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記者的攝像機和各種記錄下,他們在關島首先看到的還不是醫院,而是修葺一新的機場。
此前的安德森空軍基地,雖然也稱得上先進;但與被銀河集團重新修建過後的機場相比,那就什麼都算不上了。
譬如地接的機場服務人員,全部都是機器人,但這種機器人卻全部是人的外貌、聲音與形體,唯一感覺到她們是機器人的,是因爲她們的動作態標準化一了。
接着是等待行李和辦理手續。行李問題,在哪個機場都免不了等上一刻鐘甚至半個小時以上,但在安德森國際機場(與安德森空軍基地在一個地方,彼此只有小小的欄杆),這個時間卻只有8分鐘,記者們就都拿到了自己的行李。
至於辦手續與安檢,那是什麼啊?到關島,你的護照隨身帶着就行,壓根就像是沒有入境檢查與手續這類事兒。
“怎麼回事?難道這個關島此後會成爲國際自由島?”有記者這樣問銀河集團接待人員。
“是的,關島將會成爲國際自由島。但關島絕對不會成爲犯罪分子的天堂。因爲每個人入境之時,已經被關島的安防系統檢查與登記;如果行李中有違禁品,那是一定通不過安檢的。”
“哇,是真的?”一些女記者心中涌起了八卦。
關島的這個技術,絕對是牛逼大發了的。不知不覺的安檢,而不像其他機場那樣,安檢時還要解下皮帶,這給人的感覺真是太舒適了。
出了機場,就要去醫院了。
首先要接觸的是交通工具。而他們遇到的小型公共汽車,能夠坐8人座的一種擺渡車,竟然是無人駕駛。
只在傳統的駕駛員與附駕之間擺放了一個小機器人,這次是真的小機器人,只有拳頭大小的玩具模樣。
但就是這個小機器人,完成了客人邀請、安全告知、沿途風光介紹、安全駕駛等工作,並將每個人都帶到了醫院大門。
有美國來的記者感覺到,關島的現代化程度,美國怕是至少需要五十年的努力吧。雖然現在各國工業機器人已經在廣泛運用,但要說能夠做到像關島這樣的擬人化、人性化、準確化、複雜化的服務,美國也好其他國家也好,都還有很長的路可走。
到了醫院,幾乎是流水線作業,上百個導醫性機器人,幾乎是一對一服務,分批次將病人帶到登記臺,掃瞄病人帶來的所有醫療文件,並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初步掃瞄。
銀河醫院告知所有病人:醫院的掃瞄檢查等,都是無害輻射。
說一千道一萬,醫院的水平如何,歸根到底是要看療效。而這些記者的到來,可不是爲銀河醫院唱讚歌的,甚至種花家自己人的記者,都受種花家各醫療製藥集團的囑託,帶着一些特別的目的。
……
艾略特是一名英國的癌症晚期患者,長期的化療讓他的身體已經不堪重負,而且他的癌症屬於肺癌的一種,很難治療。
僅跟隨艾略特而來,就有英國三家媒體的記者。
他們見證了艾略特從下飛機到入院的全過程,對於危重病人或行動不便之病人,銀河醫院的護理更加周到周全。
接洽、完備手續,交費住院,多退少補。這個環節,與種花家的醫院一樣,病人太多,必須先交費,如果不交費,萬一有人拖欠,哪有那麼多人力去催收?
檢查、住院、治療、吃藥、觀察,過程與普通醫院並無二致,差別在於銀河醫院的醫生護士都是智能機器人完成的。
當然,態度也特別好。
最讓人神奇的是語言,只要病人說什麼語言,機器人就能說什麼語言。種花家雖然文字是統一的,但語言卻從來是南腔北調,地方方言何其多也,可沒想到的是,這些機器人,在聽了兩句方言後,很快就說起了方言,這讓病人有如在家鄉治療一樣,心情頓時就好了許多。
於是,銀河醫院在半天之內,就成了活生生和語言博物館。要知道,就是英語,倫敦人和鄉下人的口音也有較大的不同。
這或許也是人類這種智慧生活善於創造生活的一個例證,好端端的語言,要不了多久就會說出“自我特色”。
艾略特的病情,在所有病人中,屬於中上程度的嚴重,但在入院治療後,僅僅過了一日,艾略特就感覺到疼痛減輕了,人的精神更好了一些。
機器人醫生告訴他:“體內癌細胞,已經殺死了30%!”
