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

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

朱元璋聽後默然片刻,最後嘆息道:“真是神奇啊!咱一直認爲人死如燈滅,沒想到地府竟然如此神秘莫測。”

接下來,朱雄英又拿出了長命鎖,看着一如當年模樣的長命鎖,朱元璋和馬皇后更是一陣感嘆,還好,大孫回來了。

馬皇后亦是點頭:“大孫能從那裡回來,可真是咱朱家的福氣,不過那隨身攜帶的長命鎖,確實是出生之時劉日新所贈,想來是有些神妙的。”

劉日新,是個正經的奇人。

這個世界的袁珙沒有獲得未來天機信息,所以沒能成爲百相百準的著名相士,而劉日新就顯得很可疑了,雖然此人一手大六壬卦術確實有水平,但也不排除他在別處瞭解到其他陰陽炁海的可能性。

當年朱元璋起兵之時,劉日新就給他算卦,說“將軍當極富極貴”,朱元璋嫌他說套話,進一步追問之下劉日新被逼無奈,只能說“極富者富有四海,極貴者貴爲天子”。

這話日後自然是應驗了的,當然,也可能劉日新給各路諸侯都這麼說

總之,這個贈給朱雄英長命鎖的道士,是個很值得懷疑的人物。

而朱標這時候則問道:“這麼說來,雖然鐘山上的那處陰陽炁海不可用了,但秦嶺中的那處尚且可用?”

“不錯,我與守門之人做了交易。”

朱雄英對於這件事,並沒有展開解釋太多,畢竟這是他的底牌掌控着兩界的物資,就意味着他將擁有無可替代的地位,絕不會被其他人所取代。

而朱元璋又挑了兩個能在幾人面前提到的問題,對於這些之前通話說過的事情,朱雄英自然是對答如流。

隨後幾人又是敘了一番家常不提,馬皇后拉着朱雄英的手,感念當年送藥救她性命的事情,朱雄英也是一番唏噓,他其實沒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竟然讓馬皇后躲過死劫,健康地活了下來。

最後,還是朱標開口。

“父皇,您看英兒既然回來了,那之前關於封號的一些事情.”

朱標話沒說完,但朱元璋卻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沉吟了片刻後,朱元璋說道:“諡號自然是要去的,英兒於國有大功,如今回來了,依舊當得起王爵,不必降爲郡王,至於聖孫的封號,咱以爲不僅不能改變,而且要舉行儀式,讓文武百官和天下人,看着冊封。”

諡號,這就不用說了,給人蓋棺定論的東西,人活着回來了肯定要撤銷掉,歷史上也不乏這種類似的事件,以爲某位失蹤的大將或者宗室戰死了,直接給人上諡號了,活着回來就得撤銷。

爵號,朱雄英是虞王,但這東西是追贈的,普遍會在原有基礎上擡一格,就跟公爵會追贈王爵,侯爵會追贈公爵一樣,其實按照《皇明祖訓》,大明宗室封王爵只有兩等,皇帝之子封親王,皇帝之孫封郡王,郡王的子孫就不再封爵了,而是以唐宋故事授予官職,分別是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也就是說,按照正常流程,朱雄英的爵號應該是郡王,但老朱從各方面考慮後,既不想收回王爵也不想降等,所以朱雄英還是爵位裡最高級別的親王,也是皇孫裡唯一一個親王,與叔叔們平起平坐,其中的意味自然不用多說。

而聖孫的封號,以前只是一個禮儀性的封號,由太常寺官員按照冊封鬼神的標準去辦的,雖然也很隆重,但並不是實封如今人回來了,朱元璋也不打算撤銷,反而要實封,這就是昭告全天下的意思。 而且,聖孫跟皇太孫還不一樣,這個封號雖然不直接涉及到皇位繼承權,但是其中“神權”的意味實在是太濃重了。

什麼是“神權”?

