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之慧玉證情
李德全微微愣了一下,馬下跪下笑着接旨,忙忙出宮去林府傳旨。太子爺大阿哥四阿哥九阿哥都知道那和碩公主就是林石,幾個人只是微笑,而八阿哥卻是心頭一熱,不知怎麼的便紅了臉,十阿哥則大叫道:“皇阿瑪,玉兒妹妹什麼時候到京城來的,兒子怎麼一點兒都沒聽說?”
康熙心情好,只笑着說道:“你這傻小子整日只知道舞槍弄棒,別的什麼能入了你的心。你皇阿瑪我早就打發人將玉丫頭接來了。”
胤俄傻乎乎的摸摸油光鋥亮的腦門,憨憨的哦了一聲,瞧着着實的可喜,衆阿哥們都笑了起來。康熙瞧着春色宜人,便笑着說道:“今日天氣暖和,園子裡的花可都開了?”
胤禩笑着回道:“啓稟皇阿瑪,兒子前幾日路過御花園,瞧着萬春亭的桃花都打了花苞,想來今天也該開了,不如就到萬春亭賞桃花吧。”
康熙笑道:“好,就去萬春亭賞桃花,你們都跟朕去請老祖宗。”一拔人浩浩蕩蕩去了清和暖塢,太皇太后這兩日總覺得精神不太好,正歪在榻上,瞧着蘇麻喇姑修剪花枝兒。聽到宮女來回,說是皇上和衆位阿哥來給太皇太后請安,太皇太后忙說道:“蘇麻,快別管那些個花兒了,給我梳頭。”
蘇麻喇姑忙放下花剪子,淨了手,扶着太皇太后在梳妝檯前坐下,輕柔的打掃太皇太后的頭髮,細細的梳了起來。蘇麻喇姑很快替太皇太后梳好頭髮,戴好點翠嵌珠八寶旗頭,又細勻了脂粉,淡勾了眉毛,遮掩住太皇太后臉上的倦意,看着太皇太后那灰白的髮絲,蘇麻喇姑不由一陣心酸,悄悄別過頭去擦了眼角的淚。她一直服侍着太皇太后,對太皇太后的身體情況最清楚,太皇太后是真的老了,她的身體機能正在慢慢的衰退。
康熙帶着阿哥們進來的時候,太皇太后已經端坐在寶座上,瞧着很有精氣神的樣子。康熙率阿哥們上前跪下磕頭,太皇太后笑道:“今兒可真是齊整,都起來吧。”
康熙起來走到太皇太后面前,細細看了太皇太后的氣色,見她面色微泛紅潤,康熙這才笑了起來,只說道:“老祖宗,御花園裡的桃花開了,孫兒特意來請老祖宗賞花。”
太皇太后呵呵笑道:“我見天兒在這裡賞花,哪兒還用特意出去。你難得清閒,只帶着阿哥們去吧。”
康熙只笑道:“外面暖和的很,老祖宗只當是鬆鬆筋骨,孫兒還命李德全去接如海玉丫頭和小青玉來陪老祖宗。”
太皇太后聽了只得笑道:“難爲你一片心意,好,那就去瞧瞧,我倒要看看是花兒好看,還是玉丫頭好看。”
太皇太后的話引得大家都笑了,蘇麻喇姑已經命人備下軟兜,扶着太皇太后坐上去,四個小太監穩穩的擡了起來,衆阿哥簇擁着太皇太后往御花園而去。
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動靜自然有那些個耳報神報到各宮主子的跟前,一聽說老祖宗和皇上帶着阿哥們賞桃花,衆妃嬪都動了心思。大家紛紛準備起來,康熙有日子沒有翻綠頭牌了,各宮妃嬪們心裡可慌的緊。剛纔康熙在朝上大封阿哥,消息傳到後宮,自是有喜有憂,可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便是要到皇上跟着討萬歲爺的喜歡,受封了的要固寵,沒受封的更要努力。
