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

統籌是一門大學問,是一種安排工作計劃和進度的科學的計算方法,蘊含了巨大的科學理論,到後世,也在不斷的研究和發展之中。

工業生產必須要用到統籌,否則,個人幹個人的一攤子,那會產生極大浪費,哪怕每一個人態度都非常專注,沒有遊手好閒,或者是左顧右盼也同樣。

看起來每一個人都在工作,實際上效率不高,說白了,你按部就班的工作,有些工作是可以互相嵌入,完美的對接到一起,只有讓絕大部分的工人,在同樣的時間之中,按照效率分門別類的做好不同的工作,然後整合在一起,才能夠提高效率。

比如說現在生產饅頭模式,基本上,還是停留在每一個蒸鍋那裡,幾乎還是按照家家戶戶的情況,最多幾個人相互配合一下,共同完成,這最多算是有些默契,跟統籌有很大的區別,也不太科學。

衆多的蒸鍋,大小不同,效率也不太一樣,用了統籌的方法也很難統一,趙信之前只是準備,累積了一下數據,沒有動手。

現在蒸鍋已經完成了,跟趙信所要求的一樣,一共12層,最高處,要站在梯子上上去的,原來一鍋最多就是三五十個,現在巨大的蒸籠,一層可以達到80個,12層就是接近1000個,效果高了很多。

趙信看着他們一個半天,是計算相互時間,比如說,發麪的時間,揉麪的時間,做成包子的時間,就是蒸饅頭的時間,10個人作爲一個基數,以平均數爲標準,記下來一系列的數字。

這個數字填入到了一些算式之中,在苗遠眼花繚亂之中,進行了一番計算,衆多大大小小的數字排列組合的,看的苗遠就眼暈,看着四少爺的眼光,明顯的變得尊崇了起來。

這些都是有固定的數據,也有相對比較成熟的計算公式,趙信選擇了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數值,這樣的強度不是太高,比較有效率。

爲了蒸饅頭,苗遠組織了的1200人,他們更多的是各自爲戰,他們的更多的是以時間創造更多產品,這有些散漫。

趙信簡單的調整之下,把一些熟練的進行分組,手腳快的,去做饅頭,一些力氣大的揉麪,一些不太熟練的,去蒸饅頭,儘可能的把時間統籌起來,甚至連蒸饃和醒面的過程,也都被利用上來,每一個步驟都要求一定的速度,快了不行,慢了還不行。

要求稍稍有些高了,這樣比較複雜的步驟,讓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們學會,這多多少少有些爲難,整個下午,趙信跟苗遠一起調配,熟悉的,效率還是高不起來,整體效果比之前要慢,結果比之前晚了差不多半個小時,才把所有的東西都給製作好。

很繁瑣,也降低了效率,趙信在苗家莊的威望讓村民們主動的按照苗遠所說的做,事實上,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可能單一某一個的蒸饃的過程,增加了一些,可是整體上卻提升了,特別是後期,一些人已經感覺到了順暢,幾乎每一個步驟完成,就可以接下另外一個步驟。

特別到下午完成的時候,趙信做出了一定的調整,留下了最爲熟練的800人,其他的人,可以作爲預備,未來饅頭產業如果擴大規模,或者有別的分類的話,會有限考慮他們,卻不會參加到明天的大生產之中。

經過了一個下午的調整,第二天正式開始嘗試,因爲一個下午的熟練,再加上趙信的調整,從一開始,就顯示了比較高的速度。苗遠纔看到了這些簡單的調整的可怕之處,要一個人和麪,一個人做饅頭,一個人去蒸饅頭,看起來每一個人都沒有浪費時間,都沒有閒着,可是真的是浪費了,蒸饅頭的過程中,很多時間都白白的浪費掉了的。

現在,有專門的一組人,專門和麪,和麪的比例正好跟蒸饃相配合,和麪之後,送到了另外一組人做饅頭,又有人等到饅頭夠一次的蒸了之後,把饅頭上蒸籠,然後繼續做別的工作,每一個人,每一個時間段,都在努力的工作,往復不息。

從前到後,一直都有條不紊,同樣從早晨寅時中鍾起來,第一鍋是卯時開始上來蒸的,比之前慢了一點,可是接下來的,每隔一點點的時間,就有一鍋上鍋,往復交錯之下,效率比之前要高,到了辰時二刻,所有的饅頭都上鍋了,已經蒸好裝車了4萬個包子和2萬個饅頭。

完成的整體時間,比之前少了差不多1個時辰,這樣的效率非常的可怕,辰時二刻時間很早,幾乎可以趕一個早場了,馬車提前出去,如果在半個時辰之中,趕到保州,就可以追上早市的尾巴。

剩下的繼續做,就今天已經是開始做饅頭的第四天了,發麪已經不成爲制約做饅頭的最大問題,再加上這個所謂的調整,苗遠也想看看,如果火力全開,大張旗鼓的來做饅頭的話,到底能夠做成多少的饅頭。

