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分飛

是夜,皇帝便往永壽宮中來,不過略看了看嬿婉,便要往寶月樓去。

嬿婉少不得笑語嫣然,“晚膳時臣妾見有幾樣膳食精巧,想要送去寶月樓,纔想起今兒是齋戒,容嬪妹妹斷不肯吃這些東西,這才罷了。”

皇帝恍然醒覺,“也是。既是齋戒之日,容嬪會徹夜誦讀經文,不見外人,朕也不必去瞧她了。”

嬿婉抿脣一笑,溫溫軟軟道:“皇上一向最將容嬪妹妹的事放在心上,今兒怎麼渾忘了。臣妾可要爲容嬪抱不平了。”

皇帝不置可否地一笑,牽過她的手一併坐下,摩挲着道:“你待容嬪卻好。”

嬿婉低着曲線優美的頸,柔順道:“容嬪妹妹遠離家鄉,孤身一人,承恩已久卻膝下孤涼,臣妾也曾多年未育,很明白她的心境。由己及人,總忍不住對她好些。只是容嬪妹妹性子孤介,不太喜歡臣妾。所以臣妾有時想對她更好些,也不知該從何做起。”

皇帝臉色僵冷,直到聽嬿婉說完,才憐惜地撫着她的手,溫言道:“她的性子素來如此,待朕也是一樣。你心意到了就好。”

二人正說着話,瀾翠端了茶水上來,笑吟吟道:“這是今歲新貢的松陽銀猴,小主吃着覺得很好,所以特意等皇上來了一起嚐嚐。”

皇帝笑道:“你也喜歡這個?”

嬿婉笑容甘芳,讓人有親切的鬆弛,“雖然不算名貴茶種,但臣妾喜歡它入口回甘,平實親和,沒有高高在上的疏遠之感。彷彿鄰家女兒,品之可親。”她見皇帝只是沉思不語,又笑道:“臣妾掌管六宮之事,但見茶葉一項,每年便支用頗大。宮中素來以飲名茶爲習,若是願意多嚐嚐松陽銀猴之類,所費不多,亦有新味,也是不錯。”

皇帝沉吟片刻,伸手接過青玉金線茶盞抿了一口,淡淡笑道:“皇后爲皇貴妃主理六宮時,一度也引松陽銀猴入宮,想是有舊例可循。你若願意多看看典冊掌故,想來可以安排。”

嬿婉聞言不禁有些訕訕,皇帝言下之意,便是覺她不熟悉宮中掌故了。她不覺羞赧,“臣妾愚鈍,還望皇上恕罪。”

皇帝攏過她的肩,安慰道:“你雖身爲貴妃,但到底資歷尚淺,便是婉嬪與愉妃也比你久經世故,你難免有些稚嫩。但是你性子溫婉,凡事上下融洽,不嚴苛冷峻,這是你的好處。”他停一停,“自然也是皇后的緣故,她身子不好,你得多擔待些。”

嬿婉秀眉緊蹙,這才稍稍和緩些,含笑示意瀾翠遞過茶盞來。瀾翠正捧過茶盞,手中陡得一滑,一盞滾燙茶水瞬時澆在了嬿婉手上,燙起一大片緋紅顏色。

嬿婉雪雪呼痛,瀾翠嚇得傻了,跪跌在地上拼命磕頭不已。皇帝捧着嬿婉的手連連呼氣,宮人們忙亂着又是端冷水來給嬿婉浸手,又是取了清涼消腫的膏藥塗抹,一壁又急急去召太醫。嬿婉痛得滿眼含淚,只咬着脣不說話。皇帝一時怒極,狠狠踹了瀾翠一腳,喝道:“這等刁鑽憊懶的奴才,還不拉去慎刑司!”

