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

父母,這是趙信有些迴避的問題,從穿越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已經離開了汴梁,轉折數年,一直都沒有回到汴梁去,說實話,他有些害怕,見到父母怎麼說。

有神授這一點,哪怕是胡說的,但是這個時代的神秘特性,按理說,他不會有懷疑,而且之前離開汴梁,實在太過幼小,一年多的時間,也成長了許多。

雖然也才5歲,快6歲的樣子,可是身高已經超過了1.4米,在卡牌系統的支撐下,已經有了一個少年的樣子,特別是氣質方面,就更加是如此了。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趙信如果貿然的進入到皇宮之中,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這是他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一條鐵路而已,建成了之後,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北宋的實力,讓西北的交易,成爲一個常量化,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可是真的不修建,就有問題了,無外乎是增加一些消耗,1000頭牲口這麼龐大的數量,哪怕沒有鐵路,也可以逐步的進入到北宋,這樣產生的效果一點都不會小。

作爲一個穿越者,大局觀,就是趙信最爲強大的地方,他很清楚,仁宗的藉口,他想要見一下趙信。

趙信很清楚,如果他這個時候進宮的話,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他一直以來都營造的東西,將會蕩然無存。

哪怕趙信再怎麼的說,對於皇位沒有任何想法,秘密進宮,面見仁宗,這一點上面,都會說不清楚,不但所有爭奪皇位的勳貴,還有那些對他有初步好感的高層,都會有別樣的想法。

葉清臣,曹劌,韓琦這樣的人,之所以願意跟他交流,就在於他的一切都是對北宋有好處,北宋正是因爲趙信的存在,這才獲得了現在的財務正常,並且還有餘錢,用於農田水利建設。

趙信如果還要獲得自己的位置,哪怕這個位置,就是他的,也存在問題,當奪嫡的爭鬥開啓的話,整個北宋良好的條件,就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多少的王朝,都以爲這個爭鬥而衰弱,而到了宰輔這一個級別,也不想因爲這個而考慮到戰隊的問題,更別說趙信這個獨特的關係,朝堂上面的平衡,就要結束。

趙信考慮的就是這一點,他斟酌了再三,最終,還是給仁宗去了一封回信,入宮的要求被他拒絕了,但是同意,如果母親願意見他,可以探家。

仁宗既然是拿母親作爲藉口,那麼趙信最好的選擇,也同樣是拿着苗貴妃來說事,在身份上面,他屬於是苗家的嗣子,也就是苗家的第三代,應該是問苗貴妃叫姑姑的。

這樣的建議,也是解決他現在問題的最好的辦法了,後宮探家,往往是巨大的榮耀,一般一個皇帝一生之中,願意給后妃的,也就是一兩次,往往這是皇后都不曾擁有的,這代表着巨大的恩寵和地位。

信通過正規的渠道傳遞到了汴梁,趙信沒有選擇密信,直接通過的皇城司傳遞到禁宮之中,而是聽過正常的手段,以勳貴和後戚的身份,懇請仁宗給予恩典,讓苗貴妃可以回家探視,小住些日子。

這是很正當的要求,在朝廷之中,后妃的家族,幾乎每年都會上這麼一個要求,可是最終批覆的,一個沒有的。

當這個要求傳送到東府之後,東府有些古怪了,之前仁宗的迷信,雖然他是走的秘密渠道,可是到了宰輔這個級別,只要稍稍的留心的,也都心知肚明的。

仁宗心中有什麼想法,或許仁宗只是想要看看這個孩子,可是作爲宰輔的他們,不願意這樣的,這會帶來巨大的變數,特別是針對那些繼承人宗室們。

本來,有可能邁進最後一步,哪怕只有八分之一的機會,可是現在,趙信的出現,或許連這麼八分之一的機會都不復存在了,這是他們所無法接受的。

好在,趙信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走了這麼的一個渠道,這也就是在高官哪裡,亮明瞭立場,不再是秘密的進入皇宮,以人子的身份的,面見皇帝,卻可以以後戚的身份,給予貴妃榮耀。

後宮的事務,外臣不得插手,東府看到這個,也只是簡單的備案,任何的一切東西,都有仁宗決定,最多是仁宗在做出了決定之後,告知他們規格,他們會在規格的種類和數量上面,進行調整和限制的。

這一封要求,通過東府的默認,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仁宗的面前。

見到這個,仁宗嘆息了一聲,他很不希望是這個結果,他跟兒子之間,不應該是這麼公式化的,類似於君臣之間的對答,可是不得不說,這是目前趙信選擇的最佳的方法。

從這個上面,可以看出趙信的成熟,他在冷靜之中做出了最佳的選擇,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證明了趙信對於皇位的堅持,那麼他的辦法這的可行麼,這的不用他的任何幫助麼?

