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三章 反對和支持

雖然唐寅表現出對沈溪的支持,但沈溪依然看出唐寅滿心擔憂。

沈溪在唐寅離開中軍帳後,自言自語道:“你唐寅過的是什麼日子,跟我能比?”

顯然唐寅不會想到,沈溪雖然跟家眷分離兩地,但身邊卻帶着惠娘跟李衿,做事經常熬到深夜並不代表他孤枕難眠,每天回到寢帳都有女人給他捏腰捶腿,這並非普通將士可享受到的待遇。

沈溪讓人送出奏疏後,早早便回到寢帳,這邊李衿和惠娘早就等候他多時了。

沈溪進南京城這幾天,惠娘和李衿顯得很低調,沈溪派了很多侍衛保護。出城這天事情太多,惠娘和李衿白天沒機會跟沈溪相見,到晚上終於看到人,長長地鬆了口氣,她們害怕沈溪在南京遭遇不測……

女人一旦對男人動了真情,就會把男人放到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此時惠娘沒法再將感情寄託於兒子身上,沈泓進了沈家門後,惠娘對沈溪的依賴更深了,她自己也發現了這個問題,開始逃避,所以之前纔會跟沈溪提出要回閩西走走,卻沒有得到沈溪同意。

沈溪將自己計劃在長江口附近造一座新城的計劃跟惠娘李衿說了一下,李衿聽到後喜滋滋地道:“如此倒是不錯。”

李衿屬於無根的浮萍,天底下只要有惠娘和沈溪在的地方,那就算是家,至於是否習慣,對她而言不算什麼。

不過惠娘這邊的想法難免多了些。

如同之前那些將領一樣,惠娘擔憂地問道:“老爺如此提議,軍中上下會同意嗎?自大明開國以來,沿海之地可是流離發配之所。”

沈溪淡淡一笑,道:“他們想反對也沒辦法,既然跟我出來打仗,就要按照我定的規矩行事……惠娘,你的想法如何?”

惠娘搖搖頭:“在沿海生活沒什麼不好,妾身沒有任何意見,不過從無到有全新打造一座城市,可能交通運輸和訊息接受不便,無法幫老爺將生意打理好,或許會出現差錯。”

李衿道:“姐姐不用擔心,派人到各地傳話便可,具體生意咱倆一向都不出面,不是一直沒出狀況麼?”

惠娘沒好氣地道:“怎沒出事?之前商會的賬目已有很多對不上,正是因爲長期疏於管理的結果……那些掌櫃各行其是,已開始不受總號管理,幸好有老爺在,不然的話他們真可能造反!”

李衿知道惠娘這是在找理由推搪,不敢隨便接茬。

沈溪笑了笑:“這裡通江達海,怎麼會說交通運輸不便呢?有了這座新城,以後大明對外的大宗買賣都可以轉移到這裡,惠娘你便是我的管家,負責管理整個城市的賬目……衿兒,你給你姐姐當幫手,在我的精心運營下,相信這座城市要不了多久便會日進斗金,我再派人去全國各地商號清查賬目,對不上就把人拿下,重新安排人接替便是。”

“現在的重點就是這座城市,既可以作爲軍事堡壘,又可以作爲一個大的商埠,恐怕到最後京師都未必有此處繁盛!”

……

……

次日沈溪領兵順江而下,往長江出海口方向去了,他的奏疏於兩天後傳到京城。

因沈溪的上奏走的是正常流程,奏疏送到通政司後,很快便落到謝遷手上。謝遷看到後非常生氣,覺得沈溪再一次“胡鬧”。

“他想做什麼?前頭跟朝廷申請造大海船就覺得他是在亂來,現在居然還想自己造一座城池,他怎麼不去飛?”謝遷說話時帶着極大的氣惱,不顧眼前還有楊廷和、樑儲和靳貴三位同僚在。

樑儲道:“之厚提出要在長江口建造新城,的確太過荒唐,如此上奏……可能卻正合陛下心意。”

說完他看了看在場幾位,發現大家都在頷首,才知道不但他這麼想,連謝遷、楊廷和以及靳貴都是這麼想的。

也正因爲謝遷覺得沈溪上奏的內容切中正德皇帝喜歡胡鬧的脾性,他纔會那麼生氣。

楊廷和沒有回答樑儲的問題,謹慎地道:“爲今之計是要想辦法阻止……”

謝遷看着楊廷和:“介夫有主意嗎?”

