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

按照李氏來信的要求,沈溪要及早回寧化縣備考歲試,正月中旬,沈溪剛跟家裡人一起過了上元節,就得跟沈明鈞一起動身回寧化。

這一年上元節放燈,藥鋪裡外老老少少,都把願望寫成希望沈溪能鄉試高中。

沈溪知道這是老孃和惠娘“強迫”家裡人這麼做的,一家婦孺會寫字的少,反正都讓沈溪來代勞,當着周氏和惠孃的面,她們敢說希望來年能找個好相公嫁了?

以前惠娘還總把身邊五個丫鬟的婚事掛在嘴上,可現在藥鋪裡外事忙,她兼顧不過來,就算秀兒她們都已經十七八歲甚至逼近二十歲了,她還是沒依照承諾嫁她們出去。

小玉和秀兒尚能忍受寂寞,綠兒和紅兒小兩歲,也不覺得怎樣,唯獨寧兒,從心底裡帶着一股不甘,總想找機會飛上枝頭變鳳凰。

沈溪帶着三家人的殷殷期盼,踏上回寧化的歸程,這條路沈溪走了幾次,已經很熟悉了。一同回鄉的還有宋小城夫婦和幾個車馬幫弟兄。

絮蓮剛生了兒子,宋小城難得年初車馬行和船行不忙,就帶着老婆兒子回鄉省親,算得上是富貴還鄉,“榮歸故里”。

等回到寧化縣城,沈溪馬上成爲一家人矚目的焦點。

頭年裡,沈溪還是以童生的身份回來,這才一年時間,沈溪就成了秀才公,而沈溪過了年也不過十二歲,就算以前沈家的頂樑柱沈明文,在十二歲時尚無資格考縣試,現在沈溪不但過了縣試,還是縣、府、院三試連考連過,汀州府府試得案首,院試第二。

無論在誰看來,沈溪未來的前途都不在沈明文之下。

“七郎,回來以後要好好讀書,這歲試看起來容易,但也不可懈怠,最好一次就能增補增生,那一年後你就能進補廩生。”老太太李氏在來拜訪送賀的鄰里面前,笑得合不攏嘴,但不忘提醒沈溪。

就算沈溪中秀才時她也沒像今天這麼得意,能把寶貝孫子帶回來在鄰里面前顯擺,纔是老太太一直期盼的事情。

這讓沈明文的妻子王氏看了很不爽:“娘,瞧您這話說的,可能七郎還想一次增補廩生,秋闈考個舉人公回來呢?”

這話聽起來是好話,但以王氏那陰陽怪氣的口吻說出,讓誰聽了都知道她心裡彆扭。她這兩年,有丈夫但守活寡,本來心裡怨氣就多,現在老太太喜歡這個寶貝孫子比他丈夫還多,她哪裡氣得過?她心想:“我男人好歹考了幾次鄉試,而且現在廩生也穩了,豈是你這個剛考中秀才的小屁孩能比的?”

但想到沈溪要跟她丈夫一起考歲考,心裡就不是個滋味兒。

李氏板起臉:“好好說話,七郎能一次中舉人自然最好,中不了,以後有的是機會。婦道人家,嚼什麼舌根子?”

王氏倒也識相,趕緊行禮:“娘,我錯了。”

李氏並未見怪,繼續對沈溪道:“你大哥成婚,你爹你娘都回來了,但你學業繁忙無暇兼顧,現在回來快到裡面去見過你大哥大嫂。”

沈溪這纔想起來家裡其實多了個女人,就是沈永卓剛迎娶不到一年的夫人,也就是以前的呂家小姐。

沈溪到中院的東廂房見過這位“大嫂”,要說姿色其實也就那麼回事,臉圓乎乎的,鼻樑不高,好在皮膚白皙,按照當下的審美標準算是個美人。

如今沈永卓已二十歲,只是過了縣試,家裡人對他抱的希望依然很大。畢竟跟他父親相比,沈永卓並不遜色,只是比起沈溪相形見絀,但誰也不是神童不是?

“回來後,跟你大哥一起讀書,少出來走動,過兩天,讓你大伯出來教你們學問。”

李氏很自豪,沈家兩個秀才,以後不用只指望沈明文一人中舉,沈家中興希望大增,但她對長子的溺愛終歸多一些。

畢竟長子是李氏一把培養出來的,培養小孫子的功勞,她雖然想記在自己身上,卻覺得有些愧疚,當初要不是沈明鈞夫婦揹着她送沈溪上學,沈溪到現在可能跟他的兄長一樣去大戶人家做工了。

不夠,在李氏看來,就算沈溪中了秀才,那也只是得到主考官的賞識,在才學上必定遠遠落後於進學多年的沈明文,讓沈明文出來教授沈溪學問正合適。

……

……

沈溪回到寧化,最想見到的人其實是王陵之,但他回來後就被關進院子,“閉門苦讀”,一直沒有找到溜出去的機會。

去年年底,即將滿十四歲的王陵之寫信到府城給沈溪,除了跟他討要“武林秘籍”,還告訴他準備參加今年的武舉鄉試。

沈溪知道,這小子鐵了心從武,對此,沈溪還是很支持的,沈溪把他所知道的《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司馬法》、《太白陰經》、《虎鈐經》等兵書按照武林秘籍的方式一一默寫出來,讓人送給王陵之備考。

沈溪希望將來若自己躋身朝堂,身邊能多王陵之這樣一個好兄弟,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正月底時,歲考時間正式公佈。

