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

城外交趾軍畢竟久歷戰事,在後路斷絕的情況下,其統帥莫築安立即調整了進攻手法,散開隊形,然後用盾兵掩護槍兵和弓兵,準備一口氣衝到城牆下,用弓箭近距離發起攻擊,伺機破城。

但沈溪早有準備,一方面利用盾兵架在城垛上保護城牆上的弓兵、火銃兵和炮兵不被交趾弓兵的流矢所傷,一方面讓弓兵和火銃兵,在盾兵突然撤離城垛的一剎那,向城下猛烈射擊,密集的火力打得毫無心理準備的交趾叛軍潰不成軍。

再加上連綿不斷的炮火對交趾兵馬後翼進行阻斷炮擊,交趾兵馬上不來,退不下去,戰事沒持續多久付出上千條性命,但他們連南寧府城的城牆都沒摸到。

在這種情況下,交趾兵統帥莫築安果斷下令,全軍沿着邕江北岸往城池西北方的山嶺地帶撤離,妄圖從邕江上游乘船逃跑。

前文說過,交趾方面的運輸船隻大多停在邕江中央,如今眼見情況不對,對方水軍指揮官回過神來,指揮船隻向上遊逃竄。蘇敬楊率軍沿着邕江南岸發起追趕,戰鬥持續不斷,一直到午後依然有零星戰事發生。

邕江北岸,王禾奉沈溪命令,率領本部兵馬出城,對交趾中軍實施壓迫式的追擊,只要看到交趾中軍有那支部隊落到了後面,立即如同猛虎一般上前吃掉,如果交趾兵馬實施反撲,立即選擇後撤,利用火銃和弓弩遠距離打擊對手。

宣化城外兵荒馬亂,城頭卻井然有序,高集以及一衆士紳眼看交趾兵馬撤走,如釋重負,滿臉疲倦地坐在城垛下,後背靠在城牆上,都好像死過一回,“呼哧”、“呼哧”喘着粗氣,暗自慶幸“死裡逃生”。

但其實城頭上根本沒經歷多大危險,因交趾軍箭矢很少射到城頭上來,明軍死傷幾可忽略不計。

又過了差不多一刻鐘,城外喊殺聲逐漸遠去,幾名士紳這才從地上爬起,縮頭縮腦地在城垛處看了幾眼,這才疾步走到高集跟前:

“府尊大人,城外南蠻兵馬已撤,咱們是否跟沈大人請示回城?家裡人可都等着我們歸去呢!”

這會兒士紳無不對高集恨之入骨,就因爲幫高家“討公道”,才落得這般下場,居然親上城頭面對南蠻兵馬攻城,嚇都嚇死了,此時此刻他們哪裡還有心情再鬧騰下去?誰都想早點兒回家跟老婆孩子團聚,這種劫後餘生的慶幸,讓他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那些被沈溪查封的糧食物資,似乎也不算什麼了,就當是給士兵犒賞。至於高寧氏“被沈溪糟蹋”激發的憤怒也早就煙消雲散,事情到底沒發生在自己身上,沒有切膚之痛,自然也就不會緊咬着不放。

就算沈溪真的爲非作歹,也等事到臨頭再說,如今懶得再多想!

絕大多數士紳此時都想高集跟沈溪達成和解,別讓他們夾在中間爲難,但又知道這樣實屬強求,乾脆私下裡商議找代表跟沈溪商談,以期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除了高集外,城中最合適跟沈溪談判之人便是宣化知縣彭大成,至於南寧府衙那些官員,則士紳們看來都是高集的應聲蟲,壓根兒指望不上。

彭大成今天也上了城頭,作爲文臣,眼看着箭矢在頭頂飛來飛去,城頭的佛郎機火炮一下一下地噴吐烈焰和炮彈,腳都嚇軟了,這會兒正扶着城垛不敢動彈。

不斷有士紳過來說項,彭大成連連搖頭,意思是這件事跟我無關,但就算他再嚴詞拒絕,還是不斷有人過來跟他“請命”。

“縣令大人,城外戰事已結束,沈尚書讓我來接您以及諸位鄉紳下城頭!”突然一個熟悉的人出現在彭大成身前,正是他的堂弟彭大珩,旁邊有士紳聽到彭大珩的話,忽有再世爲人之感,一個個相擁而泣。

一名士紳上前來求證:“彭捕頭,你不是開玩笑吧?沈大人真的如此吩咐?”

彭大珩有些莫名其妙,反問道:“我有幾個膽子,敢胡亂編造沈大人的軍令?諸位,回城去吧,免得在城頭上遭遇流矢,這可不是開玩笑的……雖然城外南蠻賊軍已潰逃,但難免有漏網之魚,官軍正在發起追擊,沈大人說了,你們都是防守南寧府城的功臣,他會向朝廷跟你們請功!”