楊廷和仔細想了下,隨後爲難地搖頭:“若以票擬讓陛下否決此議,怕是非常困難,但內閣如今不能積壓奏疏,哪怕有意擱置,回頭陛下還是會知曉,難免對我等有所怪責,加劇君臣間的不信任。”

之前謝遷曾做過私自扣沈溪奏本的事,所以楊廷和纔會如此說,謝遷聽到後臉色變得更差了。

因爲朝廷有張苑跟小擰子能上達天聽,內閣現在於朝中的地位非常尷尬,看起來權力很大,但其實最終決策權卻被司禮監和內侍太監挾制,而謝遷這個首輔根本就沒有覲見皇帝的權力。

楊廷和沒有繼續就這個話題說下去,看向靳貴:“充遂有好的見地嗎?”

他不問樑儲,是覺得樑儲跟沈溪的關係太過緊密,多半不會用心想這件事,同時也跟他在內閣的地位僅僅能壓住靳貴有關。

靳貴稍微遲疑,謹慎地說道:“若之厚的奏疏呈遞到陛下跟前,陛下有很大的可能會應允下來,內閣若反對之厚的建議,最好有人在陛下跟前進言,旁敲側擊,指出此議前因後果以及利害得失,讓陛下自行參詳。”

樑儲皺眉道:“寫在票擬中不行麼?”

“恐怕不行,因爲司禮監那邊會從中作梗!”

靳貴苦澀地說道,“若無法直接面聖陳述利弊的話,或許只有在票擬中列出反對的因由,如此也好提醒陛下……”

聽了靳貴的建議,楊廷和失望搖頭:“就怕司禮監那邊早有定論,會以票擬不合規矩爲由打回來,然後直接拿沈之厚的奏本去面聖,如此一來內閣便被甩到了一邊。”

謝遷突然站起來:“事到如今,老夫只有再出面一次。”

楊廷和詫異地問道:“謝老是要去乾清宮求見陛下?”

謝遷無奈地看了楊廷和一眼,“你以爲現在面聖容易嗎?老夫不去做那無謂的意氣之爭,不如實際一些,找能跟陛下說得上話的人好好商議一番,或許有奇效!”

雖然謝遷沒明說,但以楊廷和跟樑儲、靳貴的理解,現在謝遷只有找三人才有效,京師這邊是張苑和小擰子,這是平日能跟皇帝搭上話的人,而在京城外,謝遷只有直接跟沈溪談,讓沈溪自己把上奏收回,但這顯然不可能。

如此一來,謝遷現在就要去見張苑或者小擰子,也有可能跟兩個人都見上一面。

楊廷和問道:“在下是否跟謝老您同去?”

謝遷一擺手:“你們處理自己的事,老夫今日可能不留在文淵閣當差,有事的話派人傳個口信便可。”

……

……

謝遷的想法的確是要去見張苑和小擰子,不過在這之前,他先去見了張懋,哪怕他知道現在張懋可能在對待沈溪的問題上多有妥協,但還是覺得張懋作爲朝中三朝元老,勳貴之首,有責任維護朝廷的規矩。

張懋在迎接和招待上禮數十足,但謝遷說明來意後,張懋明顯退縮了。

張懋道:“之厚要平定海疆,需要船廠打造船隻和訓練士兵,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於喬你何須如此緊張?難道還怕他圖謀不軌不成?”

謝遷沒好氣地道:“爲人臣子,做事需考慮周詳,他又不是第一天入朝,到現在做事依然沒個正形!他想要擇地建設船廠造船已屬僭越之舉,居然異想天開要在長江口新建一座城市,還要在期間紡紗織布,打造兵器以及通商等等,儼然要建國中之國……以他的能力要造反的話,誰能抗衡?”

“呵呵。”

張懋對於謝遷的擔心並不認同,畢竟他的孫子正在沈溪軍中,壓根兒就不覺得沈溪會帶着他孫子去造反,而且沈溪麾下人馬基本是以京營和邊軍將士爲主,那些人絕對不會盲目追隨沈溪造反。

謝遷打量張懋:“怎麼,你覺得沒有這種可能?”

張懋道:“於喬,你有擔心是對的,老朽不會貿然反駁,的確領兵在外行事就該有所收斂,不該提出建造新城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但你也要理解啊,之厚現在要平倭寇,短時間內大海船造不出來,他靠朝廷水軍裝備的小船去跟倭寇的大船交鋒,勝利機會不大,如此一來便需要他在江南長時間屯兵……他的兵馬屯駐旁處,不是更會擾亂地方,甚至有可能危害朝廷安穩嗎?”

按照張懋的意思,若是沈溪真有心謀反,就不會想到去造新城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直接帶着人馬攻破繁華富庶的南京城,打出旗號反抗朝廷便可,怎麼可能傻傻地造一座城池出來充當朝廷的活靶子?

謝遷沒有就沈溪謀反的問題繼續深談,畢竟他自己也不覺得沈溪有謀逆的可能,當即板着臉問道:“建造新城花費不小,銀兩調撥,還有駐兵糧餉何來?朝廷從哪裡一下子拿出那麼多的銀子?”

