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扼甘涼之咽喉,控河西之門戶

日頭高懸,炙烤着蒼茫大地。

金色的日月戰旗在風中翻卷,北疆大軍如洶涌的潮水,從涼州城奔騰而來。

這正是李驍率領的第一鎮和第六鎮。

結束了涼州之戰後,李驍將涼州城交給了後續抵達的第四鎮接管,自己則是率領着上萬騎兵繼續東征。

準備前往西夏腹地走一走。

畢竟西夏精銳大軍於河西之戰盡數折損,西夏腹地空虛,防守有餘,進取不足。

而李驍麾下則是清一色的騎兵,來去如風,足以將西夏腹地攪動一番。

大軍離開涼州城一百五十里左右,前方探騎奔來:“啓稟大都護,前方二十里便是虎狼峽。”

“虎狼峽?”

李驍神色一凝,擡起頭來看向遠方大山的輪廓。

此時已經是半下午,赤紅色的夕陽正照耀在前面的山川之上,入眼所見,宛若一座金山,光芒璀璨。

但真正讓李驍在意的,還是虎狼峽這個名字,也可以稱之爲虎狼谷。

很多演繹小說中都有對其有過描寫,最著名的當屬楊家女將的故事。

楊家男人戰死之後,十二名寡婦西征,在虎狼谷遭遇夏軍埋伏,十一人戰死,佘老太君悲痛啼血。

雖然只是後人編撰出來的故事,但虎狼谷的地形之險要卻毋庸置疑。

而且在真實的歷史中,北宋軍隊與西夏軍隊在虎狼谷爆發戰爭,戰敗之後,徹底失去了對河西走廊的控制。

北宋軍隊再無良馬可用,致使戰鬥力迅速衰弱。

面對這兇名在外的虎狼谷,李驍自然也不敢輕視,沉聲喝道:“傳令,虎狼谷外,大軍紮營。”

“明日一早進谷。”

隨後又派遣大量探騎進入虎狼谷偵查。

雖然西夏精銳主力已經在河西之戰中折損殆盡,但李驍也必須防患於未然。

畢竟虎狼谷的地形險要,堪稱是絕對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需要有少量兵馬,就足以對北疆軍造成極大威脅。

第二日清晨,太陽微微亮起,北疆軍大營之中便陸續響起了喧鬧聲音,炊煙渺渺升起。

粟米粥的香氣在虎狼谷外飄蕩開來。

剛剛結束晨練的李驍,披着一件黑色單衣,裸露着半個胸膛,大步流星的走了回來。

晨風很涼,但李驍卻感受不到絲毫的寒意,體內氣血澎拜,精氣充足。

強大的氣勢就像是一頭蟄伏的猛獸,給人以極大的壓迫感。

“大都護!”

帳外,林大壯已經在此等候了,看到李驍之後,立馬撫胸喝道。

“大壯,吃飯沒有?”

“一起吧!”

李驍輕聲問道,不待林大壯回答便揮了揮手,讓親兵準備兩份早餐。

雖然林大壯之前已經吃過了,但面對李驍的邀請,他表示還能再吃兩碗。

於是,將頭盔和彎刀交給帳外親兵,跟隨李驍走進帳中,坐在了下首案几後面。

很快,兩名親兵將早餐端了上來。

六鎮的正式鎮兵需要進行長時間高強度的作戰,所以飲食必須得到充足保證。

與普通人兩餐不同,鎮兵都是一日三餐。

正餐在中午,早餐則是以清淡爲主。

即便是李驍本人,也沒有太過於特殊,一碗粟米粥,一張烙餅,一小碟鹹菜。

中午那頓,纔會給士兵進行肉食補充。

李驍和林大壯都是粗人,簡單幾口便將早餐吃了個乾淨。

隨後,李驍則是一臉嚴肅的說道:“大壯,虎狼谷內地形複雜,雖然有當地人作爲嚮導,但你也務必小心再小心。”

