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

苗家莊的饅頭生意,從保州暢銷開始,就步入正軌了,饅頭這一步算正確的選擇,現在制約饅頭產量,也就是發麪影響的總量,在未來的幾天之後,每天產量只會緩緩提升,最多就是在七萬到九萬之間,浮動的數字不大。

過3天的時間,發麪就再也不是困擾,不再成爲困擾產量的問題,反而成爲最強的點,就發麪來說,他們有能力準備20萬,是30萬饅頭的發麪,到時候制約總量的,是人手問題了。

現在平均下來,每一個人一天可以做200個饅頭,這就算1200人全部上,他們一天完成的饅頭,也最多在24萬左右,24萬,在之前,是一個天文數字。

保州的暢銷局面之後,他們才發現,這根本就不夠,保州不但是一個邊鎮,也是一個海河支流的重要樞紐,海河流域便利的交通環境,讓保州暢銷的產品,很容易輻射到其他地方。

單純一個保州,長期看來,24萬已經是一個極限,代表着每一個保州城,每個人每天都能夠吃掉兩三個饅頭,這不是一個小數目,這幾乎是極限的,不是每一個人都每天吃饅頭的。

如果把保州看成一個節點,一個輻射整個海河流域,甚至是整個河北的節點的話,那就真的不多,保州才10萬人,整個河北東路,河北西路多少人,更別說是大名府麼,整個河北一帶的,最少有一兩千萬人,這樣的話,幾十萬,真的是杯水車薪。

得隴望蜀,這是人天性,保州就這麼爆炸的量,藉助着海河流域和大運河便利的交通情況,把饅頭運送到各個地方,這樣,對於饅頭的要求就更高了。

這一點,苗遠曾經奢望的想過,也考慮過諮詢趙信的意見,只不過,現在連保州的市場都沒有拿下來,更別說整個河北東路和北方。

趙信還真的知道辦法,提升饅頭的製作量,那就是分工合作,找最熟悉的,專門做這個方面,其他人分工合作,最少可以提升30%,甚至是50%的效率,進一步增加人手的話,這個量還會有很大的提升。

饅頭的生意,不過是人力密集型的而已的,未來整個苗家莊也只能夠擁有2800的人力,總不能都去蒸饅頭吧,那麼軍隊怎麼辦,其他的生意怎麼做。

供給整個保州,苗家莊還能夠做到,在未來,用分工合作,或者是統籌的方法,更好的讓人力使用起來,這還能夠做到,真的供給整個北方,幾百萬,一兩千萬人口,這會是一個噩夢的,苗家莊全員去做饅頭,也供給不了。

饅頭是一個賺錢的生意,可是在趙信的計劃之中,永遠不是最賺錢,利潤率最高,面向低層,就代表着量,代表着勞動密集型,如果不是要調查保州的情報,他不會選擇用饅頭作爲切入點,哪怕是一天200貫,300貫,跟肥皂和玻璃的暴利比起來,差得太遠了。

想到情報,趙信急忙叫住還沒有離開的苗遠,詢問他關於保州的情報問題,頓時,苗遠就表情古怪了,說實話,他真的忘記了,今天只顧得賣饅頭了,還真的就忘記了情報的事情。

趙信也沒有過多的苛責,一天不過是試水,甚至最初的幾天,如何賣出更多,培育市場纔是主要做的,聽到的只是一耳朵半耳朵,那些購買人也不會在他們的面前抱怨,只有逐步的熟悉了,這些人把購買饅頭作爲一個習慣的時候,纔會不自然的,把一些話給說出來,這纔是機會。

聽到趙信不苛責,苗遠纔算鬆了一口氣,他還真的怕趙信生氣,現在饅頭生意的開啓,對苗家莊非常重要,可是他知道一切的核心就是趙信手中的發泡劑,沒有了這個,所謂的饅頭生意,只是一個虛幻。

情報收集工作,永遠都是漫長的,實際上,在饅頭生意火爆的同時,一個情報已經出來了,苗遠已經把大致的情況給說了,雲翼軍附近的銷售爆表,幾乎佔據了一半以上,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對方還沒有開啓對雲翼軍的遊說,最少說,還沒有自上而下的影響起來。

保州的高層,幾乎都控制在仁宗的手中,仁宗會派遣親信,告知這部分高層,對苗家莊加強防護,甚至不用說出趙信的真實身份。

仁宗對於苗淑妃一向是不錯,淑妃也培育了仁宗的長女和唯一的皇子,在分內的問題上面,做出一定的傾斜,這是無傷大雅的事情。

這種情況下,對方是必須要造成保州兵變的,這個兵變不是說策反一兩個軍官就可以了,北宋的軍制之下,軍官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並不大,最多影響麾下的一小部分人,只有煽動大規模的不滿情緒,因利是導,才能夠最終完成。這個過程不會慢,而且必須要直接對最底層下手。

