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話說賈琮回到榮國府,先去別處轉悠一圈兒,最後方往賈環院中去。賈環正歪在炕上瞧兩個小丫頭趕圍棋,口裡磕着瓜子兒。

賈琮瞧他那舒坦模樣就不痛快,踢了他一腳抱怨道:“我打南邊一路飛馬跑過來,都累瘦了,你倒是自在。”

賈環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少說須得再跑十個來回,才勉強不比我胖。”

賈琮瞪了他一眼,也坐上榻歪着,右手捂臉:“可真累死我了。”

那兩個小丫頭忙上前來向賈琮請安,也知道他二人必有話說,都退出去了。

賈環乃道:“我沒說通司徒磐。”

“嗯?”

“他沒答應。”賈環道,“他說,議政萬萬不可。縱然當那些王爺佔的地兒都讓外邦佔去了,也不能議政。”

賈琮嘟囔道:“老古板!不開竅!”

賈環喝了兩口茶,道:“你既來了,說客這事兒我本來不強,你去說去。”等了半日沒聽見賈琮吱聲,扭頭一看,這貨睡着了。只得撇了撇嘴,打了個哈欠,道,“難怪聽人說,見旁人睡覺自己也會困呢。”旋即也歪着睡着了。

一時趙姨娘從外頭回來,見這小哥倆呼嚕直響,抱怨了一聲,喊小丫頭子進來將他兩個擺平,又親抱了牀被子替他們蓋上。賈琮這日連晚飯都沒吃,就在賈環屋裡的貴妃榻上睡到天亮。

次日他們小哥倆去太平鏢局議了一上午的事;到了下午,沒法子了,賈琮硬着頭皮拉馬去了林府。

林海自從回京便一直在府內閒着。方雄給了他一個翰林學士,他也沒去翰林院就職。昨日賈琮回府後便打發了人去林府蘇府報信,故此林海猜到這小子今兒不來明日必來,聽門子來報說“榮國府的琮三爺來了”,哼了一聲,假意坐在案前看書。

賈琮進來本是嬉皮笑臉的,見了老頭反倒笑不起來了,皺眉喊道:“才幾個月不見怎麼添了這麼些白頭髮了!”

林海本來也欲給他一番排頭吃的,聞言登時忘了,丟下書嘆道:“我都多大歲數了!早就有白頭髮了。”

賈琮憤然道:“從前哪裡有這麼多!都是在詔獄吃的那麼些苦!那個叫劉侗的老小子總有一天我要滅了他出氣!”

林海瞧了他一眼。

賈琮嘿嘿傻笑了兩聲:“那個……其實蘅蕪苑風景還不錯的。給先生們下藥那事,人家實在是沒法子。”

林海哪裡還生得起來氣,嘆了一聲,撫着他頭頸:“也是難爲你們了。只是僞造聖旨之事日後斷不可再爲。縱然天子無蹤,天威仍在。”

換做旁人說這話賈琮送上大白眼子了,偏此人是林海,他只得道:“我們也沒說那是聖旨,只哄了哄那人,他自己非覺得是的麼。”

林海搖了搖頭:“我知道你膽子大……罷了。”

賈琮做了個鬼臉兒,又正經行了禮,才說:“先生來日有什麼打算?要不跟我回臺灣府去算了。只當散散心,看看林姐姐。她可忙得緊呢。”

林海問道:“玉兒在那邊做什麼呢?”

賈琮道:“臺灣府有許多不好之處,最好之處便是荒地極多。修路建港造作坊皆歸她管,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成日抱怨勞力不足。”

林海一驚:“營造的事她在管着?賈璉呢?”

