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好逑

這一語,是鋒利的刃,割破如懿強忍的抑鬱傷懷,“皇上喜新不厭舊,這般性情從本宮嫁與他便知曉。可皇上從不爲小兒女情懷所動,當年對慧賢皇貴妃、淑嘉皇貴妃都不曾矇蔽心志。可今日你也是親眼所見,皇上看見寒香見時那種迷亂的神情!海蘭,本宮陪了皇上大半輩子,他有過太多太多的女人,可是本宮從未見過他用這樣的眼神去看一個人。”

“皇上善飲,所以極少喝醉。可是皇上看寒氏的眼神,連最好的酒都不能那樣醉人。”海蘭低低自嘲,“枉我也曾得過皇上恩寵,原來人與人,就是這般不同。”她的軟弱只在瞬間,很快淡泊如常,“不過,我並不會像姐姐那般傷心,像令妃那般失落。早就知道是自己不會得到的東西,就放棄對他的渴望。可惜,姐姐不會懂得。”

如懿黯然失神,“是。本宮就是不懂得,所以纔會在大庭廣衆下勸阻皇上。本宮很傻,對不對?”

海蘭安慰地撫過如懿的手,“說對也罷,說錯也罷。姐姐是皇后,冠冕堂皇的勸阻總要有一聲。但,一言半句也就夠了。姐姐知道,承乾宮是什麼地方,順承乾坤,乃是非寵妃不得住的地方。沒想到啊,承乾宮空置了數十年,最後竟是讓一個逆臣的未亡人住了進去。”

如懿傷感不已,她引袖,以避絕塵埃的姿態,掩去於這短短一瞬間難以抑制的痛苦,“本宮最不明白的是,皇上一生胸懷大略,爲何人到中年,纔會老夫聊發少年狂,對一個初見的女子這般狂熱癡愛?也不顧臣民議論了麼?皇上最愛惜聲名,竟然爲了她,連聲名也不要了!”

“皇上固執己見,少有被人動搖。姐姐要牢牢記住這一點,切莫以卵擊石,損害自己。另則,人呢,一生總要發一回狂。從前皇上喜歡舒妃的冷冽,如今碰到一個更野性難馴的,豈不平生意趣?所以,姐姐別在這風口浪尖上做什麼。旁人再不滿,也不會真作聲的。”狂風捲起飛揚的塵土,在殿閣的上空肆意飛舞。海蘭伸出手,替她遮住眼前紛飛的雜塵,低柔道:“姐姐,眼前的景象混亂不堪,只會髒了你的眼睛。閉上眼,我們不去看。”

如懿強迫自己安靜下來,“不看,不聽,就可以不存在嗎?”

海蘭沉靜道:“顧着眼前,顧着自己,才最要緊。”她忽而一嗤,帶了幾分輕藐意味,“不過,姐姐也不必那麼在意,事情或許也未壞到那一步。你說,皇上娶淑嘉皇貴妃、慧賢皇貴妃,娶穎嬪、恂嬪、忻妃,都是爲了什麼?”

如懿瞬間讀懂了海蘭眼底的蔑視,“本宮固然明白,聯姻是最好的籠絡和安撫。或許皇上真有此意,可寒氏如此剛烈,怕勉強反而不好!”

海蘭的笑意味深長,“對於獵人,不溫馴的獵物纔是最有逐獵之趣的。”

靜默的瞬間,有雨水傾盆而下,嘩嘩有聲,澂起滿地塵泥飛濺。如懿與海蘭,站在檐下,望着暴烈肆虐的雨水沿着屋檐激流而下,將硃紅豔潤的重重宮牆染成血色的深紅,整個皇宮,便被籠罩在一團巨大的水霧之中,朦朧不見去路。

很久以後,如懿回想起香見初入宮闈的日子,都覺得那段時光是那麼朦朧一團。人便像走在大霧中,不知身在何處。大約是每一日都會有讓人震撼的新消息傳來,讓她覺得,平靜是一件再難企求的事。