王蟾忙答應着拉了渾身哆嗦的瀾翠下去。皇帝又安慰了嬿婉許久,本欲留下,耐不住嬿婉苦苦勸道:“皇上今夜便是留在臣妾這兒,也怕是擔心臣妾的傷勢,不能好好歇息,還不如回養心殿安寢。”

皇帝如何肯允,嬿婉又道:“皇上若實在不放心,大可留了李玉在這兒伺候。李玉本就細心周到,若有不妥,可及時稟告皇上。”

皇帝亦怕留在這兒,嬿婉事事親力親爲服侍,反倒不得養息,叮囑了幾句,留下李玉便起身去了。

這一夜養心殿中,皇帝便睡得不大安穩。本喚了婉嬪來侍寢,才一見面,見婉嬪打扮停當,卻訥訥寡言,不覺又是惱又是笑,“怎麼?見了朕便這般怕麼?話也不肯說了。”

婉嬪手足無措,“臣妾……臣妾已經多年未曾侍寢,生怕自己不夠妥當……”

皇帝苦笑道:“罷了。朕召你來,不過是因爲你乃潛邸舊人,可以夜話閒聊,你既這般侷促,罷了,朕叫人送你回宮吧。”

婉嬪麪皮赤紅,只得無言告退。皇帝索然寡味,進忠在旁賠笑道:“皇上,婉嬪本就年歲漸長,不宜侍寢。不若喚了別的小主來侍奉可好?”

皇帝擺手,不耐煩道:“朕何愁誰來侍寢?不過是想找個人說說話罷了。”進忠欲言又止,皇帝橫他一眼道,“平日裡你鬼主意最多,有話便直說。”

進忠忙躬身道:“皇上,其實有個人在外候着許久了,也有話要對皇上說。”

榻前一盞紫銅鶴形燭臺孤然聳立,曳下瘦長的影子,越發顯得悽惶難言。皇帝慵懶道:“誰?”

進忠悄悄覷着皇帝臉色道:“茂倩。”

皇帝陡然坐起,厭煩道:“叫她早些出宮安分些,今日之事朕便不與她計較了。”

進忠趕緊趴下磕了個頭道:“皇上,茂倩說,此事她若不說與皇上知道,寧可一頭碰死在養心殿前的石階上。奴才見她情願一死也要上稟天聽,纔不得不來稟告。”

皇帝靜了片刻,緩緩道:“喚她進來吧。”

海蘭回到延禧宮中,已是中夜了。葉心服侍着她脫下半新石青色繡白玉蘭花緞面狐毛大氅,接過她手中的琺琅透雕手爐,心疼道:“小主今兒在皇后娘娘那兒留得晚,趕緊歇息吧。這手爐都涼了,奴婢去換上炭,給您再暖個湯婆子睡下。”

海蘭嘆道:“姐姐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只有我陪着她說說話罷了。你自己也瞧見了,姐姐捱了那一掌,臉上腫成那樣,也不知什麼時候能消得去。”

二人正說着話,卻見永琪從裡頭暖閣轉了出來,迎上來請了安道:“額娘總算回來了,叫兒子好等。”

海蘭見他滿臉關切,甚有孝心,一時歡喜,也有些詫異,“你這孩子,這麼晚了也不回自己府裡,在這兒做什麼?成家立室的人了,也不怕你福晉惦記。”

永琪忙笑道:“今兒原是見外頭送了好些紫貂皮子和人蔘來,所以兒子特意挑了好的,送來給額娘和皇額娘。”

海蘭聽他提及如懿,不覺喟然憂懼,“如今你要見你皇額娘,也不大方便。這些東西,額娘自會轉交。”她看着長身玉立的兒子,不覺生了幾分疼惜之意,“看你這麼孝敬你皇額娘,也算姐姐沒白疼你一場。”

永琪有些愧疚,道:“兒子本該親自去向皇額娘問安。只是皇額娘如今的情形,兒子也得明哲保身些。”他扶了海蘭坐下,“額娘也累了,暖閣裡兒子剛叫人添了熱炭,您快坐下歇歇。紅棗銀耳羹也剛煨好,熱熱的正好用呢。”

海蘭見他這般細心,愈加安慰,拉了他一併坐下,道:“你素來孝順,額娘都知道。”

永琪見無人在旁,躊躇片刻,低聲道:“額娘與皇額孃親厚,那也是應當的。只是也得小心些,免得惹皇阿瑪不悅。”

海蘭擺擺手,接過葉心添好的手爐捧着,溫言道:“自你出生,額娘便是無寵之人,何必在意這些。”她面色微微一沉,有些不豫之色,“你素性謹慎,又文武雙全,你皇阿瑪便視你爲第一得意之人。你明哲保身是不錯,對你皇額孃的孝心也不必盡在明面上。可內裡,你皇額娘疼你可不亞於她親生的永璂,你心裡可得明白。”