賈琮道:“璉二哥哥一個人哪裡管的了那麼多!姑父,隨便混過一個任期極容易,想將一處荒蕪之地變得繁華要難得多。誰也沒閒着。我們都還年輕,我爹也是個不管事的,您去幫我們瞧瞧有哪裡做的不妥當也好,終歸是當過尚書的人麼。”

林海道:“你與我說說,你們在做什麼呢。”

賈琮便笑嘻嘻將臺灣府之事撿能說的說了,能吹的吹了,能攛掇的攛掇了,說得要多好有多好,如世外桃源一般。末了賈琮道:“姑父不會是捨不得這房子吧,有親人才是家麼,能跟林姐姐在一處多好啊。再說,來日又不是不回京。”

林海雖不曾明言去不去,顯見是已經動心了。

又混了一日、見了幾個必見的人之後,賈琮換上一身月白色儒生袍、頭戴儒生巾來到馮紫英家。

馮紫英難得見他這模樣,有些好笑,打量了半日,道:“彷彿瘦了點子。只是這會子都秋天了,拿把扇子算怎麼回事?”

賈琮擺了擺摺扇:“這叫全面包裝,扮斯文!本想拿鵝毛扇的,又覺得鵝毛扇人人都拿,太沒新意了。”

馮紫英道:“我怎麼沒見人人都拿鵝毛扇?”

賈琮道:“裝高人的人人都拿鵝毛扇。大概鵝最恨的就是諸葛亮了。”

馮紫英含笑道:“扮出這模樣來做什麼呢?”

賈琮向他一躬到地:“學生想煩勞馮公子替學生引見賢王千歲。”

馮紫英瞧了他半日,道:“你搗什麼鬼兒?”

賈琮道:“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威王,保不齊來日史書中還能多一條,賈琮勸賢王磐。”

馮紫英見他說的不像頑笑,又瞧了他會子,道:“罷了,且看看你鬧什麼呢。”

馮紫英便換了身衣裳,領着賈琮往賢王府而去。

司徒磐乍見賈琮一副儒生模樣也覺得好笑,細打量了幾眼道:“倒是個書生模樣。”

賈琮向他拱了拱手:“賢王千歲,學生有一席話相勸。”

司徒磐道:“若是諸王議政之事便不用說了。”

賈琮道:“兩千四百年前,西洋希臘國有大賢名曰伊索,伊先生曾說過一個故事。獅子前往造物宙斯神前抱怨道:‘吾威震百獸,統領一方,竟懼怕雞鳴!何其面上無光。’宙斯神道:‘爾心勇猛,雞鳴不過區區小事,懼之何妨。’遂打發它走了。獅子越想越覺得沒面子,簡直想一死了之!偏這會子他路遇一隻大象,見大象一直搖晃耳朵,奇道:‘象兄,晃耳朵作甚?’大象道:‘吾雖龐然大物,最懼小蟲入耳。’獅子見大象都有所懼,蟲子比雄雞還不如,頓覺自己懼雞鳴也算不得極沒面子,遂消了求死之心,歡歡喜喜的跑了。”

司徒磐笑道:“你說這個做什麼?”

賈琮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誰都有不足之處。正視不足纔是正理,莫因爲礙着面子死不承認。”

司徒磐奇道:“我何嘗有礙着面子死不承認的不足之處?”

賈琮道:“殿下不就死活不肯承認自己並非皇帝,而與吳王、蜀王、齊王等一般無二、只是個尋常的諸侯王麼?要論及正統皇位繼承,陳王纔是最光明正大的那個,連魯王也佔着太上皇嫡長子的名頭。至於京城裡頭的這位小聖人,與廬王何異?燕王千歲。”

司徒磐愣了愣:“何嘗不承認了?我本來就不是皇帝。”

賈琮道:“有一塊大餅,本來是東家的。夥計們都餓了,想分着吃。東家不想給夥計們吃,夥計們愈發想吃。”他頓了一頓,道,“諸王議政便是給諸侯王參政之權。你若是諸侯王,便巴不得有此事的,就如同夥計想吃東家的大餅一樣。你若是皇帝,便不願意有兄弟子侄來參合你本該一家獨大之事。燕王千歲,你不是皇帝,你是諸侯王。治河、科舉皆是繞不過去的事兒。你若不仗着封地碰巧在京城附近、手裡剛好捏着一個位小聖人、從前的治河之事皆是京中主持的、從前的科考皆是在京城舉行以至於天下舉子習慣了來京城考試等,搶先出來主持這些事,信不信過兩年就有旁的王爺主持?”

