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慧玉證情
“大哥,玉兒才七歲!”林海不滿的瞪了康熙一眼,復又挾了一點子海蜇絲送入口中。
“咱們滿人姑奶奶可不就是這個年紀上就議親的,不小了。”康熙纔不肯讓林海就此溜過去,這個林海真是越老越滑溜,閨女本來就是要出閣的,還能永遠留在家裡不成,康熙亦有些不滿的回瞪了林海一眼。
林海卻也不在意,只淡淡的頂了回去,不緊不慢的說道:“別人家怎麼樣我不管,反正我們林家的事情只由我一人說了算。”
“你……”康熙一時語塞,可不是麼,閨女是人家的,給誰不給誰自然是當爹的說了算。林海又不是普通人,他這當皇帝還可以下道聖旨,康熙太清楚了,一但觸及林海的底線,林海的反彈便是他這當皇帝的也不一定能承受。
“大哥,我只玉兒和青玉這兩個孩子,玉兒又不是尋常的女孩兒,我已經決定她的婚事由她自己做主,那怕玉兒瞧中一個叫花子,只要玉兒喜歡,那麼他就是我林家女婿,若是玉兒眼界高一直沒有瞧上的,我也願意一直養着玉兒,反正我已經將林家的家業都交給玉兒了。”
康熙氣得臉紅脖子粗,指着林海叫道:“你,你……你太過份了,你要毀了玉兒一輩子的幸福麼?你還象個當爹的麼?”
事關黛玉的終身幸福,林海可是一絲兒都不讓的,只針鋒相對道:“若是不得玉兒的心意,還有何幸福可言?我就是在乎玉兒幸福,纔會做出此等決定。”
康熙被林海整了個大窩脖,臉紅脖子粗的囔道:“難道我的兒子們就沒一個好的?好你個林海,眼界也太高了!”
“哼,你的兒子們!大哥,我的玉兒若是嫁了人,那她的夫婿便只能有她一個人,不許納側室不許納妾不許有通房丫頭,大哥,你的兒子裡誰能做到?”
康熙被林海氣得直喘粗氣,忿忿叫道:“林海,你不要太過份!”
林海彆着頭冷哼一聲,閒閒道:“我又沒讓你的兒子們不納側室不納妾不收通房丫頭!”康熙語塞,只能沒奈何的重重嘆口氣,這一回交鋒,康熙完敗。
“罷了,再多給玉兒幾年時間,二弟,那榮國府你打算怎麼處置?”
“大哥,只按律懲罰罷,就算是明面上的身份,玉兒也是國公府的嫡小姐,那賈寶玉不過是個平頭百姓,這以下犯上的不敬之罪,大哥總不能不問吧?”林海並不是很在意的說道。
“我就知道你會這樣說,二弟,你難道不想讓我下旨斷了林賈兩家的關係?”康熙搖頭笑着問道。
“大哥,其實斷與不斷,我們林家都不會理會賈家之事,賈家之與林家,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過了正月我們一家子回江南,那榮國府如何與林家無干。”林海淡笑道。
“玉兒也回去?”康熙微微吃了一驚,他原本以爲黛玉會留在京城的。
“玉兒自是要跟我回江南的,不過石兒會留在京城。”林海狡黠的笑道。康熙聽了也是一笑,只問道:“二弟,你什麼時候才讓那幾個小子知道林石其實就是玉兒。”
“我從來也沒說過林石不是玉兒,能否發現端看你那幾個兒子的悟性了。現在大阿哥已經知道了林石就是玉兒,還算他心裡有數,並沒有說穿了。”林海微笑着說道,他從來也沒打算讓黛玉一直以林石的身份生活下去,只順其自然罷了。
“胤褆竟然知道,他都不向我這個阿瑪回稟。”康熙悶聲說道,心裡有些兒不自在,林海看了只笑道:“大哥,胤褆就是猜着你會知道,才什麼都不說的,若你他顛顛兒的跑來說林石就是黛玉,你指不定怎麼斥責於他,他何苦那草繩來捅老虎的鼻眼兒?”
