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

韃子爲了消滅這股突然出現的明軍勤王兵馬,達延汗巴圖蒙克出動兵力多達五萬,以精銳的蒙古騎兵爲主,機動性和戰鬥力高得驚人。

明軍則是沈溪親率的一萬五千將士,步騎結合,但以步兵爲主,因其中有火炮和火銃、弓弩支援,沈溪在長達兩個多時辰的激烈交鋒中,並未落於下風。雙方你來我往,戰事逐漸發展到白熱化階段。

在如此危急的境況下,城頭上的大明守軍也絲毫沒有出城往援的意思,隔岸觀火,似乎沈溪的成敗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朱厚照遍求周邊將領出兵無果,只好苦着臉對謝遷道:“謝先生,勞煩您回宮一趟,向父皇請旨,由父皇做定奪!”

謝遷憤懣地看了李東陽、張懋和張氏外戚一眼,心頭也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進宮去請旨。

雖然明知道要獲得弘治皇帝的準允很困難,但想到沈溪在城外幾乎是置身絕地,城內不出兵很可能會被韃子活活耗死,謝遷只能硬着頭皮前去試一試……就算李東陽和張懋反對,這趟也非去不可。

謝遷道:“老臣領旨!”

說完,謝遷顧不上繼續觀摩城外的戰況,也不準備乘坐馬車或者是轎子,而是在侍衛的攙扶下騎上高頭大馬,先順着馬道慢慢下了城頭,然後向大明門疾馳而去……這是儘快爲沈溪爭取到援軍的好方法。

此時在城外戰事中,沈溪中軍依然安如泰山。

沈溪氣定神閒,站在從居庸關抽調的望樓上,周圍都是盾兵保護,他手持令旗,不斷髮出各種旗語,不需要每個士兵都明白他旗語的意思,只要每個步兵方陣的指揮官看明白便可,他們會通過哨子,來指揮麾下隊伍的進退……

你來我往中,韃子連番衝陣而未得手,損失加大,士氣也逐漸下滑。

忽然,明軍中軍陣中戰鼓聲猛烈響起,周圍五個步兵方陣聞聲再次改變陣型,退回去將中軍團團圍住,隨即以騎兵爲主要出擊力量。

王陵之親率五百騎兵,成爲衝殺的主力,在位於中軍的火炮掩護下,對於縱深的韃靼騎兵中軍展開猛烈打擊。

因爲之前明軍一直處於防守態勢,且戰且退,沒有發動過像樣的攻勢,當王陵之帶兵衝殺後,韃子主帥蘇蘇哈短時間內居然沒反應過來,當他發現遭受襲擊的不是自兩翼發起進攻的兵馬,而是自己的中軍時,再想調兵回援已來不及了。

沈溪軍中的火炮手都經過嚴格訓練,由沈溪手把手教,又經過土木堡戰事的考驗,操炮經驗無比豐富。

這些炮手明白在明軍騎兵主動出擊的情況下,如何保證本方騎兵的安全,火炮雖然一直對着“自己人”開炮,但炮火會根據仰角的調整,繞過明軍騎兵頭頂,準確無誤地落到縱深和兩翼地帶,令韃靼增援騎兵無法得手。

“轟轟轟!”

火炮齊鳴中,炮彈如流星般落下,所到之處韃子騎兵紛紛翻身落馬。雖然火炮並不能完全壓制韃子增援兵馬,但由於戰馬遭遇連續爆炸的場面,驚慌失措之下左奔右突,完全失去控制,真正增援中路的騎兵數量並不是很多。

王陵之領兵衝上前,一通砍殺後,馬上撤兵,隨即下一輪炮彈再次如雨點般落下,讓發起反擊的韃靼騎兵感受到什麼叫做烈焰地獄。

雖然火炮最後造成的殺傷力極爲有限,但對於韃靼騎兵來說,士氣上的損失卻是無與倫比的,他們產生強烈的困惑……爲什麼明軍騎兵剛纔在這裡時還好端端的,我們跟火炮中間隔着明軍騎兵,結果明軍騎兵轉身而去,我們剛剛追上幾步,就被從天而降的炮彈給命中?

莫非對方的炮彈有眼睛不成?