該怎麼辦,到現在爲止,仁宗朝,還沒有一個后妃歸家的恩寵,也苗貴妃的身份,稍稍差一點,可是現在的恩寵,也足夠了,只是,這會不會有阻撓。

可是仁宗在考慮之後,還是決定讓貴妃探家,並且以中旨的名義,發送到了東府。

這個決定,本來應該會引發巨大的爭議的,甚至會造成后妃之爭,皇后還活着,這個榮譽,代表着地位的不同,本身貴妃就是最接近皇后的一個位置,如果再更進一步,那是什麼?

但是這一次,包括中樞,甚至是後戚,都沒有任何的反對,連本來應該激烈反應的皇后一族,也沒有強烈的反對。

或許,對於中層官員來說,這個是一個秘密,不太可能知道的,可是所有有心的人,都會知道,特別是當請求送到東府之後,更是隱瞞不住。

誰都知道,這一次的目的是什麼,只是讓苗貴妃見一下兒子,實際上,有很多的解決方法,沒必要搞這麼大,只要秘密把趙信接入宮中,那就可以了。

仁宗的密信,很多人只是猜到,還是經過結果來猜到可,可是但是這麼高調,也就是表示,趙信從來都沒有想過,要介入到繼承權這一點。

這已經安了很多人的心,甚至連皇后那裡,仁宗也過去主動的安撫,告知了這一次的目的,也因此,沒有多少的反彈。

在汴梁城內,暗流涌動的時候,趙信已經在啓程的路上了,這一次,他不是孤身秘密前往的,而是乘坐着巨大的沙船,攜帶了最少20多船的禮物。

從苗家莊開始,一年多的時間,到定海軍成立,還不到一年,可是定海軍已經發展成爲了,百萬人的龐大城市。

在合理的佈置和運作之下,定海軍的發展極爲的迅速,一些常人無法想象,甚至連基本作用都判斷出來的新產品,陸續的出現,有些已經逐步的投向市場了,可是更多的,卻是在趙信的手中,比如說棉布和印染。

棉花,在中國的種植,不過最早是在新疆這裡,而且植株也是非洲的草棉,這種棉花,產量低,種植的難度也大,一直以來,都沒有向國內蔓延,只是在新疆哪裡。

更適合中國,而且產量更大的是木棉,也就是原產於印度的棉花,世紀上,早在五代十國的時期,已經在中國出現了,只不過沒有推廣,慢慢的發展,很多時候,如同野草一樣的長着。

趙信當然知道,棉花意味着什麼,棉花代表着一種廉價的,更容易加工製作的纖維,同時,當棉花大規模的普及和推廣之後,南方戰勝北方纔成爲可能。

北方高寒,惡劣的氣候,讓不熟悉水土的南方人,很難的適應,再加上地域的不同,北方的人種更高一點,力量也更強大一點,所以,在明以前的朝代,都是北方統一南方,很少有南方統一北方的。

棉花出現不一樣,更加保暖和貼身的衣物,讓南方人在寒冷的狀態下,依然可以發揮出足夠的戰鬥力,再加上火器的出現,解放的人力,讓力量和人種的差距不那麼的明顯,這纔有明朝的南方統一北方的出現。

在蒐集各種東西的時候,趙信已經開始注意,並且收集了大量的種子,並且讓一些來自印度和阿拉伯的商人,進行種子的收購,幾個月的時間,也培養了一批,種植了一批,數量不多,大概就是3000畝左右的小規模種植。

生產出來的棉花,一部分被織布,另外一部分,則送到了專門的作坊,用於製作火器,硝化棉是一種最容易得到的發射藥,比起火藥,要好很多的。

因爲產量有限,一畝地的棉花,只有幾十斤的樣子,3000畝,也不過是的十幾萬斤,這個根本不用工業化的大生產,僅僅手工也就能夠生產完畢,一共是5000匹各種樣式的布匹,還有一些專門印染和剪裁的衣物,這些稱謂了禮物之中的重點。

除了棉布和衣物這些新產品之外,還有大量其他新奇的東西,最重要的是錢,一方面,趙信會給仁宗帶來不少錢,另外一方面,如果說服了葉清臣,讓定海軍介入到鐵路修建領域,這個初期的經費,朝廷肯定拿不出來,也只有他能夠拿出來。

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
第四百四十四章 練兵之法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和博弈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六十二章 造冊接收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二百三十九章 起航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七百七十八章 蒸汽車頭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三百一十五章 尋找港口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二百八十七章 港口選擇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五十九章 初露崢嶸第九十七章 正確打開方式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五百五十九章 定居點發展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二百四十九章 反擊成功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五百五十章 第四港口第六百七十七章 大戰之前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二百六十四章 滿朝皆敵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三百八十二章 開幕前夕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二百三十一章 自請地方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百四十章 初陣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二百六十四章 騙人的吧?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弓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