“若有危險,不可莽撞,等待我大軍主力支援。”

林大壯此行,乃是作爲北疆大軍的前鋒,先一步進入虎狼谷開路。

若是有可能的話,李驍也不想從虎狼谷經過,但是奈何虎狼谷的地理位置極爲特殊,是進出河西走廊的必經之路。

在歷史上,從關隴進入河西走廊,實際上是有三條路。

北路從興慶府西邊的中衛,徑直向西,便可直達涼州城。

但是這一路上,基本上全都是沙漠,而且還是危險性極高的流沙。

水源匱乏,雖然可以容納少數商隊通過,但若是有大規模的軍隊進入,必然九死一生。

而南路則是需要從關中繞道高原,然後橫穿祁連山脈,從扁都口進入刪丹軍馬場。

這一路需要面臨高寒缺氧和極端天氣,而且地形險峻,危險性極高。

所以從古至今,所有人都會選擇從中路通行。

這條路上大部分路段都是安然無恙,只有虎狼谷和烏鞘嶺這兩個地方,兩側都是高山,地形險要,道路狹窄。

烏鞘嶺是河西走廊的東大門,進了烏鞘嶺便意味着進入了河西走廊。

在氣候條件和地裡環境、人文習俗等方面,與關隴之地已經有了明顯差別。

而從烏鞘嶺向北走,便是有着‘金關銀鎖’之稱的虎狼谷。

這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屏障,自古以來便有着‘扼甘涼之咽喉,控河西之門戶’的讚譽。

是一條位於河西走廊東端的險峻之地,兩側峭壁猶如被天神用巨斧劈開,直插雲霄,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險關隘道。

全長約60裡,寬度卻不足一里,最窄處僅僅只有十幾丈而已,乃是兵家必爭之地。

“大都護放心,末將定謹慎行事。”林大壯重重的聲音說道。

他乃是第一鎮第三萬戶,麾下兩千多精銳騎兵,還攜帶有二十門虎尊炮,戰鬥力十分強悍。

只要不是遇見夏軍主力,至少也能安然撤出山谷。

接下來,李驍與林大壯又商議了一番後,林大壯帶兵離開。

第三萬戶騎兵全部穿着棉甲,一人三馬,浩浩蕩蕩的向着虎狼谷緩行而去。

到了傍晚,第三萬戶終於傳出了消息。

“啓稟大都護,我部已經安然通過虎狼谷,佔領了烏鞘嶺高地。”

金帳之中,三名身穿黃甲的騎兵站在李驍面前。

李驍認得他們,乃是林大壯身邊的親兵。

聽到林大壯所部已經安然通過虎狼谷的消息之後,他的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

虎狼谷和烏鞘嶺乃是橫亙在河西走廊和關隴之間的最後一道屏障,佔領了烏鞘嶺,北疆大軍將能隨時東進,威脅西夏腹地的安全。

“看來是夏國軍隊戰敗的太過於突然,以至於夏國朝廷都沒時間派人來搶佔此等險地了。”李驍淡淡的說道。

林大壯所部已經佔領了烏鞘嶺,那自然便說明谷中是安全的。

不過爲了保險起見,李驍又對這三名親兵進行了詳細的詢問。

這一過程中,三名親兵除了面露疲憊之外,其他一切如常。

李驍微微的點頭:“你們辛苦了,每人去領十兩銀子。”

“先下去休息,明日一早隨大軍進谷。”

十兩銀子已經不少了,能買兩頭牛呢。

三名親兵臉色瞬間大喜:“謝大都護。”

隨後,他們在李驍親兵的帶領下回去休息。

而李驍則是轉頭看向秦春生、李東河等將領,沉聲說道:“明日一早,大軍進谷,東出河西。”

“讓興慶府的那些蠢豬們,親自感受一番我北疆鐵騎的厲害。”

羅春生等人神情激盪,紛紛沉聲喝道:“遵命。”