俸祿恐怕是唯一的選擇,3文一個的饅頭,價錢不高,比起炊餅來說,低了2文,可還不是一個便宜的吃食,軍營之中,還是管飯的,如果真的剋扣了糧餉的話,手中拿不到每月的俸祿,哪怕一些軍漢有積蓄,也會省吃儉用的。

還有時間,趙信心中默默的唸叨着,趙信從做出來饅頭,就知道,這個饅頭,肯定要流行的,給他帶來比較穩定的收入,保守估計,這個收入是每天超過100貫,一個月3000貫,看起來不少了,可是趙信的缺口太大了。

要想把700人完全的武裝起來,要想給他們創造一個很好的防守條件,可能這個缺口會達到2.5萬,甚至是3萬貫,每月3000貫的收入,聽起來不少,要湊齊2.5萬貫,最少要8個月的時間,無論是保州兵變的時間,還是幕後黑手的手段,都不會給他這麼長的時間,能有3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偷笑了,必須要加快賺錢的速度。

已經的考慮過,肥皂和玻璃,這些可以作爲以後商機,一切順利的話,也要到一兩個月以後就開啓,如果對手提前開啓,就有些趕不上了,在現有的情況之下,要想賺更多的錢,只有在一個方面做到最好。、

沒錯,深挖潛力,苗家莊已經開啓了饅頭的狂潮了的,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在初期,只要產能保證的前提下,基礎利潤可以保證,而且創造出影響力,這種情況下,如果想要賺更多的錢,在原有的條件下,不用轉行做別的,要增加附加值產品。

單純的饅頭,最多隻是作爲一個食物,一定程度之下,作爲果脯的糧食而已,是作爲最重要的食物沒錯,卻還是最普遍的食物之一的,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最少說,上一點檔次的餐廳,或者高檔一點的消費,是絕對不會考慮饅頭,量能大,利潤率不高。

這種情況之下,饅頭的利潤,也就只能夠鎖定底層,鎖定量了,在擴張沒有人力,不可能迅速佔領保州,甚至是河北東路的市場的前提下,想要大幅度提升的利潤,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換別人,別人也想不出什麼更好一點的解決方法,可是趙信是什麼人,穿越者,且擁有卡牌系統,對別人或許是想不明白的問題,對他來說,後世有無數的商業案例給他靈感。

麪粉作爲北方重要的吃食,很多面點都相當的出色,拋開死麪一類,發麪類的也有很多,趙信首先想到的,就是包子。

北宋的東都是汴梁,相傳,灌湯包已經出現,不過灌湯包是死麪做的,或許是要規避發酵的問題,趙信解決了發麪的問題之後,可以讓包子更加多樣化,也更加的平民話。

包子,是中國傳統美食,甚至有四大包子之說,在南北的大部分地方,都有的包子的身影流傳,也是唯一可以上得了席面的麪點,甚至在一些愛吃包子,流行比較多的地方,包子甚至可以成爲一道主材,堂而皇之的進入到宴席之上。

經過苗遠的介紹,在保州,也有銷售羊肉包子,不但昂貴,還不好吃,反倒是一些羊肉餅更好一點,在沒有純鹼的時間,發麪只中有巨大的酸味,破壞的麪食的口感。

死麪的,不存在這個問題,只不過死麪不容易消化,卻不適合多吃,特別是對於老人和兒童而言。

用死麪做炊餅可以的,做包子就需要很強的功夫,開封的灌湯包很是出名,可是秘方卻秘不相傳,一個包子比得上尋常酒店的一款大菜,也不具備推廣性。

目標纔是重點,差異化纔是商業行爲,有些銷售奇蹟,或許,在技術和專業領域不是最好的,或許在暢玩性上也不是很好的,可是很好的把握到了它的平衡,就是一款暢銷的產品。

包子,趙信定位在果腹食物之上,秘傳特色之下,也就是說,普通人打牙祭的美食,一些酒店替代饅頭的特色主食,一些味道和用料更加考究的,可以成爲一部分酒店的主打。

這些,恰恰是北宋缺乏的,有的饅頭熱賣的風潮在,普通人打牙祭的美食沒問題,發麪跟普通的餡料結合,就可以讓檔次上升一個臺階,唯一的考慮就是餡料的問題,用什麼樣的肉是關鍵。

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
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國博弈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七百一十三章 鋼鐵和水泥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四百八十六章 水泥預製件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三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六十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四百四十八章 撥款和事故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五百二十九章 航海補給第八百一十二章 運輸鏈條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七百八十八章 消夏金園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六百八十六章 統計報告第五百七十三章 長牆建功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六百九十一章 軍制改革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着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離開渭州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八百三十九章 春節假期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三十八章 落月弓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八百三十六章 意外發現第七百七十九章 抵達撫順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十四章 開門見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五百三十六章 出征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三百九十五章 水利和糧食第三百五十九章 上賊船 交易到位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七百二十章 贏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