林海帶着換回女裝的黛玉和青玉很快來到宮中,黛玉來過一回,在宮裡也有些知名度,因此一路之上便不時有小太監或是小宮女偷偷溜開,去向她們的主子報信,宜妃一聽說黛玉來了,立時喜上眉梢,急急的催着宮女給她梳妝,然後便風風火火的去了萬春亭,宜妃趕到之時,發現自己還是來晚了,此時慧妃僖妃德妃都已經到了,宜妃到了沒多會兒,良貴嬪和敏貴嬪也趕了過去。
太皇太后瞧着各宮妃嬪這架勢,只在心中暗笑。康熙因心情好,便只笑着揮手道:“既都來了,便也別在這裡戳着,只隨性賞花去吧。”
看花什麼時候不行的,可在皇上跟前露臉兒卻是難得,因此衆妃嬪有志一同,都說要留下來伺候太皇太后,倒讓康熙不好趕人。
林海和黛玉瞧着那些花紅柳綠的妃嬪們,兩人只是悶笑,青玉到底還小,只隨着父親姐姐行了禮,便跑到太子胤礽的身邊,小手上下翻飛的比劃着,竟是和胤礽在切磋鞭法。胤礽絲毫沒把青玉當成小孩子,很認真的和他討論,引得大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圍了過來,儼然結成一個小圈子。四阿哥八阿哥雖然身手不錯,但是對於練武功這件事情,他們兩個倒是很象,都沒多大的興趣,而胤禟也不知在想什麼,只楞楞的看着桃花發呆,這讓宜妃瞧了不免暗自擔心。
德妃只盯着十四阿哥看,眼睛都要看直了,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剛從江南迴來不久,一直在阿哥所裡住着,德妃自上回觸怒了康熙,被康熙罰了抄寫女四書和女誡各一百遍,還限定了完成的日子。德妃每日抄書不止,也沒時間和十四阿哥說話,到今天好不容易全都抄完了,德妃正想好好問問十四阿哥這些日子在江南過得如何,那林海對他好不好之類的話,這會兒見到十四阿哥,豈有不直眼的。
德妃打發她的貼身侍女翠如悄悄去叫十四阿哥,可十四阿哥正聽青玉和太子爺討論用鞭之道聽的入迷,只不耐煩的皺眉道:“沒見爺正忙着,滾一邊去,別煩爺!”
翠如是德妃身邊頭一等得力之人,便德妃也會給她幾分體面,如今當着那麼多人被十四阿哥斥責,臉上也有些過不去,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的,很是下不來臺。胤禎的聲音可不小,滿萬春亭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德妃心裡尷尬至極,還不得不勉強笑道:“十四,快到額娘這裡來。”
十四阿哥小臉兒一沉,八阿哥忙上前笑道:“十四弟快別耍性子,德妃娘娘定是有話吩咐你,快去吧。太子二爺和青玉又不會就走了。”
十三阿哥也小聲勸着胤禎,十三十四因這些日子在江南同吃同住,感情也火速升溫,兩個小的要好的能穿同一條褲子。十三阿哥的勸十四阿哥還是能聽進去的,胤禎這才拉着小臉向德妃走去。
德妃雖然臉上無光,好歹十四阿哥也走過來了,德妃只笑着將十四阿哥拉到身邊,細細的問着十四阿哥的情況,十四阿哥小眉頭皺了起來,在江南那麼些日子,誰耐煩去記下每日吃了什麼用了什麼,至於學了什麼,胤禎雖然都記得,可是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他這會兒還惦記着聽太子二哥講鞭法呢。德妃只好放十四阿哥過去,瞧着十四阿哥對自己毫不留戀,德妃的心裡漸漸生出一股怒氣。深沉的眼眸裡藏了些說不清的東西。
