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

韓琦很厲害,就算是在仁宗朝的諸多宰撫之中,也算是排的上號的,特別是現在,北宋改變之中,他應該是最爲適合作爲宰撫的存在。

可是這個厲害,是時代的厲害,在這個時代,韓琦在能力上面,不比任何人差,可是她跟趙信之間的差別,更多的是,格局和歷史上面的差距,這不是人力可以彌補的。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趙信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擁有了超越千年的眼光,還擁有就一個逆天的東西,卡牌系統,這個卡牌系統,在初期的時候,可以讓定海軍更快的發展,在後期,更是可以抹平技術上面的差距,只要是機率完成的東西,都可以用卡牌系統來代替,一些關鍵性的技術,有了它,可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和平是對的,現在的北宋,打不起,也打不過定海軍,如果在和平共處之中,實現彎道超車,這是最適合的選擇,可是現在,不但沒有,反而差距越來越大。

哪怕支援北宋100座工廠,先不說這些工廠,全部都是以紡織業爲主體的輕工業,就算是有重工業,他們也只是沙堡,一旦大海漲潮,一個海浪過來,就會不復存在。

現在給別送的這些工廠就是這樣,看起來,是幫助北宋興建一個非常不錯的工業體系,可實際上,他們完全沒有掌控的力度。

之前就遇到了一次,在跟定海軍發生問題的時候,和談沒有下來的時候,定海軍的大部分的力量都收縮了,這些從定海軍購買的產品,發現了當機器壞掉了之後,無法維修的問題。

這一點最終,經過協商,定海軍答應的,對一些工人進行一定的系統培訓,希望能夠簡單的維修,甚至是生產,這些是寫到了條款之中,甚至定海軍都提前的給予完成,在100個工廠之中,以後幾個是製造零件和維護的工廠,可以對100個工廠進行定點的配套。

定海軍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爲了爭取到足夠的時間,以實現人口的大規模獲取,這中間,不但在工廠方面做出了讓步,甚至還答應,會逐步的減少,向北宋的生產,甚至連定海幣,都會逐步的退出北宋的市場。

這在北宋看來,是巨大的善意,可實際上呢,定海軍的這些做法,不算是包藏禍心,卻也有所側重的。

哪怕是幫助北宋,不是無條件的幫助,北宋沒有擁有崛起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面手,就算真的吧把所有的原理,都原原本本的跟北宋說一遍的話,北宋也別想學會,這是整體觀感上面的,哪怕北宋意識到科技上面優勢,只要不把科技作爲科舉來重視,都沒辦法讓科技普及。

讓人來培訓,卻沒有強制,到時候會回來麼,就跟80年代初期,中國的出國潮一樣,出去的,有幾個回來的,21世紀之後的回國潮,不作爲評判的標準,因爲當時中國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心性工業體,在短短的30年的時間之中彌補了跟發達國家的差距,有了更多的機會,有了更多的可能,這才簇生了他們的迴歸,如果說,這個時代的中國,還是跟21世紀的印度一樣,沒有機會,在髒亂差,還會回來麼?不可能的。

北宋跟定海軍,之間的差距,比起80年代初的中國和美國,差距更大,北宋還是在大規模手工業的工廠的前提下,定海軍已經普及了工業化,更加合理的政策,還有一些各種方面的保障。

趙信沒有走所謂的自由資本主義,那個不能說不好,可是歷史已經證明了它的侷限,趙信走的,是有些類似乎後世中國,又吸收了一些別的東西。

小規模和底層的自由,加上國家資本主義和宏觀調控,在大小兩個方面進行統籌,再加上的趙信的卡牌系統,提供的超過這個時代的科技水準,在飛速發展之中,定海軍的未來會更好。

在定海軍的時候,唯一的問題,就是,定海軍的地盤太小,只有300多平方公里,哪怕有再多的舉措,也沒有辦法鋪下去。

比如說鋼鐵來說,定海軍已經擁有了500萬噸以上的生產能力,可是跟未來,工業化和城市大規模建設的時候,根本不夠,可是鋼鐵技術的普及之下,只要有足夠的地盤,原材料,這個產量就會逐步的攀升,當一個個的工廠複製下來,在東北,最少可以擁有20個以上的大型鋼鐵廠,按照一個300萬噸,那就是6000萬噸的產量,這個產量,換算成,斤,恐怕也比之前北宋要高。