“這……”

張懋想了下,試探地說道,“這或許就是之厚爲何提出要在新城通商的原因,若是能從番邦手上得到銀兩,那造城和造船的銀子便有了着落,連兵馬日常所需可能也不用朝廷來擔負。此誠爲一舉兩得。”

謝遷氣呼呼地站起來:“英國公你是何意?就是不肯相助?”

張懋跟着站起,無奈地道:“於喬,你要麼就跟陛下上奏,反對之厚接下來要做的事,老朽從來沒說會逆着你的意思來,但之厚現在做的事明擺着是綜合各方利益後拿出的結果,若陛下覺得可能養虎爲患,自然會進行反駁,你在票擬中提一句,難道司禮監那幫人還敢把這麼大的事情壓下不成?”

謝遷氣惱地道:“你又不是不知沈之厚跟張苑的關係。”

“他們之間能有什麼關係?”

張懋不屑一顧,“之前有傳言說張苑是因之厚的推選而東山再起,現在不證明只是謠言麼?所有的根源還是在陛下身上,當今聖上乃是念舊之人,平時待人接物還算和睦,你有事直接去跟陛下上奏,相信陛下會考慮各方的意見。”

謝遷深深地盯了張懋一眼,失望地道:“既如此,老夫只有與虎謀皮一條路可選了。”

說完,謝遷轉過身,有離開的意思。

張懋驚訝地問道:“於喬,聽你這話裡的意思,你要去跟司禮監的人見面?你這樣可不行,在之厚提出建造新城這件事上,你應該秉承客觀中立的立場纔對,老早就否定不是什麼好事,更不能因此去跟張苑勾連,如此成何體統!”

謝遷氣惱地道:“若任由張苑去提,怕是奏疏一上去便有了定論……陛下定下的事情幾時收回去過?”

張懋仔細想了下,覺得謝遷所說有幾分道理。

當今這個小皇帝雖然在做事上還算有分寸,但大部分時候都是胡鬧,而且剛愎自用,一向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不過因爲每次都有沈溪在背後擦屁股,以至於他登基後做的幾件大事最後都變成利國利民的好事。

張懋道:“你去吧,若是能談妥也好,若不成……老朽大不了陪你在乾清門外求見陛下!”

……

……

張懋最後這番話說得相當漂亮,但其實不過是在敷衍,以張懋的老謀深算可不會主動爲自己攬活。

朝中雖然文臣武將相互依存,但文官卻穩壓武將一頭,對此作爲勳貴之首的張懋沒有怨言是不可能的。沈溪屬於文官中的異類,關鍵就在於他現在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在戰場上真刀真槍贏得的,幾乎所有的勳貴都沒把沈溪當作正統文官看待。

故此,對於沈溪的事情,張懋一向覺得不該多幹涉,況且現在他還把孫子送到沈溪身邊歷練,一想琢磨着如何才能跟沈溪打好關係,要是主動去反對沈溪的上奏,便等於是結怨,智者不爲也!

謝遷隨即去求見張苑,可惜沒見到張苑的人……此時張苑已先一步拿着沈溪的上奏去見朱厚照。

張苑在通政司埋設了釘子,現在只要收到沈溪的奏疏,他總能第一時間知道,於是直接去通政司拿奏疏摹本,繞過內閣行事,朱厚照的縱容讓他有恃無恐,許多事情他都覺得自己可以做到一言九鼎。

張苑這次對於沈溪打算造城的事並無太多想法,總覺得這應該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可能會讓正德皇帝覺得新奇有趣,他根本就沒想過內閣那邊反應會如何。

等見到朱厚照後,張苑將事情一說,朱厚照果然饒有興趣。

朱厚照問道:“要在長江口造一座城池?這倒很有意思,駐兵的同時,還能兼顧造船和跟海外夷人做買賣,再把一些紡織、打鐵的工坊遷徙過去……有這樣一座城池存在,海盜哪裡還敢亂來?”

張苑笑道:“正是如此,陛下。”

朱厚照突然想到什麼,微微皺眉:“不過臨時要建造這麼一座城池也不容易,沈尚書在那邊可能一待就要好幾年……那朕豈不是長久見不到他?不行不行,這件事還是要從長計議,不能貿然做決定。”

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四十章 天花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
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三〇七章 門不當戶不對(第七更)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一四三七章 風光與落寞(第四更!)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〇二五章 龍顏大怒(第一更)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一一五九章 料敵機先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〇七七章 陰謀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二六八章 搞平衡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二〇九一章 巴結權貴第六三六章 都是來通知我一聲的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三四三章 向盜匪問路(第八更)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三一二章 小登科(第五更)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四十章 天花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一五三〇章 利用第一三八六章 出兵還是招撫第六七五章 替代軍功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二二七八章 省略的儀式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八五二章 真假督撫(第一更)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二五五九章 誰吃虧第二四八章 夫妻禮數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