一席話說得永琪冷汗漣漣,忙斂衽跪下道:“額孃的話兒子怎會不知?只是自三哥離世,兒子便是長子身份,不得不萬事斟酌,便有對皇額娘十二分孝敬之心,也只敢露了三分。畢竟皇額娘與皇阿瑪不睦,兒子也不敢在明面上過親近了翊坤宮。”

海蘭瞥他一眼,語意清冷,“你這個想頭固然不錯。若不是你天資聰穎,又謹小慎微,也無今日氣候。”她見永琪一味低頭,亦是不忍,“地上溼寒,別盡跪着了。入秋腿上的附骨疽更易發作,總是隱隱作痛,益發得小心些。”

永琪下意識地摸了摸腿側,也不以爲意,“太醫總是那些套話,什麼三陰不足,外邪過盛。左不過黃豆大小一顆,不痛不癢的,也沒什麼。”

海蘭嘆道:“你離宮開府,自成一家,雖然有福晉替你操持,自己也得事事留心。”她一頓,似想起什麼,“我聽跟着你的誠貴說,你身爲兄長,在書房讀書勤勉依舊,可堪榜樣,而且下了學……待令貴妃的幾個阿哥也極好。”

永琪嘴脣微微囁嚅,還是坦然道:“令娘娘協理六宮,深得皇阿瑪寵幸。兒子疼愛幾位年幼的弟弟,也是盡兄長的職責。”他略一猶豫,一雙澄澈眼眸望着海蘭道:“額娘在宮裡資歷雖深,但恩眷不隆,兒子這般做,也是希望額娘與令娘娘面上過得去,別損了額孃的尊榮清寧。”

海蘭愛惜地撫一撫他的額頭,嘆息道:“你要強周全是好,但也別爲求萬全,什麼事兒都自己忍着。年紀輕輕的,綢繆太過,也損心神。再說你素性要強,有什麼頭痛腦熱也忍着不說,可自己身子總要當心。”她話鋒一轉,婉轉道:“上回聽你說起長了附骨疽,額娘急得什麼似的,問了太醫。說是先頭的怡親王父子都得過,確是不大要緊。你精於騎射,風餐露宿、騎馬射獵所致也未可知。”她說着,語調一沉,有些不大好意思,“不過,太醫也說,冷浴後貪涼寒溼侵襲,或房欲之後蓋覆單薄,寒邪乘虛入裡,也會成此疾。終究,你得當心你自己身子。”

永琪面上一紅,旋即含笑道:“這個額娘大可放心。兒子的嫡福晉西林覺羅氏和側福晉索綽羅氏都是皇阿瑪、皇額娘和您親自替兒子選的,她倆溫良恭儉,實是賢妻。”

海蘭撲哧一笑,輕輕點了點他的額頭,笑罵道:“當着額孃的面心虛什麼。額娘豈不知你對嫡福晉和側福晉不過面上的情分,而索綽羅氏擅生養,你的幾個兒子多是她所出,可你最心疼的還是格格胡氏。別的也就罷了,額娘只擔心一個……”

永琪見海蘭頗有責怪之意,忙不迭解釋道:“額娘所擔心的,不過是胡氏出身寒微,是府裡買來的丫頭做了通房封了格格,但她性子也算乖巧,安分守己,從不逾矩。”

海蘭不禁搖頭,“額娘才說這一句,你便有這許多話替她分辯,可見偏心。雖說王公貴戚都三妻四妾,你別有寵妾滅妻的逆行便好。”

永琪笑意溫和謹順,“額娘說得是。兒子的福晉都溫順賢良,胡氏雖然嬌豔些,但也不大出格,服侍得兒子極好,對福晉們也恭謹。額娘可曾聽過福晉抱怨?”

海蘭溫然生笑,“你的福晉都是老實的,額娘也希望你有賢內助。你若爭氣,你皇額孃的日子也好過些。”

永琪正要答應,忽然笑意一滯,頗爲猶疑,“額娘,兒子也的確想爲皇額娘爭氣。可有句話,關起門來只能咱們母子間說得。”

海蘭知他素性縝密,便也着緊,道:“怎麼?”

