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

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

“喵嗚~”

見有人來了,宮裡的御貓躡手躡腳地從房頂上一溜煙躥了過去,眨眼間就消失不見。

關於爲什麼京城皇宮裡有這麼多貓的問題,朱雄英這幾天溜達的時候其實還真問過,原因也不復雜,營建皇宮的時候是填燕雀湖形成的,所以現在不僅每年都會內澇滲水,宮內的角落也普遍陰暗潮溼,這種環境很容易就會滋生容易攜帶病菌的蛇鼠,養些貓就能部分緩解這種問題,雖然貓咪也會一生生一窩。

但貓貓總比鼠鼠可愛不是?

朱標在前面走,朱雄英在後面跟着,他們一同從兩側是紅牆的廊道中穿過,宮女見到他們,都紛紛避讓,以右手壓左手上放在左腰,右腿屈膝垂首行禮,並沒有朱雄英看到的古裝劇裡那種跪倒一片的場景。

這種禮節叫做萬福禮,此禮起自宋朝,如今明初普遍流行於宮廷中,分常禮和大禮兩種,宮女們見到他們行的就是大禮。

其中不乏膽大的宮女,還會擡頭時偷偷瞥着朱雄英的樣貌,若非好奇,顯然是存有別樣心思的。

實際上,有攀龍附鳳心思的宮女絕對是不少的,只不過這條路比較危險,不管攀沒攀上,只要挨着邊,都有極大概率等不到享受勝利果實的時候,就不明不白的死了。

“秦王妃遣來的那些宮女,可還用着習慣?”

他們穿過了東宮層層迭迭的院落,朱標忽然冒出來這麼一句,不知道是見了剛纔的場景沒話找話,還是呂氏跟他說了什麼,結果到他這裡只剩一半了。

“還習慣。”

兩人有點尷尬的相顧無言,繼續默默行路。

顯然朱標不是個當父親的料,他的地位讓他很難用朋友的方式跟兒子相處,也會不自覺地產生代溝,尤其是在面對這個一轉眼就長成大人的兒子的時候,更不知道該如何自處.根據朱雄英的觀察,在生活中,朱標的形象似乎更貼近於一個四十多歲的公務員,每天上班的時候就處在舒適區裡,一下班反而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放到生活中合適的位子裡。

所以,呂氏和朱允炆能夠以某種類似於下屬的姿態來逢迎他,讓他在東宮能跟在文華殿有近似的感受,這讓朱標就覺得稍微舒服點,當然,他也知道這不太對,但他不知道怎麼改變,再加上事情很多,於是也就懶得改變了。

朱雄英又沉默了片刻,開口道:“有時間的時候去玄武湖釣魚?剛纔見湖裡有不少魚。”

“好。”

朱標怔了怔,面上露出了欣喜的神色。

你看,補救什麼時候都不晚。

穿過宮門,踏過一片大理石鋪就的小廣場,終於來到了皇宮中軸線的側面。

三大殿裡面奉天殿就是俗稱的金鑾殿是用來召見羣臣的,華蓋殿是換衣服的,謹身殿是召開宴會的,因此皇帝中午用午膳,大多數也會移步謹身殿,免得把奉天殿搞的都是飯味。

朱元璋正坐在椅子上,面前擺着一桌豐盛的午膳。

看到大兒子朱標和大孫子朱雄英來了,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難得的柔和。

朱元璋停下了手中的筷子,靜靜地注視着他們,午間的陽光從窗櫺斜灑進來,避開龍柱,照在朱元璋的臉上,那歷經風霜卻依然堅毅的面容,在這一刻反而顯得有些慈祥。 “父皇(皇爺爺)。”

瞥了一眼桌上的菜,燒鵝、燌羊頭蹄、鵝肉巴子、鹹豉芥末羊肚盤、五味蒸雞.行吧,一頓下去血脂血糖又高不少。

這肯定不是回事,朱雄英已經在琢磨怎麼找個廚師訓練一下了。

不過眼下還是要先說正經事。

朱雄英清了清嗓子說道:“皇爺爺,八叔和十叔,今年會有血光之災,若是應對不當,恐怕性命堪憂。”

“怎麼個事?給咱好好說說。”

朱元璋有些詫異,消停日子沒過兩天,怎麼又要出事了?他這些兒子現在看着都挺身強力壯的,應該健康不會有什麼問題,又沒人想害他們,會有什麼血光之災呢,還是一次兩個人。

於是,朱雄英把關鍵的事情說了說。

“還請皇爺爺明鑑。”

“喔”朱元璋沉吟了幾息,“好說,那就派錦衣衛把他們都抓到京城,不給他們反抗的機會不就得了?”