“你呀,就是護着他們,罷了,胤褆能有這番心思,也算他沒白跟着你學了一回。”康熙笑笑,方纔他也不是真的惱了。
第二天,李德全捧着聖旨到了榮國府,榮國府自賈母以下皆惴惴不安,不知道皇上會如何發落。聽罷了聖旨,賈母和王夫人婆媳兩個白眼一翻便暈了過去,榮禧堂上頓時亂做一團。連個招呼李德全的人都沒有了。還是鳳姐於忙亂中瞧着李德全臉色不善,忙上前請李德全坐下用茶,並悄悄的遞上銀票,可是李德全卻板着臉,坐也不肯坐,只冷聲道:“璉二奶奶不必忙了,咱家這就回宮復旨。”
聽了剛纔的旨意,賈赦心裡正暗自得意,心想這二房裡終於再不能壓着自己了,高興完了纔想起來招呼宮中第一紅人李德全,可是這時李德全已然回宮去了。賈赦瞧着剛被救過來的賈母和王夫人面色慘白,心裡掠過一抹快意,只沉聲道:“大太太,好生伺候着老太太,照顧二弟妹。我得出去瞧瞧,看能不能活動活動,好歹也不能讓寶玉做一輩子的平頭百姓,總不是我們國公府的體面。”說完之後,賈赦得意洋洋的走了。
康熙下了一道聖旨,只先降了老太太的級,將她由二品國公夫人降爲三品,再治了賈政教子不嚴,縱子以下犯上之罪,將他的官職一抹到底,貶爲庶民,王夫人的五品誥封也被收回,成了庶人之妻,賈寶玉雖然年紀幼小,可到底做下不敬之事,也不能不罰,康熙只罰賈寶玉永爲庶民,終生不得爲官。這一輩,賈寶玉再別想得個一官半職的,就連科考之路於他,也是無法走通的。當然,這對賈寶玉來說,是天大的好消息,從此老爺再不必逼他讀書了,可是這對賈政一房來說,卻是天打五雷轟的噩耗,對賈母和王夫人來說,寶玉永遠失去了繼承爵位的機會,而且,將來寶玉長大後,也無法娶到一個出身好家世顯貴的媳婦,畢竟有士庶不婚這規矩在那裡限制着。
相對於對榮國府二房的重罰,康熙對榮國府大房便寬容許多,只是斥責賈赦沒有盡到長兄的責任,治家無方,罰了他一年的俸祿,連品級都不曾降。所以賈赦心裡美得如同吃了蜜一般。
胤俄覺得對賈家的處治太輕了,便想拉了胤禟去找皇阿瑪,卻被胤禟拽住笑道:“十弟,若是皇阿瑪徹底發落了賈家,咱們還有什麼可玩兒的,那塊破石頭讓玉兒妹妹受了氣,這個仇讓皇阿瑪去報,那有咱們自己去報來得痛快?再者皇阿瑪英明神武,他如此發落賈家必有用意,你可別去自找沒趣,回頭若是受了罰,可沒人替你求情。”
胤俄平日裡和胤禟最要好,也肯聽胤禟的話,將這事撂到一邊,只去打熬筋骨了。胤禟左右無事,就去換了便服出宮,往林家訪林石去了。
胤禟出宮沒多久,胤禛便去了南書房求見,康熙剛好批完了摺子,最近朝上比較太平,也沒什麼讓他煩心的事情,便笑着讓胤禛進來了。胤禛一進南書房,見皇阿瑪臉上帶着笑,膽子不由大了幾分,只上前跪下磕頭請安,康熙笑着叫了起,可胤禛卻不肯起來,只擡起頭道:“兒子求皇阿瑪成全。”
康熙瞧着胤禛那嚴肅的樣子,不由也收了笑容,正色問道:“胤禛,你要皇阿瑪成全何事?”
胤禛臉上一紅,仍大聲道:“求皇阿瑪爲兒子賜婚,兒子求娶林二叔家的黛玉爲嫡福晉。”
康熙不由暗自苦笑,這可真是的,才和林海磨了牙,這會子兒子便來求旨了,若他求的是別人,自是能賞個恩典,可是那是林海的女兒,這個主他還真不能硬做。
“老四呀,你的嫡福晉皇阿瑪已經爲你選好了,選是的費揚古家的謹瑜格格。大選完了就給你們成親。”當日康熙不只和林海聊了阿哥,還聊了八旗貴女,畢竟阿哥們漸漸大了,也該挑選皇子福晉了。
胤禛身子一震,重重一個頭磕下去,急急道:“皇阿瑪,兒子只要玉兒妹妹做嫡福晉。”
康熙的臉色寒了幾分,李德全見了心中着急,當日佟佳皇后過世,曾特意叮囑他,讓他在皇上面前多照顧些四阿哥。佟佳皇后對李德全有大恩,是以李德全對四阿哥胤禛很是上心,他見康熙的臉色沉了下來,忙上前勸道:“四阿哥,萬歲爺是爲了您好,你若是見了謹瑜格格,便能明白萬歲爺的一番苦心。”
胤禛心裡也清楚,費揚古手裡有兵權,無論那個皇子成親,最看重的都不是福晉人選的品貌如何,看重的是岳家的實力,費揚古深得皇上器重,手握重兵,若是娶了這樣一位福晉,胤禛明白自己的實力便又強上幾分。可是,他喜歡的是林家的黛玉,十四歲的胤禛心裡有些困惑,一時不知如何選擇。李德全又在一旁不斷的暗示,胤禛只得磕了個頭,對康熙說道:“皇阿瑪,此事可否容兒臣再想想?”