而春日忽冷忽熱的時氣,夾雜着春雨的潮悶,適時地爲如懿的臥病找到了最好的藉口。而她的病弱閉門,與太后緊閉宮中一心求佛的舉動如出一轍,爲後宮的紛亂做下了最好的沉默而尷尬的註腳。

自然,嬪妃們的怨苦聲最重,但這一點也不妨礙皇帝頻頻出入承乾宮的熱情與執着。因爲哀怨歸哀怨,詛咒歸詛咒,乖覺順時是生存的最好法則,誰也不會真的一頭碰到皇帝跟前向他大吐苦水。

於是,紫禁城後宮的日子,便在這樣的詭異而熱切的氣氛中踟躕而前。

只是,所有人的目光,都無一例外地投向了風口浪尖上的承乾宮。其實哪怕假借着時氣之由避臥翊坤宮,外頭的風吹草動何嘗不會一一掃入耳際?

譬如,當香見真正意識到何爲移居承乾宮爲主位後,她發瘋般號啕大哭,舉起寶劍數度想要衝出承乾宮,卻被凌雲徹領着侍衛重重圍住。直到皇帝送來她父親手書,要她安住宮內承奉君上,她纔在崩潰後如死寂般平靜下來。

譬如,皇帝將歷年所藏的珍品悉數送入承乾宮,只爲博香見一笑。而她卻連眼皮也不肯擡,一味視若塵芥。若是她性起,慟哭之餘便將賞賜能碎則碎,如綢鍛布帛,則拿過剪子一一剪裂,一壁冷笑連連。每每皇帝到來,她也漠然相向,不發一言。即便皇帝爲她帶來族人的消息,她也冷言冷語,從不肯啓脣一笑。

譬如,她不肯換下素白衣飾,每日只在宮中祈禱她的真神,保佑寒歧死後得以安寧,也藉以表示自己乃寒歧的未亡人。對此,皇帝也從不勉強,只吩咐內務府日夜趕製她部族衣衫,或描金刺繡,或鑲飾串珠,無不極盡奢麗,供她賞玩。而香見,只是置於一旁,只以自己帶來的舊衫更換。

譬如,她每日祈禱之後,只將目光專注地投向家鄉的方向,全然不顧望穿秋水,也穿不透重重宮牆。而皇帝,就在她的身後,癡癡望着她的身影,哪怕靜坐整日,也不膩煩。

譬如,皇帝憐惜她思鄉寂寞,吩咐御膳房每日送上她家鄉飯菜,力求精緻可口。她卻鬱鬱寡歡。皇帝派人遣她從前的侍女入宮服侍,又嫌人手不足,請她族人中擅歌舞者入宮相娛,卻惹來香見睹人思鄉,流淚更甚。

皇帝從未有過這樣的耐心和熱情,自從香見入承乾宮,皇帝每日必有三五次去看她。餘者皆過宮門而不入,惹得三宮六院,怨聲載道。而那怨聲,皇帝自然是聽不見的。也幸得香見如此冷待皇帝,皇帝失望之餘,纔會去嬿婉與忻妃、穎嬪那裡稍坐片刻,以得安慰。

但六宮冷待之象,已然初見端倪。

這足以讓每一個曾經身承雨露的女子惴揣不安。連婉嬪亦慨嘆自憐,“自潛邸起,臣妾也算陪伴皇上日久,可若說皇上對哪位女子鍾情至此,臣妾可真未見過。”

海蘭伴在身側,替如懿端過補身的湯藥,輕輕吹着道:“皇后娘娘別聽這些話,對鳳體無益。還是快喝了湯藥吧,涼了越發苦。”

如懿接過湯藥喝了一口,不覺蹙了蹙眉心。左右那都是些平肝理氣、補血養腎的湯藥,喝不壞人的。婉嬪大約是意識到這些話會引起女人天性裡的妒忌,有些不大好意思地抿了抿脣,取過切好的雪梨嚼了一片,輕嘆道:“皇后娘娘這些日子沒出去,聽說三阿哥又捱了皇上的訓斥呢。”

如懿迅速擡眼看了看海蘭,取過系在玉鐲上的絹子細細拭了脣角,“是啊,鎮日這麼待着,都快成井底之蛙了。婉嬪,到底是爲什麼事?”