永琪躊躇片刻,似是十分爲難,“額娘,兒子說句不當說的話。額娘與皇額娘情同姐妹,皇額娘也待兒子如親生。可十二弟一日日大了,兒子雖與他親厚,但也不能不多思慮幾分。十二弟纔是皇阿瑪的嫡子,中宮所出。”他苦笑,“有他在,兒子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便是他日封得親王,也不過是爲他人作嫁衣裳罷了。”

海蘭脣角的笑意逐漸冷卻,如寒天裡凍住的雪花,閃着蒼冷的雪白微光。永琪看着她的笑容,不自覺地後退兩步,畏懼地低下頭不敢言語。

海蘭的聲音沒有絲毫溫度,“跪下!”

永琪哪裡敢違逆,雙膝一軟便跪倒在地。海蘭將指上的鏤金絲嵌珊瑚珠護甲一枚枚摘下,一記耳光清脆地響在永琪左臉,很快又落在右臉。她的手並不停歇,一下下用力打着,眼中淚水漣漣。“如果沒有你皇額娘,我們母子當年便死在了延禧宮裡,你的眼睛哪裡睜得開見見這人世?如果沒有你皇額娘,你就是個失寵嬪妃的庶子,誰會來理你分毫?你能上書房讀書,能文習武,你能博你皇阿瑪歡心,你能在那麼多兄弟中脫穎而出,是誰爲你籌謀?不爲別的,只爲你養在你皇額娘膝下,纔有今日的榮華!便是你能寫得一手好書法,都是你皇額孃親手教你。她爲你盡心挑選賢妻,爲你成家立業。她爲你費的心思,連對她親生的十二阿哥都比不上。如今你卻糊塗油蒙了心,說出這般忤逆的話來,額娘聽着,真真是寒心!”

永琪哪裡還敢接話,俯下頎長的身子連連叩頭,扇着自己耳光道:“額娘息怒!額娘息怒!兒子不孝,一時昏了頭說胡話,額娘切莫氣傷了身子!”

“身子?”海蘭指着他,滿臉是淚,冷笑道:“你還知道額孃的身子!額娘不過是個廢人,早就失了你皇阿瑪的寵愛,不過是熬一天是一天罷了。若無你皇額娘對你悉心照拂,只怕要養大你都難。你別今日得了尊貴,便忘了自己的來歷!”

永琪難過道:“兒子也是糊塗,總覺得自己再討皇阿瑪喜歡,總比不得十二弟天之驕子,生來尊貴。皇額娘疼兒子,也不過是爲自己的兒子來日有個臂膀而已。”

“十二阿哥尊貴,那是他額娘貴爲皇后,沒什麼可爭的!你這般話,便是戳額孃的心了,也是打你自己的臉。要怪便只怪你沒投生個好肚皮罷了。額娘失寵多年,從來不以爲侮。因爲讓人輕賤的,從不是出身,而是自己的品格行事。你若這樣想,和當年的大阿哥又有什麼分別?你大哥得了你皇額娘多年撫育,卻不思感激不念養育之恩,才落得如此下場。而你如今身爲長子,已是你皇阿瑪的左膀右臂。你若真有那個福氣,定要尊你皇額娘爲母后皇太后,額娘便是做太妃也不要緊。若你沒那個福氣,安心做個親王享盡富貴,輔佐你十二弟,也是情理之中。你可仔細!別還沒到那個位子,便先動了不該有的心思。你大哥、三哥和四哥,都是前車之鑑!”

永琪冷汗淋漓,抖衣而顫,“額娘息怒,兒子明白。”

“明白?”海蘭一把托起他下頜,肅然道,“你不明白!從你託生到我肚子裡那一日,你便在受着旁人算計!要不是你皇額娘與我彼此扶持,我懷着你時冒險服了些許有毒的藥物才從冷宮解了你皇額孃的冤屈,她又在我生你時陪伴在側,事必躬親,這世間早沒你這個人了!所以,少生事端,安分守己!額娘和你的福氣才能長遠!”

永琪如同五雷轟頂,望着海蘭,顫聲道:“額娘,你爲了皇額娘,竟然服毒,那時還懷着兒子,額娘你……”

海蘭鬆開手,靜靜地凝視着他,拈過絹子,溫柔地爲他拭去額邊冷汗,神色溫柔而堅定得不可抗拒,“永琪,人要活下去,總是不得不用些法子。額娘一直覺得對不住你。但是你也不能爲着今日的榮華而妄生猜疑之心。你便是要猜疑額娘,也斷不能去猜疑你的皇額娘!這句話,你牢牢地記住!”

