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北疆人的狼子野心,血肉磨盤

斡羅孩城在北疆的火炮轟鳴與鐵騎踐踏下搖搖欲墜。

與此同時,西夏皇宮的氣氛也驟然降至冰點。

“急報——斡羅孩城八百里加急!”

樞密院官員急匆匆跑進大殿,聲音顫抖的大聲喊道。

“陛下,太后。”

“黑山威福軍統軍使高逸急報。”

“北疆第二鎮都統李東江,親率五萬大軍壓境,力吉里城已陷,守兵盡數殉國,僅過一日,落思城破城,火光三日未熄。”

話音未落,殿內響起一片倒抽冷氣的嘶聲。

幾位老臣手按胸口,喉間發出嗬嗬的驚惶聲。

李純祐猛然間攥緊了龍椅扶手,神色震驚:“什麼?”

“斡羅孩城?”

這可是夏國的北部重鎮,位於黃河‘幾’字形的最北段,過了黃河便是肥沃的河套地區。

但若是不過黃河,直接沿着黃河南下,只需再過克夷門和定州這兩道防線,便能抵達興慶府城下。

所以,這一刻的李純祐也完全無法鎮定了,身體微微顫抖,狠厲的目光望向官員。

“拿來。”

隨即,高逸的奏報呈現在他面前。

“臣威福軍統軍使高逸泣血奏聞:今北疆大軍以李東江爲帥,將兵五萬,業已圍困斡羅孩城,城外村寨盡遭劫掠。”

“聞北疆火器威力驚人,落思城牆不足半日便已破碎,臣恐斡羅孩城步其後塵。”

……

“斡羅孩城乃國門鎖鑰,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臣高逸,願與城池共存亡,以血肉爲陛下築最後一道屏障!”

李純祐死死地捏住桌角,衣衫微顫,眼睛裡面止不住的怒火,更兼一股不易察覺的驚懼。

前些日子,他盡起大軍十萬,命樞密使迺令思聰爲帥,滿心盤算着趁北疆兵力空虛之際,一舉收復河西走廊,重現西夏往日的榮光。

可他萬萬沒想到,河西的戰事還沒取得太大進展,斡羅孩城竟然就遭到了北疆軍的進攻。

斡羅孩城乃是河套地區的重要屏障,一旦有失,整個河套都將門戶大開,岌岌可危,就連西夏的都城興慶府,都將危險了。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了李純祐的心上。

“北疆人全都是狼子野心!”李純祐猛地鬆開桌角,一掌拍在案几上。

“奪我河西還不滿足,今日竟然還想窺伺河套!”

他憤怒地咆哮着,試圖用這狂暴的怒火掩飾內心中那難以言說的惶恐。

卻彷彿完全沒有意識到,若不是自己先派遣大軍想要收復河西走廊,主動挑起戰事,或許也不會有今天這般嚴峻的局面。

隨後,李純祐猛地轉過身,看向殿中垂首肅立的衆臣,厲聲喝道:“你們都啞巴了嗎?斡羅孩城告急,河套危在旦夕,難道就沒人能想出退敵之策?”

殿內一片沉寂,衆臣皆低着頭,無人敢應聲。

畢竟北疆軍兇悍,誰敢說能打退北疆軍。

萬一李純祐拍手叫好,直接讓他上,怎麼辦?

沒辦法,新任樞密副使嵬名宏烈深吸一口氣,硬着頭皮從隊列中站了出來。

迺令思聰還在河西指揮大軍,他這個名義上的軍方二把手是躲不過去的。

“陛下,力吉里、落思兩城皆破,斡羅孩城已成孤堡,形勢危急啊……”

他頓了頓,語氣凝重:“還請陛下立刻下達徵兵命令。”

“凡國中男子,年滿十五歲者,全部加入軍隊,選派良將帶領北上,抵擋北疆蠻夷。”

“另外,可敕命迺令元帥,儘快收復涼州,如若不然,當遣派部分兵力回援興慶府,以免斡羅孩城的戰事進一步惡化。”

嵬名宏烈憂心忡忡地補充道。

他主要是擔心北疆軍攻破斡羅孩城後繼而南下,而克夷門和定州的主力又被抽調了大半前往河西,恐怕難以抵擋北疆軍的攻勢。

那樣的話,興慶府可就真的危險了。

嵬名宏烈的話音剛落,另一名官員也上前一步說道:“陛下,河西之戰未決勝負,河套又危。”

“北疆軍勢大,我朝兵力恐難獨自抵擋,不如向金國求援,兩國聯手,或許能解此危局。”

李純祐聽着兩人的建議,眉頭緊鎖,他自然也明白這些辦法有其道理。

但操作起來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掃視了兩人一眼,沉聲說道:“副使說的有理,愛卿的辦法也可行,但是~”

“國庫已無錢糧,如何徵調軍隊,如何請金國出兵?”