康熙沒有說話,只是點了點頭。胤禛跪安退了出去,康熙嘆了口氣道:“李德全,你說玉兒會是朕的兒媳婦麼?”
李德全哪兒敢說呀,他若說不是,康熙鐵定生氣,若說是,那林二爺也不是好相與的,平心而論,李德全真不希望那精靈一般的小人兒沒入深宮,這些年來,他看的太多了,有多少清淩淩的姑娘家進了宮,便再不能保持原本的純良,這後宮的主子,一個比一個厲害,一個比一個狠,李德全不希望黛玉也走上這一條不歸路。
見李德全沒有說話,康熙也沒再追問,只說道:“陪朕去清和暖塢。”
聽了康熙的苦惱,太皇太后卻笑道:“玄燁,這事還真急不得,咱們家那幾個孩子都對玉兒有心,可是我瞧着玉兒的神色,不知是情竇未開還有什麼別的原因,這孩子在這事上真的沒有心思。倒不如讓孩子們只這樣混處着,等他們大了自然有了情義,到時候你再賜婚,你那好二弟沒法子反對什麼。”
康熙扶着太皇太事坐了下來,輕輕搖頭道:“老祖宗,孫兒覺得若是他們幾個都瞧中了玉兒,到時候豈不是壞了他們的兄弟情分。所以孫兒想現在就定下來,若非玉兒年紀太心,太子又有了太子妃,孫兒還真想讓玉兒做太子妃,這個孩子是個有智慧的,定能做一位賢后。”
太皇太后笑道:“胤礽的性情你還不知道,他十足的隨你,豈是個肯聽後宮勸的,何況玉兒自小瞧着她爹孃相親相愛,只不定心裡也存了這個意思,胤礽福晉側福晉庶福晉格格一大堆,少說也有十幾個吧,玉兒一定受不了的,那個丫頭也是倔犟的,到時真鬧出什麼事,可沒法子收場。”
康熙點頭道:“老祖宗所言極是,二弟已經說了,玉兒將來要嫁的人,只能娶玉兒一個,不可納妾不可有通房,若是按照他的意思,只是咱們家的孩子沒一個能娶上玉兒。”
太皇太后聽了這話卻搖搖頭,略帶惆悵的說道:“愛新覺羅家代代出情種,你皇祖父有個辰妃,你皇阿瑪有個董鄂妃,你是個好孩子,知道以何爲重,可是我也知道你心裡有遺憾,當年……罷了,過去的事不提了,玄燁,你不如直接告訴老四,就說玉兒若是自己答應了,你便賜婚,若是他沒本事打動玉兒的心,便要按照你的安排去做,這樣也不會傷了你們父子的情份。至於費揚古家的那個丫頭,的確也是個好的,我瞧着那孩子大氣的緊,做四福晉卻也合適,只看老四的造化吧。”
聽了太皇太后的話,康熙心裡安寧了一些,便躬身笑道:“孫兒多謝老祖宗指點。”
太皇太后笑道;“你又來賣乖,這些你豈能想不到?白討我高興是了。”康熙只笑道:“孫兒身在山中,自然沒有老祖宗看的清楚。”
果然康熙將胤禛叫來,給了他一年的時間,若是一年之後胤禛不能讓黛玉答應嫁給他做嫡福晉,那麼胤禛便得娶費揚古家的謹瑜格格爲妻。胤禛大喜過望,嘭嘭嘭磕了三個響頭,康熙瞧着他那發自內心的笑容,不覺也笑了起來。
出於對黛玉名節的考慮,康熙不許胤禛將這一年之約對任何人說起,胤禛自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便回去準備行裝,這一年,他打定了主意了緊緊跟着林先生,好爲自己多多的創造機會。
瞧着胤禛的興奮,康熙心中暗笑道:“林海呀林海,我若是不能讓玉兒給我做兒媳婦,我就白當了一回皇帝。”
剛打發了胤禛,不等康熙緩口氣兒,胤禩便來了,什麼話不說,先梆梆梆磕上三個響頭,康熙看着八阿哥皺眉問道:“老八,你要做什麼?”
