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

洪武二十三年春,一支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河南布政使司經由潼關進入陝西布政使司境內。

領軍者,正是涼國公、大將軍藍玉。

在謀劃了大半年後,五軍都督府結合西北情報與現在的局勢,認爲現在已經到了進取河湟,打通河西走廊的時候。

大明對北元的戰略從始至終都是有着完整考量的,在嶺北之戰大敗後就從一鼓作氣轉爲了徐徐圖之,先後收取雲南、遼東,剪除羽翼後發動了捕魚兒海之戰,而在北元崩潰後,包括西北地區在內殘存的北元諸王,也就進入了大明的下一步戰略計劃裡。

目前的西北局勢呈現出了明顯的槓鈴狀,也就是兩頭粗中間細。

一頭是大明,在河西走廊的另一頭,也就是傳統概念上的西域,現在統治那片土地的國家則是東察合臺汗國,或者叫做“亦力把裡”。

相比於後來滅亡亦力把裡佔據此地的準噶爾部來說,這個國家在歷史上名聲不顯,但在這個時代卻絕對不容忽視,該汗國由源出察合臺汗後裔的禿黑魯帖木兒家族統治,跟滅亡了西察合臺汗國的帖木兒汗國裡那些突厥化蒙古人不同,這裡的蒙古人依舊保持着黃金家族的傳統,以蒙古部落爲核心,聯合西域的畏吾兒人(即高昌回鶻人)、色目人共同統治。

而在亦力把裡和大明這槓鈴兩端之間,那狹長如同槓鈴中間部分的河西走廊,則由分散在其中的各族遊牧部落佔據着,其中大部分部落隨着大明和北元之間影響力的此消彼長已經倒向了大明,成爲了羈縻衛所。

然而在一個最關鍵的節點上,依舊還有堅持效忠元廷的存在,那就是佔據着哈梅里(哈密)的兀納失裡。

因爲兀納失裡極端仇視大明,所以從亦力把裡方向前來大明的商隊和朝貢使團經常被其所扣押,這裡面甚至不乏帖木兒汗國的商隊,而如果他們想要繞道,還有概率會被兀納失裡那些假扮成沙匪的部下所截殺。

可以說兀納失裡所統治下的哈密,極大地影響了大明與西域的交流,因此這次藍玉前來西北,主要目的就是拔掉哈密這顆釘子,進而打通大明與西域的聯繫,而擴大明軍實控區域和震懾羈縻衛所則是順帶的事情。

潼關行轅。

藍玉並未披甲,而是身着一身錦袍,眉宇間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他正與幾位即將出使亦力把裡的文官商討使團的具體事宜。

寬徹、韓敬、唐鉦,這幾人都是第一批派往亦力把裡的大明使團中的主要成員,他們將會帶着大明使團繞開哈密前往亦力把裡,與亦力把裡大汗黑的兒火者商議通好之事。

這其實也是捕魚兒海之戰的後續連鎖反應,當時在捕魚兒海,藍玉俘獲了幾百個來自帖木兒汗國的撒馬兒罕商人,朱元璋讓他把這些人送回去。而途徑亦力把裡的時候,大汗黑的兒火者就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派遣哈馬力丁等人帶了些良馬前來大明朝貢表達了示好之意,此次算是禮尚往來。

朱元璋親自手書聖旨,曰“王即遣使來貢,朕甚嘉之。王其益堅事大之誠,通好往來,使命不絕,豈不保封國於悠久乎?特遣官勞嘉,其悉朕意”云云,以籠絡黑的兒火者之心。

兵部主事寬徹看着幾個從其他部門的同僚首先開口,他聲音沉穩:“此次出使,我們需要繞開哈密,從北邊更難走的沙漠前往亦力把裡,不過兵部這邊路線已經規劃妥當,還請諸位放心。”

御史韓敬點了點頭,看着上首的藍玉補充道:“與亦力把裡大汗黑的兒火者的會面至關重要,也請大將軍放心,我們一定會傳達出大明的決心。”

“正是如此,”唐鉦笑了下接過話茬,“此次通好亦力把裡,也是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遠交近攻之策,即便不需要亦力把裡出兵哈密,從北面給些壓力,幫國公禁絕兀納失裡北逃也是極好的。”

藍玉聽着幾人的議論,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諸位所言極是,此次出使責任重大,但本國公相信你們能夠不辱使命黑的兒火者既已知曉我大明軍威,又主動派使節前來朝貢,足見其誠意,我們要做的就是進一步鞏固大明在西北的勢力。”

寬徹、韓敬和唐鉦齊聲應是,臉上均露出堅定之色。

哪個讀書人讀到《後漢書·班樑列傳》的時候,沒想象過自己便是那個投筆從戎的班定遠?而這次出使不僅關乎大明的西北戰略,更是他們作爲小官能夠名垂青史的機會。

而就在幾人還要繼續就出使策略與藍玉進行商討的時候,忽然門被推開了。

來人隸屬於藍玉的鐵冊軍,看着他面上的神情,一定是有緊急之事,否則不會這麼貿貿然地闖將進來。

“大將軍。”

甲士看着幾名文官,面露難色。

藍玉對唐鉦等人說道:“諸位且繼續商議,本國公出去一趟。”

藍玉這人雖然跋扈,但對於文官,反而不失尊敬,因此他贏得了很多文官的好感。

當然,這也是“藍玉案”會在一開始就牽連大量文官的原因.你一個武將,跟文官混的這麼熟,想幹嘛?

走到外面,甲士方纔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遞給了藍玉。

看了看火漆和外面的文字,藍玉皺起了眉頭。

“觀音奴?是來給他哥哥求情的?”

藍玉本能地不想打開這封信.與觀音奴扯上關係對於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對方不僅身份敏感,而且能給他帶來的只有無窮無盡的麻煩。

然而猶豫再三,藍玉還是一把撕開了信封,拿出裡面的信紙抖了抖,單手將其放在信封上閱讀了起來。

但是隻看了幾眼,藍玉的面色便陡然一變。

“雄英出現了?”

若是旁人或許藍玉還會有些不可置信,但既然是觀音奴的手書且言之鑿鑿,藍玉直接就信了幾分.觀音奴雖然以美貌聞名於當世,但其人卻絕非輕信之人,手腕並不簡單。

作爲舅姥爺的藍玉強自按捺着心頭的激動,吩咐身邊鐵冊軍衆人道。

“備馬,現在馬上隨我去驪山華清宮!”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2章 父與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92章 父與子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96章 保險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61章 朱允熥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22章 《西涼伎》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67章 苦橘城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83章 長夜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88章 釜山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222章 《西涼伎》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84章 戰機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66章 大航海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
第63章 如何讓大明擺脫宿命?第7章 來自太子的質疑第192章 父與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56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192章 父與子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19章 辦公室中的線索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207章 劉日新:有一處新的陰陽炁海第196章 保險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254章 交趾布政使司成立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43章 朱元璋的決定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67章 徐達背疽!第25章 咱大孫果然是有辦法的!第51章 土豆種植神書第161章 朱允熥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22章 《西涼伎》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253章 胡季犛身死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44章 朱元璋的兩個困擾第267章 苦橘城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198章 傅友文的加入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91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183章 長夜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88章 釜山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75章 觀音奴:酸了第222章 《西涼伎》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72章 天花與琴納牛痘接種法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193章 幼軍之議第127章 佛朗機炮與紅衣大炮,國公們的震驚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59章 上架感言第284章 戰機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41章 四海商會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66章 大航海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