婉嬪不忍道:“自三阿哥娶了福晉移居宮外,皇上見他性子平和許多,父子間也能閒談幾句。聽說……聽說三阿哥言語不慎,得罪了皇上。”她的話語焉不詳,叫人聽着着急。

海蘭會意,拿清水給如懿漱了嘴,方纔道:“也是前兩天的事,那日三阿哥進宮請安。皇上興致正好便與他多說了幾句,又問起宮外風物人情。三阿哥也是個老實人不知道忌諱,便說外頭流言紛紛,都說新入宮的寒氏是妖姬,剋夫、亡族,現在又要入宮動搖大清江山來了。”

婉嬪搖頭道:“三阿哥也是糊塗,這些話怎可以說給皇上聽,豈不知皇上最不喜聽這些報憂不報喜的話麼?”

如懿憂懼長嘆,倚在枕邊咳嗽了幾聲,勉強道:“皇上的性子三阿哥總不留心,難免吃虧。”

婉嬪的眼角含着一縷愁苦,“皇上見話不投機,便問起純貴妃的身子。娘娘也知道的,自從三阿哥受了皇上訓斥絕了太子之念,就成了純貴妃的一樁心病。總怕父子不合,日夜懸心,如今即便潛心修佛,但身子的泰半不安,都是從這樁事情上起的。”

如懿如何不知,當年皇帝如何在靈前怒斥大阿哥與三阿哥,那種怒髮衝冠的景象,多年後仍是歷歷在目。

海蘭溫然感觸道:“婉嬪妹妹說得是。皇上從來就不喜歡三阿哥嬌生慣養,經了這件事,父子越發生分了。如今稍稍好些,三阿哥也太心無城府,張口就來了。大約也是心疼純貴妃姐姐身子不爽,又受冷落,所以替額娘不平。”

如懿立時警覺,忍不住支起身子來,急切道:“永璋說了什麼?”

海蘭與婉嬪對視一眼,都有幾分欲言又止,到底還是海蘭先道:“三阿哥自然是說了純貴妃的病情,唉,到底也是可憐。除了宮中宴飲,純貴妃已經每頓茹素,爲子女祈求平安。可三阿哥還是自個兒撞了上去,說純貴妃的病本不重,卻是寒氏入宮,才被克的!皇上當時就怒了,說外頭愚民昏話,三阿哥也值得記在心裡拿到御前來嚼咀,說他越來越不長進。足足罵了大半個時辰,才叫轟出宮去。唉,寒氏心性倔強,皇上求之不得,竟把一腔怒氣都撒在了三阿哥身上。嚇得三阿哥回去之後便高熱燒身,昏迷不醒。”

如懿聽得心頭亂跳,急道:“三阿哥膽子小,內心又沒什麼成算,見了皇上本就跟老鼠見了貓兒似的,這下可不嚇破了膽!”

婉嬪捂着心口,慌兮兮道:“可不就是嚇破了膽!太醫已經去看過了,說驚懼交加,直衝心脈,怕是……”

如懿聽着不祥,呵斥道:“不許胡說!永璋纔多大,福氣還在後頭呢。”她頓一頓,理了理蓬亂的鬢髮,輕聲道:“你們得空便替本宮去瞧瞧純貴妃,她只怕是擔心壞了!也勸勸她,皇上過了氣頭就好了,不要往心裡去。”婉嬪最心軟不過,攜着海蘭一同答應了。

如懿還是不放心,“永琪……”

海蘭淡然自若,“皇后娘娘放心。臣妾已經叮囑永琪,他不會犯下與他哥哥一樣的錯誤。”如懿聽着海蘭的話語,莫名覺得安心。眼前這個女子,經歷過恩寵榮辱的打磨,經歷過時光的手殘酷地雕琢,彷彿一枚採摘後被遺落的青梅,即便肉身腐毀,卻有餘留的清新與梗硬。長久處之,讓人安心。

但那安心,只是外在賦予的力量。一時間,三人俱是沉默了。內心的起伏裡,不知是在感傷綠筠的命運,還是爲永璋的前途擔憂。殿中靜靜的,唯聽得四面水聲,順着琉璃瓦當急速飛濺而下。

春日裡難得的傾盆大雨帶着纏綿黏着的水汽瀰漫四溢,將殿閣裡焚燒的檀香衝得氣味寡淡。正沉默間,卻見外頭溼淋淋沖進一個人來,卻是跟着李玉的徒弟小夏。他像個水人兒似的滾進來,唬得婉嬪避之不及。如懿慌了一拍,定睛看去,肅然道:“這個時候,你怎麼慌慌張張過來?”

