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

中午時分,侯府裡四處飄蕩着飯菜的香味。孟殊和杜剛已經下了數盤圍棋,卻仍然不見侯大勇回府,正當兩人肚子開始提出抗議之時,封沙進來道:“侯相回來了,正在隔院,很快就要過來。”又道:“侯相今天定有高興事,回來是滿臉春風。”

侯大勇回到了大梁以後,雖然貴爲宰相,卻總覺得自已是個光桿司令,飄在雲端,上不着天下不挨地,空落落無所依靠,如今就要抽調五千黑雕軍南下,雖然人數少了一點,可是有了自己嫡系部隊,侯大勇覺得腰桿硬了許多,他從朝堂出來,一面走一面想:“難怪在另一個世界裡,當新中國成功爆破了第一顆原子彈時,外交部長陳毅會覺得腰桿挺起來了,實力,這纔是人的底氣。”

興致勃勃地回到了院中,侯大勇聽說孟殊和杜剛已在小院裡等候多時,就對封沙道:“我先到主院去坐一會,再和孟殊和杜剛談話,你讓秦家河準備一桌好菜,把劉黑役、江小六叫過來,今天我們要好好地喝一杯。”

侯大勇嗜好美食,府中諸有六名廚師,分別來自蜀中、山東、河北及靈州等地,管家秦家河爲人十分機靈,總是能根據天氣的變化、參加宴席者的身份以及侯大勇的心情,來安排合適的美食。

今日侯大勇回府時有臉有喜色,秦家河就對封沙道:“封參軍,午餐就讓靈州的金大郎準備些烤肉,做一桌靈州餐,烤肉下老酒,肯定有一番風味,參軍意下如何?”

金大郎是靈州著名的廚師,他做菜的風格有着胡人的風格,侯大勇每回到暢飲之時,總是要讓金大郎來主廚。封沙對於秦家河的眼力頗爲讚賞,笑道:“秦管家安排自然極有道理。對了,等金大郎把肉烤到五成熟的時候,就來給我說一聲。”

侯大勇走進主院之時,符英和秋菊都靦着肚子,在主院的大樹下隨意地說着閒話,小璐帶着宗林在院中跑來跑去。看到父親回來了,小璐張着雙手。飛快地撲向了侯大勇。

侯大勇抱起小璐。高高地舉過頭頂,又狠狠地在小璐臉上親了親,小璐“咯咯”笑着。用胖胖的小手抱着侯大勇的脖子,也學着父親地樣子,使勁地親了親父親的臉頰。

跟在後面的侯宗林見父親抱着姐姐,就有些着急,抱着侯大勇的小腿,喊道:“抱我、抱我。”

秋菊見狀,急忙走過來,對小璐道:“小璐,你是姐姐。要讓着弟弟,快些下來,讓父親抱宗林。”小璐仍然抱着侯大勇不放手,秋菊飛快地用眼角偷偷地看了符英一眼,見符英神色如常,心中稍寬,就溫柔地對小璐道:“快些下來,別調皮。”

宗林已經開始嚎淘大哭。

秋菊心中一急,稍稍用力,拍了拍小璐的屁股。小璐看見宗林哭,屁股又被拍了一巴掌,就“哇”就哭了起來,她圓圓的臉脹得通紅,眼睛裡蒙了一層霧水。

侯大勇在另一個世界也有一個女兒,小璐是他在這個世界第一個孩子,雖然遼東阿濟格所生的侯虎年齡要大一些,可是侯大勇一直沒有見到小虎,所以在他心目中,始終認爲小璐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地第一個女兒。因此,侯大勇對小璐着實疼愛,此時見小璐滿臉是淚水,就責怪秋菊道:“小孩子喜歡父親抱,這是好事情,你打她幹什麼。”

秋菊出身使女,又是小妾身份,有了春蘭地前車之鑑,她平時處事總是小心翼翼,特別是在主母符英面前更是察言觀色,如履薄冰。正是由於秋菊處處小心,她和符英的關係才日漸親密,成爲無話不說的密友。

符英見宗林地哭鬧讓秋菊極爲不安,就想抱起坐在地上的宗林,可是她靦着肚子,彎腰着實困難,扭頭對站在一旁的小梅、小柳道:“你們倆愣着幹什麼,還不趕快把少郎抱起來。”

小柳幾步上前,彎腰想抱起小宗林,誰知小宗林抱着侯大勇的腿就是不鬆手,小柳是一個極爲清秀的小女子,她漲紅着臉,又不敢太用勁,只是湊在宗林耳邊道:“少郎,起來,我陪你到花園去捉螞蟻。”侯宗林平時最喜歡螞蟻、蟋蟀、蝴蝶等小動物,總是要求小柳陪着他到花園去尋找這些小動物,今天也不知什麼原因,宗林就是纏着侯大勇不放。

自從有了侯虎、侯小璐、侯宗林、侯小清以及兩個未出世的孩子,侯大勇就反覆告誡自己,切切不可厚此薄彼,歷史中兄弟不和、血肉相殘的事情太多太多,光是一個三國,就先後發生袁氏兄弟、曹氏兄弟、劉氏兄弟等相互殘殺的慘事。