這幾年來,夏國戰事不斷,尤其是前年的河西之戰,幾乎打空了西夏的國庫。

去年休養生息,好不容易攢了點錢,也全都投入到了西征軍上。

現在國庫空虛得都能養老鼠了,無論是徵召大軍還是請金國出兵,都需要大量的銀錢和糧餉,這讓他如何籌措?

有官員見狀,提議道:“陛下,如今國難當頭,可再向百姓增加稅目,就叫‘北餉’,以解燃眉之急。”

平定北方戰事的餉銀,稱爲‘北餉’。

李純祐聞言,臉色頓時難看起來,怒道:“爲了收復河西走廊,今年已經向百姓徵收了‘涼餉’,如今再增稅,百姓如何承受?”

一名官員卻不以爲然地說道:“陛下,百姓們有錢,誰家沒有個幾十貫的存錢啊?”

“就算是真沒有,也可以去找親戚朋友借,或者將自己的房子和田地賣掉就有了。”

“混賬!”

李純祐猛地一拍案几,怒視着那名官員,“朕豈是這般害民之君!”

他雖然沒親眼見過百姓疾苦到何種程度,但也知道尋常百姓根本沒那麼富裕。

但他真正生氣的地方,是此人把他當成晉惠帝那樣的傻子糊弄。

作爲當政者,他可以不在乎百姓們的死活。

國家有難,苦一苦百姓,也沒什麼。

但關鍵是要有一個限度,真把百姓逼到了絕路上,他這個皇帝的腦袋恐怕都會被扔進黃河裡去。

怒過之後,李純祐的目光掃過了衆臣,沉聲說道:“國家有難,朕決定以身作則,削減宮廷用度。”

“即日起,後宮用度減半,停用所有珍奇貢品,除節慶外,朕與太后的膳食皆減至尋常水準,宮內多餘的宮女、太監盡數遣散,節省下來的銀錢全部充作軍餉。”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堅定:“同時,裁撤朝中冗沉官員,凡是無事可做、虛佔職位者,一律罷官歸家,其俸祿歸入國庫。”

“驛站人員亦需精簡,非緊要驛路可縮減人手,只保留必要的傳遞軍情通道。”

衆臣聽着,神色各異。

削減宮廷用度這方面,他們是支持的,畢竟不關他們的事情。

可是裁撤冗官就不好辦了,誰家還沒個不成器的兒子,求上門的窮親戚啊!

把這些官職都裁掉了,難道讓自己花錢養着他們?

“陛下,臣以爲此舉當慎重。”

“陛下,我朝從未有裁撤官員之先例啊!”

“陛下,這些官員一旦卸職回家,如何爲生啊?”

朝堂之上逐漸變得喧鬧起來,一旦涉及到他們自身利益的時候,這些人是分寸不讓的。

最終,一名德高望重的尚書斟酌片刻後說道:“陛下仁德,削減宮廷用度以資軍餉,必能讓前線將士感激涕零。”

“裁撤冗官也能朝廷省下不少銀錢,可相比於龐大的軍費支出,無異於杯水車薪啊。”

“況且,遠水解不了近渴啊!裁撤官員所產生的弊端更甚……”

聽着老頭的侃侃而談,李純祐面露冷色,直接將其打斷。

淡淡說道:“老尚書所言沒錯,此舉的確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所以才向諸位賢臣求策呢!”

這還僅僅是裁撤掉一些黨羽,這些人就不願意了。

真正的大招還沒用呢。

伴隨着李純祐的目光隱晦地對某個官員掃了一眼,站在隊列末尾的戶部主事樑三思深吸一口氣,彷彿下定了某種決心。

他緩緩來到殿中,躬身行禮:“陛下,臣樑三思,願捐獻一千貫家財作爲軍費,爲抵禦北疆軍盡一份綿薄之力。”

話音落下,殿內所有官員瞬間一愣,隨即反應過來,無不對樑三思橫加怒視。

“小人!”