因爲火炮的持續壓制,韃靼人不敢猛追,這使得王陵之在衝殺一回合,給韃子造成不到百人的殺傷後,再次蓄力準備第二輪衝擊,一切就視中軍陣中戰鼓的快慢,一旦戰鼓加快,意味着又要發起下一輪衝擊。

沈溪倒沒有干涉王陵之從哪個方向衝,因爲具體戰鬥中會出現臨場上的諸多變化,便是沈溪也無法準確給王陵之發佈更爲具體的命令。

沈溪給出的指示,是讓王陵之看準韃靼人防禦的薄弱環節進行衝擊,他衝向哪個方向,火炮就掩護哪個方向,等於是一切配合王陵之的行動。

明朝騎兵雖然單兵素質比不上韃靼人,但作爲一個整體比之韃靼人毫不遜色,讓自視甚高的韃靼人吃盡了苦頭。

韃子一向認爲明軍只善長龜縮防守,即便以前與明朝邊軍的騎兵交過手,且從未落過下風,但這次他們終於見識到真正大明騎兵的威力,發現對手遠遠超過自己認知。

“殺啊!”

王陵之在韃靼人眼中,儼然是一個殺神。

王陵之身着重甲,一手提着慣用的長刀,另一隻手牽着馬繮,一路衝殺再前,他手下基本沒有韃子能支撐兩招,基本是手起刀落,縱橫敵陣如入無物,轉眼間就有十餘騎死於他刀下,後續大明騎兵相繼殺來,雙方短暫交鋒一個回合,王陵之掉頭就撤,韃靼人鼓起勇氣追擊,轉眼就被明軍火炮又一次覆蓋。

即便韃靼人憤怒地射出弓箭,但很快發現這些負責衝擊陣線的明軍騎兵都有重甲保護,對於一般的弓箭有很好的抵禦作用。

……

……

“好,殺的好!”

朱厚照讓謝遷回宮奏請朱祐樘派兵出擊,與城外援軍裡應外合,他自己在城頭上看得那叫一個熱血沸騰。

沈溪將攻防戰術運用得出神入化,最後居然臨時紮營駐守,派出騎兵輪番出擊的把戲,令韃靼人空圍着一座好似移動堡壘般的嚴密陣型,靠近不得。

如此一來,不管是騎兵還是步兵,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等騎兵累了,到時候明軍的步兵方陣又可以發威,並不擔心會被韃子輪番進攻拖垮。

“沈先生,你可要堅持住啊!這一戰下來,你肯定能夠揚名立萬,看朝中還有誰不相信你我師徒!”

朱厚照握緊拳頭,情緒非常激動。

大學士李東陽打量了朱厚照一眼,他很想出言譏諷幾句……外面統兵的指不定是誰呢,因爲這會兒誰都沒看清楚援軍所打旗號,只是胡亂猜測此人是沈溪,但那屬於朱厚照一廂情願的想法。

李東陽從不相信一個後生小子能如此神奇,不但能三元及第入翰林院,如今未滿十八歲已經是正二品大員,還能在兵法韜略和臨陣指揮上有如此深厚的造詣。

張懋越看越驚訝,最後捻鬚感慨地說:“邊軍的執行力果然非同一般,換作京營兵,恐怕難以執行如此複雜多變的戰術,且每個士兵面對強敵都敢打敢拼,毫不退縮,這纔是我大明真正的不敗之師!”

因爲張懋對京營太過了解,根本就不相信外面的士兵是疲弱的京營兵,但實際上,構成沈溪中軍主力的恰恰是張懋素來看不起的京營兵。

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
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八四七章 把人辦了,我來幹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一八五六章 意見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一一五章 同宗子弟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二四一六章 喜事不喜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三四八章 回家的誘惑(第五更)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二四六三章 守株待兔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五一九章 太子耍酒瘋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九九一章 太子的矛盾糾結(第四更)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一七〇六章 有求必應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七四四章 滴水不漏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二〇七八章 帶皇帝交友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一四三三章 接班人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四四七章 古方(第四更,獻給所有書友)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二三三一章 管不着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三二一章 家教問題(求月票)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九一二章 升官發財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七五七章 小聰明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