第二日,大軍主力進入虎狼谷,儘管有着林大壯的提前開路,但李驍同樣走的非常小心,每逢險地,都會提前派遣探騎前往兩側山脊查看有無伏兵。

到了日落西山的時候,才走完了這六十里的路程。

這個速度對於步兵來說剛剛好,但對於騎兵來說就是比較慢的了。

雖然在谷中浪費了很多時間,但勝在安全。

“不愧是大名鼎鼎的虎狼谷啊。”

走出虎狼谷之後,李驍回望背後的山谷,不禁心生驚歎。

這一日之內的經歷,更是堅定了他的決心。

虎狼谷這種險地,必須要拿捏在自己手中。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跟隨在李驍身邊的瘦猴同樣驚歎道。

但隨即面露沉凝說道:“大都護,若是在此地建造一座關隘,便能徹底隔絕河西走廊與關隴之間的聯繫。”

“夏國也將再無收服河西走廊的可能。”

聽到這話,李驍看了瘦猴一眼,微微點頭,誇讚說道:“倒是有些長進了。”

隨後,又看向虎狼谷的方向,凝聲道:“你說的沒錯。”

“若想讓河西走廊安穩,不受夏國兵馬侵襲,虎狼谷之中就必須建造一座關隘。”

就像是大名鼎鼎的嘉峪關和函谷關一樣。

虎狼谷本就是絕地,若是在其中建立一座關隘,便能徹底鎖死東西之間的聯繫。

西夏想要收復河西走廊,就必須先攻下虎狼谷。

有了關隘,則將大大增加了攻佔虎狼谷的難度,至少也要付出上萬的兵力死傷。

在歷史上,很少有王朝在虎狼谷修建關隘,主要是因爲防禦重心的不同。

漢唐時期,西部邊界在西域,虎狼谷屬於境內,沒有修建關隘的必要。

西夏同樣如此,修建關隘阻礙河西走廊和關隴之間的聯繫,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說,甚至有可能讓河西走廊變得更具獨立性。所以,虎狼谷一直都是被打通的狀態。

但是現在,李驍看上了涼州和甘州的膏腴之地,看上了這兩地每年四十萬石的糧食產出。

準備將河西走廊控制在手中,那就必須在虎狼谷修建一座關隘。

“虎狼關!”

李驍望着山谷中的斜陽,沉凝的聲音說道:“等到我大軍班師,就着手修建虎狼關。”

瘦猴聞言,面露笑容,彷彿爲自己的建議被採納而高興。

“大都護英明。”

時間到了傍晚,北疆大軍在虎狼谷南側紮營休息。

第二日,李驍留下林大壯駐守虎狼谷,守住大軍後路。

然後則帶人繼續行軍,不過在烏鞘嶺的位置拐了一個九十度的彎道,沿着喀羅川河道(莊浪河)開始向東前行。

這裡被稱爲烏鞘嶺古道。

雖然也是一處險地,但相比於虎狼谷就要寬闊了許多,足夠容納更多的軍隊進入。

此時,已經是炎炎夏日,烏鞘嶺雖然因爲海拔較高的原因,溫度涼爽,但太陽卻相當毒辣。

烈日將腳下的岩石曬得發燙,上萬北疆的鐵蹄踏在蒸騰着熱浪的山道上,緩緩前進。

又經過一日,到了第二日的下午,北疆軍主力終於離開了烏鞘嶺古道。

“報~”

“啓稟大都護,前方發現一個村寨。”

“大概有七八百人左右。”

金色的日月戰旗在烈日下翻卷,李驍聽到探騎來報,臉龐上露出了微微的笑容,眯着眼睛望向前方。

然後又轉頭看向周圍的北疆大軍,在接連的行軍途中,這些士兵們的士氣都有些低落。

李驍準備再熬一鍋雞湯。

“噌冷~”

他騎着戰馬走到了一座高地上,緩緩拔出龍頭騎兵刀,指着地平線上升騰的熱浪,渾厚的聲音傳遍荒野:“勇士們。”

“看到前面的那片土地了嗎?”

