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

雲龍軍被擊潰的消息傳到了韓琦這裡,韓琦嚇了一大跳,本以爲是一個輕鬆無比的平叛經歷,卻變成了這樣,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

韓琦發現,他之前策略的大意,有些低估了這個雲翼軍的攻擊力,單獨任何一個軍的禁軍,面對着瘋狂的叛軍,都有可能被各個擊破,好在他已經接近保州了,相互之間,快馬通信的話,很快就通知到了麾下的衆多軍隊。

命令下達之後,所有禁軍,都有些吃驚於叛軍的強大,各軍都以3個爲單位,相互的擊中的,當3個軍,差不多7500軍力的軍隊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就不是叛軍能夠啃得動。

不過,保州只有一定的要道,被他們控制,剩下一些道路,就無法掌控了。

對於叛軍來說,這等於是打開了缺口,他們隨時都可以通過這些小道,逃走或者轉進。

可是朱貴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長嘆了一聲,他最後的掙扎也就失去了。

如果,他能夠打破5個軍的禁軍,他還能夠有機會轉進,現在他就沒辦法了。

韋貴收縮了兵力,把四散到周圍叛軍,都集中到一起,他們回到了保州城內。

韓琦看着最終的調查結果,叛軍居然沒有趁這個機會離開,而是集中到了保州,這對於平叛來說,這使最佳的選擇,因爲他們不會再想周圍再蔓延,可是他們要圍剿起來,就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野戰跟攻城,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叛軍已經用攻破雲龍軍,證明了他的實力,本以爲,只有一個雲翼軍實力強一點。

可是剩下的部隊,也差不多,特別是收攏了雲龍軍的窺兵,知道了雲龍軍遭到攻擊時候的情況的,對方居然動用了4000以上重甲步兵,還有一定數量弓箭手和輕步兵。

這些已經超過了雲龍軍所能夠抵抗的極限,幾個小時的戰鬥,雲龍軍也抵擋住了一定的攻擊,可是伴隨着潮水般的攻擊,特別是營壘被攻破了之後,失敗就再說南面了的。

保州城,不是的野戰,也不是營壘,要想攻擊,5倍於對方的數量是必要的,可是這樣,也未必能夠打的下來。

難不成,要調集更多的軍隊麼?

現在,抽調的3萬多人,已經算是的不錯了,現在估計,叛軍數量8000-9000之間,5倍最少是4.5萬,如果是十倍的話,差不多就是9萬。

3.5萬人,已經把大名府附近的,大部分的機動兵力,都給調動了過來,

要調動4.5萬,努力一下,未必不行,可是9萬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難道,要長期圍困。

這對於保州傷害,就有些太大了。

韓琦清楚,卻不得不繼續調動,集中了這邊的3個軍,一共5個軍,從南方過去,其他兩個部分,也同時出兵,他們封住了保州城南門之外的其他三個城門,

韓琦也沒有攻城而是圍困了起來,他此時此刻,也沒有其他的辦法了,只能夠是等待歐陽修過來,他在軍事上面,是有很強的實力的,可是在政務和說服上面,就不如歐陽修了,

之前他跟歐陽修商量過,如果他們能夠殲滅叛軍,就可以了,

可是現在,當叛軍被集中在了保州城內,就是跟歐陽修之前約定的一樣。

韓琦並不是固執的人,他更多的是會靈活多變,否則也不會以30多歲的年紀,做到了宰撫這一個層次上面,並且屹立政壇不倒,跟富弼一樣,是三朝元老,同時是朝廷的定海神針。

哪怕是在神宗全力支持王安石的時候,也避免不了詢問韓琦的看法。

韓琦跟王安石非常有遠遠1045年,因爲變法失敗,韓琦罷樞密院副使,以資政殿士的身份知揚州,王安石當時正好以進士第四名的身份,成爲韓琦的幕僚,可以說,韓琦是王安石最早接觸的朝廷大員。

同時,兩人都是變法派,韓琦是范仲淹的支持者,卻在王安石的變法的時候,成爲反對者,事實上證明了韓琦的見解是正確的,可惜,不足以動搖神宗的想法。

說實在的,當時的神宗已經被逼瘋了,越來越繁重的西北軍事,北方不停的水旱災害,甚至連黃河也來添亂,在這個時候,錢恐怕是一個皇帝最爲看重的東西。

韓琦保證,叛軍被壓縮在保州城內,最多的影響,只是在保州,就可以了,接近3.5萬的大軍,把保州城團團的圍住,他並不着急進攻,甚至等待歐陽修的過程,也沒有對歐陽修的勸降,報以多少的信心。

再怎麼說,只是一個府城,他們又擁有多少物資,可是韓琦有些小看了叛軍在周圍的搜刮。

保州兵變,殺害的,還有之後,叛軍大部分離開之後,逃散的,最終保州只剩下的不到1萬人,加上一萬人的叛軍,他們卻搶劫了最少整個保州城和大半的保州,糧草什麼的,短時間是不缺乏的。

進入到保州之後,特別是把保州圍困之後,韓琦這纔開始梳理保州兵變的過程,一條條的線索彙總起來,很快的,關於叛軍離開了保州城的動向,就出現在了韓琦眼前,之前得到的情報,果然是真的。