艾略特原本是難以下地行走的,因爲長期的化療讓他的體力嚴重不足。但在銀河醫院治療的第三日,醫生建議艾略特下牀行走。
艾略特感覺到很驚奇,我能行走了麼?此前我只敢在地面上走幾步,然後就力氣不繼。走幾步有意義麼?
在機器人醫生的鼓勵下,艾略特決定遵醫囑,下牀走走。
這一走,就走出了驚喜。因爲艾略特在一名護士的陪伴下,竟然走了至少兩百米!
等回到病房時,醫生特別過來說道:“恭喜你,艾略特先生,你體內的癌細胞已經被殺死了50%!”
三天就殺死了50%的癌細胞,這豈不是六天就可以出院了?艾略特第一次對自己的康復充滿了信心。
艾略特的信心很有道理,雖然六天時間他沒能出院,但第八天的時候,醫生告訴他:“癌細胞已經被徹底殺死!”
1000名病人,基本上屬於種花家的;但也有數十個來自於歐洲和其他國家。這個地球上的人,就是如此怪異。
你不相信的,或你有意見的,別人卻非常相信,非常樂意。你覺得價格太高太貴,但別人看來卻特別便宜。
艾略特出院之時,不但給了符合英國人均GDP的55000美元的治療費,還給醫院捐贈了55000美元,以便醫院能夠治療更多的窮人。
艾略特,是一位生活無憂無慮的紳士。
艾略特出院的時候,實際上已經有了一半的人早就出院了。而且艾略特原路還看到有新的病人加入治療。
事實上從首批1000名病人進入銀河醫院的第三天,就有人陸續出院了。如果說艾滋病、癌症等病人,涉及到人體生命更深層次的東西,但一些心腦血管疾病,卻僅僅是器質性的,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治療就能迴歸正常。
至於“三高”病人,在銀河醫院的先進治療技術面前,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問題。他們在人體上,安裝了一個循環泵,將血抽出來,在循環泵裡進行淨化後又送回身體之內,如此循環無數次,就能將人體的血液淨化到正常健康人的標準。
當然這期間物理的、生物的技術是少不了的。
白血病要麻煩一些。它主要涉及到血細胞癌變。而要消滅癌變血細胞,就要用到此前大出風頭的納米級吞噬機械蟲。
納米級吞噬機械蟲,基本上可以吞噬世間萬物,其最重要的作用,並不是吞噬啥鋼筋水泥,而是在微觀層面的作用,特別是在醫藥治療中,納米級吞噬機械蟲幾乎不可替代。
譬如癌細胞,我們知道只要將其剝離或消滅後,人體就健康了。但因爲其過於微小,而且與健康細胞密不可分,常規手段幾乎無法。或者在殺死癌細胞時,又會殺死很多健康正常的細胞。
而納米吞噬機械蟲,卻能夠根據設定,只吞噬某一類物質細胞。
人體內有多少個血液細胞?這個數量實在太多!得了血癌的病人,血液中又有多少癌細胞,這個數量同樣太多!
在這種情況下,直接把納米吞噬機械蟲注射進病人的身體去吞噬癌細胞,雖然也行,但考試到血癌病人的血液也如“三高”病人一樣,需要對血液整體進行一番淨化,於是最終採取了體外循環治療的技術。
此次收治的1000名病人中,僅白血病患者就有20餘人。這些病人被集中在一個區域,五人一個批次進行治療,而且治療過程比常規醫院要簡單得多,哪怕是檢查機器,都非常小巧小型化。
總之這些病人大體的狀態就有如在醫院打吊針一樣,身上接了幾個很細的管子,紅色的血液從一根管子流出來,流到一臺大約比微波爐還要小一些的機器內再流出來順着管子流回身體之內。
另外還有兩根管子則是給身體提供治療期間的藥物營養。
讓這些病人頗爲輕鬆的是,他們在治療時,互相還可以聊天打屁。
馬達,這是血癌病人麼?這是不是啥傷風感冒的病人啊!新的治療手段,讓病人愉快得有些不敢相信。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
在地球現有醫療技術條件下,人體是神秘的,很多病變,人類都還不知道其病理與原因。但在時空飛船的技術檔次上,人體生命,已經沒有什麼秘密。甚至就是再造一個細胞,至少是克隆一些健康的細胞,百分百是相對簡單的事。
當差不多看透了一個事物密的時候,這個事物雖然還可能很珍貴,但那種敬畏心理自然會逐漸減少甚至歸於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