永琪泣不成聲。在他成長的記憶力,他很少哭,真的很少。這樣無聲地哽咽,肩膀用力地顫抖着。他伏在自己的臂彎裡,背脊如黑夜裡起伏的山脈。海蘭的手沉穩地擱在他肩上,任由淚水靜靜滑落,“永琪,額娘知道,你在宮裡長大,兄弟不似兄弟,父子更似君臣。你疑心多些便可防範多些。但人生而不易,你若是再疑心曾對你有養育之恩的人,便是天誅地滅。額娘誰都不信,只信你皇額娘。你也一樣,記得!”

永琪沉重而用力地點着頭,彷彿只有這樣,才能將海蘭的教誨沉沉刻畫在心中。他的臉色寂寥而悽楚,“額娘,難道你最心疼的人,不是兒子?”

海蘭半蹲着身子,伸手撫着他年輕而飽滿的面龐,依稀分辨出皇帝雋逸倜儻的模樣,“你和你皇阿瑪年輕時長得真是像。只可惜,他心裡從來沒有我,我心裡也從來沒有他。額娘最心疼的人,是烏拉那拉如懿,是愛新覺羅永琪。可額娘不得不明白告訴你,我與你皇額娘在一起的時日更長更久更貼近。我們之間的信任,無人可以動搖。額娘希望你明白,對你好的人,別去辜負她、背叛她。”她站起身,倦倦道,“永琪,宮門已經下鑰,你便留在這兒睡下,好好想想明白吧。”

她緩緩站起身,唯留永琪半靠在暖榻的踏腳上,疲倦而淒涼。他悲慼地緊緊攏住自己的身體,將喉底的哽咽死死壓住,“額娘,額娘,你爲什麼這樣待我?”寒夜凍雨,悽瑟敲窗,落在花梨木透雕藤蘿鬆纏枝窗格上發出生硬單調的聲音。天地寂寞,唯有以此簌簌相應。

天地寂寞,靜夜無聲。皇帝雙眸微紅,可見已睏倦到了極處。他看着跪在眼前匍匐屈身的身影,沉肅的口吻中隱含着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茂倩,你的話已經說完了,可朕還是不信。”

茂倩面色鐵青,兩頰泛着決絕的暈紅,恭順地匍匐在地,“皇上,若說凌雲徹夢囈之事不算鐵證,可這兩枚銀針與這個馬鞍,卻真真是鐵證如山。若不是爲了包庇皇后意圖殺害八阿哥之事,這兩枚銀針凌雲徹爲何要藏着掖着不能見人?奴婢思慮良久,事涉皇裔,不能不冒死相稟。”

皇帝頗有玩味之色,眸中陰沉不定,舉起那兩枚銀針在眼前,沉吟道:“銀針已有積垢,是積年舊物。針孔與馬鞍底下的孔痕也相吻合,的確不是造假之物。但茂倩,你與凌雲徹早是怨侶,如今積怨更深。哪怕是物證篤然,朕也不能全信。”

茂倩垂首片刻,眼裡閃過一絲怨毒恨色,舉首道:“物證已在,皇上所不能信的,不過是奴婢這個人證。奴婢已說過,當日之事趙九宵也知情。眼下他人在宮中,皇上一問便知。”

皇帝並不看她,只專注於銀針之上,冷冷道:“還須你說?朕已經吩咐進保將他帶了來。”他擊掌兩聲,外頭進保已經聽得,領了趙九宵入內跪下。

皇帝道:“李玉呢?”

進保回稟道:“皇上知道李公公與凌大人私交甚厚,怕有消息泄露。所以奴才傳皇上的旨意,請李公公今夜往孝賢皇后陵上送祭品去了。至於其他人,有奴才在,他們近不了養心殿三尺。”

皇帝揚一揚首,示意他出去,只冷眼瞧着瑟瑟縮縮的趙九宵道:“喚你來所爲何事,你自己也知道吧?”

趙九宵初次面聖,早已頭昏腦漲如在夢中。及至了明彩輝煌的殿閣裡,渾身軟綿綿如同酒醉,嚇得一跌倒地,連連叩首不已,大着舌頭道:“奴才愚昧,奴才不知。”

皇帝視他如目下塵芥,哪肯輕易費一詞一句。還是茂倩乖覺,指着地上的東西道:“趙九宵,這個馬鞍你總認得吧?”