同樣的,因爲底盤擴大的關係,以前,因爲底盤的關係,還有跟北宋的交換,定海軍很少涉足於輕工業,因爲不太划算,可是現在成爲了一個國家之後,一些系統化的工作,都需要進行佈局了,這個輕工業,也是同樣的重要的。

未來,整個遼國的土地,不說草原上,其她的地方,將會成爲一片樂土,從東北,遼東半島,甚至蔓延到朝鮮,之前沒有辦法,是因爲太遠了,只是劫掠了開成附近的民衆,現在,是時候吧她們納入其中了,朝鮮北方的鐵礦,還有一些其她的資源和人口,同樣是不錯的收入,

時間,纔是最可怕的東西,北宋看起來,是完成了和平,甚至拿澶淵之盟做對比的,當時的澶淵之盟不能說錯,如果不是沒有西夏這麼一個攪屎棍,讓北宋大規模的失血,在仁宗一朝,北宋是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甚至從一定程度上面,越過遼國的。

現在,同樣的例子,擺在了北宋和定海軍的面前,這就是另外一個變化了,就算是北宋插上速度,都不能夠比定海軍發展的快。

當定海軍按照常規的速度發展,無論是國力,人口,還是各方面的影響力,都會產生變化,這個的流動永遠是向定海軍方面的,到時候,就算是北宋想要阻止,都沒辦法阻止,更別說,北宋未必能夠想的到,

在不算漫長的時間之中,定海軍本身就比北宋強大的多,可是還有不少項目是不如北宋的,比如說人口,比如說地盤,這些弱勢,也會會逐步的,一個項目一個項目的超越北宋,當北宋看到問題的時候,已經無力抵擋了。

熱武器的出現,這纔多長時間,在趙信的拔苗助長之下,連更高效的發射藥和炸藥,都在研究的過程之中,一點出現,再加上機槍的理論,也被說明了,

實際上,在金屬定裝彈出現了之後,機槍的出現,就沒有問題了,最少說,用多槍管就可以,趙信看過那麼多的影視劇的,別的不說,水冷的馬克沁,還有風冷的多管的,這些都是看過,畫出圖形,讓她們研究就好了,

火炮是陸戰之王,可是隻能夠起到壓迫的作用,真正收割的是機槍,也就是機槍出現之後,人數就再也不是優勢了,在一個簡單的防禦和高地面前,2個人對2個團,這成爲了可能,攻擊,就會在金屬風暴之下,被撕成粉碎,這不是做夢,而是真正存在的。

大殺器是要做的,可是到底要不要應用到戰爭之中,那就看情況了,人口這個資源,在封建社會,這是劣勢,到了工業化社會,這回成爲整個社會的一份子,不但可以產生內需,而且可以源源不斷的生產各種的東西,最終,讓整個社會的生產力,開始向上,不停的發展和增強。

技術的領先,帶來了軍事上面的碾壓,近代軍隊碾壓的封建軍隊,而現代軍隊又碾壓近代軍隊,這個不單單是訓練方法和信仰上面的不同,同樣的,也存在着強悍的技術指標。

10年之內,遼國和定海軍再也沒有衝突和戰爭,甚至因爲互聯互通的關係,一條條連接北宋和定海軍的鐵路,航線一一的修通,甚至一些定海軍的先進技術,也可以迅速的落到了北宋,而從慶曆九年開始,每年400萬左右的勞務輸出,可以獲取8億以上的勞務派遣費,這個額外的支出,也促進了北宋各方面向更高的發展,這也讓北宋忽略了,之後每年高達800萬的人口減少,

這是扣除了大量生育之後的800萬,實際的流失,最少也在1100萬左右。

這樣的後果,在5年之後開始產生了,大量的土地,因爲喪失了人員,而變的荒蕪了,以往巨大的土地兼併的壓力,現在減少了許多,土地的價格開始大幅度的下降。

這對於以前的北宋來說,是一個好事,歷朝歷代,在面對土地問題的時候,核心就在於土地兼併,無法完全的處理好土地兼併的事情,對於整的北宋來說的,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沒有足夠的土地,沒有糧食,整個基本面,都會出現巨大的問題,

