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

時間長河,一如既往的往前流淌,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可是在所從事的職業不同,時間的效果也不一樣,這對於商人而言,確實如此。

在特定的前提下,時間就展現了非凡的作用。

類似的事情很多,商會們對於馬的重視也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商會能夠得到良馬的渠道有限,後來跟風,基本上都虧損了,因爲時效性的問題。

當然了,作爲賺錢的信義號,也並沒有那麼風光。

4天的時間賺到了1萬貫,這在北宋,絕對是一個可怕的數字,在一貫錢,就足夠四五口人省吃儉用,過上一個月的前提下1.5萬貫,這是一個的可怕到極點的數字的。

信義號,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卻也因此而倒黴。他翻了衆怒,也是因爲它太高調了,後面跟風損失的,都把這個鍋,定在了他的身上,開始尋找他的毛病。

信義號本身財大氣粗,超過15年的歷史,在汴梁也是根深蒂固的,超過百家糧店,還有其他的各種的店鋪,按理說,是真的沒什麼毛病的。

可是在這一次的糧食的交易之中,他卻犯了錯誤。

在北宋,在渭州大會之前,商會連幾十匹馬都不容易獲得,還是本地馬之中,質量較差的,200匹駿馬,這對於商會來說,是一個幾乎無法解決的問題。

當時,在洪水還沒有徹底退後的時候,整個汴梁周圍雖然不是一片澤國,但是比澤國更加的可怕,到處都是淤泥,甚至會形成一些沼澤,一般的馬根本就站不住,更別說離開。

實際上,信義號沒有駕馭馬車離開,而是單純的馬,派了車伕到了蔡州,這才購買了馬車,甚至爲此付出了不小的成本,但是因爲這樣,他們獲得的絕的利潤。

連普通的馬都很難獲得,怎麼可能獲得了200匹駿馬,連第一流的大商會,甚至有後戚背景的,都有些難以做到,更別說信義號。

信義號也是依託着背後人的權勢,這些駿馬不是屬於商會的,而是從別處調動出來的。

在汴梁,能夠一次性調動200匹駿馬的地方,那就只有一個,軍方,而且是最精銳的部隊。

北宋缺馬,可是要看在什麼地方,這裡是汴梁,是大小官員不如狗地方,可能從樓上扔下來一塊磚頭,就有可能砸到一個官員。

同時,大宋禁軍,最精銳的力量,也是派駐四方的關鍵,可是因爲北宋軍事部署,最少有大部分的軍隊,是放在汴梁。

最精銳,戰鬥力最強的,其中絕大部分,都駐紮在東京汴梁,沒有形成成建制的騎兵,可是一個軍裝備個一個營,還是可以的。

不過,禁軍,哪怕是最精銳的禁軍,也不可能拿200匹駿馬,組建一個的騎兵部隊,那等於說是浪費,一般都是按照普通的配置,用良馬組成一個整體,然後軍官,或者是將領騎乘一些稍稍好的馬。

這是慣例,也不是說,沒有改變的,因爲在東京汴梁,有特殊的地方,比如說,樞密院。

這是北宋軍方的最高指揮機構,北宋文臣掌軍的特性,那些文臣出去掌軍,總不能一匹馬都不騎吧,還必須是好嗎,在樞密院,專門的有一處地方,哪裡全部都是駿馬,同時連千里馬都有。

而且數量不少,總計有駿馬1500匹,還有最少20匹左右的千里馬。

這個樞密院之中部門,受到上級管轄,那是樞密院下屬的一個司官管理,不巧,這個司官,正好是的信義號的背後大靠山。

在汴梁受到水災的困擾,糧食價格瘋狂上漲的時候,信義號的掌櫃專門的登門,說動了這個司官。

200匹馬,就可以創造最少8000貫以上的利潤,還是在五六天之中完成的。

不得不說,鉅額的利潤,讓這位前途無量的司官最終同意了,借出了馬。

本身,這沒有什麼事情,可惜在水災的節骨眼上,依靠軍器私用,來給自己謀利,再加上他所引導的風潮,坑了不少人。

這些人,一個兩個,影響不到這個司官,人數多了,最終形成的力量就非常高了,或許這些人加在一起,都沒辦法處罰官員。

商人跟官員,本是兩個涇渭分明平行線的,可是他們不用處罰,只要這個消息傳遞到了仁宗那裡就可以了。

商人,他們只是因爲階級的關係,沒辦法成爲官員,實際上,歷朝歷代的商人,都是最聰明,而且對於上下層瞭解最多的一批人,他們很清楚,在這一次水災之中,仁宗到底有多麼暴怒,甚至因爲救災不力,撤掉了四五個三品以上的大員。

一個只有4品的司官,或許在一般的商人面前,他是很高的存在,他甚至可以成爲信義號這個,總資產高達的120萬貫的商會大靠山之一,可是在皇帝面前,他真的是弱小的可憐。

北宋的皇帝,會受到諸多的限制,無法如同元清那樣,可以毫無顧忌的發揮他的權威,甚至可以無端的殺人,可是他畢竟是皇帝,是名義上一個國家最高的領袖,在抓住錯誤的前提下,又影響不大,拿下一個司官,根本就不成問題。