“回皇阿瑪,兒臣想娶林黛玉爲妻。”胤禩大聲說道。
康熙用手壓了壓眉心,果然,他擔心的事情來了。“胤禩,你今年才十二,急什麼?”
“皇阿瑪,兒臣也不是要現在就成親,只求皇阿瑪先賜婚,等玉兒妹妹大些再成親也是一樣的。”胤禩的算盤倒是打精,先把人訂下來再說。康熙聽了只搖頭道:“不行。”
胤禩急了,忙磕頭道:“皇阿瑪,兒子對玉兒妹妹一見傾心,此生非她不娶。”
“胡說!”康熙臉色一沉,重重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筆筒裡的筆直跳。
胤禩心裡一緊,忙擡頭去看他的皇阿瑪,康熙此時臉色鐵青,沉聲道:“你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還非她不娶,你當你自己是誰!”
胤禩緊咬雙脣,將一心的委屈咬碎了嚥下肚,磕頭道:“兒臣知罪,兒臣不該這樣說,可是皇阿瑪,兒臣真的想娶玉兒妹妹爲妻,求皇阿瑪成全。”
康熙冷喝道:“胤禩,連長幼有序的規矩你也不懂了,你三哥四哥七哥都未大婚,他們還沒急,你倒先急上了。”
胤禩也不分辯,只磕頭道:“求皇阿瑪成全!”他磕一個頭便說上一句,每個頭都實實的磕在南書房的青磚地上,不一會兒額頭都磕腫了,康熙見胤禩如此,心道:“難道他得了玉兒的心意?”想到這一節,康熙便揮手道:“胤禩起來回話。”
胤禩站了起來,康熙走到他的面前,瞧着那青紫滲血的額頭,到底有些兒心疼,便緩和了聲音問道:“這事是你自己的主意呢還是你和玉兒的想法?”
胤禩低聲道:“回皇阿瑪,這是兒臣的心意,並不曾和玉兒妹妹說過。兒臣想先求了皇阿瑪的旨意再……”
聽了這話,康熙復又生起氣來,轉身回到椅上坐下,氣沖沖說道:“哼,你想用朕的旨意去壓林家,好盤算!”
胤禩嚇了一跳,忙又跪了下去。康熙只揮手道:“此事一年之後再議,你跪安吧。”
胤禩心裡惴惴不安,可是瞧着皇阿瑪鐵青的臉色,他也不敢再說什麼,只得跪安退了下去。胤禩回了阿哥所仔細想了一回,品出些味道,再想起年前皇阿瑪的話,他也忙忙的收拾起行裝,裝備充分利用在江南的日子得到黛玉的心。
“還會有誰來求賜婚的旨意?”康熙坐在案前悶悶的想,正想着,李德全過來小聲回稟,“啓稟萬歲,九阿哥求見。”
“什麼,胤禟求見,他今年才十歲,難道也要來求賜婚?”康熙不禁說了出來,反正這南書房裡只有他和李德全主僕二人,說話也可以隨便一些。
聽了康熙的話,李德全心裡悶悶一樂,只候着皇上的旨意,康熙輕嘆了一聲道:“罷了,叫他進來吧。”
胤禟進來磕頭行禮,康熙也不叫起,只以手撐案的問道:“胤禟你有何事?”
胤禟擡頭看着康熙,嬌美的臉上帶着甜甜的笑容,只說道:“回皇阿瑪,兒子剛纔出宮了,這會子纔回來,便過來回皇阿瑪一聲,給皇阿瑪請安。”
康熙面容一鬆,笑着說道:“嗯,站起來說話。”
胤禟起了起來侍立一旁,笑着說道:“皇阿瑪,兒臣剛纔去了林二叔家。”
一聽這話,康熙不由又開始頭疼,只皺眉看着胤禟,心中暗道,誰說兒子多是福氣的,瞧朕這幾個兒子,沒有一個省心的。
胤禟可不知道他皇阿瑪在想什麼,只笑道:“皇阿瑪,兒臣想出宮。”
康熙不解的問道:“朕不是已經許你們兄弟自由出宮了麼?”
