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觀音奴: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

西安府轄區東與河南布政使司接壤,西鄰鳳翔府,北接延安府,南達漢中府,轄關中大部及陝南一部,是整個陝西布政使司的核心區域,而如今西北地區雖然人口經濟都衰退的厲害,遠比不得漢唐盛況,西安比之從前的咸陽、長安等國都而言地位更是差了不少但不管怎麼說,西安府都是整個大明西北毫無疑問的政治經濟中心,甚至連甘肅、寧夏等地的駐軍,都要靠這裡轉運的物資來供養。

翌日,朱雄英終於來到了其治所西安城。

這座古都的城牆巍峨壯觀,其高度朱雄英目測就有十幾米,大約四五層樓高的樣子了,不過有一點卻與藍田縣城不同,那就是外牆整體顯得極新。

實際上也確實是新修的,此前隋唐時期的長安城作爲國都是三重城垣,而五代時期宮城和外郭城被拆除僅留下皇城,在宋金時期作爲京兆府城,元朝則爲奉元路城,“西安”之名乃是洪武二年時由奉元路改來的,取“西北安定”之意。

洪武三年時,確定了秦王府和一大批新增的陝西三司衙署都要搬過來,所以才進行了擴建,將西安府城向東、北兩面拓展,而西南兩面城垣仍利用的隋唐皇城舊址,整體工程到洪武十一年才竣工,耗時八年之久。

而擴展後的西安城則是一個標準的矩形城,四面各闢一門,即南門永寧門、西門安定門、東門長樂門、北門安遠門,而鼓樓則位於四門連線的中心,鐘樓位於鼓樓偏西的位置,直到萬曆年間纔會新建鐘樓,成爲西安城的新中心。

這裡與朱雄英一路走來看到的所有地方都不同,西安城內街道寬闊整潔,兩旁的商鋪琳琅滿目,行人絡繹不絕,展現出了一派繁榮景象。

朱雄英先去換了少量銀錢,然後把背囊放在客棧的房間裡,隨後手持解縉的親筆信,來到了秦王府。

說是王府,其實就是西安的內城,內外二重城垣,內有磚城,外有蕭牆,之間爲碧波盪漾的護城河,河水通過龍首渠從城東滻河引入,王府周長四十里,宮室八百間,皆以金漆與碧色琉璃瓦飾之,可謂是字面意思上的金碧輝煌。

朱雄英遞上信件,不一會兒,便被引入府內,安置在一間別苑,並被告知等待召見即可,不許擅自走動。

等到下午得到召見的時候,朱雄英才發現秦王府內更是別有洞天,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假山池水相映成趣。

引路的管事無不自豪地介紹道:“好教諸位知曉,咱王府不僅孔雀、仙鶴來自南方,園中花草也是來自江南,累迭假山的石頭是從泰山、華山搬來的,千竿翠竹則移自渭川。”

朱雄英不禁心中有些感嘆。

“這裡果真是人間仙境,便是現代去看的恭王府,都沒有這般景象。”

他與幾名僧道跟隨引路的僕人,穿過重重回廊,終於來到了王府的核心區域中秦王正妃的居所。

屋內,觀音奴獨自靠在房間的軟榻上,她的身影在昏暗的燈光下顯得異常瘦削。

她的臉色蒼白,幾乎不見血色,眼眸中也沒有了往日的光彩,只剩下深深的疲憊和無盡的哀愁。

房間的一角,香爐裡的檀香緩緩燃燒,煙霧繚繞,卻無法驅散她心頭的陰霾。

她就這樣靜靜地倚坐着,彷彿在等待什麼,又彷彿已經放棄了所有希望。

“娘娘。”

管事小心翼翼地行禮,對觀音奴說道:“各州縣推薦的大師都來了,還請娘娘選一個。”

觀音奴微微頷首,只道:“都傳進來吧。”

西安府內各州縣推薦的僧道都一併走了進來,頓時讓屋子裡更壓抑了些。

當這些人一字排開後,觀音奴挨個打量了起來。

由於並沒有隔一層簾子或者輕紗,朱雄英也得以窺見這位王妃的真容。 跟想象中蒙古女人圓臉塌鼻的模樣不同,觀音奴長相極美,雖是三十許人,卻依舊是風姿綽約,她的肌膚白皙如玉,眉眼溫婉,塗了胭脂後脣色紅潤如櫻桃,長髮未綰,略顯凌亂地披在肩頭,幾縷髮絲垂在額前,更添了幾分柔弱之美。

儘管此刻她面帶病容神情憔悴,卻依然難掩其天生的麗質.她的美,是那種沉靜而內斂的美,如同深秋的湖水,平靜而深邃,讓人一眼望去便被深深吸引。

只是看觀音奴的身體情況似乎並不好,她的手指纖細,此時無力地搭在膝上,手背上的青筋若隱若現。

“這就是趙敏的原型嗎?”