“那裡是關隴大地,是中原大地。”

刀身被曬得發燙,折射出刺目的光暈,李驍的聲音卻是越發激昂。

“河西走廊不過是開胃小菜,關隴的沃土下埋着數不清的金子,糧倉裡的麥子在酷暑裡都要發酵。”

“那些夏國貴族的婆娘,在蒸籠似的宅院裡等着咱們北疆爺們兒去幫她們降降溫呢!”

李驍的話引起士兵們的鬨笑,又很快爆發出野獸般的嚎叫。

士兵們扯開被汗水浸透的衣襟,臉紅脖子粗的大聲吼叫起來:“吼吼吼吼~”

李驍的目光掃視過了山下涌動的人頭,哈哈大笑說道:“只要將這場仗打贏了,河西的女人隨便挑,牛羊馬羣隨便牽。”

“要是輸了……”

他舔了舔乾裂的嘴脣,聲音裹着暑氣變得森冷:“那咱們兄弟就一起死在關隴。”

“死在一起。”

“我李驍,絕不獨活。”

李驍的話音落下,北疆士兵們發出震天的戰吼,士兵們拍打着胸脯,彎刀在盔甲上刮出刺耳聲響。

“吼吼吼吼~”

而李驍站在山巔,戰馬高高揚起前腿,發出戰意的嘶鳴。

“北疆的勇士們,我們是草原上的雄鷹,是荒原上的惡狼,天生就是來掠奪的。”

“跟着我踏平關隴,搶光他們的一切!”

“等凱旋那日,我要讓北疆的篝火從草原燒到大河邊,每個勇士的帳篷裡都堆滿金銀,每晚都有女人暖牀!”

“殺!”

“殺!”

北疆士兵們戰意激昂,發出了洶涌的咆哮。

戰馬狂飆突進,短短的片刻功夫,便將這座村寨攻破,緊接着便是大肆掠奪,釋放着這些天來心中壓抑的情緒。

當太陽落山,村寨裡面的喧鬧喊叫滿滿的消失,一切彷彿又歸於平靜。

李驍命令大軍在村寨紮營歇息。

第二日清晨,繼續向着東南方向進發。

他的目標是苑川倉!

因爲北疆缺糧,這一次又劫掠了河西至少五十萬的人口,糧食問題越發嚴峻。

雖然李驍是準備將這些人分散在北疆,開墾荒地耕種糧食。

以北疆土地的廣袤,足以滿足這些人的口糧。

但這需要時間,至少一年之內,北疆都護府都需要掏出糧食來,餵養這五十多萬張嘴。

這是一項相當龐大的工程,僅靠大漠和高昌的糧食,根本無法滿足這麼多人的需求。

雖然北疆軍已經在甘州和涼州劫掠了四十萬石糧食,可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糧食自然是越多越好。