小夏想是急壞了,臉上分不清是水還是淚,哭喪着臉道:“師傅走不開,叫奴才趕緊來知會娘娘一聲,純貴妃小主惹得皇上大怒,捱了一記窩心腳,都嘔血了。皇上叫她回宮養着,她也不聽,正在養心殿外大雨裡頭跪着呢。”

如懿只覺得心口一陣陣發緊,她是知道綠筠的身子的,咳疾傷了肺腑,已是重症,哪裡經得起這般受罪。她聽見自己的聲調變了旋律,“到底怎麼回事?好端端的皇上怎會這般動怒?”

小夏“嗐”了一聲道:“還不是純貴妃放心不下三阿哥,掙扎着過來向皇上求情,結果言語不慎惹得皇上恨起,就……就一時沒忍住。”

婉嬪膽子小,當下嚇得眼淚就下來了。小夏道:“娘娘知道,太后如今是不管事了。再這樣下去,怕是要出人命。師傅沒個主意,還請皇后娘娘去瞧瞧。”

如懿聽得心頭火燒火燎,一壁撐着起身,一壁喚了容珮來更衣梳洗,又道:“婉嬪,這事怕有得忙亂。你先去鍾粹宮裡候着,叫人燒好熱水,備下薑湯,請了太醫預備着。”

щщщ⊕ Tтkд n⊕ CΟ

婉嬪忙忙拭了眼淚去了。海蘭悄悄扯住如懿衣袖,憂心道:“這件事牽涉着寒氏在內,姐姐真要去蹚這渾水?”

如懿行色匆匆,將寬大的衣袍繫於單薄的肉身之上,攏起綠霧雲鬟,“綠筠與我們相伴多年,縱有誤會,但恩義不淺。本宮不想看她就此殞命。”

海蘭見容珮爲如懿整理妝容,取過一把十二折竹骨傘,語意清朗堅定,“那麼,臣妾爲姐姐打傘,風雨同行。”

待如懿與海蘭趕到養心殿外時,分辨良久,纔看到那伏在漢白玉階前叩首不已的渺小身影,竟是病弱不堪的綠筠。縱有小太監打傘在側,她渾身也盡被雨水澆得溼透,衣衫薄薄地貼附在身上,寒氣頓生。

如懿急忙解下霞影紫繡梔子散花茜紗披風,兜頭兜臉將綠筠裹住,沉聲道:“有什麼話回宮再說,不許在這兒作踐自己身子。”

綠筠哭得俯仰不定,死死擭住如懿的袖子,放聲悲泣,“皇后娘娘,臣妾的永璋高熱燒得昏迷不醒,實在快不成了!臣妾來求皇上寬恕永璋的罪,這孩子是無心的,他不是故意要頂撞皇上的!皇后娘娘,您別管臣妾,您替臣妾求求皇上,寬恕了永璋吧!”

海蘭連忙扶住了綠筠,死命拖她起身,不讓她跪在洶涌的急雨與水窪之中,“貴妃姐姐,你快起來,自己的身子要緊。永璋病着,一切都指望着你呢。你何苦在皇上氣頭上再重提此事!”

綠筠聞得此聲,愈加悲切,“皇后娘娘,您不知道永璋病成那樣糊塗,還心心念念喚着他皇阿瑪,不停地說‘皇阿瑪息怒’。臣妾身爲他的額娘,真是不忍心啊!”