司徒磐眉頭一動。

“天下士子參加科舉的目的多半是爲了當官,而不是爲了忠君。當真爲了忠君參加科考的,人家也不是忠於賢王你的。燕王千歲,你並不能給許多人官當,因爲你地盤子也就這麼大。不信你等着瞧。若是過兩年吳王等六位王爺聯手開科舉,看是來你這兒考試的人才多還是去別處考試的人才多?”他歇了口氣,飲了口茶,又道,“承認自己是諸侯王就如同獅子承認自己懼雞鳴一般,沒什麼大不了的。難道你還爲了那點子顏面不要這些本可以輕易到手的好處麼?眼下諸位王爺都忙於收服軍隊民心,等他們穩了,緩過來了,立時會想到立威揚名。到時候,你不願意做的這些事他們都會搶着做。王爺,這個便宜眼下不佔,來日只怕就佔不到了。這麼大的便宜佔不到——常言道,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眼下天下已經分了,總有合的一日。來日誰將天下合起來,要緊的不是名頭、是實力。三國時候,劉漢天下分成了若干份,最終一統的卻是司馬家。蓋因他們家最強之故。怎麼姓劉的劉表劉璋劉虞劉備皆不曾成事呢?他們不是更佔了名頭麼?還不是司馬家偷了曹家的底子,而曹家實力最強。凡是可以強自家實力的事,就是好事。”賈琮站了起來向司徒磐一躬到地,“晚生言盡於此。”

老半日,司徒磐才說:“你容我想想。”

賈琮點點頭:“望王爺三思。”言罷揉了揉脖子,“那麼一本正經的說話累死我了。”

馮紫英在旁道:“哪裡一本正經了?與平日說話無二,只是一本正經坐着倒是真的。”

賈琮做了個鬼臉兒。

司徒磐坐了會子乃道:“你纔回去不久,又跑來京城做什麼?”

賈琮道:“我姐姐有喜了,我怕平安州的大夫接生婆本事不高明,想在京中替她尋幾個好的送去。”

司徒磐笑道:“你們家這哥幾個也是絕了,個個把姐姐看得那麼重。”一面不知該慶幸平安州不曾分封給諸王還是惋惜。慶幸者,平安州高家與賈家交好且有親,賈家九成是站在自己這頭無疑了。平安州雖不在燕趙之地,早晚算是自己的地盤。惋惜者,若在他旁的兄弟侄子手上,來日打起仗來,可以輕易收服。

賈琮道:“我們何嘗將兄弟看得不重的?都是一樣的骨血麼,天生的。不看重骨血的也唯有你們皇帝家了。”

司徒磐面色一沉,馮紫英咳嗽了幾聲,張嘴想說話又沒什麼好說的。

賈琮嘆道:“王爺別惋惜,這個不是天生的,但也是天生的。”

司徒磐瞥了他一眼,捧起茶碗來:“你又有什麼好說的?”

賈琮道:“人天生皆愛骨血,皇帝家的人也是人,故此這是天生的。”

司徒磐抿了口茶,放下茶盞子。

“而人皆愛權,這個也是天生的。天生不愛權的實在太少了,而且多半不是既聰明又懶、就是太無能——假裝自己不愛權,其實是沒本事弄到權。”

司徒磐與馮紫英皆淡然一笑。

“皇帝擁有天下最大的權,連他的兄弟兒子一齊管着。偏此權獨一人可握,不能分享。”賈琮一擊掌,“這權太大、太誘人了,要得着的誰不想要?皇帝家的女子但凡野心不大還罷了,她們是要不着的。皇帝家的男子個個都是要的着的,會不想要麼?男人與女人不同。女人重情,男人重利。故此,天生對權的喜愛,會令皇帝家的男子拋去天生對骨血的喜愛。此事,也是天生的。”

司徒磐聞言默然許久,問道:“你以爲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賈琮搖頭道:“學生以爲,凡天生的事,就沒有好壞。人麼,多半會揚善去惡。只是揚善去惡的當是可揚、可去的東西,即可以改變的東西。天生的事物多半無法改變。假設晴天爲善、雨天爲惡,請問如何揚善去惡?”

