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

歷史上面的記載,趙信當然要利用上,在駐軍的消息之中,對於朱貴重點的調查,總能夠尋到一些蛛絲馬跡,確定對手動手的時間,或許,可以解決這個危機。

饅頭和包子,成爲了兩大拳頭產品,或許會對城內的一些飯店產生衝擊,卻不會影響到那些大飯店,多是一些普通的小店,對於此,趙信也很無奈,他必須要賺到錢。

就跟工業化大生產一樣,工業機器開啓之後,必然會砸掉個人手工業的飯碗,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給趙信時間的話,他可以開出更多的路,創造更多的財富,可是此時此刻,在危險沒有辦法接觸之前,在自保之前的,他必須要的堅持下去的。

今天的收入不少,兩天的利潤加起來,幾乎達到了百貫,除了一部分用來支付趙信的發泡劑之外,還剩下的大部分的利潤,這一部分,苗遠主動的分出來,拿出了一半,交給趙信。

在苗遠看來,無論是饅頭還是包子,都是趙信推動的,沒有趙信的發泡劑,沒有處理豬肉的方法,苗家莊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收入,他專門的兌換了一定的銀子,交給了趙信。

苗遠的態度,讓趙信有些不好意思,他總不能說,他已經在發泡劑上面,把錢都抽走了,剩下的,只是小錢,他沉吟了一下,道:“不用,我不缺這麼點,既然是我出的點子,我定幾個規矩好了!”

“當然,四少爺請說。”苗遠此時,真正把趙信看成是衣食父母,不是所謂的四少爺,四少爺地位很高,不能給他帶來財富。

“這筆生意,是苗家莊的,所以,工錢要高。”

“工錢高?”苗遠有些奇怪的問道。

“按照壯勞力的工錢,爲基本,給予浮動的。”

壯勞力,苗起略微有些的皺眉,壯勞力的工錢,一天最少70文,多的話,可以達到100文,1200人,就是120貫的支出,這也太龐大了一點。這有些讓他肉疼,按他想的,每人每天30文,已經算是很不錯了,一個月900文,對於只能夠縫縫補補,漿漿洗洗的女人而言,已經非常多了。

趙信當然知道,這個支出很龐大,可是從包子上市之後,利潤就開始提升了,只要沒有發麪的限制,基本上可以保證8萬的饅頭和4萬包子,一天的利潤就可以超過300貫,只有四成的支出,是可以接受的。

“怎麼不願意?”

“當然願意。”苗遠說道:“只是利潤不到120貫怎麼辦?”

“可以按照比例,你按照利潤的4成來算,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趙信道。

趙信比苗起會算,他當然知道,這幾乎是四成的利潤了,可是從一開始,他就知道,過分的壓榨,只會離心離德,他需要一個穩定苗家莊,不是一個賺錢的工具,一個通過壓榨的方法,掙錢的工具。

真的賺錢的話,很多東西都可以,只要他把蒸饅頭的方法,公開出來,光是賣純鹼,都可以換的萬貫家財。

饅頭之所以在飲食結構之中,不如大米,是因爲饅頭是粗糧,還不好吃的,米是細糧,容易消化,饅頭解決了酸的問題,還柔軟蓬鬆的話,口感也不錯,這種情況之下,最少在北方,麪粉代替的大米將會成爲可能,造成糧食結構的改變,減少百姓的生活成本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

就拿現在的發泡劑的價格,一個饅頭使用的發泡劑是一文錢。按照整個北方5000萬人口來說的的,按照一個人一天3個饅頭,這就是一個龐大的無以復加的數字,1.5億錢,也就是15萬貫每天,一年幾乎要超過宋朝的歲入了,五六千萬。

當然了,如果真的這樣做的話,先不說卡牌系統能不能吃得消,按照10分鐘一擔來算,一天24小時,最多也就是144擔,一天極限也只是1.44萬貫,跟15萬貫相比,差了十倍,也就是說,在具現純鹼這一塊上,一年也就是四五百萬貫的利潤,差了十倍以上。

有了後世的眼光,加上卡牌系統的,趙信可以賺錢的地方很多的,不必依靠的在苗家莊,接下來的兵亂,僅僅依靠他一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要把苗家莊的人都整合起來,否則的話,單憑他,加上孫吉薛玉等人,面對着數千武裝到牙齒的軍隊除了落荒而逃,就沒有別的方法。

一旦苗家莊被包圍,哪怕是孫吉是百人敵,千人敵,也不可能在亂軍之中,產生多少作用,最多多殺死一部分的兵丁而已,三百五百,甚至是上千,又能夠影響多少呢!