寧化縣的歲考定在二月初四和初五,雖然考期是兩天,但其實一天就能結束,發案的時間爲二月初六。

時間顯得很緊,這也是福建提學蘇葵要忙着到各府縣歲考,還要儘早回去準備秋天的鄉試,通常鄉試年遇歲考,一切都會從簡從速。

正月三十,沈溪終於見到兩年多沒見過的大伯沈明文。

沈溪本以爲沈明文關在後院讀書,兩年下來必定骨瘦如柴,憔悴不堪,但當他見到沈明文一臉富態,好像肚滿腸肥的贓官模樣般走到他面前時,簡直不敢相認這就是當初那個志在跟家裡鬧翻,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大伯。

沈家家境轉好,李氏對於膳食方面並未做太大的改善,主要是老太太堅持“成由勤儉敗由奢”,就算手裡有了閒錢吃穿也要保持樸素,但她對沈明文這個寶貝兒子卻持的是截然不同的態度,好吃好喝把沈明文供着,連筆墨紙硯都買最好的,連帶大房那邊母子生活也很好,跟其他幾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此一來,吃得好還不活動的沈明文,被老太太活生生養成個胖子,李氏對此很滿意,認爲沈明文這是“富貴相”,前途不可限量。

連王氏也在私下裡說:“看看小幺子,尖嘴猴腮的一點富貴氣沒有。”反過來的意思卻是她的丈夫“富貴逼人”。

在這兩年多時間裡,沈明文只有科試和歲考這幾天能從房間裡出來,以前從鄉下到縣城,加上旅途奔波,他還能在外面多呼吸幾天新鮮空氣,但現在沈家搬到縣城裡,剛考完試就要關回房裡讀書。

不過在考試前後幾天,房門不會上鎖,若老太太開恩,還會讓沈明文夫妻團聚,但必須要在房間裡,不得越雷池一步。

沈明文跟王氏好像牛郎織女一樣,只有等特定的日子才能團聚,沈溪想到一個胖乎乎的牛郎跟市儈的織女在幽暗的房間裡“鵲橋相會”,那強烈的畫面感讓沈溪感覺一陣惡寒。

“……這個歲考,是考四書文和五經文,你知道嗎?”

沈明文奉了老太太的旨意,要爲沈溪輔導功課,不過說出來的話,怎麼聽,都好像認定沈溪是不懂事的小孩子。

沈溪老實點頭:“知道了。”

沈明文“哦”了一聲,好像奇怪沈溪爲何會知道這麼重大的機密,他思索了一下,又問道:“你本經是什麼?”

“《春秋》。”沈溪再答。

沈明文聽了有些不耐煩:“好端端學《春秋》作何?要學的書太多,什麼《左傳》啊,《公羊傳》啊……這些你都讀過?”

沈溪心說這不是廢話嗎?我他孃的都考取生員回來了,要是連這些基本的書都沒讀過,你當我秀才的功名是大風颳來的?但他還是一臉認真地點頭:“嗯。”

“哎呀,小小年歲學得真不少,這個用八股做文章……你也學了?”

沈溪再點頭。

沈明文皺皺眉頭:“既然都學會了,你自己溫書,我去院子裡走走……”

沈明文顯得很敷衍,沈溪往院裡瞥了一眼,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原來王氏趁着老太太不注意,過來給沈明文送吃食,二人一同進了隔壁房間,然後傳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完了,完了……牛郎和織女又趁着王母娘娘不留神,偷偷私會……

連跟沈溪一同讀書的沈永卓聽了都有些面紅耳赤。

好在時間不長,沈明文便衣衫不整地回得房來,王氏也匆忙收拾好衣服出了院子。沈溪不由咋舌:好快!

沈明文回來,正襟危坐,喝杯茶就好像個蒞臨視察的官員一樣:“小七,聽說你院試考得不錯,我出篇文章,你和大郎一起做如何?”

沈溪道:“請大伯賜題。”

沈明文沉吟:“我想想,就這道題吧,‘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裡面的句子,你讀過吧?”

見沈溪點頭,他又看了兒子一眼,“大郎你呢?”

沈溪實在不知爲何沈明文會迂腐和木訥到這種程度,《論語》裡這麼簡單的句子,開蒙沒幾天的稚童都背過,沈永卓都過了縣試,豈能不知道?而且這題目,一想就沒甚營養,想想當初高明城府試的出題“學而時習之,有匪君子”,僅僅四字之差,題目的難度何止增加了數倍?

沈溪和沈永卓對這題目都不陌生,畢竟二人在府試中同時做過這道題,於是二人開始答題。

沈明文坐在那兒,顯得有些疲累,竟然靠着椅背沉沉睡了過去。

沈溪正在寫,沈永卓那邊對於破題和承題上有不解的地方,不由探過頭來看沈溪的答卷。沈溪也沒遮掩,過了半個時辰,沈明文才醒來,這時候沈溪和沈永卓的文章都寫好了。

“哎呀?文筆不錯,呃……湊合吧。”沈明文先看了沈溪的文章,留下簡單的評語。再看過沈永卓的文章,卻是大加讚賞:“大郎啊,你的文章很好,很好。”

沈溪不由探頭看了一眼,不由一嘆,沈永卓破題的句子還是抄他的呢。要讓沈明文當了學官,那一定是“舉賢不避親”啊!

************

ps:第三更了!

今天過了就要下新書榜了,天子弱弱地求一下自動訂閱!麼麼噠!

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
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五九二章 你逃我追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五七七章 賬目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一六五六章 乞骸骨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九九二章 翻臉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八〇一章 正三品的“代總督”(第三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五二九章 一步一步來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第一一〇〇章 英雄,美人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六七章 講理不成反被揍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四八章 勝利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五四三章 信任危機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三九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更)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