“狗賊!”

“沒想到這個姓樑的藏的這麼深。”

衆人紛紛在心中對其怒罵,哪裡還不明白,這個樑三思已經叛變了官僚集團

而且還把所有人都架在了火上烤,他一帶頭,其他人不捐便是不顧國事,捐了又要割肉般心疼。

就在衆臣怒視樑三思之際,李純祐卻露出了笑容。

他讚許地看向蘇明遠:“樑愛卿深明大義,爲國分憂,朕心甚慰!”

接着,他轉向衆臣,朗聲道:“樑愛卿已然做出表率,朕與太后也會即刻清點內庫,捐獻一半財物充作軍資。”

“諸位愛卿與皇親國戚們,也當以國事爲重,踊躍捐輸。”

“國若不存,家何能安?”

“凡是捐輸數額可觀者,朕會論功行賞,記錄在冊,讓後世銘記其功績。”

話雖如此,可他心裡清楚,想要讓那些早已習慣了奢靡生活的皇親國戚和官員們主動拿出錢來,絕非易事。

但此刻,他已沒有更多選擇,只能寄希望於這些舉措能多少緩解眼前的困境,爲朝廷爭取一線生機。

可顯然,他還是低估了這些官員們無恥程度,一個個的全都哭窮。

有些人直接去求見太后,想要請太后做主,皇帝他瘋了啊!

甚至還有人叫囂,樑三思家中竟有如此餘財,定然是個貪官,搜刮百姓得來,紛紛要求李純祐派人調查。

氣的李純祐差點掀了桌子。

這些官僚和貴族的無恥程度,簡直是刷新了他的認知。

一個個生活奢靡無度,但要讓他們拿出錢來共渡國難,反而都像是死了親爹一樣。

可惜,夏國不是明朝。

最重要的一個區別便是,皇帝是掌握兵權的。

儘管兵權也是通過貴族來掌握,但起碼當他真正發起怒來,能讓所有人閉嘴。就這樣,在大棒加持下,這次官員貴族們割肉似的掏出了一筆錢。

只不過,連帶着李純祐拿出的‘一半’私庫錢財,也才總共一百萬貫而已。

而緊接着,這些官員貴族們,便直接將自己的損失轉嫁到了百姓身上。

民間的徵兵令一下,各地官府如同惡狼般撲向了尋常百姓家。

十五歲的少年,本該在田埂上幹活,卻被強行拉了壯丁。

五十歲的老頭,背已佝僂,也被拖拽着加入隊伍,手中的鋤頭換成了沉重的長矛。

前年的河西之戰,夏國的十幾萬青壯都折損在了河西。

年初,爲了收復河西走廊,夏國又進行了一次徵兵,國中能戰的青壯本就所剩無幾。

如今這場徵兵,幾乎是將百姓家中最後一點能喘氣的男丁都搜刮一空。

有百姓爲了躲避兵役,連夜帶着家人逃進了深山艱難度日。

接踵而至的稅收,就更是成爲了壓垮百姓的一大巨擔。

儘管李純祐已經否決了“北餉”,但地方官員們依舊會使用各種明目進行徵收。

興州城外的李家村,幾個穿着差役服飾的男人踹開柴門,闖進了一個破舊小院。

“李狗剩在哪?”爲首的役吏三角眼一挑,手裡的鐵鏈“嘩啦”作響。

王氏慌忙將兒子護在身後,顫聲問道:“官爺,俺家狗剩還小……”

“小?十五歲就夠格扛槍了!”

王氏連忙解釋:”官員,俺家狗剩還不到十五歲啊,只有十三歲~”

役吏一把推開王氏,伸手就去抓李狗剩的胳膊,罵罵咧咧道:“你說的不算,老子說他到十五,他就是十五了。”

“河西之戰死了那麼多青壯,現在輪到你們這些毛頭小子爲國效力了!”

李狗剩嚇得躲在母親身後:“俺不去!俺爹就是打仗死的,家裡就剩俺娘倆了!”

“不去?”

役吏冷笑一聲,鐵鏈“啪”地甩在地上:“徵兵令是陛下下的,抗命就是死罪。”

“要麼跟我們走,要麼我現在就把你娘倆鎖進大牢!”

