰砰砰——”

隨着一聲聲爆響,明軍陣型前方和上方頓時被大股白煙籠罩,巨大的轟鳴聲震得雙方士兵耳朵嗡嗡作響。

衝在前面的五十多個交趾兵摔倒在地,鉛彈洞穿他們的身體,彈體遇到阻力在骨骼和肌肉中翻滾變形,形成外小內粗的傷口,交趾兵倒地後都沒有即刻死去,紛紛發出淒厲的慘嚎聲。

第一排火銃兵射擊完畢後,立即退回後排裝彈,然後第二排衝上去繼續開槍,接着是第三排。等重新輪到第一排上前時,交趾兵馬已經在雙方接觸的鋒面丟下上百性命,其餘人見勢不妙,轉身便逃。

即便交趾兵馬訓練有素,但這種尚未接戰便有那麼多人失去戰鬥力,那一聲聲慘叫,再加上火銃齊射的轟鳴和火光,對心理威懾太大,交趾兵馬受此打擊,迅速喪失士氣,四散逃跑。

接下來就是風捲殘雲的進攻。蘇敬楊所部刀盾兵代替火銃兵衝鋒到了前面,其後跟着的是長槍兵,而弓弩手則站在後排,對遠處試圖聚集的交趾兵馬射擊,火銃兵則專挑那種吆喝着試圖召集人的交趾校尉射擊。

很快,蘇敬楊所部殺進交趾軍營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交趾軍陣殺了個對穿,交趾軍留在邕江南岸的兵馬兵敗如山倒,向四處潰逃。

南寧府城城頭上的大明守軍精神大振,彷彿看到勝利的希望,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爲四五里外的蘇敬楊所部加油助威。

戰事發生僅僅一刻鐘,交趾軍在邕江南岸營地便被明軍攻破,交趾軍從後方撤兵的線路被斷絕,其位於北岸的中軍主力,似乎只有一條路徑可走,那就是直接攻打南寧府城,從正面破城將後方失敗化解於無形。

交趾軍也知道回兵南岸時間已經來不及,在這種情況下,交趾兵馬稍作整頓,直接朝南門掩殺過來。

至於繞城一週慢慢尋找薄弱點再作打算的可能,因邕江南岸戰事開啓已不復存在,就算交趾軍主帥莫築安有一定理性,他也只能分析出攻打城池纔是當務之急,至於選擇哪個方向已沒有意義,從別處打,讓明軍從後方渡河殺奔過來,就更沒機會了。

“南蠻攻城了!”王禾再次大喊大叫。

交趾軍畢竟有一萬餘衆渡河,隨着其展開陣型朝鎮江門殺來,那鋪天蓋地的聲勢頗爲嚇人。

沈溪拿着望遠鏡,看到交趾兵馬已衝到距離城牆一里的地方,立即舉起手臂,用力向下一揮,大喝道:“開炮!”

“轟轟轟——”

早已確定好射擊諸元的二十門佛朗機炮,逐一開炮,炮彈劃出一道道亮眼的拋物線,準確無誤地砸落到交趾兵馬前進的道路上。

隨着炮彈落地炸裂開來,火光閃現,迸射而出的火球裹挾着鉛子四處亂飛,交趾兵碰着非死即傷,全身上下血流如注。

幾乎是一剎那,交趾軍隊慘呼四起,城南的原野上殘臂斷肢到處都是,交趾兵馬結成的攻擊陣型瞬間散亂,其他人見勢不妙,紛紛選擇後退,與後面正在衝鋒的交趾兵迎頭撞上,亂成一團。

訓練有素的炮兵很快換好子銃,第二輪炮擊再次開始,打得交趾兵馬潰不成軍。

王禾在城牆上看得分明,躍躍欲試,想帶兵出城迎戰,但又知道可以憑靠城牆,取得更大勝果,一時間猶豫不決。

沈溪看了王禾一眼,道:“稍安勿躁,這兩輪炮擊下來,最多帶走交趾叛軍兩三百條性命,相對於敵人上萬兵馬,實在不足一提,對方統軍將領非泛泛之輩,必然會做出調整,這時候以逸待勞纔是正理!”

王禾頓時平靜下來,恭恭敬敬地說道:“是,大人!”

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八八五章 改變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二〇一六章 冥頑不靈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
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八七七章 哄孩子專家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五一一章 分家(第五更)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四五四章 認錯(第三更,慶新盟主)第一三五七章 總督府是閻王殿?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〇九章 茶肆危機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二二二〇章 聽說打了勝仗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二五二一章 只需一戰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八八五章 改變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二〇一六章 冥頑不靈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七九九章 殺雞焉用牛刀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二一四章 照例執行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一七五三章 君臣對壘第九十四章 刊印說本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一〇四九章 認清現狀(第四更)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四八六章 戰局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