在華夏古代封建王朝,神權是凌駕於皇權之上的權力,雖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被皇權所利用,只是一尊木雕泥塑,一個提線木偶,看起來光鮮亮麗,背後的操縱人卻是皇權,但不可否認的是,神權這種自帶光環的權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了,強大到很少有皇帝,敢把神權交予某一個活着的人。

或許只有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的大元國師八思巴纔有這種近似的權力,但當時元朝疆域廣闊,信仰也各不相同,所以哪怕是八思巴,也只是擁有對一部分人的神權饒是如此,八思巴在雪區那也是真佛臨世一般的存在。

放到西方世界,神權的代言人有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稱呼。

——教皇。

換句話說,實封朱雄英爲聖孫,就代表着,朱雄英從此以後,就擁有了代替上蒼鬼神闡釋一切、預測未來的權力,這種權力依附於皇權,同時又凌駕於皇權之上,是真正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教皇的解經權是一樣的,有點類似商朝的大祭司。

這是朱元璋對他的高度信任,同時也是接納他成爲大明最高層的一員的舉動朱雄英雖然貢獻極大,但從事實上講,在朱標還活着的時候,他並沒有足夠躋身大明最高層的資歷與能力的,這是朱元璋肯定了他作爲神權的代言人後,以神權的名義,將他擡到了大明的最高層。

至於皇太孫的問題,則被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暫時遺忘了,根據《皇明祖訓》的規定“皇太子嫡長子爲皇太孫,親王嫡長子封世子,皇太子、親王次嫡子並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鍍金銀冊、銀印”,但實際操作過程不是這麼回事,皇太孫跟皇孫不一樣,是直接對標皇太子,在沒有皇太子時,享有皇位第一順位繼承權的。

如今皇太子是朱標,按照【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的宗法制度,朱元璋並不好在朱標健康活着的時候去冊封皇太孫,因爲兩個皇位繼承人,還是父子,這可能會直接導致宮闈悲劇的發生,這也是爲什麼朱雄英小的時候沒有被冊封皇太孫,而在現代世界的歷史上,朱允炆也是等到朱標逝世後才被冊封爲皇太孫。

反正按照朱元璋的想法自己既然身體健康,還能活個小十年甚至十多年,這件事情目前來看完全不着急,朱雄英更需要的是事件的歷練,以及培養他的帝王之術和施政馭人的能力,逐漸在朝堂上樹立聲望。

否則的話,哪怕強行不顧朱標的感受,給予朱雄英皇太孫的地位,也是揠苗助長,會被那些工於心計的文臣所孩視,反而不利於朱雄英的成長。

朱雄英點了點頭,他基本上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對於朱雄英來說,認親只是一個開始,是他進入大明最高層的初始步驟,現在的朱雄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對於整個大明世界所能造成的巨大改變,而他需要的,就是將這個世界的歷史線,徹底引導到另一個方向。

擁有更多的權力並改變這個世界,纔是他的使命。

否則的話難道在衣食無憂的現代世界做一個富翁不好嗎?何苦費時費力來到這個世界。

朱雄英很期待,接下來他能給這個世界造成的變化。

不過還要等冊立聖孫的儀式結束之後。

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22章 《西涼伎》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304章 吉野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310章 籌謀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30章 藍玉案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98章 導火索第278章 四叔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
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72章 未來計劃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315章 戰後佈局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222章 《西涼伎》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71章 徐達病重,千鈞一髮!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55章 被皇帝認證的先知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48章 還有人敢欺負咱大孫?第304章 吉野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299章 興福寺之戰第166章 朱元璋的期許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76章 帖木兒汗國使團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300章 烈焰焚盡第316章 朱元璋駕崩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章 爺爺,我想你了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229章 大明版的外籍軍團第100章 遠洋艦隊花費,朱元璋的煩惱第11章 李奶奶的過期藥第310章 籌謀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293章 和談破裂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30章 藍玉案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23章 朱雄英的穿越準備第203章 皇商們的屈服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134章 朱雄英的僞裝身份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10章 天元帝身死,北元覆滅!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298章 導火索第278章 四叔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