九宵一見那馬鞍,心底一凜,猛然清醒了不少,連連搖頭不已。

茂倩料得他不會輕易認了,不覺抱臂冷笑道:“你與凌雲徹那點勾當,皇上還會不知嗎?八阿哥馬場墜傷之事皇上已經瞭然於胸,不過白問你一句,瞧你對大清忠不忠心罷了,你還敢矇蔽聖上嗎?”

九宵嚇得冷汗如漿,但見皇帝成竹在胸,以爲皇帝早已知曉,慌不迭道:“皇上,這個馬鞍奴才知道,當年八阿哥墜馬,凌雲徹奉命去查,才知八阿哥墜馬乃是因爲馬匹受驚。”

皇帝也不聽他絮叨,不耐煩道:“馬匹受驚乃是兩枚銀針穿透馬鞍底下的皮子,這些朕都知道。但凌雲徹當初奉朕旨意追查,卻未曾向朕回稟,這是爲何?”

九宵瞠目結舌,呆呆道:“皇上都知道了?那……那其他事,奴才不知。”

茂倩尖着嗓子,像生鏽的刀片沙沙颳着耳膜,“你會不知?你是他的手足兄弟,我不過是一件破衣爛衫。他什麼事情你不知道?這些事他是替誰瞞下的?爲了誰凌雲徹那混賬纔敢連皇上都矇蔽!你便招了吧!”

九宵驟然色變,卻也不屑,“雞鳴狗盜之輩。以爲偷了馬鞍和銀針出來,就能誣陷自己的夫君了嗎?也難怪這些年凌雲徹看不上你,換了我也看不上!”他奓着膽子向皇帝道:“皇上一片好意賜婚,可這悍婦刁蠻不馴,但凡夫君有一點不合意,就橫鼻子瞪眼睛,更別說凌雲徹若當值晚些回去,或與鄰家婦人招呼一聲,她必要吵罵。微臣與凌雲徹知交多年,雖也屢屢勸他要夫妻和睦,可也着實看不下去。”他見皇帝面色不變,只閒閒聽着,越發壯膽,“皇上,這女人醋妒,又小心眼兒,她說的話實在不能相信。”

皇帝也不看他,只伸手細細撫觸那馬鞍,細看上頭的針孔,“這馬鞍是馬場用的樣子,也有些年頭了,上頭的針孔也與這兩枚銀針一般無二。茂倩,你便這麼有心,一早便存下心思陷害你的枕邊人了麼?”

這話雖是質問,但語中之意直逼趙九宵。九宵再不經事,也不免畏懼不已。

茂倩自以爲得意,昂首道:“皇上,奴婢之所以到今日才向皇上告知此事。一則因爲前事不明,怕有誤會。今日見凌雲徹百般維護皇后娘娘,倒落實了心頭疑慮。奴婢想,當年八阿哥墜馬致殘一事,宮中曾紛傳是五阿哥所害。凌雲徹奉旨徹查,卻諸多隱瞞。想來他與愉妃小主並無來往,也不會爲她隱瞞。能讓他做出這般欺君犯上之事的,唯有是皇后娘娘了。”她仰着脖子,眼底閃着惡毒的冷光,“奴婢私心揣測,會否這件事連五阿哥也被矇蔽,乃是皇后娘娘的一箭雙鵰之計。”

皇帝神色冷凝,映着窗外呼嘯凜冽的風聲,格外瘮人。他沉沉道:“你說什麼?”

茂倩膝行兩步上前,聲線詭異而隱秘,像一條繃直的鐵弦,死死纏繞上柔軟的頸,“皇后娘娘有自己的親生子,從前疼五阿哥也是爲了有個依靠。如今自己有了兒子,五阿哥又天資聰穎,能文能武,皇后娘娘怎能不爲自己的兒子打算!八阿哥墜馬這件事,若是扯上了五阿哥的罪過,自然斷絕了他的皇位之路。若是不然,八阿哥落下殘疾,一是不能繼承大業,二也報了皇后娘娘對淑嘉皇貴妃的舊仇!”