太皇太后只拉着黛玉的手,讓黛玉坐到她的跟前,黛玉眼睛尖心思細,她看到太皇太后與平時見的時候不一樣,臉上竟然施了脂粉,心中很覺得驚訝,暗自忖道:難道是太皇太后身子不好,才用脂粉來蓋着?想到這裡,黛玉便悄悄的去探太皇太后的脈,太皇太后精神雖然不好,可心裡卻明銳似的,黛玉的手一動她就明白了,只低頭瞧着黛玉,微笑道:“玉丫頭,你難得進宮一回,好好去玩玩吧。”
黛玉的醫術雖然並不精深,可是基本的診脈她還是會的,一試之下黛玉不禁臉色微微發白,擡眼看向太皇太后,滿眼都是擔憂。太皇太后暗暗嘆息一聲,微笑了一下。蘇麻喇姑一直在留心太皇太后和黛玉,她見黛玉眼含憂慮,便走上前用身子擋住其他人的視線,對黛玉笑道:“聽說玉格格沏得一手好茶,奴婢正想向格格請教,也好常給老祖宗沏茶。”
太皇太后亦笑道:“蘇麻說的很是,玉丫頭,你不可藏私哦!若是蘇麻沏不出好茶味,我只怪到你的頭上。”黛玉知道這是蘇麻喇姑有話要說,便起身笑道:“蘇嬤嬤言重了,若是蘇嬤嬤不嫌棄,玉兒願意和蘇嬤嬤切磋茶藝。”
康熙只聽了後一句,便朗聲笑道:“玉兒,多沏幾杯來,你這丫頭的茶藝可算得天下無雙了。”康熙這句話聽在別的妃子耳中,頂多只是泛點兒小酸水,可德妃卻不一樣了,要知道在此之前,德妃可是宮中最擅長沏茶的人,當年德妃在佟佳皇后宮中當差,就是因爲沏得一手好茶,才被佟佳皇后提拔到跟前,她纔有機會接近康熙皇帝,繼而一步步的往上爬,從一個小小宮女爬到四妃之一,正是由沏茶而始。康熙此會兒公然說黛玉的茶藝天下無雙,豈不讓德妃銀牙咬斷!
黛玉並不知道宮裡還有這些內情,更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爲德妃的眼中釘肉中刺,她只和蘇麻喇姑去了萬春亭的小茶房。一進茶房,黛玉單刀直入的問道:“蘇嬤嬤,老祖宗這些日子身體不舒服麼?”
蘇麻喇姑嘆了口氣道:“不瞞玉格格,老祖宗這些日子飲食日減,總是有氣無力的,太醫們來診脈,也沒說出個什麼來,只是開了一大堆的補藥,老祖宗嫌苦,也不愛喝,奴婢每每哄了大半天,老祖宗才肯喝上兩三口。老祖宗總說生死有命,說她的日子差不多了,還不許太醫們向萬歲爺回稟,只說要靜靜的走。”
黛玉心裡一驚,忙說道:“瞧着不象呀,老祖宗雖然有了年紀,可我上回見她老人家的時候,她的精氣神還好的緊,怎麼突然便差了?”
蘇麻喇姑在宮中生活了一輩子,立刻明白了黛玉的言下之意,她緊張的看向黛玉,壓低聲音問道:“玉格格,您是覺得這裡面有問題?”
黛玉猶豫道:“說不清楚,只是心裡總覺得有些不對勁,要不回頭讓青玉悄悄給老祖宗診個脈,他的醫術比我的精。”
蘇麻喇姑點點頭,因打着沏茶的幌子走開的,她和黛玉自然要沏了茶送出去。這會兒子但凡在萬春亭的,人人都有杯茶喝,林海瞧着可不樂意了,黛玉是他的寶貝女兒,平日裡他尚且不捨得讓黛玉端茶倒水的,他那皇上大哥使喚起來倒是順溜的很,因此只不滿意的看了康熙一眼,康熙心中暗笑,便招手道:“玉丫頭快過來,大伯伯不白喝你沏的好茶。”說完便將他手上的沉香十八羅漢手串擼了下來遞給黛玉,眼睛瞧着林海打趣道:“這可夠茶資的?”
