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

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

很快,朱元璋的疑惑就得到了解答。

除了另一臺無線電和配套的乾電池,朱雄英還送過去了半本民國時期的無線電操作手冊,嗯,還都是繁體字,明朝人看着應該沒有閱讀困難。

而之所以是半本,那就是因爲無線電臺在大明不涉及到加密,只有編碼、解碼等程序。

隨後朱雄英又簡單地說了一下無線電臺的用法。

朱元璋親手接過這個墨綠色的大匣子,拿到了十幾步外剛搬過來放好的桌子上。

匣子沉甸甸的,似乎蘊藏着神秘的力量,他輕輕摩挲着匣子表面,感受着那冰涼堅硬的觸感,心中不禁生出強烈的期待。

朱元璋把那個名爲“乾電池”的東西依言裝了進去,隨後,按了一下紅色的按鈕,只見那匣子上亮起了幽幽的光芒。

太子朱標、燕王朱棣、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信國公湯和等人,一直緊隨朱元璋左右,目睹了這一切的神奇變化。

當朱元璋手中的無線電臺亮起幽幽的光芒時,他們的眼睛都瞪了起來,臉上露出了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

徐達撫着長鬚的手微微顫抖,他征戰沙場多年,自覺見慣了大風大浪,但此刻卻被這神秘的力量深深震撼。

而另一旁的朱標則喃喃自語道:“這這難道真是天意嗎?大明得此神器,何愁四海不寧?”

朱棣則是震驚之餘,一臉的興奮和好奇,他躍躍欲試地想要上前親手摸摸那神奇的無線電臺,然而卻被朱元璋一巴掌無情打走,朱棣只得蹲下來瞪大眼睛,湊近匣子仔細觀瞧,彷彿想從中看出更多的奧秘。

李文忠眉頭緊鎖,他雖然此時也是震驚不已,但心中更多的是對“神器”未知力量的敬畏,他深吸一口氣後緩緩吐出,試圖藉此平復內心的激動。

湯和則是沉默不語,他臉上的皺紋在此刻彷彿更深了.

就在這些人震驚不已之際,朱元璋斷然說道:“如神器果真如英兒所言,千里之外,猶如面對面交談,此乃天佑大明,賜我神器,助我江山永固!”

聽到朱元璋的聲音,衆人如夢初醒,他們相互對視,都從別人的眼中看到了深深的震撼。

如果這神器的功效是真的,那麼從這一刻起,大明將邁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時代!

“如果神器真有此功效,那麼恐怕‘天涯若比鄰’就成真了!”

韓國公李善長怔然許久方纔說道。

“不過究竟行不行,還要拿下去試一試.李景隆和徐輝祖這倆小子腦瓜子聰明,讓他倆現在就去試。”

“遵旨!”

兩臺無線電臺,被拿去進行試驗了,而在這段空窗期裡,自然就是爺孫談話的時間了。

朱元璋先是關切地問道:“大孫,領地弄得怎麼樣了?”

“林地已經基本成型了!”

朱元璋聽後,眉頭稍微舒展,顯然,這意味大孫在地府已經打下了一個穩固的地盤,當年他正是靠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九字訣在江南站穩腳跟的,因此朱元璋深知有一個穩固的地盤,到底有多麼重要。

沒有地盤,就永遠無法成爲一方勢力,只能成爲四處流竄的流寇。

北伐的紅巾軍那麼能打,甚至一路打到高麗國去了,結果呢?沒有穩定的地盤,還不是孤軍在外被剿滅。

而聽到這句話,朱棣也注意到,朱標明顯是鬆了口氣。

稍遠處的幾位國公,則是紛紛稱讚起了皇嫡長孫的軍事才能,李善長更是來了一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算是高度評價了。

朱元璋對大孫的事業進展感到很滿意,放下心來以後,朱元璋想起了他最在意的那個問題。

朱元璋頓了頓,又問道:“大孫,你上次說的上一世.” 很快,陰陽炁海那頭就傳來了朱雄英的反問。

“爺爺你是不是魂穿?”

朱元璋微微皺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疑惑,對於“魂穿”這個詞他並不清楚什麼意思,但從大孫的口中聽來,“是不是魂穿”這似乎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問題。

他轉身向外走去,決定先請教一下身邊的神秘學專業人才。

丘玄清正站在不遠處,他一身道袍,仙風道骨,剛纔一句話沒說,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感覺。

“丘真人,這魂穿是什麼意思?”朱元璋直截了當地問道。

丘玄清微微一愣,沒想到皇帝會突然問起這個問題,他心中迅速閃過各種念頭,但面上卻絲毫不露聲色,恭敬地回答道:“陛下,魂穿一詞,乃是指靈魂穿越陰陽屏障,隨後投胎轉世的意思。”

朱元璋聽後心中一震,也就是說,投胎轉世之說,確實是真的了。

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道:“那丘真人,你覺得大孫問咱是否是魂穿,是什麼意思?”