司徒磐過了半日才明白他這話是什麼意思,道:“你的意思是,皇帝家不愛骨血就如同晴天雨天一般,是不可改變的?天家就沒有珍惜骨血的麼?”

賈琮聳聳肩:“有。沒有野心的女子,和既聰明又懶的男子,和太無能的男子。”

司徒磐聞言又靜默了。

賈琮等了片刻,又說:“還有一件東西是男人想要的,即‘名’。那些老儒總把‘名正言順’說了一遍又一遍,彷彿此事當真很要緊似的。其實,自打唐太宗李世民成爲一代英主以來,皇位繼承的‘名正言順’就一點都不重要了。”他聳了聳肩,“不論是當時還是後世,提起李世民皆稱頌滿滿。誰管他是怎麼上臺的!李建成是不是好人、死得冤不冤枉、有沒有才能一點都不重要,只要李世民對百姓好、治國有成、留下了一片太平盛世,”他頓了頓,含笑道,“他李世民,就是千古明君!”

馮紫英聽罷鼓起掌來。

司徒磐連連點頭:“好小子!在這兒等着我呢。”

賈琮道:“事兒又繞回來了。王爺,要緊的是實力。沒有實力,什麼都是空的。”

司徒磐長嘆一聲:“你的意思我已盡知道了,我再想想。”

賈琮點點頭,道:“此事就這樣吧,學生能說的都說了。王爺可知道哪兒有好大夫麼?”

司徒磐道:“自然是太醫院。”

賈琮眼神一亮:“可以請出京麼?”

司徒磐笑道:“本王何至於這麼點子本事都沒有?”

賈琮大喜,向司徒磐連連打躬作揖:“謝王爺!你真是太好了!”

...

第86章 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66章 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七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二章第97章 第八百九十五章第四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38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九章第97章 第八百九十五章第38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四百章第三十一章第六百零七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202章 第一千章第188章 第九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四百零九章第三百八十一章第137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第七百零三章第五百七十七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八百零一章第五十八章第三百九十一章第94章 第八百九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一章第122章 第九百二十章第137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第八百零五章第五十八章第六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五百八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七十章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第89章 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二十九章第68章 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三章第六百二十章第七百七十章第五百零四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三十章第62章 第八百六十章第八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五章第95章 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九章第23章 第八百二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四百九十六章第七百二十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四百六十八章第七百七十一章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六百二十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52章 第八百五十章第32章 第八百三十章二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四百八十章第40章 第八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七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一章第五百七十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一章
第86章 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七十四章第六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三十五章第三百九十七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66章 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五百七十八章第六百二十二章第97章 第八百九十五章第四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38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九章第97章 第八百九十五章第38章 第八百三十六章第四百章第三十一章第六百零七章第三百九十四章第202章 第一千章第188章 第九百八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七章第四百零九章第三百八十一章第137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第七百零三章第五百七十七章第七百五十八章第九十一章第八百零一章第五十八章第三百九十一章第94章 第八百九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一章第122章 第九百二十章第137章 第九百三十五章第八百零五章第五十八章第六百五十九章第七百八十三章第五百八十八章第二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七十章第三百六十章第四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二十九章第89章 第八百八十七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六百二十九章第68章 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七十二章第十一章第五十三章第六百二十章第七百七十章第五百零四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第三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三十章第62章 第八百六十章第八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四百九十八章第六百七十五章第95章 第八百九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九章第23章 第八百二十一章第十四章第四百九十六章第七百二十章第二百六十四章第四百六十八章第七百七十一章第五百四十二章第六百二十章第四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一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52章 第八百五十章第32章 第八百三十章二百五十二章第四百七十九章第四百四十五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四百八十章第40章 第八百三十八章第五百七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一章第五百七十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三十八章第七百七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