原本打算在攻下涼州城便停止攻伐的李驍,卻是從西夏俘虜將領的口中得知了一個消息。

苑川倉還囤積着至少三十萬石糧食。

西夏有四大糧倉。

分別是位於靈州城的‘靈州倉’、位於甘涼二州的‘甘涼倉’、位於興慶府的‘御倉’。

最後一個則是位於卓羅城南部的‘苑川倉’。

四大糧倉之中,興慶府的‘御倉’規模最大,號稱可囤積‘百萬石’糧食。

‘苑川倉’規模最小,日常不過十幾萬石左右。

但是因爲苑川的地理位置原因,正處於河西走廊的東部。

離開了烏鞘嶺,向東南方向三百里,便就是苑川。

正好可以作爲徵西大軍的後勤基地。

所以,在戰爭爆發開始,西夏朝廷便從‘御倉’和‘靈州倉’向‘苑川倉’調撥了大量糧草。

很顯然,西夏君臣是準備和北疆打持久戰的,但是沒有想到河西之戰竟然敗得如此慘烈,如此迅速。

那些位於‘苑川倉’的糧草,自然也就成了一塊擺在北疆軍面前的肥肉。

不將它吃進肚子裡,李驍渾身不舒服。

所以,北疆軍來了。

只不過攻佔苑川倉還有一道阻礙,那就是卓羅城。

此地位於苑川倉以北,相距不到百里。

曾經的西夏十二監軍司之一的‘和南軍司’便位於卓羅城中。

目的就是爲了防備南部的吐蕃和宋國。

只不過北宋滅亡之際,西夏同樣出兵南下,從北宋手中搶下了大片的領土。

其中就包括卓羅城以南的大片領土,直接將後世青海的首府西寧納入了統治範圍。

而西寧一代正是大名鼎鼎的河湟谷地,土壤肥沃,沃野千里。

西夏對此地進行了進一步的開發,開闢出了大量的糧田,然後又建立了‘苑川倉’用以儲存河湟谷地的糧食。

再加上從興慶府運來的大量軍糧,如今的‘苑川倉’糧食,達到了三十萬石。

此時,北疆大軍正沿着喀羅川河谷一路南下,即便是路上遇見了村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則是直接略過。

任何誘惑都無法阻擋李驍對糧食的渴望。

“大都護,探騎傳來消息。”

“卓羅城距離我軍已經不足二十里。”

這一日,北疆大軍抵達卓羅城外。

根據錦衣衛在興慶府樞密院的暗子彙報,自從西夏拿下了西寧府之後,卓羅城防禦重心南移。

爲了防備來次高原的吐蕃人對河湟谷地的威脅和劫掠。

西夏皇帝決定,將原本位於卓羅城的和南軍司主力,轉移到西寧府,固守邊疆。

再加上此前河西之戰,部分和南軍司兵力折損在涼州城。

所以,卓羅城雖然在名義上依舊還是和南軍司的駐地,但實際兵力也只剩下了幾千人而已。

最重要的任務除了防備大河以南的金國,就是看守苑川倉。

只是,區區一座只有幾千人駐守的城池,對北疆軍造成的威脅,是極爲有限的。

甚至李驍都不準備攻打卓羅城,而是繞過他直接前撲苑川。

“傳令第六鎮,包圍卓羅城,護我大軍主力後路”

“本都親率第一鎮,南下奪取‘苑川倉’。”

夕陽之下,李驍目光望向卓羅城,低沉的聲音冷冷喝道。

他的目標始終都是苑川的糧食,其他的事情都要爲糧食讓路。

而與此同時,卓羅城的守軍也發現了北疆軍的出現,刺耳的銅鑼聲在城牆上響起。

“北疆蠻子來了~”

“北疆蠻子來了~”