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甚至因爲工商業的發達,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活幹,無業的和貧窮的少了,另外一個問題出現了,人口也減少了。

未來5年的時間,北宋的人口,從9000萬左右,減少到了6000萬,看似幅度不多,可是從1.2億一直減少到現在,少了差不多5成左右,一些偏遠的,或者是不那麼重要的地帶,人口持續的減少,大量的縣城,都減少了品級,從上縣,到中,到下,甚至一些近一點的,開始合併了,同樣的,人口的減少,也帶來了糧食生產的減少,雖然這個幅度不大。

這並不是北宋努力造成的,而是定海軍做出的改變,定海軍提供了大量先進的,可以大規模的使用的機械,比如說,使用10匹馬,或者10頭牛的龐大機械,這些對於一些佔據土地龐大的大地主來說,生產效率提升了很多,總體兩來說,減少的幅度不算多,才減少了10%左右,甚至這個減少,也是因爲大量經濟作物的種植,佔據了糧食的土地,畢竟科學的控制土地的手段,

加上定海軍的各種的良種,這些疊加在一起,就成爲了目前北宋的畝產,平均超過了7石,這個幾乎是以前的2倍以上,哪怕是種植的土地減少了許多,糧食產量沒有較大的降低。

北宋的人口減少,直接讓消耗也減少,再加上從定海軍輸送過來的物產,比如說海產品,各種從海水之中,捕撈出來的海產品,這個數量還非常的多,以濟州島和北海道附近,年產幾乎是5000萬噸以上的海產品,這些,成爲了糧食的必要補充,同樣的,大量苜蓿在草原上的種植,也讓養殖業大量的發展,無論是北宋的西北,還是定海軍的蒙古草原,各種農副產品的數量都激增。

這也是矛盾沒有凸顯的根本原因,可是一些聰明的,已經看出來了問題了,大量人口的流失,北宋已經喪失了最大的基礎,任何的東西,都可以從人口之中,最終引申出來,少了足夠的人口,無論是兵員,土地,甚至是創造財富,都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人口,這個曾經讓北宋頭疼,也是北宋最大底氣的問題,現在反倒成爲了定海軍的優勢。

北宋持續失去人口,可是定海軍卻瘋狂的獲取,按照現在的速度,可能會在5年之內,人口超過一億,這個龐大的人口,還保持着旺盛的增長率的,大概年化的增長率在7%左右,也就是說,一年最少會增長的700萬人口,10年就又是一番的。

廣闊的領土,可以容納龐大的人口,龐大的生產量,還有各種的糧食資源,讓這個定海軍的發展更加的快捷,時間,每一分麼一秒,都在增加着定海軍的實力,相反,北宋則是在逐步的衰落,這種衰落,將會無法改變,並且不停加快的向前。

一旦這種趨勢形成,就算是逆天的人才,也不能扭轉,甚至這個時候,給北宋一個穿越者,也無法影響,因爲人口和工業的雪球已經開始滾動,無可徵兆的擊敗了北宋,到時候,定海軍的各方面優勢,可能是北宋的數十倍,甚至上百倍,這樣的巨大優勢,只要趙信不自己作死,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
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七百一十章 掠奪人口第一百六十八章 轟動效應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四十一章 意外頻發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四百七十九章 母子天倫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四百零一章 湖泊和鐵器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一百零九章 紀律的作用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一百九十六章 護城河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的謀算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攻略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八百四十七章 有線電報第三百七十九章 靈州困局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府四區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一百七十九章 喪心病狂的組合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一百章 便宜硬道理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四百六十五章 再次出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一百一十一章 保州兵變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一百一十二章 謎團真相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二百六十七章 數據的力量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一百三十八章 火爆銷售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七百八十七章 瀋陽宮殿第二百三十章 再見韓琦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特蘭水泥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七百四十七章 攻擊棱堡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二百七十章 長弓入禁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八十五章 弓箭海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二百六十五章 劃時代武器第十五章 金槍班值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