一個半時辰之後,馬車回來了,今天的銷量依然爆表,雖然有些早,可是也賣光了,馬車繼續的裝走,午時左右的時候,又把新的一批饅頭送到了保州城。

今天,東西齊備,無論是餡料,還是麪粉,都比較充分,也就沒有停歇,第一波完成了4萬個包子和2萬個饅頭,接下來,2個半,時辰,又做了5萬多個,這裡面是以饅頭爲主,4.5萬個饅頭和2.5萬個包子。

午時之後,到下午,又是三個時辰,一天6個時辰,算下來,昨天還做只是多了1個時辰,可是最終的效率卻極爲可怕,早晨4萬包子,2萬饅頭,中午4.5萬饅頭,2.5萬包子,下午更是做出來了8.5萬饅頭和9.5萬包子,總數達到了15萬饅頭和16萬包子。

昨天饅頭和包子加在一起,幾乎是昨天總數2倍以上,甚至苗遠都擔心,能不能把這些東西給賣完。

800個人,做了31萬的包子,平均每一個人,差不多塊400個,這還是沒有增加時間的結果,從早晨到黃昏,晚上還沒有做,如果晚上做的話,不是每個人要超過500個。

15萬饅頭,差不多就是32貫左右,16萬包子更加可怕的1600貫,算起來利潤,可能要接近1400貫,這有些太瘋狂了。

雖然沒有全部賣光,當晚上酉時中間的時候,負責銷售的人員回來,還剩下5000個不到饅頭和3000個包子,剩下的全部賣出去了。

苗遠大驚失色,哪怕海剩下1萬多個,卻不是什麼問題,今天火力全開,他也沒想過要全部賣掉,可是保州實際上完成了30萬左右的總銷量,其中包子數量更高,價值更大,卻幾乎賣空,這是一個他沒有想到。

實際上,苗遠和趙信都都有些忽視了饅頭在保州的影響力。保州一共是9.8萬人口,加上十里八鄉過來的,還有經過的商販,流動人口也在35萬以上的總人口,這部分人口是消費的主力。

最開始兵丁是最主要的消費者,後面則是市民的,白麪饅頭,一個還很當機,吃的還好吃,對於城市的居民來說,每天拿出來20文錢,買七八個,這不成什麼問題,7000戶的居民,每天就消耗超過6萬個,兵丁們,有錢一點,沒有什麼負擔的,幾乎以肉包子爲主,有肉誰吃素的,稍稍沒錢一點的,一個包子配2個饅頭,就是一頓飯,早餐隨便,中餐晚餐加起來,一天也不過32文,天天吃都可以。

就這一點,9000士兵的,每天的消耗,最少就在8萬個左右,這兩者加起來,才14萬,只是今天整體銷量的一半。

苗起沒有想到的是另外的兩個大項,酒樓,本身酒樓跟他們沒關係,架不住饅頭包子流行,他們直接就是幾百個,上千個的買,賣不出去自己吃,到了酒樓,哪怕只加一文,也是一個收入啊,畢竟不能總吃饅頭包子之類的,這部分可能每天是6萬個左右、

最後有一個,是他們沒想到的,河上的商販,京杭大運河沒有通道保州,可是海河卻有支流在這裡,保州也是大邑,來往的商販,每天最少也有1000條船,他們每天的消耗也不小,最關鍵的是,這玩意在11月的天氣,可以放個七八天,船上有什麼好吃。

要麼吃乾糧,要麼就只能夠在船上做飯,只不過船上空間有限,不可能每一個船上都請一個廚子,大部分就是乾糧大餅之類的,偶爾過一些大城市,稍稍花費一點,打打牙祭,也算是安撫一下船工。

再便宜的館子,平均每人的消費,都要超過100文,七八個船工下來,可能要千文,這筆花銷不小,一些節約成本的船家,可能都會坑船工,最多就是隔幾天,弄點肉食之類。

以前是乾糧,現在帶饅頭好了,稍稍熱一熱就可以吃了,這是最簡答的,如果有個肉包子,那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美味,他們購買量最大,有多有少,可是總體平均而言,一天下來,也有8萬左右,平均每一艘船,才80個而已。

就這樣,15萬饅頭和16萬包子,每天基本上賣完,饅頭的銷量是300貫,利潤130貫左右,包子的總量是1570貫,利潤在1180貫左右。加起來,每天快1300貫,這是一筆可怕到爆的利潤。

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
第六百九十七章 北宋新皇宮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終處罰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五百三十九章 海上安全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二百二十三章 擴張的契機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二百五十一章 主動後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三百三十九章 要的起麼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第四百四十七章 資金來源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場建設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一百二十四章 廣闊市場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的身份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八百一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三百零三章 九龍奪嫡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五百九十二章 私塾和有機物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六百五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三十六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八十三章 後退一步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三百三十二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三百九十章 商人的時間觀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二百零一章 死了,都死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又出幺蛾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六百二十七章 海洋捕撈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八百六十四章 付出的代價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五百三十二章 走向深藍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一百九十一章 海上貿易第八百四十六章 美洲作物第二百五十四章 材料和科技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七十二章 富弼的信第五百四十章 不能冒險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二百九十七章 確認仙術第五百零九章 數據分析第四百八十三章 鐵路預算第三百零九章 神兵利器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三十五章 搏兔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