他身後的兩個差役架起哭喊的李狗剩就往外拖,少年的哭喊聲撕心裂肺:“娘!娘!”

三日後,還是這個小院,又是這幾名差役踹開了柴門。

“李家,‘剿餉’三貫銅錢,限你今日交齊。”

王氏抱着丈夫的牌位,眼神空洞:“官爺,前陣子交‘涼餉’,家裡的糧食都賣了,真的一分錢也沒有了。”

“沒有?”

差役踹了踹牆角的破陶罐:“這房子不是還在?拆了房樑門板也能湊點!”

“實在不行,你去給大戶人家當傭人抵債,再不濟……”

他上下打量着王氏,露出不懷好意的笑,“你這身板,去軍營裡伺候弟兄們,也能抵不少銀子。”

王氏渾身一顫,死死抱住牌位:“俺男人是爲國死的,你們不能這麼對俺!”

“爲國死的多了去了!”

差役一揮手:“給我搜!搜不出銀子就把人帶走!”

差役們立刻翻箱倒櫃,把最後一點破舊衣物扔在地上。

看着空蕩蕩的米缸,啐了一口:“晦氣!把人帶走,送營裡去,就是年紀大了點,算她抵兩貫銅錢好了。”

王氏被拖拽着出門時,看到隔壁張寡婦被兩個差役架着,懷裡的幼子哭得幾乎窒息。

張寡婦的尖叫聲刺破天際:“俺交了‘涼餉’!俺真的交了!你們憑什麼搶俺閨女!”

不遠處,一個白髮老頭被差役用鞭子抽得滿地打滾,他懷裡死死抱着一個破布包,裡面是家裡僅剩的一點糧食。

“那是娃的命根子啊……”

類似的悲劇在西夏大地上不斷上演,年輕漂亮些的女子,要麼被貴族官員強搶回家做妾,要麼被當作商品隨意買賣。

那些年老體弱的,則被驅趕着去修築防禦工事,累死在工地上也無人問津。

整個夏國,彷彿變成了一座巨大的煉獄,百姓在苦難的深淵中苦苦掙扎,看不到一絲光亮。

斡羅孩城。

“轟轟轟轟~”

接連不斷的火炮聲在城外響起,拳頭大的炮彈將城磚炸得簌簌掉落,守城的夏軍士兵個個臉色發白,緊緊貼着城牆根,試圖躲避那恐怖的轟鳴。

而高逸卻是面目沉重,迎着火炮的轟鳴,在城牆上大聲的鼓舞士氣。

每當他走到一處地方,那裡的士兵們都會下意識的挺起胸膛,握緊武器,連眼眸中的恐懼都少了幾分。

“小子,記住。”高逸拍着一名年輕士兵的肩膀,重重說道。

“北疆人的火炮沒什麼好怕的,轟了這麼久,也只是轟掉了我們幾塊城磚。”

“堅持幾天,我們的援軍就會到了。”

高逸對着所有士兵都這般鼓舞士氣,可當他轉頭看向北疆軍的方向時,神情卻瞬間化爲凝重。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識到北疆火炮的威力。

雖然嘴上說的輕鬆,但心中卻相當沉重。

短時間內,自己腳下城牆雖然擋住北疆火炮的轟炸,但時間長了呢?

高逸便明顯感覺到,被火炮轟過的這段城牆,城磚之間已經出現了很多裂紋。

還能堅持多久?

因爲李東江所部是急行軍南下夏國,無法攜帶重型的神威大炮,隨行的只有三個萬戶配備的六十門虎尊炮。

虎尊炮的威力和射程都要小上很多,面對落思城那種商貿小城,自然能輕易破城,可在面對斡羅孩城這等堅固堡壘時,就沒那麼容易了。

六十門虎尊炮轟了好幾天,卻並非接連不斷地發射。

每次炮擊後都要等炮管徹底冷卻纔能再開下一炮,有時候甚至要間隔半個時辰纔打一炮。

即便如此,還是炸壞了好幾根炮管。

期間,李東江還命令草原牧民使用雲梯攻城,可高逸將城牆防守得如同鐵桶一般,牧民們剛爬到一半就被打落,根本爬不上去。

直到五日之後,隨着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一包大劑量的火藥包在城牆下炸開,巨大的衝擊力讓城牆劇烈晃動,磚石飛濺,煙塵瀰漫。

待煙塵稍稍散去,城牆之上赫然出現了一個丈餘寬的豁口。

城樓上的高逸臉色驟變,猛地一拍牆磚,厲聲喝道:“快!帶人去封堵豁口,趕緊修復城牆!”