實際上,這個信息傳遞到仁宗的面前,這個司官的命運也就決定了,軍器私用,本就是一個很嚴重的事情,還是在水災的時候的,爲了利益的關係,公器私用,這就問題大了,以仁宗的認知,這是罪大惡極的。

哪怕信義號的主子,是樞密院的一個司官,只有30多歲,做到了司官這個級別,不能說一定做到宰撫這一級,卻可以成爲六部的實權官員。

可是因爲貪圖這麼的錢,動用了這麼多的軍馬,特別是在衆人的指正之下,把事情鬧大,這麼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官員,也因此而倒臺,直接被判了極刑。

信義號背後倒臺的事情,只是一個特例,可是實打實的利益在哪裡,一匹好馬對於一個商會依然很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更好的馬的,他們能夠付出的不少。

駿馬的價格,遠超過一般的馬,可是在商會之中,有一套評價的方法,那些稀少交易,不作爲評價的標準,從效率和功能性上面,還有長期性上,只要不超過150貫,都是有相當的划算的。

現在,一批20只馬,最少擁有兩匹駿馬的前提下,平均價格不超過115貫,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以爲出了駿馬之外的馬,也都是水準之上,非常出色的馬,他們本身的價格,就在110貫到120貫之間。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3天數據也傳遞回來,相當的出色,高緯度地區動物和人,本就因爲寒冷和更加嚴酷的自然條件,根據自然的選擇,用時間產生的變化,這些體現在馬種上面,更是出色。

北宋雖然有所謂的西夏馬和遼馬,但是這些馬,基本上都不是從正規渠道過來,甚至從來都不是什麼所謂的良馬。

現在,真正的良馬,甚至是駿馬,他們表現出來的特性,絕對是完爆北宋的這些馬種,最關鍵的是,他們的數量。

沒錯,一兩匹,甚至是一兩百的馬,對他們來說,毫無吸引力,可是當二十萬,其中他們能夠獲得的幾百上千的時候,這個吸引力就非常可怕,當手握着巨資的商隊,徹底的改善馬車車隊的狀態,在整個北宋大陸上面開行的時候,想想都感覺到興奮。

只是,這是未來的事情,資金調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哪怕是匯票辦過來,都不是兩三天的時間,需要一定層次的錢莊開出,然後把匯票送到渭州來的,可是他們手中的自有資金,也沒有花完。

他們急於找到錢莊,並不是因爲沒錢了,只是因爲,他們需要提前調動資金過來,以防被到時候沒錢了。

這些馬的出色程度,讓商會形成了統一的認知,那就是加大馬的購買數量,得到錢莊肯定的答覆之後,這個購買的策略,就可以進行調整了,以前可能要平均分配到20多天的購買的計劃,現在可以提前到的前面十多天,購買的方式也可以更加的激進一些。

接下來的幾天,渭州大會依然照常召開,牛的數量增加了一些,馬的數量卻下降了一些,不過最終,還是提前完成了全部的交易。

商人也非常的明白,這個拍賣會,第一天,就是800次,他們有足夠的機會的,不用在一次兩次的爭奪,非常有默契的,只要打到了115貫左右,就停下來了

第二天的效果非常的不錯,5000匹,最終全部成交完畢,最終馬的平均成交價格,在112貫,比起最開始的少了一點,因爲連續的成交的關係,他們的熱忱也沒有那麼的高了,馬的價格開始逐步的迴歸,迴歸到了比較幾平均的價格上面,預計明天,馬的價格,依然會相當的降低,到最後,整個馬的價格,會降低到比100貫多一點的程度。

這是正常的事情,不過在第二天之後,就有人提出來,加大馬的投放力度,減少牛的投放,因爲到了第三天,牛的成交量就大規模的萎縮,之前的交易量集中的爆發,現在,當這個交易量減少之後,很自然的,就到了低谷。

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十二章 蠻橫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
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六百二十章 各種船型第四百二十三章 反其道行之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退遼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高低定價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演習開始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十二章 蠻橫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二十二章 中藥和無機物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二百七十三章 火藥之威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一百一十七章 準備商品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六百一十章 海戰爲先第一百九十八章 間諜出現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七十五章 衝破阻截第三百八十六章 勘驗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一百七十二章 西班牙方陣第八百一十五章 地球帝國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一百七十七章 保密和砌牆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四十二章 擁堵和春運第八百六十八章 禍福相依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戰第五十七章 設計丹木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終裁決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七百五十七章 集體勸進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度和三態第七百二十六章 滅遼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七百八十八章 裝甲列車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上當第九十章 箭呢?第二百二十一章 計相葉清臣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三百八十一章 牛馬拍賣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二百三十一章 覆蓋攻擊第六百零三章 變種的武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八百零三章 民族融合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八百章 國宴全席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三百八十八章 追加資金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