第51章 塔寨被襲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73章 金山,必克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28章 斬將第207章 契丹八部,思渾河之戰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217章 北疆都護府第19章 這娘們有點虎啊第206章 五萬大軍定東都第134章 如此江山,豈不讓人嚮往?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89章 神臂弩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148章 金刀駙馬,洞房花燭第118章 旗開得勝第54章 十面埋伏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3章 河西堡第152章 黑甲軍,白骨甸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152章 黑甲軍,白骨甸第289章 漠北之戰爆發,蒼狼折首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84章 太陽汗的震驚第233章 第二次東征西夏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28章 斬將第51章 塔寨被襲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39章 引蛇出洞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72章 官升三級?第296章 鐵木真的驚駭,北疆軍來了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297章 衆汗之汗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15章 畫大餅,百戶?第207章 契丹八部,思渾河之戰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39章 引蛇出洞第15章 畫大餅,百戶?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182章 鐵木真的震驚,來自西遼的鐵騎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167章 根基已成,軍制改革第138章 大敗王廷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08章 金秋九月,殺戮的季節第239章 把‘合羅川’殺成地名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279章 屯墾團,分糧分地分女人第270章 無疾,見過姨丈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83章 金山破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31章 少年,少女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195章 東都之變,陰山都督第71章 聯姻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163章 揮師入關,日月戰旗圍敦煌第232章 授勳 授職 授銜第57章 蕭燕燕的神秘背景第30章 窮途末路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157章 索要公主,高昌城,破!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308章 北疆人的狼子野心,血肉磨盤第94章 大勝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241章 北疆蠻族南下,西夏朝野震驚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116章 碟中諜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116章 碟中諜第152章 黑甲軍,白骨甸第68章 有仇必報,從不過夜
第51章 塔寨被襲第136章 左路軍統帥第73章 金山,必克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28章 斬將第207章 契丹八部,思渾河之戰第58章 楚國長公主第217章 北疆都護府第19章 這娘們有點虎啊第206章 五萬大軍定東都第134章 如此江山,豈不讓人嚮往?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89章 神臂弩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215章 犯我北疆者,雖遠必誅第148章 金刀駙馬,洞房花燭第118章 旗開得勝第54章 十面埋伏第103章 金州的兩大支柱產業第3章 河西堡第152章 黑甲軍,白骨甸第162章 第一次徵西夏,玉門關第22章 老瞎子和老瘸子第152章 黑甲軍,白骨甸第289章 漠北之戰爆發,蒼狼折首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84章 太陽汗的震驚第233章 第二次東征西夏第188章 大軍凱旋,西海護軍將軍第28章 斬將第51章 塔寨被襲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39章 引蛇出洞第194章 蕭家庶子,大雪龍駒第72章 官升三級?第296章 鐵木真的驚駭,北疆軍來了第23章 地窖中的女孩第297章 衆汗之汗第173章 蕭燕燕懷孕了第15章 畫大餅,百戶?第207章 契丹八部,思渾河之戰第268章 開禧北伐第39章 引蛇出洞第15章 畫大餅,百戶?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131章 末將李驍,願求娶楚國長公主第231章 河西軍校三期,金州武備學堂第27章 手握長矛,一往無前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182章 鐵木真的震驚,來自西遼的鐵騎第190章 擎天柱石,剿滅蒙古騎兵第114章 蕭凜撻的陰招第287章 世間再無高昌,唯有北疆之西州第267章 南宋皇城司,初聞北疆第167章 根基已成,軍制改革第138章 大敗王廷第36章 新軍雛形第108章 金秋九月,殺戮的季節第239章 把‘合羅川’殺成地名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279章 屯墾團,分糧分地分女人第270章 無疾,見過姨丈第202章 大都督,天冷,加件衣服吧第55章 你還真是個人才第164章 全軍覆沒,漢人不打漢人第174章 乃蠻王妃,可入大都督府第29章 戰敗的代價第83章 金山破第93章 小男人,還挺霸道第2章 一龍,兩虎,兩豹第31章 少年,少女第33章 李二江的下落第195章 東都之變,陰山都督第71章 聯姻第13章 好好的活着第258章 河西走廊,盡歸北疆第78章 存亡之分,在此一舉第229章 六鎮軍魂第178章 草原第一美人第223章 嫡長子,金刀,李世昭第163章 揮師入關,日月戰旗圍敦煌第232章 授勳 授職 授銜第57章 蕭燕燕的神秘背景第30章 窮途末路第176章 金州第一鎮,金旗黃甲紅邊第157章 索要公主,高昌城,破!第126章 大建設時期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308章 北疆人的狼子野心,血肉磨盤第94章 大勝第145章 金州人不打金州人第241章 北疆蠻族南下,西夏朝野震驚第200章 誰纔是北疆之主?第116章 碟中諜第306章 千戶府,漢化,治理草原第116章 碟中諜第152章 黑甲軍,白骨甸第68章 有仇必報,從不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