侯大勇見兩個孩子都不依不饒,秋菊面色不安,就左手抱起宗林,右手抱起小璐,兩個小傢伙都得到滿足,這才停止了哭泣,秋菊也鬆了一口氣。

一家人在園中其樂融融地在玩了一會,烤肉的味道就飄了過來,封沙來到主院,道:“烤肉就要好了。”

孟殊、杜剛、劉黑役、江小六、林中虎、羅青松都在小院等候,侯大勇走進小院,揮了揮手,孟殊和杜剛就跟着侯大勇走進了書房。

杜剛稟報了發現蜀中唐門之事。

侯大勇勃然大怒道:“蜀中唐門不過是一個小小地門派,竟然不自量力敢摻和到大周的政事當中,我看他們是活得不耐煩了。”

唐門弟子在大梁城出現了兩人,一次是曾在宮中露面的唐適,此人據說已被唐門清理了門戶,和唐門並無聯繫,此人已被侯大勇的親衛隊用五虎上將弩射殺,爲了殺此人,親衛隊還損失了一名老手。另一人則是被侯大勇箭殺的唐剛,他隨身攜帶毒物,差點要了柳青葉的性命。

杜剛經歷了小蓮子的慘事以後,彷彿一下就成熟了十歲,他一舉一動就如石虎一般沉穩,儘管侯大勇發怒。他仍然平靜地道:“據李通說,這名唐門弟子叫唐勇,是唐門主事的侄子,也是唐門二代弟子中極爲歷害之人物,我已派出六名飛鷹堂的弟子,扮作各式人等,緊跟着唐勇。”

“唐勇在東在逛了許久。最後進了西城的極普通地小院子。進去後一直沒有回來,估計這是他落腳的地方。小院子對面有一個雜貨鋪子,這是我們開設地觀察點。現在如何處理唐勇,請節度使定奪。”

“好,此事處理得不錯。”

杜剛和陳猛是侯大勇最早的親衛,六年的歷練,杜剛成爲了飛鷹堂的副堂主,陳猛成爲了黑雕軍中的一員驍將。侯大勇對親自培養的兩個心腹極爲滿意,耐心地道:“唐門弟子使毒的法子雖然高明,但是若沒有內應,他們也無法對三公主和樞密使下毒。唐門弟子就如一柄無比鋒利地刀,真正對我們有威脅地並不是這把刀,而是使用刀之人,你們要繼續監視唐門弟子的行蹤,讓幕後之人現出原形。”

說到這,侯大勇加重語氣道:“不過,唐門弟子雖然只是一把刀,可是這把刀太過陰毒,只要調查清楚,就必須要除掉。否則後患無窮。”

書房裡烤肉的香味越來越濃,大家地肚子越來越餓,杜剛事情一報告完,孟殊趕緊稟報道:“中牟縣的鹽販子頭目病死了,吳七郎被推舉了中牟私鹽販子的頭目,他手下的私鹽販子分佈在大梁、鄭州、河中府、京兆府等黃河沿線,有數千人之多,吳七郎已是大周、北漢、西蜀和南唐最大的私鹽頭子,光是在鄭州、中牟、許州一帶就聚集了數百人。”

販私鹽是重罪,卻也是暴利。唐朝實行鹽鐵專賣以來,私鹽販子就層出不窮,著名的黃巢就是私鹽販子的一個頭目。

吳七郎早已被侯大勇收服,成了黑雕軍的記名軍官,侯大勇專門派他去做鄭州到西域這一條線上的私鹽生意,有了黑雕軍地庇護和參與,吳七郎很快控制了黃河沿線的私鹽買賣,實力之雄厚,已遠遠超過一般的私鹽販子。

吳七郎的買賣造就了無數富翁,也爲黑雕軍帶來了大量的利潤。

“孟郎,你要給吳七郎交待,一定要約束好手下,除了私鹽以外,其他違法之事堅決不能做,特別要把握兩條,一是不能亂殺人,二是不能行姦淫之事,若犯了這兩條,莫怪我翻臉無情。”說到最後幾句話時,侯大勇臉色已經極爲嚴肅。

孟殊、杜剛皆正襟危坐,滿臉凝重。

侯大勇看到兩人的神情,就微微一笑道:“再告訴你們最新消息,陛下很快就會下詔,五千黑雕軍就要進入大梁城,另外還有李重進所部、安申琦所部、王彥超所部各五千人,總共兩萬人進入大梁城,組成新禁軍。”

孟殊、杜剛兩人皆爲黑雕軍軍官,聽到此消息後,兩人迅速交換了一個眼神,孟殊心中莫名其妙地有些沉重。

這兩年來,黑雕軍以靈州爲據點,不斷向四周出擊,河套平原的西套和後套已經成爲黑雕軍實際控制區,控制區向北就是裡奇部的地盤;向西是賀蘭山,居住着投降了黑雕軍的党項房當殘部和師高金爲族長的党項頗超人;向東雖契丹人,可是契丹名將耶律大光地主力被消滅之後,契丹人又在幽州吃了一個大虧,也沒有實力進逼後套和西套。