如懿示意宮女上前扶住,安慰道:“你彆着急,過了這幾日,皇上定會明白過來的。”綠筠被拖扯着半倚在侍女身上,淚眼婆娑,一張臉青白得可怕。如懿定神望去,更是心驚。縱然有雨水沖洗,綠筠的衣襟上仍有斑斑點點暗紫的血跡,觸目驚心。

如懿連忙道:“怎麼嘔血了,可是傷在哪兒了?”

可心帶着哭腔道:“皇后娘娘,皇上方纔生氣,一腳踢在了小主的心窩上。小主不防,所以嘔了血了。”

雨水猝不及防地撲上身來,春日的雨水尚有寒氣,立得久了,雨水如鞭揮落,抽得臉上、身上一陣陣發痛。她猶自如此,何況綠筠是病久了的人。奈何綠筠無論如何也不肯離開,掙扎着往地上跪去,“皇后娘娘,求您開恩,讓臣妾跪在這兒直到皇上息怒!”她仰起臉,痛聲哭喊:“皇上,若有什麼責罰,都讓臣妾受着吧。臣妾教子不善,都是臣妾的過錯。”她每說一句,便往前膝行一步,重重叩首。如此反覆數次,直到行至殿前廊下,復又退回瓢潑大雨中,再度開始。皮肉碰擊磚地的聲音在雨中顯得格外沉悶而悠長,彷彿重錘落於心間,惻然疼痛。

數次之後,如懿再忍不住,匆匆步上玉階立於養心殿門外。哀求道:“皇上開恩,請顧憐純貴妃有病在身,實在不宜如此勞動。皇上息怒開恩啊!”

她的懇求在雨水茫茫中聽來格外微弱。連她自己也不知道,這樣的懇求是否會得到皇帝的迴應。她忽然覺得,自己是如此渺小,如同階下茫然叩首哀痛不已的綠筠一般,微如塵芥。

也不知過了多久,養心殿的朱漆填金門霍然打開,門扇開合間沉重的餘音,爲她喚起一縷希望。

皇帝頎長的身形投下巨大如劍削的影子,將她被水汽氳得潮溼的身體覆蓋而下。他的聲音如同從遙遠的天際傳來,冷漠而渺遠,“皇后不好好待在自己宮裡,陪着瘋婦一起糊塗做什麼?”

如懿心頭陣陣發緊,連忙道:“皇上,純貴妃有病在身,一時糊塗衝撞了皇上,還請皇上恕罪,容她回宮吧!”

皇帝冷然道:“朕從未要她留在養心殿前現眼。她自己執意如此,朕有什麼辦法?”

綠筠見皇帝出來,手忙腳亂匍匐上前,抓住皇帝的袍角,泣不成聲,“皇上!是臣妾的錯,臣妾不該向永璋說起後宮之事,不該讓他對承乾宮心生怨懟。但臣妾真的不是有心的,永璋也是說者無心,他只是心直口快。皇上,您知道的,他就是這麼個孩子,您別與他計較啊!”

皇帝一腳踢開她的手,厭惡道:“這樣的話你已經說了很多遍,朕聽着也厭煩了。你從沒什麼好主意教你的孩子。永璋庸懦,永瑢無能,幸好璟妍是個女兒家,否則又被你耽誤了一個。”他指着廊下打着傘默默候立的海蘭,越發氣不打一處來,“你不能學孝賢皇后當年怎麼管教皇子,也大可學一學愉妃。同樣生了兒子,永琪還比你的兒子出息,但她就不會鑽營,懂得安分守己,懂得如何做一個好額娘。而不是像你這般,惹是生非,心術不正!”

綠筠驚得面色慘然,呼吸急促如潮,一仰身險險倒在如懿懷中。如懿聽皇帝的話說得狠戾,知道是動了真怒,忙拉過綠筠在身後,勸道:“皇上息怒。純貴妃爲了永璋已經傷心壞了,她擔不起皇上這般重貴。”“她擔不起?”皇帝從袖中取出一物,擲於綠筠面前,“朕剛纔踹你那一腳不是朕氣糊塗了,那是你該受的!當年你自己做下的好事,還敢說自己不是心術不正!你和淑嘉皇貴妃一樣,便是有你們這樣的額娘,纔有這般不肖之子!”

