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

六月初三,湖廣都指揮使蘇敬楊一大早便帶着戰報來總督府請示,懇請沈溪率兵出征,一次性將湖廣之地的叛亂根治。

“……沈大人,湖廣兩司,外加地方巡檢司兵馬,數量在二十萬左右,而叛亂的賊人最多的也不過七八百,跟盜賊幾無差別,如此還任其逍遙法外,實在令大明軍隊蒙羞,您身爲節制兩省軍務的總督,不能坐視不理啊!”

沈溪打量蘇敬楊一眼,心想:“這話說得輕巧,平叛本來就是地方行都司和都司衙門的事情,怎麼出了事情老是推到我身上?我看全是朝廷把你們慣出來的毛病,有事就請示,本來自己能解決的小毛病,因爲拖沓,最後演變成大問題。”

沈溪反問道:“本官如何坐視不理了?難道讓本官親自領兵去地方平叛?”

這下蘇敬楊不知該怎麼說了。

都司衙門主要負責駐守城池和地方,而行都司才專門針對地方部族勢力的軍事機關,沈溪之前已派人去行都司傳達命令,增派兵馬前往湖廣西部和南部平叛,順帶還劃撥大批軍糧物資供應軍隊所需。

至於這筆錢糧最後用在了何處,沈溪不清楚,但以地方貪污成風來看,很有可能被各級官員給雁過拔毛,能真正用於軍隊的可能連總數的一半都不到,這就是大明官場最神奇的“漂沒”。

對此,沈溪鞭長莫及。

大明官場腐敗,已到腐蝕根基的地步,不是一兩個人的問題,而是大勢如此。天下烏鴉一般黑,沈溪不能把湖廣文官武將整個換上一輪,只好見招拆招,很多不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事情,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待慢慢解決。

沈溪嘆道:“湖廣二十萬官軍,卻被少量部族武裝打得滿地找牙,說出去都丟臉,但本官又能如何?”

“如今本官留守武昌府,身上有朝廷交付的重任,怎麼能輕易拋下一切,到一線去領軍作戰?如今要平息地方叛亂,最好以招撫爲主,再輔以軍事打擊。本官准備派人前去安撫各少數民族,蘇將軍可有好的人選供參詳?”

蘇敬楊怔了怔,感覺自己跟沈溪說的不是一件事。

他分明是來提請出兵,而沈溪說的卻是不出兵,而是派人“勸降”。在蘇敬楊這樣的武將眼中,居於山野的少數民族並非王化之民,而是生番,野蠻人,必須要用武力鎮壓,哪裡有跟他們講道理的空間?

蘇敬楊趕緊全解:“大人,番民不知教化,還是出兵征討爲好,官兵們可都眼巴巴看着您,隨時聽從您的調遣啊!”

湖廣二十萬駐軍,說白了大多是負責耕田種地的衛所兵,天下承平已久,各衛所深處內地基本難以碰到戰事,平日連操練都很少,跟邊軍比起來,戰鬥力遠不止差一籌那麼簡單,這些兵馬平時連剿滅山匪都成問題,應付大規模的叛亂戰爭更感吃力。

沈溪從來沒指望靠湖廣地方兵馬做出什麼成績,就算他是湖廣、江贛兩省軍隊名義上的總指揮,也不想在地方少數民族叛亂這種事情上多摻和。

酷暑到來,湖廣之地隨之迎來豐沛的降水,南方江水兩岸夏季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防洪,這是沈溪以前所沒接觸過的差事,布政使司那邊已經多次給總督衙門來函,希望儘快跟朝廷申請防洪款項。

在這種情形下,沈溪更不想冒着高溫,帶着兵馬去湖廣西部和南部這些在大明尚且是蠻荒之地的地方打仗。

沈溪心想:“別等戰事打到一半,我自己先因爲遭受蛇蟲鼠蟻叮咬,或者山林瘴氣中毒倒下,那就太不明智了。現在朝廷又沒逼我去平亂,我只需要遠程遙控指揮即可,朝廷如果命令我統兵,到時候再走一步看一步。”