黑雕軍佔據了的地盤已經超出了大周朝傳統意義上的管轄範圍,並沒有建立正式的管理機構,也自然並沒有正式列入大周朝版圖,樞密院的地圖仍然把黃河以北算作契丹人等諸胡的地盤。

黑雕軍有了河套爲根據地,又經過二年多的休養生息,實力得到明顯提高,除了原來的黑雕軍各營以外,又新建了吐蕃渾末營三千人,裡奇營三千人、頗超營三千人、金山營一萬人。其中編制最大的金山營,其軍士全部由從西域遷回的漢人組成,他們以前主要居住在甘、沙十一州,也就是原張議潮所建金山國地轄區內,所以其營取名爲金山營。

杜剛以副堂主的身份執掌飛鷹堂,消息自然極爲靈通,對於黑雕軍近年在靈州的發展情況頗爲清楚,就感慨地道:“黑雕軍建軍之時,不過一千二百人,七年時間已成爲一等一的強軍。”

侯大勇見事情談得差不多,就站起身來,道:“抽調到大梁城的四部人馬皆是精銳邊軍,你們也別小瞧他們,你們一定要把其他三部人馬的底細摸得清清楚楚。”

等到侯大勇三人走出書房之時,一桌靈州風味的宴席已經擺在了會客小廳裡,這個會客小廳位於西側房,和書房相對,小廳是專門招待極少數心腹所用,安有一張大的圓桌,在大周朝,世家大族多用方形桌子,一人或兩人一桌,嚴格按照地位高低排座次,而這種圓桌是胡人的樣式,由於是圓桌,就不易排座次,這對於十分注重長幼、尊卑的禮儀之邦,完全是一個挑戰,因此一般人家都不用圓桌,只有行走在大梁的胡人才用這種圓桌。

侯大勇安放一張圓桌在小廳裡,表示坐上這張圓桌就是親密的一家人,當然,面對正門的位置是侯大勇的,沒有任何人會糊塗地坐上這個位置。

除了這個圓桌,小廳內其他佈置就充分體現了中原物色,左側牆上掛着一個條幅,上面“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詩句,條幅下面是兩盆茂盛的綠竹。孟殊、杜剛、劉黑彀、江小六、封沙、林中虎、羅青松圍坐在圓桌旁,在座諸人都知道規矩,一個個把手放在膝上,等着侯大勇訓話。

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6章 初到大名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6章 激戰馬賊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8章 確定名分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20章 郭府壽宴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9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5章 操持家務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4章 黃牛軍寨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78章 風雲再起(一)
第12章 招賢納士第207章 廟堂之高(三十七)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6章 初到大名第31章 決戰鳳州(十一)第183章 廟堂之高(十一)第240章 鹿死誰手(二)第98章 鏖戰西北(十一)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6章 激戰馬賊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2章 黑雕新軍第174章 廟堂之高(一)第8章 確定名分第91章 鏖戰西北(四)第187章 廟堂之高(十五)第82章 風雲再起(五)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221章 決戰幽雲(十二)第96章 鏖戰西北(九)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73章 回到大梁(五)第121章 經營同心(七)第161章 爭奪河套(二十六)第282章 鹿死誰手(四十六)第166章 爭奪河套(三十一)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338章 蕩盡羣雄(十五)第251章 鹿死誰手(十四)第70章 回到大梁(二)第159章 爭奪河套(二十四)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318章 南下之路(三十三)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89章 鏖戰西北(二)第342章 蕩盡羣雄(十九)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三)第230章 決戰幽雲(二十一)第20章 郭府壽宴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306章 南下之路(二十一)第129章 經營同心(十五)第352章 蕩盡羣雄(三十)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9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五十六 蕩盡羣雄三十四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5章 操持家務第151章 爭奪河套(十六)第341章 蕩盡羣雄(十八)第236章 決戰幽雲(二十七)第253章 鹿死信手(十六)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69章 回到大梁(一)第229章 決戰幽雲(二十)第4章 黃牛軍寨第304章 南下之路(十九)第130章 經營同心(十六)第147章 爭奪河套(十二)第200章 廟堂之高(三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79章 風雲再起(二)第244章 鹿死誰手(六)第47章 節度三州(七)第26章 侯府家事(三)第193章 廟堂之高(二十一)第64章 大戰過後(一)第93章 鏖戰西北(六)第268章 鹿死誰手(三十一)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56章 回鶻商隊(四)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94章 鏖戰西北(七)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47章 蕩盡羣雄(二十五)第180章 廟堂之高(八)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168章 爭奪河套(三十三)第354章 蕩盡羣雄(三十二)第238章 決戰幽雲(二十九)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201章 廟堂之高(三十一)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333章 蕩盡羣雄(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13章 王樸來訪第141章 爭奪河套(六)第365章 蕩盡郡雄(四十三)第125章 經營同心(十一)第101章 鏖戰西北(十四)第132章 經營同心(十八)第118章 經營同心(四)第274章 鹿死誰手(三十七)第10章 商隊北行(三)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154章 爭奪河套(十九)第78章 風雲再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