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

就在吳省瑜立下他的雄心壯志之時,作爲事件的主人公,沈溪卻還在陸氏藥鋪二樓由陸曦兒房間改造的書房裡,優哉遊哉地畫着他的山水畫。

沈溪畫得很認真,就好像當初給葉名溯的那幅畫一樣,他畫的是一幅山水人物。在沈溪的這幅山水畫中,一名女子立在溪流邊,側目而望,顯得幾分多愁善感。女子舉着傘,似乎是在等人。

作完畫,沈溪對於他這幅作品非常滿意,卻不知該作出怎樣的題跋。突然想到一首詩很合適:“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是曹植的詩。

等題上去之後,沈溪突然又覺得不妥,光是容華若桃李,似不能形容他心目中近乎完美的惠孃的形象。

他在後面又增添了一句:“清溪流心惠,絕世而獨立。”

前半句,沈溪把自己的名字,和惠娘名字各取一字在內,至於“絕世而獨立”,則取辛棄疾《水龍吟》一段。

寫完之後,沈溪覺得很滿意,不由想珍藏起來,或者回頭送給惠娘。就在此時,門突然“嘎吱”一聲從外面打開,回頭一看,卻是惠娘和謝韻兒一同走了進來。

“呀,就說這小子在樓上沒做好事,你看,他在畫畫。”

謝韻兒臉上帶着幾分得意的笑容,也是相互間熟稔了,她逐漸把自己當作是這大家庭的一員。

沈溪本來還想掩藏,但剛題完詩,上面的墨跡未乾,這下被抓了現行,藏無可藏。

謝韻兒拿起畫來一瞧,道:“別說,小郎的畫工真是不錯,只是這山水不山水,人物不人物的,有些怪異。‘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清溪流心惠,絕世而獨立’。姐姐,我倒覺得他畫的和寫的……是你啊。”

惠娘面色微微一紅,道:“妹妹,你可別亂說,這麼個小人兒,看不清容貌,怎知是我?”頓了頓,她好像要故意掩飾一樣,目光並未迴避,直接看着沈溪問,“這首詩倒是不錯,你寫的?”

“是啊。”沈溪臉上露出天真無暇的笑容。

“呸。”

謝韻兒在一邊罵道,“這詩的前半段,分明取自曹植的《雜詩·南國有佳人》,你小子欺負我們不懂詩詞,攬在自己身上,好不羞臊。”

沈溪略帶不滿:“謝姐姐好沒趣味,我寫出來的詩,你非要說是別人寫的。那我問你,後半句是誰所作?”

這下謝韻兒被問得啞口無言。

惠娘不由抿嘴一笑,她剛纔不承認畫的是她,可她瞧出來了,那女子在整幅畫中並沒有太多的筆墨,僅是稍微勾勒一番,但無論是側臉還是身姿都與她很相似,尤其是“清溪流心惠”,分明是藏着她的名字在裡面。

惠娘神情稍微變得嚴肅:“小郎,關於你被點爲府案首引發的紛爭已經結束了,官府那邊把你的文章公佈,總算堵上那些人的嘴。姨不懂文章,不過姨拿你的應試文問了一些人,他們都說你作得好。從明天開始,你就可以去學塾讀書了。”

本來是好事,可沈溪卻高興不起來,因爲這意味着他的假期結束了。

謝韻兒道:“看你垂頭喪氣的樣子,一點兒都不像是認真學習的模樣,若是我的弟弟如你一樣不認真學,我一定拿戒尺打他……小郎,謝姨有件事問你,這首詩是誰寫的,全文如何?”

說着,謝韻兒把一張紙遞過來,上面寫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正是他在府試中引用的那句。

沈溪搖搖頭:“無可奉告。”

“你小子……”謝韻兒有些急了,最後跺跺腳,“姐姐,你是否也該管束一下小郎,怎麼說他也是你乾兒子?”

惠娘笑着搖頭:“纔不是呢,當初要收小郎爲義子,曦兒那丫頭反對得厲害,我想等她年長兩歲再說,此事就沒成。”

謝韻兒突然慧黠一笑:“那就怪不得嘍。”

怪不得什麼,她沒有說,惠娘也不好意思問。

到晚上吃飯時,周氏也從房裡出來一起吃。

本來謝韻兒晚上要回家吃飯的,可不知從何時起,藥鋪裡晚上開飯的時候,會多留一雙筷子給謝韻兒,謝韻兒每天先在這邊吃過纔回去,一來是這邊飯食質量好,二來是能坐下來跟惠娘和周氏說說話,對於不太懂生意經營的她來說,交談一番能令她收穫不少東西。

“姐姐怎的出來了?姐夫不回來,就讓丫頭們給你送飯過去。”惠娘見周氏裹得嚴嚴實實走了出來,趕忙上前攙扶。

周氏嘆道:“也是進了城才感覺嬌貴,以前生憨娃兒那會兒,上午剛生了孩子,下午就要下廚做飯,第二天就得下地做農活,也沒覺得怎樣,反倒是這次……可能是年紀大了,身體不中用了吧?”

