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〇章 朝上吵,朝下和(第五更)

朱祐樘對於沈溪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太贊同,但對於結果卻非常滿意,在他都沒什麼預見的情況下,沈溪前後只給太子上了兩堂課,就讓太子在衆大臣面前給他掙足了面子,似乎不能太過苛責。

謝遷道:“臣以爲,沈中允教太子讀書,不但無過,反倒有功。太子正當孩提,若令太子安心讀書絕非易事,沈中允此策,或可令太子勞逸結合,有所奇效。”

“嗯。”

朱祐樘聽到耳中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當爹的有幾個不瞭解兒子的?朱厚照那麼貪玩,想讓他定下心讀書太過困難,連他這個當皇帝的老爹都捨不得對其責罰,更何況那些講官?

“陛下,不能姑息縱容啊。”

王鏊苦心勸誡,他算是看出來了,這次弘治皇帝還是不想懲罰沈溪,甚至打算對沈溪進行獎賞,這實在有違官場既定的準則。

王鏊狀告沈溪,並不能說他這個人小肚雞腸,只是官場有定規,教太子也有定例,不能說你想另闢蹊徑就由着你,若人人都跟着仿效,太子到哪兒去學聖賢文章?就算要改弦易轍,也請你混到首席講官的位子上再說吧,資歷不夠一切免談!

朱祐樘稍微遲疑:“這般……吳愛卿,你意下如何?”

朱祐樘很喜歡聽臣下的意見,現在王鏊跟謝遷的態度相反,朱祐樘就想聽聽吳寬的意思……儘管他不怎麼待見這位!

其實吳寬站在旁邊都覺得自己似乎有些礙眼,先前弘治皇帝有意將他這個詹事府頭號人物忽略,這會兒堂上兩位一個要告沈溪的狀,一個卻爲沈溪開脫甚至邀功,他夾在中間支持哪邊都不是。

吳寬在官場上混了這麼多年,爲人處世一點兒不比謝遷差,當即拱手:“回陛下,臣以爲,沈中允教太子蹴鞠之戲,令太子不安學業,是爲講官瀆職,應當受罰……”

王鏊聽了這話,不由點頭,心想還是詹事府的同僚立場跟我一樣,誰知道吳寬話鋒一轉,“然,臣聽閣部之言,沈中允教太子蹴鞠乃是爲令太子勞逸結合,且收到一定效果,故臣以爲,此爲有功。”

“如此一來,則功過相抵,陛下不獎不罰,但要酌情下旨加以規勸,不得再令沈中允縱容太子嬉鬧,業精於勤荒於嬉,太子年少容易爲人所左右,陛下應多派人善加勸導太子的學業。”

謝遷瞥了吳寬一眼,之前怎麼沒看出你這傢伙居然是隨風倒的******?比奸詐狡猾,簡直和我不遑多讓啊!不過不管怎麼說,謝遷對於吳寬的意見還是可以接受的,他也覺得沈溪過早得到太多賞賜,不利於他今後的發展。

到底沈溪太過年輕,可塑性很強,一旦讓那小子覺得官場晉升太簡單,很容易滋生焦躁輕浮的心態,一個不慎就有可能出大錯,到時候他的前途才真正毀了。

朱祐樘不想兩位肱股之臣爲一個新進講官爭執,直接做出決定:“此事便如此罷了。”

一句簡單的“罷了”,等於是把王鏊的告狀和謝遷的請賞給揭了過去,不獎不罰,什麼也不說,事情就當沒發生,至於指導沈溪改正教育方式方法的事,最終還要落在王鏊頭上,皇帝不會下什麼嚴令,尺度和標準由王鏊自行掌握。

對於此,王鏊頗爲氣惱,皇帝偏袒沈溪的意思太明顯了!

不過,在弘治皇帝看來,現在沈溪屬於“有功之臣”,纔給太子上了兩堂課,就讓太子在大臣面前出了風頭,就算他想懲罰,也覺得理由不那麼充分,所以還是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走出文華殿,王鏊對謝遷略帶不滿:“謝閣老,你我多年老友,非要爲了一個後生而在陛下面前爭執,好顯得我們失和?”

謝遷此時笑得就像只老狐狸:“濟之,此話從何說起?我可是對事不對人……你或許不知,今日在大殿上,太子侃侃而談,不但龍顏大悅,連我等做臣子的都頗爲驚服,你說此時治沈溪的罪,不是讓陛下難堪嗎?”

“這有何難堪的?有功則賞,有過當罰,教太子嬉樂,這豈是講官所爲?”王鏊兀自氣憤不已。

謝遷笑着搖了搖頭,有意無意說了一句:“難道濟之平日教導太子,太子嬉鬧之時還少嗎?”

一句話,就讓王鏊無言以對。

太子的胡鬧脾性,雖然說是弘治皇帝和張皇后給慣的,也跟他們這些當先生的不作爲有關,都想的是別人把太子教好,我自己只需要盡力就行了,可問題是太子嬉鬧的時候越來越多,到如今講官都無可奈何。

謝遷稍微拍了拍王鏊的肩膀,“做人總要有幾分容人之量,莫不是濟之覺得沈溪那後生崛起太快,將來會搶了你的位子?”