丘玄清沉吟片刻,說道:“陛下,天地之大,無奇不有,而陛下既然是天命之主,那麼自然與尋常人投胎是不同的.歷代帝王,尤其是開國帝王,多有前世根腳,出生之時,往往伴隨異象,或夢龍,或受於蛇,或吞日,神光照於室內天地氛氳乃是常事,陛下也是如此。”

“因此,虞王殿下應該是問陛下,還記不記得投胎之前的前世根腳,若是記得,或許虞王殿下能在下面做些什麼。”

記得個屁!

曹國公李文忠在旁邊緊繃着臉忍住不笑出來,他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比老朱小十歲,老朱的家人死的都差不多了,若是說誰最瞭解朱元璋以前的事情,那麼除了他那幾個同鄉,肯定就是李文忠了。

畢竟,他娘是朱元璋的大姐,相當於半個娘。

老朱出生的時候到底有沒有異象這件事,李文忠覺得九成九沒有,因爲他娘壓根沒跟他提過按照李文忠對他孃的瞭解,但凡有那麼一星半點的異象,他娘都得在他耳邊唸叨無數遍。

不過,這時候李文忠肯定是不可能笑出來打老朱臉的。

朱元璋也回過神來,面對這個問題,他肯定不好當衆承認自己對於前世根腳什麼都不記得,畢竟這跟他的出身不一樣,從乞丐到皇帝,他是皇帝裡的獨一份,這種草根逆襲,其實朱元璋不覺得丟臉,反而覺得挺榮耀的。

但前世根腳不一樣,根據史書記載,別的皇帝都有,甚至不光是開國皇帝有,普通皇帝也有,就他沒有的話,這算什麼事?

換做以前,朱元璋也只是覺得史書上別的皇帝的異象都是編的,畢竟他家裡人確實沒跟他說過.所以自己也編一個就完事了,也沒人能求證。

但現在不一樣了,陰陽炁海都出現了,大孫都已經證明他在地府裡了,轉世投胎、前世根腳這些事情,毫無疑問就是真的。

所以老朱現在有點尷尬。

那些皇帝到底是不是編的啊?

前世根腳的記憶,老朱自己肯定是沒有的,但他又不能當着這麼多大明帝國高層的面說他沒有,這會損害他的皇權合法性。

所以朱元璋看了看丘玄清,又看了看身邊的衆人,深吸一口氣,避重就輕地說道:“確實是魂穿。”

這句話一出口,那頭的朱雄英頓時懵了。

——爺爺伱真是“魂穿穿越者”啊?那我到底是不是也是“魂穿穿越者”啊?

這個驚人的回答,讓朱雄英的大腦有點宕機,連大明那頭的無線電臺試驗的如何了也顧不上問了。

(本章完)

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78章 四叔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92章 父與子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67章 苦橘城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63章 淡馬錫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96章 保險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53章 主僕矛盾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98章 導火索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96章 南北朝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192章 父與子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
第199章 鎮江龍王節,蒸汽船亮相第2章 咱的大孫,還活着?!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278章 四叔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105章 捫心自問,回到大明的理由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33章 壞了,爺爺不記得前世記憶了第43章 “送點人下去”的可行性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3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92章 父與子第236章 仗劍去國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258章 放寬直隸路引制度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35章 講《明史》的姜老師第13章 醫學奇蹟,戴思恭的震驚!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267章 苦橘城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76章 跨海徵日,可行否?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317章 新時代的到來第295章 朱元璋的打算第208章 天降暴雨,第二個預言應驗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95章 你剛纔說話的語氣,四叔不喜歡第263章 淡馬錫第261章 第一條鐵路建成第98章 洪武二十年!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31章 神器降臨!第191章 李景隆:我能成爲大明戰神?第196章 保險第214章 大明的技術瓶頸第145章 “上等人與狼”第179章 蓄水池之論,朱元璋的讚歎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53章 主僕矛盾第31章 神器降臨!第298章 導火索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8章 小富婆的幫助第231章 進攻日本外島的藉口第40章 天亡大明!朱元璋的恐懼第285章 一戰出雙王第30章 朱棣的求證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173章 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第187章 老朱力排衆議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11章 殿試上怒噴海禁政策的解縉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52章 抵達京城第245章 兩線戰略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70章 身上不屬於現代的痕跡第67章 徐達背疽!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77章 安置房項目交付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62章 邁不過去的檻,王朝週期律!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216章 藍玉的抉擇第296章 南北朝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52章 朱元璋:大孫能還陽?!第6章 朱雄英的猜想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192章 父與子第104章 大明戰神還有第二代?第125章 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31章 神器降臨!第96章 關於張居正改革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