胤禟忙搖頭道:“皇阿瑪,兒臣說的出宮不是您說的出宮,兒臣說的是出了北京城,到其他地方去。”
康熙仍不解道:“胤禟,你今兒是怎麼了,皇阿瑪不是讓你們隨着你們林二叔去江南麼,到時自是要出北京城的。”
胤禟忙說道“皇阿瑪只給了一個月的假期,可是兒臣想和小石頭到全國各地走一走,考察各地的物產。”
康熙一聽這話頓時來了興趣,招手笑道:“胤禟你過來細細說給皇阿瑪聽。”
李德全搬過一隻繡墩,胤禟謝了座,方纔斜簽着坐了,對康熙說道:“皇阿瑪,兒臣剛纔去二叔家,和小石頭弟弟暢談一番,小石頭弟弟打算算先侍奉二叔回江南,再將家裡的事情安頓好,便要帶着幾個得力的走遍全國,遍訪全國各地的物產,兒臣想和他一起去。”
康熙笑問道:“你們還談了什麼?”
胤禟微有些不好意思,偷眼瞧了皇阿瑪的神色,見他並無不悅之色,便大膽說道:“回皇阿瑪,兒臣一直對做生意極有興趣,難得小石頭與兒臣志趣相投,我們約好了爲大清聚累財富,讓我們大清永遠傲立於天下。”
康熙心裡美的不行,瞧瞧這兒子,多有志氣,多好的兒子呀!因有了林海的勸說,康熙已經不再覺得做意賺錢是件多麼下賤的事情,當年平三番時軍費不足,連後宮都節衣縮食,省下錢糧供給前線,這樣的事情康熙再不願重演。無農,國不穩,無商,國不富。既然如此,那便讓自己的兒子去行這富國之舉。
康熙決定了,便對胤禟笑道:“老九啊,你額娘已經替你求了多次,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你去經商,這前程可就……”
胤禟明白康熙的意思,站起來一本正經的說道:“皇阿瑪,兒臣心意已決。”
康熙點頭笑道:“好,胤禟你是好樣的,皇阿瑪答應你,許你出宮自由行走,不受宮禁限制,只記住一條,時常給皇阿瑪和你額娘捎信回來,別讓我們惦記着。”
胤禟大喜,翻身跪倒在地,謝過皇阿瑪的恩典,康熙笑道:“朕知道事越機密越好,你到底是皇家阿哥,出門在外要處處小心,注意安全才是。朕特別給你十名影衛,專職保護你和玉……小石頭的安全。再讓你額娘給你多多準備些銀錢。嗯,朕還得給你一道便宜行事的特旨,你和小石頭出門在外,難免遇上些事,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你可就近調動兵馬,不過不可擅用。”康熙險些兒說漏了嘴,忙又拗了過來,胤禟聽了低下頭,眼中流出一抹笑意。
得了康熙的特旨,胤禟開開心心的去了宜蘭宮,向他的額娘宜妃細細說了一回,宜妃心中極爲捨不得,可是她比康熙還了解胤禟,只拉着胤禟的手道:“胤禟,你打定了主意?”
胤禟堅決的點點頭,宜妃輕嘆一聲,放開胤禟轉過身去,從多寶格上拿下一隻小盒子,對胤禟說道:“這兩年鋪子裡的收益不錯,額娘怕你亂花,便沒都給你,如今你要出遠門了,便都帶上吧。”胤禟做生意真是一把好手,只兩年的時候,他便賺了近十萬兩銀子,這還是在康熙和宜妃聯手壓制,他不能盡情施展的情況下,想着以後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胤禟興奮的幾乎要跳了起來。
宜妃瞧着胤禟臉上躍躍欲試的神色,不由伸指戳着胤禟的額頭笑罵道:“真真是個小沒良心的,這還沒娶媳婦便忘記了額娘,只想着出去逍遙自在!”
胤禟摸着額頭笑討好的笑道:“額娘,兒子纔不是那種人,兒子這一回出去,是給額娘爭光的,等兒子做成了大事,額娘才知道兒子的一片心。”
宜妃到底是捨不得兒子的,只將胤禟抱在懷中,哽噎道:“傻孩子,額娘不要你做大多的事,額娘只要你平平安安的。”
胤禟反手抱着宜妃的腰,心裡也有些酸楚,只悶聲道:“額娘,您要保重,兒子會常回宮看您的。”
宜妃輕嘆一聲,撫着胤禟極美的小臉輕聲道:“胤禟,出門在外不比在家裡,你這張臉是九阿哥的招牌,可千萬要當心,最好是扮上一扮,別那麼輕易就被人認出來。”
胤禟點點頭,對宜妃笑道:“額娘放心吧,皇阿瑪給了兒子十名影衛,安全上沒問題的。”
宜妃擔憂的搖頭道:“老虎尚有打盹的時候,胤禟,你可千萬不能大意了。”宜妃將自己能想到的都細細叮囑給胤禟,那淚珠兒就沒幹過,拳拳慈母之心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