殿外,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養心殿、翊坤宮、永壽宮,成百上千座殿宇樓閣,都凍成了陰霾裡巍峨不動的影。明明殿內,生着數十個火盆,和煦如春。可是皇帝立在那裡,只覺得血液從腳底開始冰冷,緩緩凝滯,慢慢逼上胸腔,冷凝了喉舌。連手心逼出的汗意,也是寒凍的雨珠,冰冷地硌着。高處不勝寒,終究是高處不勝寒。

他的聲音已經嘶啞了,眼底縱橫着暗紅的血絲,“所以,你覺得,朕的璟兕死於非命,完全是因爲她有這麼一個心腸歹毒的額娘,是不是?”

茂倩的歇斯底里撕破了暗夜最後的寧謐,也撕破了皇帝心底最脆弱的傷口,“是!五公主玉雪可愛,要不是有這樣的額娘,皇上,您會看着五公主長大,長得亭亭玉立,成爲大清最美麗的公主。您可以親眼看着她出嫁,有一個好夫君,有一個美滿的人生,而不是早早夭折,淪爲後宮爭寵的犧牲品。”

皇帝的淚洶涌而出,他跌跌撞撞幾步,頹然坐倒在羅漢榻上,泣不成聲地還道:“璟兕!朕的璟兕……”

趙九宵從未見過皇帝這般模樣,嚇得魂飛天外,半晌纔回過神來,對着茂倩怒目而視,“你這女人,血口噴人!”趙九宵急得滿面通紅,恨不得上前扯住她,“你別胡說!別胡說!皇后娘娘心存恩澤,必有福報!她不是這樣的人!”

皇帝聞言凝神,須臾,驟然冷笑,“是了!朕想起來,當年出冷宮之後,是皇后請求朕讓凌雲徹離開冷宮往坤寧宮守衛,之後凌雲徹纔有平步青雲之機,來朕身邊伺候。”他面色微白,頗有餘悸,“想來真是後怕。朕的肱骨之側,居然是旁人心腹!”

趙九宵又急又慌,拼命磕頭道:“皇上別多心!皇后娘娘與您多年夫妻,她信得過的人才敢送到皇上身邊陪伴左右!你別誤會了皇后娘娘一片真心呀!”

“真心?”皇帝的笑意酸楚而悲切,“從前朕真的覺得皇后對朕一片真心,如今看來,竟是連朕自己也不懂得了。若這真心之後藏着利刃,那朕真是避無可避了。”他揮一揮手,“茂倩,今日你說的話夠多了。比你伺候朕那麼多年說的話都多。朕聽夠了,你先下去吧。朕有些話,還想再問問趙九宵。”

茂倩諾諾答應着,躬身告退。她起身離去,殿門的開合間牽動冷風如利劍般直刺過來,九宵渾身戰慄着,跪伏一邊。他正不知該如何應對,只見一個女子閃身進來,款步行至自己身邊,跪下道:“皇上萬安,貴妃小主遣奴婢來向皇上請罪。”她磕了個頭,戰戰兢兢道,“貴妃小主敷了藥睡了幾個時辰,醒來叫人去給茂倩姑姑加些火盆,怕她凍着,才知茂倩姑姑一早跑來了養心殿見皇上。”

皇帝淡淡道:“不妨。令貴妃燙傷了本就不大好,茂倩趁亂跑出來找朕,她哪裡顧得上。”

春嬋滿面懼色,愁眉苦臉道:“皇上,小主本要親自前來向皇上請罪,奈何太醫說小主傷勢可輕可重,還是不動爲妙。好歹算是勸住了。”

皇帝的臉色稍稍緩和,關切道:“太醫瞧了,說貴妃傷得要不要緊?”

春嬋忙回稟道:“皇上放心,太醫說只要勤於上藥,仔細照拂,也不打緊。說來也怪瀾翠。”她的眼神往九宵身上一瞟,抱怨道,“瀾翠也算伺候了小主多年,竟還這麼不當心。奴婢出來時還見她嚇得哭,這麼傷着了小主,還不知該怎麼罰她呢。”

皇帝嘴角一沉,沒好氣道:“燙了身上可大可小,是得交給慎刑司好好懲治。”

皇帝的話彷彿一陣寒氣,直逼九宵身上,九宵打了個寒戰,忽然想起方纔宮門外候着時,進忠向着他皮笑肉不笑道:“仔細點說話,你心上人的性命,還在令貴妃手裡呢。”