老朱總是能從物理上根本解決問題。

但朱標這時候想到了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硬着頭皮道:“只是此舉於禮不合,兒臣怕兩位弟弟心中有所不滿,反而會致使天家不睦。”

朱雄英也跟着說道:“十叔或許可以抓來,幫他強制戒除金石之癮,不過八叔現在心裡亂的很,若是強行抓來,恐怕胡思亂想之下半路就會出事.不妨找個八叔信得過人,請他去給八叔安安心,等八叔心結解開了,有機會再尋個好的理由召來京城。”

朱元璋想了想後點頭:“那就遣翰林院的兩位尚書博士饒仲恭和張庸分別去潭王府和魯王府宣旨吧,這兩位都是他們曾經的老師,總比錦衣衛上門強。”

說實在的,朱元璋每天日理萬機,他是真沒時間關心自己的二十多個兒子們,只能任由散養了,不然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藩王,就藩前看着還像個人,就藩後迅速墮落不當人了.秦王朱樉絕對不是個例,反而是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這種在各自的興趣愛好上一路狂飆的人不太多。

正率軍出塞遊弋的朱棣打了噴嚏,茫然地看向周圍一片未青的草原,不過很快他就收回了目光繼續專注起手頭的工作了,從洪武十三年就藩開始,他在塞北已經砍了整整十年的蒙古人,他的心早就跟手中的刀一樣冰冷無情了。

很快,翰林院的饒仲恭和張庸攜帶着聖旨出發了,分別前往長沙府和兗州府,一個溯江而上,一個沿着大運河故道北上。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關於神秘的聖孫回到大明的第一個預言是否準確的問題,也迅速地從皇宮中向朝野擴散開來,引起了極大的討論。

而朱元璋卻並沒有下達禁令來隱瞞這個消息,反而是任由其蔓延,顯然他對朱雄英非常有信心,並且打算藉助大孫回到大明後的第一次預言,來幫助大孫樹立威望。

畢竟,作爲“聖孫”完全可以通過彰顯神權的方式來讓朝野敬畏,當然了,除此之外,朱元璋還給朱雄英安排了其他的事情,用來鍛鍊他的能力,爲繼承大明江山積累足夠的本錢。

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2章 父與子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304章 吉野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98章 導火索第296章 南北朝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88章 釜山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98章 導火索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75章 鬼市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84章 戰機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30章 藍玉案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01章 廟算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307章 關東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30章 藍玉案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
第109章 千里鏡作用完美髮揮第41章 北失南補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34章 神器試驗成功,國公們的震驚!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8章 李景隆,咱還是低估你了!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92章 父與子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304章 吉野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20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第116章 火炮上艦?鳴樑海戰是個啥?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80章 開京事變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9章 馬皇后病危!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82章 我真是古代穿越者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217章 兀納失裡的恐懼第298章 導火索第296章 南北朝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99章 派往日本錦衣衛的回信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234章 皇室海上貿易第47章 畝產三千斤!朱元璋的震撼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108章 北元朝廷的困境第288章 釜山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298章 導火索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46章 朱允炆:這啥啊?揪一株!第175章 鬼市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284章 戰機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209章 衆志成城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136章 初遇解縉第205章 秦嶺蟲洞再次開啓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130章 藍玉案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4章 蟲洞傳輸實驗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85章 穿越倒計時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301章 廟算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307章 關東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294章 李成桂自戮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314章 滅亡室町幕府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30章 藍玉案第66章 大孫還陽的可能性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215章 焦煤鍊鋼法,工匠們的震驚!第159章 東宮屬官們的勸諫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