趙新能夠依靠的,就只有苗家莊,饅頭已經讓苗家莊的民衆看到了希望,目前趙信走在莊內,不時的有人想他行禮,他需要把他們的忠誠度繼續提升,並且讓他們擁有恆產,這樣才能夠在保衛家園的時候,投入更大的力量。

剩下的六成,也沒有全部給苗遠,苗遠可以在淨利潤之中,拿到3分,也就是百分之三,這筆錢不少,未來當利潤穩定在300貫左右的時候,可能苗遠每天可以拿到九貫,一個月下來,270貫,幾乎是一個丞相的收入。

利潤的分配比例,也被趙信確定下來,7成拿出來,供給那些正在培訓的長弓手,他們必須要擁有足夠的營養,這個訓練的過程,會讓他們身體虧空。

每天存下10貫,用於未來的辦學,在趙信看來,不掌握知識,哪怕只是掌握了幾個字,都足以的讓孩子們創造出更大的價值的,這一點可以提前做準備,讓苗遠回頭到城內打聽一下,有沒有人品好,學識好的秀才,請三個到苗家莊,甚至可以專門興建一個書院,用於苗家莊和周圍孩子們開蒙。

趙信的計劃很多的,饅頭只是一個普通的生意,還準備上窯了,不但要燒磚,燒製瓷器,未來燒玻璃,還有水泥,這些是更加來錢的生意,特比是磚和水泥,這兩者決定了未來苗家莊的防禦強度,一個固定的,擁有完善的城防的堡壘,才能夠發揮出長弓手的戰鬥力。

苗遠對此,沒有絲毫反對,無論是辦學,還是擴大生產,這都是大事,對於他們非常的好,他本來也沒打算全部囤下來,大部分的賺到利潤,還是要交到趙信這裡,現在可以合理的佔據一成,已經超過他的預期了。

本身,他準備的一個月拿50貫的定數,這也對得起他的付出,誰知道,趙信很大方,一天可能會達到9貫以上,這還是現在的數字,一個月下來270貫,着代表着27畝良田,一年300畝,這個增長速度,他們家過去30年的增長速度,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很快商討出了一套方案,未來,按照每個人一天500個饅頭能夠拿到100文的最高收入,饅頭的工錢,從之前10個1文錢,變成了5個1文,等於是工錢提升了一倍左右,大部分熟練的人,可以完成350個左右,也就基本保證70文的壯勞力工資。

這個方案一經說出,頓時引起了苗家莊的轟動,說實話,之前的工錢絕對不低,大部分都可以拿到35文左右,一月下來超過一貫錢了,現在直接翻了一倍,只要稍稍努力一點,就可以擁有2貫的收入,這可比壯勞力都要高的多,一家如果多幾口人在這裡面幹活,可能一個月就能夠差不多一畝地。

沒錯,目前保州這邊的地價,一畝良田的價格在8-9貫左右,4個人一起幹活就是一畝地,這對於貧苦百姓而言,簡直是巨大的好處。

趙信的名聲,立刻直線上漲,成爲了萬家生佛的存在,更別說,還有更好的在後面,在饅頭暢銷之後,一些拿到工錢的村民,都在考慮,是不是把孩子送到私塾之中讀書,一月一貫的高昂花費,在以前,不是他們能夠消費的起的,可是現在,只要一個家庭,有人在饅頭工坊工作,2貫工錢就可以花費的起。

可是這一個,四少爺也解決了,已經責令苗遠興建書院,然後到保州尋訪一些秀才,用於興建苗家書院,幫助孩子們開蒙。

真宗的勸學篇,深入人心,北宋的讀書人地位也非常之高,他們不奢望孩子能夠當官發財,只要是改變命運,學到知識,也就可以了。

錢果然是最好的鼓舞,在當天,饅頭包子的生產再創高峰,下午的時候,完成了4萬個包子和1.8萬個饅頭,顯然,更有利潤的包子,且使用的發麪數量更少,做的多了一點,4萬個包子差不多相當於1.4萬個饅頭使用的發麪,總數上面,還是3萬個多一點,可是如果全部賣光,利潤更高。

還真的是,包子的市場風潮,遠沒有結束,4萬個包子,比饅頭多了一倍,卻在晚上,首先賣完,半個下午創造了新高,450貫以上毛收入,超過300貫的淨利潤,也讓這個生意真正的起航了,苗家莊的民衆相信,苗家莊未來,一定會過的更好。

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
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趙允讓的反應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三百六十章 奇怪的請求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運倉庫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二百一十一章 製作過程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七百二十八章 兵臨中京第三百六十一章 遼人短視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二百四十二章 標準的力量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二百八十五章 失敗原因第七百七十七章 福康公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六百零六章 戰場之神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二百八十章 三位大佬第四百零六章 資金效率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五百七十九章 唯武器論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七百九十六章 成功試飛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九十二章 中國式前綴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八百五十四章 邁向遠洋第四章 科技卡牌第八百四十六章 舉家搬遷第五百零四章 瘋狂交易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二百五十章 韓琦和王德用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八百七十三章 北宋受益第三百五十二章 體術 宿遷第七百八十三章 精神壓力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二百五十五章 畫龍點睛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八百六十九章 轉向澳洲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八百一十五章 發薪水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四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的力量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