“誰要他假惺惺爲我等請功,命都快沒了,請功有什麼用?狗曰的……”有人剛出聲抱怨,旁邊立即有士紳衝出來死死地捂住他的嘴,然後討好地看向周邊怒目而視的官軍。

很快,一羣士紳便往城下走去,彼此攙扶着,亦步亦趨。這場仗他們身體無恙,但精神卻遭受巨大打擊,如今已沒一個人再敢跟沈溪鬥下去,誰都知道這位帶兵的沈大人不好惹。

……

……

南寧府城,靠近南門的大明軍營,兵馬出擊後將指揮部轉移到此處的沈溪,正在聽取前線發回的急報。

交趾軍隊在邕江南岸遭遇大潰敗,死傷在七八百人之間,另外有五百多人被蘇敬楊部俘獲,剩下的則南逃遁入深山老林中。

至於江北的交趾軍,則在攻城未果後潰散,其主力沿着邕江往南寧府城西北方奔逃,也有部分試圖游泳過江,少部分僥倖成功後成爲了俘虜,其餘皆被洶涌的江水吞沒。

這一戰,交趾軍中軍折損一千八百人左右,眼下被俘的已超過兩千,剩下的七八千兵馬都在奔逃中。

沈溪軍中主要將領,要麼在城外追擊交趾賊軍,要麼在城門外打掃戰場,真正在沈溪面前聽命的只有馬九一人、

這一戰中,馬九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畢竟火炮只開了五六輪,剩下的基本都是靠弓弩和火銃震懾敵軍。

雲柳和熙兒負責的情報系統,不斷利用快馬進行傳報,沈溪軍中僅有的戰馬都用來傳遞消息了。

彭大珩陪同官紳下了城牆,馬上回來跟沈溪稟告。這一戰中,彭大珩被沈溪破格提拔,作爲標下將領使用,也立下不小的功勞。

“……大人,除了高知府和少數幾名府衙官員外,其餘士紳皆已下城頭。大人,如果您覺得高知府礙眼,卑職願意帶人將他架下來……”

彭大珩已被沈溪的胸襟折服。

與其說沈溪把城中士紳強行拉上城頭守城,不如說是讓那些官紳親臨一線觀戰,讓他們體會到戰爭來臨時個人是如何的渺小,原本在他們眼中微不足道的明軍將士,又是何等的重要。

彭大珩讀過私塾考取過童生,覺得沈溪這個方法非常有用,戰事進行中未有一名士紳死亡,甚至連受傷的都沒有,但這一番經歷對他們的衝擊會很大,不自覺就會反思以前的所作所爲,起到盪滌靈魂進而深明大義的作用。

沈溪搖頭道:“不妥。你是彭知縣的人,你去的話會讓高知府認定彭知縣暗中讓你通風報信……也罷,讓高集在城頭多冷靜一下,如今對交趾關鍵一戰已宣告結束,接下來就是連續不斷的追擊戰,本官不能在南寧府城停留。”

“預計今天下午,本官就要帶兵離開,南寧府城的事情可能需要地方官府負責,爲了大局,本官不會跟高知府過意不去!”

在這件事上,沈溪明顯以德報怨,這越發讓彭大珩爲沈溪感到不值,因爲他是城中少數幾個確信沈溪並未碰高寧氏的人,只是他身份低微,說話無人採信,現在沈溪重用他,感覺無比榮幸。

彭大珩請示道:“請大人將卑職調到軍中,卑職願跟隨大人南下征伐趁火打劫的交趾賊兵,還大明故土!”

沈溪笑了笑,道:“我也想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只要交趾光復,則兩廣和雲南的戰略態勢會得到基本改觀,大明西南穩若磐石。可惜本官未得到朝廷準允,無法擅自帶兵進入交趾,只能將其驅逐出境!”

彭大珩仍舊低着頭懇求:“請大人徵調!”

“嗯!”

沈溪微微點頭,“你在縣衙當差,日子本可過得輕鬆自在,但既然你有爲朝廷效命之心,本官就成全你,讓你跟隨軍中,在我帳前效命。至於你能立下多少功勞,全看你的表現了!”

彭大珩精神振奮,能得到沈溪認可,他覺得這是自己最大的成功,接下來正如沈溪所言,一切靠表現說話。

就在彭大珩奏稟時,城外更多情報傳遞回來,沈溪沒有避忌彭大珩,讓人直接奏稟。

不管是蘇敬楊還是王禾,追擊作戰都一切順利。

交趾中軍在邕江上游北岸的山林地區,好不容易穩住陣腳,用一部分人馬拖住王禾率領的追擊兵馬,另一部分則趁機登船,逆江而上,向江州和太平府逃去。

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八章 啓程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
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二五二二章 謀逆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七四章 才女的情懷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四九四章 當庭翻供(第七更)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一一八章 成藥生意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一五五三章 太平府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二一二八章 一場空第一三六五章 準備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九八七章 謝恆奴有喜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二四六二章 大勝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五六九章 不用自謙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八章 啓程第二二二五章 總攻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二七九章 擔責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五〇章 促膝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六九二章 大明國史第七五七章 鹿鳴宴第一一〇四章 克復榆林衛(第三更)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一一二八章 不那麼簡單(第三更)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一五七〇章 芙蓉帳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