黛玉雙手舉起接過手串,隻眼中含笑,語氣略有些爲難的說道:“謝皇上伯伯賞賜,只是這手串粗笨的緊,卻讓玉兒怎麼戴呢?”這本是黛玉開玩笑的話,太皇太后,林海,還有一票阿哥們,包括宜妃慧妃僖妃都聽得出來,獨獨被康熙剛纔那句“天下無雙”氣昏了頭的德妃沒有聽出來,或者說她正存心挑黛玉的錯處,好不容易讓她抓着了,豈有不大作文章之理,自然也不會去多想。
“玉格格此言可是大不敬,有道是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怎麼可以對萬歲爺如此不敬,需知便是萬歲爺跟前的一草一木,都是貴重的!萬歲爺賞下東西是恩典,做奴才的只有謝恩,哪裡還能挑理,玉格格,你太悖逆了。”昏了頭的德妃竟然將她的心裡話直直的說了出來,立刻成功的讓整個萬春亭安靜下來,靜得讓人聽得清自己的呼吸聲。
黛玉愕然,她是真沒想到會有人這樣沒有眼力勁兒,胤禛雙眉緊皺,一股無奈的感覺悄然升起。皇上都還沒發表意見,額娘她這是想做什麼!
林海瞧着德妃矛頭直指黛玉,心中着惱,臉色亦沉了下來,他立刻起身走到黛玉身邊,向康熙沉聲說道:“臣啓萬歲,臣今日始知萬歲爺親封的和碩公主原來只是皇家的奴才。”
康熙最瞭解林海的脾氣,林海可不是一般的護短,黛玉是林海的逆鱗,根本不能觸碰的。這會子他要是不替黛玉出口氣,林海鐵定會翻臉撂挑子,帶着兒子女兒有多遠閃多遠,再不會讓他找到。康熙剛想開口說話,便見青玉沉着小臉走到林海身邊,他只拉着黛玉的手,擡頭看向康熙,眼神非常的……不善!
“無知德妃,玉兒仍朕親封的一品和碩公主,豈是你能說嘴的!還不快給玉兒陪罪。”康熙沉着臉說道。
德妃一驚,擡眼看向康熙,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可是德妃,一向最得寵的德妃呀,萬歲爺怎麼會爲一個外四路的丫頭而爲難自己。看到德妃沒有動,康熙怒了,一拍桌子吼道:“德妃不知尊卑不守宮規,着降爲德貴嬪,遷居永福宮偏殿。”
德妃驚呆了,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只是說了一句話,便被貶爲貴嬪,想當年她從貴嬪晉升爲德妃,足足用了六年時間,而現在,只是一句話,便將她六年的努力全都抹去。見德貴嬪發呆,她的貼身侍女忙低提醒道:“娘娘快謝恩呀!”
德貴嬪含恨帶怨的跪下謝恩,她這此刻才明白當日榮妃被貶入冷宮的心情,果然是天淵之別。
衆妃見林家三人三句話,便讓一宮主位降爲貴嬪,心裡都掀起波瀾,有兒子的,都打着讓自家兒子娶黛玉的心思,沒兒子的,便想在自己孃家親戚裡找個合適的,只要能娶到黛玉,便等於娶到了皇上的寵愛信任。黛玉和青玉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見康熙罰了德妃,他們兩個便也罷了。可林海在官場多年,那些妃嬪的小心思他很明白,只不過這會子也不便說出來。
太皇太后瞧着冷了場,便笑道:“玉丫頭,到老祖宗這裡來,那羅漢手串豈是小姑娘家戴的,來,老祖宗給你換一樣。”太皇太后說完便將自己手腕上的一隻老坑玻璃種透雕蓮花翡翠鐲除下來套到黛玉的手上,濃綠的玉鐲襯得黛玉皓腕如雪,看直了阿哥們的眼睛,胤俄憨憨的嘆道:“真好看!”
太皇太后此舉更是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和碩公主是兩宮聖人面前的大紅人,簡直比正經皇家阿哥還得寵,那些個有兒子的妃嬪們瞧瞧各自兒子的神情,她們發現阿哥們竟然沒有一個人對此表示出一絲一毫的嫉妒或者不滿,大家都是笑着看向黛玉,好似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妃子們心思各異,不過大多想的是如何巴結黛玉,讓林家成爲自己的助力,只除了德貴嬪,她此時將黛玉當成她最大的敵人,正想着如何才能除之而後快!天堂到地獄只不過是一念之間,德貴嬪動了惡念,等待她的只會是萬劫不復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