惠娘笑道:“姐姐,你怎不說是因爲一次生下龍鳳胎,身子受不住纔會這樣?既然來了,就坐下來吃,姐姐這些天在牀上,有丫頭和姐夫照顧,是舒坦,不過也該多下來走動,活動下身子骨。”

“可不是。”謝韻兒也附議道,“這些天沒姐姐在鋪子坐鎮,光靠我一人,有些吃不消呢。”

周氏笑着點頭,道:“好好,等我做完月子,就出來做事。不然有人該說我吃白食了,我這個當夥計的可擔不起……”

一屋子女人坐下來吃飯,有說有笑。

吃過飯,謝韻兒即將走的時候,她突然又跟沈溪問起那句詩的事。

沈溪搖頭道:“謝姐姐問了也是白問,這並非我平日裡隨手寫的雜詩,而是我府試時靈感之作,當時只想到這麼兩句,從未想到會拿出來被人點評。”

謝韻兒好像置氣一樣說道:“你不說就算了,我回去查閱一番,一定能知道出處,到時候保管讓你心服口服。”

沈溪還真不信謝韻兒能去查出什麼來,因爲他寫的這兩句,並不是一首詩的某個段落,只是句俗語。

既然不是詩,她又去何處查?

……

……

第二天,沈溪正常上學塾上課。

回到陌生而熟悉的地方,沈溪感覺自己又要混日子了。

沈溪本來在學塾所有學生當中,就屬於最爲特殊的一個。在這學塾裡,他是“少東家”,地位卓然,就算各年級學生拉幫結派,也不敢得罪他。這次回來,他更是已經考過府試,屬於即將有功名之人。

若他能再過院試,那就跟先生的文化水平差不多了。

學塾從年後擴招,不但新增加了學生,也增加了老師。學塾只接收商會子弟,不過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謝韻兒的兩個弟弟也在裡面讀書。

沈溪連過縣試和府試,形成了廣告效應,越來越多的人來打聽就讀之事,但惠娘不想把學塾辦得太大,只是作爲商會子弟學校來辦,學生人數就算擴招,也維持在兩百人之內,一應開銷由商會來負責。

“沈溪,你這麼有本事,還回來幹嘛?我家裡原來請的先生,也就過了府試,你都可以出去當先生了。”

同窗們對於沈溪非常崇拜。

畢竟家裡對他們的希望也就能考個秀才,至於舉人,一般人家是不敢想的。當個秀才,就可以有很多特權,最重要的就是不用服徭役,甚至可以免稅。

沈溪則顯得很謙虛:“我沒什麼本事,就是運氣好,我感覺所學知識還不夠,所以纔回來跟先生多學一些。”

如果是與沈溪同屆的考生聽了,他們一定會破口大罵,你他孃的中了案首還說學的知識不夠,我們連你都不如,難道是說我們把學問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

但在同窗眼中,卻覺得沈溪說得好有道理,因爲沈溪的話跟先生講的一模一樣……沈溪就好像學有所成回母校演講的學生一樣,只要說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就能讓學弟學妹奉爲金科玉律。

沈溪還是跟高年級的學生一起讀書,但馮話齊不會干涉他學什麼。

周圍學生背《大學》、《中庸》的時候,他就拿着本《左傳》翻看,馮話齊對此卻很滿意。馮話齊的本經畢竟是《春秋》,他覺得《春秋》裡面的大道理更勝另外四經,連沈溪能考過府試中案首,他都覺得是因爲本經選得好。

當先生的,也有當先生的驕傲,發現神童本就不易,但能讓神童成材,那就更加不易,要不然怎麼會有《傷仲永》流傳於世。

等放學後,沈溪出了學塾門口,沒見到來接他的秀兒,卻見蘇通在那兒等候。

“蘇兄?你怎來了……”

沈溪有點不太想面對蘇通,主要是這次府試結束,他名次在蘇通之上,他不是那種喜歡炫耀之人,不見面能少些尷尬,卻沒想蘇通會主動找他。

蘇通笑道:“沈老弟在府試的兩篇文章,在下拜讀後深感佩服,特來請沈公子赴宴。沈公子莫忙回絕,這次在下並非單獨邀請,還有幾位一起過了本次府試的考生,想做東設宴,不知沈公子可否賞臉?”

沈溪點點頭,大概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中了案首,別人對他疏遠,是因爲那些人懷疑他的才學,認爲他這案首是花錢買來的。

可現在那些人知道,沈溪是靠真才實學通過的府試,既然他十歲光景就能作出這麼好的文章,將來在科場上必然大有作爲。作爲同屆考生,自然要多一番聯誼,設宴請他吃飯,以後若沈溪真的能進入朝堂,或者對他們有所幫助。

“我一個小孩子,去飲宴怕是不好。”

沈溪臉色間非常爲難,“但蘇公子的好意,我又實在難卻,不如這樣,蘇公子先與我回家問過父母,若他們同意,我再去,如何?”

**********

ps:第一章!

今天天子又準備大爆發,訂閱、、什麼的,快到碗裡來!

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一二七四章 找藉口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
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二六一三章 寧得罪閻王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二一九〇章 不是外人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五九七章 中了心學的毒(第三更)第五八七章 功或過?(第七更,再謝書友)第二六五三章 利用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九二三章 分權領兵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〇三六章 回絕(第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二六〇五章 不忍故人第二五四七章 進發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二三二七章 宴無好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二〇一〇章 事態擴大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三八七章 能人輩出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五〇八章 外交糾紛(第二更)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一二七四章 找藉口第九十六章 惠孃的牽絆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