夏軍士兵們如夢初醒,扛着木板、石塊瘋了似的衝向豁口,想要在北疆軍進攻前堵住這個缺口。

城外,赤色的日月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李東江身穿赤色布面甲,勒馬立於旗下,目光銳利如鷹。

看到城牆出現豁口,他哈哈大笑起來:“這座鳥城,擋了老子整整五天,今日終於能斬了它的鳥頭。”

“傳我命令,黑甲軍,進攻!”

“遵命。”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第二鎮的重騎兵在各自輔兵的幫助下,迅速穿戴好厚重的甲冑。

爲了節省體力,他們騎着戰馬緩緩來到豁口外面,在城牆夏軍的弓箭射程之外翻身下馬。

化爲重甲步兵,手持長槍、巨斧、鐵錘等武器,邁着沉重的步伐,一步步向着豁口發起進攻。

“殺!”

城頭上的夏軍見狀,拼命向着下方射箭、投擲石塊,試圖阻擋北疆軍的步伐。

可重騎兵們身披重甲,尋常箭矢根本無法穿透,他們頂着箭雨,穩步向前。

就在北疆重步兵踏入豁口的剎那,夏軍的重步兵方陣如鐵牆般堵了上來。

“殺!”

“擋住那些北疆蠻子。”

“誰敢後退半步,全家處斬。”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在豁口處炸開,兩撥身着重甲的士兵瞬間撞在一起。

一名北疆重步兵剛刺穿一名夏軍的臉頰,斜側便劈來一柄戰斧,砸在胸膛,使他瞬間吐血倒地。

“啊~”

緊接着,又有一名北疆士兵上前補位,刺出鉤鐮槍,利用鉤鐮的半月卡在了西夏士兵鐵甲上。

與旁邊兩名戰友合力,將那命西夏士兵拉了出來。

然後鐵錘、斧頭等各種兵器,對倒地的西夏士兵一陣輸出,很快對方便不再慘叫。

實際上,鉤鐮槍對付重甲士兵的真正用途就是這個鉤子。

因爲無論是面對重騎兵還是重步兵,任何冷兵器都很難一擊將其殺死或者重傷。

一擊不中,對方可能就跑了,或者對自己造成威脅。

使用鉤鐮槍,便能絆倒馬腿,或者將敵人拉下戰馬,將重步兵拉倒在地。

使其失去最大的機動能力,然後慢慢的將其磨死。

但是,夏國的軍工名揚天下,重甲防禦能力比之北疆不遜多少。

況且豁口處空間狹窄,雙方士兵擠作一團,根本無法施展陣型。

完全成了一處血肉磨盤,進行着面對面的廝殺。

無論是北疆軍還是夏軍,都有接連不斷的士兵倒地,被身後的士兵拖着離開戰場。

高逸站在城頭,看着豁口處不斷堆迭的屍體,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他拔出腰間彎刀,親自帶着預備隊衝下城樓:“跟我殺,把北疆蠻子趕出去。”

夏軍士兵見主將衝鋒,士氣大振,嘶吼着向前反撲,竟將北疆軍暫時逼退了半步。

李東江在城外看得真切,沉聲下令:“虎尊炮壓制兩側城頭,第二隊黑甲軍跟進。”

“其餘各部,雲梯攻城。”