朱雄英看着觀音奴心中不禁暗歎。

來的路上,他便聽說過王保保這位“天下奇男子”的妹妹亦是風華絕代的美人,如今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這樣的美貌,確實世間少有。

同時,他也開始好奇,究竟是怎樣的病痛或心事,能讓這樣一位美人如此憔悴。

這時候,觀音奴正在打量着面前的僧道們,她的目光在每個人身上停留的時間都很短暫,但卻彷彿能看透什麼似的。

可當她看到朱雄英的樣貌時,目光卻是微微一頓,剪水般的眸子裡顯出極大的驚異。

——此人不是太子殿下嗎?

觀音奴這句話幾乎要脫口而出。

不過,她最後還是勉力把話語嚥了回去。

不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沒有這麼年輕,但長得實在是太像了.這年輕僧人的模樣,讓見過朱標樣子的觀音奴極爲訝然。

朱雄英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他早早收回了目光,這時候垂眉向觀音奴行了一個佛禮。

“便是這位法師吧。”

聽到此言,朱雄英愣了剎那。

不會這麼倒黴吧?

但看着觀音奴的手指指的明顯就是自己!

這時候跑也沒得跑,祈福好像也不是什麼要掉腦袋的活計,朱雄英按下心中念頭,恭敬應了聲。

隨後,其餘僧道魚貫退下,房間內只留下了觀音奴與朱雄英兩人,門倒是敞着的,以免有人誤會,但門口幾個身形剽壯的蒙古、色目婢女卻牢牢地守在那裡。

“小和尚,你上前來,讓我好好看看。”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第304章 吉野第36章 告白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78章 下下籤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92章 父與子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96章 南北朝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92章 大勝!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302章 高取城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22章 《西涼伎》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78章 四叔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96章 保險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
第304章 吉野第36章 告白第262章 下一個時代的人才第244章 馬上啓航第84章 朱雄英的長命鎖第224章 來自鄭夢周的求救信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27章 王公們的質疑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48章 來自姜老師的解答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169章 來根華子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77章 朱棣:永樂帝壞了海禁?我第一個不答第186章 第二個預言,恐怖的天災!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着啊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250章 雞翎關破第281章 半島博弈第230章 大受震撼的日本南朝使團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45章 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5章 道衍覲見,陰陽炁海之謎!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137章 解縉的介紹信第265章 風中殘燭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232章 五京之議第273章 巡撫鳳陽第78章 下下籤第289章 支援艦隊的到來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92章 父與子第156章 先知的恐怖預言第228章 外交方面的連鎖反應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160章 被散養的藩王們第240章 雲南邊患第182章 火車實驗,深深震撼的衆人!第223章 令人驚訝的鋼筋水泥城牆第189章 曹國公府第296章 南北朝第21章 名爲“空印案”的未來天機信息!第165章 來自道衍的信息第200章 藍玉的小圈子第168章 第一個預言應驗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279章 唐之藩鎮,翌日之總兵第119章 隆慶開關的巨大利益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103章 考成法!文官噩夢降臨!第162章 第一個任務:整頓莫愁湖第292章 大勝!第8章 “打俺”的真正含義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146章 臥槽,舅姥爺!第87章 朱元璋:老四發動了靖難之役?!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303章 大隅羣島海戰第302章 高取城第235章 南方局勢第133章 穿越大明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65章 來自龍虎山的線索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222章 《西涼伎》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92章 郭桓案後續,嚴刑之下爲何無法除貪?第226章 火器化部隊的想法第237章 廢除海禁的初步構想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0章 重新燃起希望的朱元璋第97章 馬戛爾尼進自來火鳥槍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07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啊!第278章 四叔第313章 宰了駱駝吃肉第154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第196章 保險第143章 長命鎖,觀音奴的震驚!第211章 在皇室成員中威望的樹立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37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第53章 主僕矛盾第259章 與近代步槍的差距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308章 酒屋土倉第139章 觀音奴的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