如懿見綠筠臉色蒼白,幾欲昏厥,忙扶住了她。目光掃視之處,卻見皇帝拋下的是一枚燒藍鎏金蜂點翠繡球珠花,那式樣極是眼熟。如懿細細辨認,訝異道:“皇上,這枚珠花是您當年賞賜純貴妃的,一共六對。這一枚怎會在您手中?”

皇帝激怒不堪,“她自己做的好事,自己知道!當日素心死得蹊蹺,死時手中緊緊捏着這枚珠花,能說與她毫無干系!”

第二十六章 女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十五章 流言第十一章 相隨第十三章 螽斯001 先帝駕崩(一)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二章 喜憂第十六章 茂倩010 冊封第一章 秋扇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十五章 紅豔凝香第十六章 琮碎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四章 茉心第一章 秋扇第六章 寶月明第七章 春櫻(下)第十章 故劍047 白花丹010 冊封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017 慧貴妃請安第十三章 出嗣第二十五章 女哀037 凌辱028 玫答應得寵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六章 女心第十八章 母心第十一章 復恩第二十七章 沉浮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二章 妄事033 掌嘴(二)第七章 伏變第十五章 悼玉第八章 死言(上)第六章 驚蟄第二十九章 幽夢046 玉顏破第二十一章 見喜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十八章 玫凋(下)038 紅籮炭030 御花園賞雪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二十章 離隙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五章 悼玉第十七章 遠嫁第六章 寶月明006 景仁宮第二十章 異變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八章 母心048 大血藤034 永和宮035 鋒芒初露第四章 春情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章 皇子007 賜名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九章 蕭牆恨(下)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二十六章 醉夢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五章 絕念001 先帝駕崩(一)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039 搜查第六章 傷情薄第十八章 母心040 君心044 純嬪來訪第十三章 出嗣第七章 環敵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033 掌嘴(二)第十六章 旋波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61章 尚書房013 夜微涼第二十六章 醉夢第二十七章 烈火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三章 巫蠱(上)028 玫答應得寵第十九章 辱身
第二十六章 女心第二十八章 媚好025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十五章 流言第十一章 相隨第十三章 螽斯001 先帝駕崩(一)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二章 喜憂第十六章 茂倩010 冊封第一章 秋扇第八章 空月幽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十七章 玫凋(上)第十五章 紅豔凝香第十六章 琮碎018 打賞慧貴妃第十四章 茉心第一章 秋扇第六章 寶月明第七章 春櫻(下)第十章 故劍047 白花丹010 冊封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二十六章 鎖重門017 慧貴妃請安第十三章 出嗣第二十五章 女哀037 凌辱028 玫答應得寵第二十六章 君臣第二十六章 女心第十八章 母心第十一章 復恩第二十七章 沉浮第十七章 遠嫁第二十二章 妄事033 掌嘴(二)第七章 伏變第十五章 悼玉第八章 死言(上)第六章 驚蟄第二十九章 幽夢046 玉顏破第二十一章 見喜第二十二章 佛音驚纏心第十八章 玫凋(下)038 紅籮炭030 御花園賞雪第十五章 甜白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淒涼(下)第二十章 離隙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第十五章 悼玉第十七章 遠嫁第六章 寶月明006 景仁宮第二十章 異變第四章 紅顏哀(上)第十六章 茂倩第十八章 母心048 大血藤034 永和宮035 鋒芒初露第四章 春情第二十七章 無處話淒涼(上)第二章 皇子007 賜名第二十八章 媚好第九章 蕭牆恨(下)第二十二章 暗涌(中)第二十六章 醉夢第二十一章 暗涌(上)第二十五章 絕念001 先帝駕崩(一)005 而今識盡愁滋味039 搜查第六章 傷情薄第十八章 母心040 君心044 純嬪來訪第十三章 出嗣第七章 環敵第十二章 硃色烈(下)033 掌嘴(二)第十六章 旋波第二十四章 圖窮第61章 尚書房013 夜微涼第二十六章 醉夢第二十七章 烈火第十一章 硃色烈(上)第二十三章 暗涌(下)第十一章 幽居第二十三章 巫蠱(上)028 玫答應得寵第十九章 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