他本還有些糊塗,聽得此節,也再明白不過了。

春嬋聽皇帝動怒,連忙賠笑道:“請皇上恕罪,瀾翠一向手腳還勤快,怕也是一時有誤,小主說看在瀾翠多年伺候的分兒上,還請皇上將瀾翠留給小主自己處置,別送去了慎刑司受那些零碎苦楚,也免得家醜外揚。”她惻然不忍,“到底,瀾翠已經捱了三十大棍呢。”

皇帝還欲說話,想了想道:“也好。貴妃素來心慈,凡事肯留餘地,不似……”他想了想,“你去告訴貴妃,瀾翠如何處置,都交由她自己決定。”

春嬋恭謹領命,看了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趙九宵一眼,默默退下了。

殿中安靜得如在無人之境,九宵一心記掛着瀾翠,擡首才見皇帝靜默無聲,逼視着他。片刻,皇帝的聲音錚然響起,“你也不必留心扯謊,這裡只有朕,外頭只有進忠守着。不吐出真話來,離了養心殿,你便進慎刑司吧。到時候,誰也救不得你了。”

九宵惶惑地聽着,不知怎的,他挺直的脊樑骨漸漸發軟,終於像被抽去了全身的骨骼,流着淚趴倒在了地上。

018 打賞慧貴妃006 景仁宮047 白花丹第四章 遙遙第九章 鴛盟第九章 鴛盟第六章 寶月明第九章 鴛盟030 御花園賞雪033 掌嘴(二)047 白花丹007 賜名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十二章 驚孕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二章 妄事020 溫文軟語第二章 喜憂041 人證第二章 皇子010 冊封014 慎贊徽音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六章 寶月明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21 六宮同沐恩澤第十八章 玫凋(下)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五章 流言024 衆人閒議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一章 相隨第十一章 母家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章 死言(下)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一章 香事第二章 皇子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八章 離析016 母憑子貴001 先帝駕崩(一)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七章 環敵第六章 傷情薄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二十一章 海蘭033 掌嘴(二)第二十六章 女心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六章 傷情薄第七章 春櫻(下)第十四章 傷金第十四章 舞第三章 玉痕(上)第十一章 復恩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二章 傷花第二十四章 端淑031 激怒慧貴妃008 請安第六章 寶月明第一章 延禍047 白花丹第十八章 離析第二十七章 沉浮第一章 香事第十四章 舞第二十四章 巫蠱(下)第七章 伏變第十三章 紅粉意008 請安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十八章 分飛第一章 秋扇第二章 魂歸048 大血藤031 激怒慧貴妃第二十章 薨懌048 大血藤第二十八章 自保034 永和宮第九章 無路第三十章 香見歡第五章 黃鵠歌第六章 寶月明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二章 傷花第二章 喜憂039 搜查
018 打賞慧貴妃006 景仁宮047 白花丹第四章 遙遙第九章 鴛盟第九章 鴛盟第六章 寶月明第九章 鴛盟030 御花園賞雪033 掌嘴(二)047 白花丹007 賜名第二十八章 新秀第十二章 驚孕第十六章 琮碎第二十二章 妄事020 溫文軟語第二章 喜憂041 人證第二章 皇子010 冊封014 慎贊徽音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六章 寶月明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021 六宮同沐恩澤第十八章 玫凋(下)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五章 流言024 衆人閒議第十三章 紅粉意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一章 相隨第十一章 母家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章 死言(下)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一章 香事第二章 皇子第二十四章 端淑第十八章 離析016 母憑子貴001 先帝駕崩(一)第二十七章 姐妹第七章 環敵第六章 傷情薄第八章 蕭牆恨(上)第二十一章 海蘭033 掌嘴(二)第二十六章 女心第五章 紅顏哀(下)第十七章 同林鳥第六章 傷情薄第七章 春櫻(下)第十四章 傷金第十四章 舞第三章 玉痕(上)第十一章 復恩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第十二章 傷花第二十四章 端淑031 激怒慧貴妃008 請安第六章 寶月明第一章 延禍047 白花丹第十八章 離析第二十七章 沉浮第一章 香事第十四章 舞第二十四章 巫蠱(下)第七章 伏變第十三章 紅粉意008 請安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十八章 分飛第一章 秋扇第二章 魂歸048 大血藤031 激怒慧貴妃第二十章 薨懌048 大血藤第二十八章 自保034 永和宮第九章 無路第三十章 香見歡第五章 黃鵠歌第六章 寶月明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二章 傷花第二章 喜憂039 搜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