六十門虎尊炮再次轟鳴,炮彈呼嘯着砸向城牆兩側,壓制得夏軍擡不起頭。

其他北疆軍和草原民兵,則是趁着夏軍精銳全都齊聚豁口的時候,衝着防備空虛的城牆各處,發動了攻城戰。

第254章 破家之仇,奪妻之恨第112章 密詔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295章 鐵騎出徵,北疆軍必勝【爲額咖喱盟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81章 伏殺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139章 帝都淪陷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79章 掃蕩第32章 戰鬥結束,斬草除根第67章 金州局勢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233章 第二次東征西夏第208章 金州李驍?你真該死啊!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60章 那年十五,站如嘍囉第142章 洗劫皇宮,直魯古暴怒第224章 屠城,三日不封刀第286章 高昌滅國,北疆軍肆虐哈密力第191章 長生天,請賜予我復仇的力量吧第41章 摧枯拉朽的戰鬥第208章 金州李驍?你真該死啊!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90章 國之重器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77章 鎮壓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263章 扼甘涼之咽喉,控河西之門戶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21章 九堡十八寨第83章 金山破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26章 六百鐵騎,黑夜突襲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74章 選兵第221章 北疆第一勇士第120章 金州我話事第139章 帝都淪陷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91章 決戰,開始了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72章 官升三級?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76章 等我回來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294章 三子兩女,克烈汗庭淪陷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140章 抄家滅族,拷餉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104章 大爭之世,金州變革第175章 決戰,火炮逞威,乃蠻軍血流成河第92章 突變,李驍說中了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46章 營嘯,破城,劫掠第45章 葛邏祿人的震驚第124章 金州工業革命的開端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8章 河西男兒誓死不退第290章 稱王?第282章 高昌政變,貴妃探親第158章 活捉高昌王,晉商行天下第252章 軍功爵制,整編戰俘第31章 少年,少女第255章 向北疆獻上忠誠第79章 掃蕩第8章 河西男兒誓死不退第304章 帝星歸位,封狼居胥第72章 官升三級?第35章 四堡少年郎第181章 天命之子的宿敵,被金州軍打崩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90章 國之重器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8章 河西男兒誓死不退第107章 河西千戶第189章 狗皮帽,破皮襖,蒙古鐵騎第19章 這娘們有點虎啊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221章 北疆第一勇士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205章 王者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爲之
第254章 破家之仇,奪妻之恨第112章 密詔第298章 窩魯朵會盟,兵發乞顏部第295章 鐵騎出徵,北疆軍必勝【爲額咖喱盟第166章 大軍班師,十萬軍戶第81章 伏殺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139章 帝都淪陷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79章 掃蕩第32章 戰鬥結束,斬草除根第67章 金州局勢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233章 第二次東征西夏第208章 金州李驍?你真該死啊!第4章 烏茲鋼,娶媳婦?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60章 那年十五,站如嘍囉第142章 洗劫皇宮,直魯古暴怒第224章 屠城,三日不封刀第286章 高昌滅國,北疆軍肆虐哈密力第191章 長生天,請賜予我復仇的力量吧第41章 摧枯拉朽的戰鬥第208章 金州李驍?你真該死啊!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90章 國之重器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77章 鎮壓第220章 王廷,沒希望了第40章 重騎兵的威懾力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263章 扼甘涼之咽喉,控河西之門戶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266章 大河滔滔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21章 九堡十八寨第83章 金山破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26章 六百鐵騎,黑夜突襲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74章 選兵第221章 北疆第一勇士第120章 金州我話事第139章 帝都淪陷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91章 決戰,開始了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72章 官升三級?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76章 等我回來第59章 蕭思摩的長矛第294章 三子兩女,克烈汗庭淪陷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236章 一天之內,踏平黑水城第237章 北疆不養閒人第149章 北疆升起金太陽第140章 抄家滅族,拷餉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179章 美人計,禍國殃民第104章 大爭之世,金州變革第175章 決戰,火炮逞威,乃蠻軍血流成河第92章 突變,李驍說中了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46章 營嘯,破城,劫掠第45章 葛邏祿人的震驚第124章 金州工業革命的開端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8章 河西男兒誓死不退第290章 稱王?第282章 高昌政變,貴妃探親第158章 活捉高昌王,晉商行天下第252章 軍功爵制,整編戰俘第31章 少年,少女第255章 向北疆獻上忠誠第79章 掃蕩第8章 河西男兒誓死不退第304章 帝星歸位,封狼居胥第72章 官升三級?第35章 四堡少年郎第181章 天命之子的宿敵,被金州軍打崩第269章 東規大河,列郡祁連第212章 東都留守使第49章 去踏馬的仁義道德第90章 國之重器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8章 河西男兒誓死不退第107章 河西千戶第189章 狗皮帽,破皮襖,蒙古鐵騎第19章 這娘們有點虎啊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122章 周圍全都是好人嘞第221章 北疆第一勇士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205章 王者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