王鏊苦笑道:“謝閣老這是什麼話?等到沈溪能獨當一面時,恐怕我早已身入黃土了。”

雖然在朝堂上爭得面紅耳赤,到私下裡關係很快又和緩起來,其實王鏊也不想這麼沒氣節,只是有時候在謝遷面前,的確是生不起氣。謝遷這張嘴,死人都能說活,“尤侃侃”可不是白叫的。

……

……

回到家的沈溪,尚不知兩位朝廷重臣,爲了他的事在弘治皇帝面前爭執一番。

沈溪現在正專心跟謝韻兒做最後的抵死纏綿……謝韻兒把動身回汀州的日子定在九月二十二。

謝韻兒想得很清楚,從京城回汀州,一路平安的話大約需要兩個月時間,回去後正好能趕上藥鋪年底忙碌的時候。

謝韻兒無論何時,惦記的都不是她自己。其實以她目前六品命官妻子的身份,完全可以留在京城,只要沈溪考評期滿,不出意外她就會成爲命婦,成爲有地位的女人,那到時她根本不需要再接觸生意上的事,自貶身價。

或許是謝韻兒覺得虧欠陸、沈兩家太多,不但給了她飯碗,讓她養活謝家一大家子,還帶給她沈溪這樣一個出類拔萃的丈夫,所以她只能更加用心回報兩家。

謝韻兒回汀州,沈溪不能相送,便讓秀兒和朱山陪她一起回去。這兩位雖然只有股蠻力,但謝韻兒有頭腦,可以形成優勢互補。

朱山許久沒見過父兄,總嚷嚷要回去,而寧兒和林黛都是無父無母,留在京城無關緊要,其實二女都不想走,一個眷戀沈溪,另一個則想着如何才能勾搭上謝二公子謝丕。

至於宋小城,需要暫時留在京城,運糧的事還有一些手尾沒有完成。除此之外,沈溪正讓宋小城暗地裡培植勢力,壯大力量,現在走的話等於是前功盡棄。因此,沈溪安排唐虎跟幾個弟兄一路護送。

回去謝韻兒一行主要走大運河,再從長江航道進入鄱陽湖,抵達江西南昌。稍事休息,由贛江以及其支流回汀州……這一路基本都是水路,相對陸路要安全些。

沈溪爲家裡人準備了不少禮物,有他自己準備的,也有謝韻兒買的,算是夫妻二人的心意。

謝韻兒這一回去,二人圓房的事自然就瞞不住了,以後沈謝兩家也就不用考慮休妻的事情。

但謝韻兒做沈溪“大婦”,始終不能心安理得,因爲她總覺得對不起林黛。畢竟林黛纔是沈溪青梅竹馬的戀人,又對沈溪一往情深,而且是早就配好的一對,反倒她是中途殺出來的第三者……

“相公,妾身走後一定要保重身體,做事且不可逞強,朝堂上的事不跟平常百姓家一樣,很多人明裡一套背地裡又是一套,尤其是要小心那人面獸心的賊子……”

沈溪想了想,謝韻兒所說的“人面獸心的賊子”,大約說的就是害了他們謝家的李東陽。

沈溪跟李東陽接觸不多,不能確定這個人是好是壞,但至少到目前爲止,李東陽的名聲還是相當不錯的。但人無完人,李東陽在朱厚照登基後依附大太監劉瑾,對宦閹百般巴結奉承,甚至不惜撰寫碑文稱頌,並配合閹黨對朝中大臣進行迫害,人所共知。

“……相公對黛兒一定要好些,她無父無母,自小便在沈家長大,心裡只有相公,是妾身搶了她的名分,等相公帶她回去時,妾身讓回給她便是……”

又是不靠譜的話!

既然是妻子,那一輩子都是妻子,除非把妻子給休了,否則降妻爲妾的事根本就不可能發生,這涉及禮法和律令的問題。

但或許謝韻兒從來都覺得自己只是沈家的一個過客,沒把自己放在多麼高的地位上,所以總想着虧欠了林黛,纔會有這般想法。

“……妾身會想念相公的,若相公考覈期滿,一定要回汀州。”

說了那麼多,其實這纔是謝韻兒想說的。沈溪盡了丈夫的責任,對她百般疼惜,給了她一個完整的家,她心中已經不再有什麼遺憾。

可越是沉浸在幸福中,謝韻兒越是覺得這幸福宛若鏡花水月無法把握,讓她焦慮不安。謝韻兒總覺得沈溪是因爲可憐她,才施捨她這樣一段感情,但其實以沈溪心理年歲,絕不會在感情問題上有所敷衍。

沈溪安慰道:“都道小別勝新婚,娘子此去,爲夫心中牽掛,恨不能早日相見,一旦考覈期滿,必然會回鄉省親……娘子,拿好文牒,路上只管住官家的驛站,如此爲夫才能放心。”

官員家眷遠行,免費住官驛站算是一種特權,謝韻兒一介女子,遠行幾千裡回鄉,若一路都住客棧,難免不會遇上賊寇。不是說中原之地便一定安穩,以前安汝升也曾在松江府爲惡,連官船都敢打劫。

“嗯。”

謝韻兒望着沈溪,眸子裡滿是深情。

**********

ps:第五更到!

大家太牛掰了,今天又是343張和120人!在此天子只能說一聲:讓和來得更猛烈些吧!

端午節我們這邊寫了一天雨,但天子的心一片火熱,明天繼續加更!與諸君共勉!

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四十章 天花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七三章 畫娘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
第四二四章 夢裡見過(第七更,慶新盟主)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六六六章 逆轉(第一更)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四〇二章 顧問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二四八章 空等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二一二二章 去喝西北風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七一五章 沈家終有散夥時(上)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六一九章 一杯泯恩仇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九九七章 夜宿刺桐港第四十章 天花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四六一章 今時不同往日(上)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三六四章 才子?靠邊站(上)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七四六章 第二份文幣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七三章 畫娘第一三三五章 言盡於此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三十四章 惠孃的危機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八十四章 紙終抱不住火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五八〇章 提堂審案(第五更,謝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