因爲湖廣西部和南部的少數民族叛亂,未影響到大明核心利益,只要地方上儘快平息戰火便不會有麻煩。

沈溪作爲湖廣、江贛兩省總督,要做的便是調兵遣將,保證後勤補給,以他爲人處事的老練,當然不會爲了一點民族糾紛而領兵征戰。

這種戰事,勝利了朝廷也不會記下功勞,還會在史冊中鎮壓民族起義劊子手的罵名,要是輸了,那更是丟臉,或許會遺臭萬年。

無論蘇敬楊怎麼說,沈溪始終不爲所動,說不領兵就不領……讓我調度一下兵馬可以,想讓我親自上陣,沒門兒!

我還等着老婆孩子來湖廣跟我團聚呢!

沈溪對蘇敬楊道:“蘇將軍回去後,多研究一下湖廣地區的地勢地形圖,有什麼好的圖冊,也給本官這邊送一些過來,本官好研究一二。初來乍到,本官對地方不甚瞭解,貿然出兵非常危險,知己知彼方爲上策。況且夏季多雨季節已來臨,本官要將注意力放在防洪上,無心軍旅之事!”

蘇敬楊緊張地說道:“大人,難道地方安穩,不比防洪來得重要?”

沈溪板起臉:“地方安穩,只涉及到湖廣西部和南部一兩個府,地方上尚且有數萬兵馬鎮守,叛軍斷不至於北上殺到湖廣腹地。而湖廣乃是我大明糧倉,今年夏天已經連續連下了幾場豪雨,如果後續雨水不停,必然要鬧洪災。湖廣遭災,糧食減產或者絕收,那全天下的百姓當如何?”

大明剛建立那會兒,尚有“蘇常熟天下足”的說法。

但隨着江南工商業日益發達,城市的膨脹侵蝕了農業的發展空間,同時大量良田用於種植桑樹、茶葉和棉花,以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導致長三角地區的糧食種植直線下降,而湖廣則由於連續開發,逐步成爲全國糧食的主產地。

靖難之役後,南糧北調逐漸成爲一項傳統,但由於長江中游區域一直飽受水災困擾,該地區能否風調雨順,全看天意,一旦湖廣遭災,糧食調度不出去,全國許多地方的老百姓可能就吃不上飯了。

蘇敬楊聽沈溪的意思,不想親自領兵出征,他不敢多嘴,趕緊叫人爲沈溪準備一些湖廣西部、南部的圖冊和府志、縣誌,讓沈溪充分了解該地區的風土人情,順帶按照沈溪的吩咐,安排地方衛所、千戶所日常屯駐和練兵。

蘇敬楊很識相,他知道這時代文官至上,跟沈溪較勁兒不明智……沈溪能幫他的地方太多,隨隨便便上個奏本,誇讚一下地方都司衙門做事妥當,朝廷就會記住蘇敬楊的功勞。

蘇敬楊跟其他地方將領一樣,一心想跟着沈溪建功立業。

在這之前,只有邊軍體系才能栽培出王公貴胄,而地方都指揮使因爲並非世襲,蘇敬楊很想爲自己的子孫後代爭取到公侯世卿,所以纔會極度渴望沈溪領兵出征,他纔好跟着沾光。

沈溪有意組建一支由總督衙門直接統轄的兵馬,蘇敬楊心想,既然這位新任兩省總督對於地方平亂的事不那麼上心,那就乾脆幫總督衙門組建一支軍隊。

沈溪作爲兩省總督,有直接統兵權,就算朝廷不給沈溪組建兵馬的詔令,沈溪也可以自行組建兵馬,甚至可以任命一些將職,同樣可以得到朝廷的承認,這就是著名的“標兵制度”。

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一七二章 負心人(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二三七九章 壓不住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十六章 夏主簿
第二四〇二章 宴客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六九章 異想天開第一九二九章 沒對比就沒傷害第二〇九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九八八章 新老外戚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一七二章 負心人(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一三四八章 生病還是中毒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三三三章 大權在握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一三六八章 兩種作物(求月票)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一一九八章 信心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九二六章 背後有深意第二三七九章 壓不住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十六章 夏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