也就是說,叛軍在離開保州之後,直接就去了苗家莊,這個仁宗在他離開保州之前,專門點名的地方。

難道這中間,有什麼秘密麼?韓琦的腦子轉的非常快,瞬間就把握到了其中的問題,苗家莊是苗淑妃孃家的莊園,雖然比較重要,可是苗淑妃的地位,並不是很高,哪怕他生下了仁宗唯一的兒子。

原因很簡單,這個皇子,很少在宮闈之中亮相,聽說體弱多病,不時的有不久於人世的傳言。

空穴來風,並非無因,到了韓琦這個層次,不說跟宮廷勾結,可是一些必要的消息渠道也是應該有的,外臣不干涉宮廷,可是對於宮闈甚至是皇子一無所知,又怎麼做外臣。

北宋的幾任皇帝,在位時間不長,就算是仁宗,也是從小皇帝做起的,萬一出了點什麼問題,那麼身後之事就會成爲重點。

韓琦沒有腦洞大開的,想到趙昕就在苗家莊的可能,但是疑惑還是產生了。

叛軍不同於之前,他出發之前的認知,實力非常強大,雲龍軍,雖然也是一個二線禁軍,可是它的實力並不弱,否則,也不會被他挑選,那一場野戰,整個過程,已經瞭解清楚。

叛軍並沒有使用什麼陰謀詭計,而是直接用攻城的方法堂堂正正的攻城,可是正是這種堂堂正正的正攻,讓雲龍軍抵擋不了,在經過了一個時辰的抵擋之後,當外圍防線潰散,接下來,敗亡就無法阻擋了。

連受過專業訓練,同樣是2500的禁軍,同時固定的營壘防守的前提下,都擋不住叛軍,一個小小的村莊,爲什麼擋住了。

難道,真的跟情報之中提到,他們擁有違禁的防禦和步人甲。

前者有可能,北宋這麼大,一些朝廷權貴,在非中心區域,或者惹眼的地方,弄些農莊之類的,有一兩處違禁建築,這也正常,最多是拆了就是了,可是後者,怎麼感覺不太靠譜,步人甲,作爲北宋控制最嚴格的步兵裝備,他的控制僅次於神臂弩。

這樣的裝備,就算是韓琦這樣,身居樞密院副使的位置的朝廷高官,都碰都不敢碰的高壓線,一個小小的淑妃後戚,能夠弄到,太小看北宋的軍事體系管理了吧?

其實,來到保州之後,更大的疑問還在於叛軍的實力,叛軍的主體,就是以雲翼軍爲主的保州邊軍,也就是雲翼軍是正規軍,其他的都是邊軍性質,在廂軍之上,卻不如禁軍,他們爲什麼會擁有這麼多的重甲。

很快的,在韓琦的全力調查之下,這個情報最終被證實,一批本來送到霸州邊關8000步人甲,在叛亂的時候,正要途徑保州,最終被叛軍扣下來了。

還有這樣的操作?韓琦當場就目瞪口呆了,這是巧合呢,還是故意的,8000步人甲,加上配套的諸多裝備,這是何等龐大的一筆軍需,可以整編最少6個軍禁軍,難怪叛軍的攻擊力這麼高。

可是不對啊,加上8000步人甲,在保州的步人甲,可能高達9000,可是暴露出來的只有4000多,數目很確定,這是跟保州叛軍幾次交鋒之後的結果。

那麼一個疑問就出來了,這4000步人甲到底在什麼地方,叛軍的目的是步人甲。

這個可以被排除,就算有勢力想要這一批步人甲,又用到那個方面去,以北宋對於軍隊,對於各大將門的控制程度,除非把他埋起來,否則,只要利用,肯定是會被發現,那這些沒有意義。

以封建社會的條件,單純的管,總有漏洞,可是北宋沒有多少兵器弓弩流傳出去,就是因爲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

既然不會是以步人甲爲目的,那麼按照叛軍的軌跡,出了保州,就直接奔苗家莊而去了,然後就是在苗家莊停留了15天左右,接下來,就四散開來。

韓琦來到保州時間尚短,還沒有功夫確認之前情報的事情,可是所有的一切都直指苗家莊,看樣子,4000套步人甲,甚至更多,很有可能在苗家莊。

韓琦用力的在地圖上面畫了一個圈,摸着鬍子沉思,看來,有必要去一趟了。

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
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同的發展第四百六十四章 玻璃遇挫第二百六十七章 棱堡造價第六十五章 追擊掃尾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六百四十九章 猜測和支持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百三十一章 神秘覲見第七百六十四章 富弼出使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四百五十七章 糧食跟王朝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數據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八百一十四章 歐亞基本盤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無人區第二百七十五章 野戰長弓技能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第六百五十七章 發展數據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十章 糧食和鹽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八百五十八章 飛剪定型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八百四十九章 深入探索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八百六十六章 新式織物第八百三十五章 太平洋風暴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九十一章 箭是捏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五百八十一章 材料和人才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九章 希望破滅第六百二十八章 拖網製作第二百七十六章 參觀作坊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四百零二章 統籌體系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六百三十六章 熱潮引發第七百章 軍事和修路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七百五十二章 火槍和火炮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十三章 戰爭系統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八百六十章 人口素質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百一十八章 混亂的朝堂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一百零三章 近代軍隊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四百六十二章 玻璃和琉璃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五百九十九章 農業根基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宋猜測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四百章 不同際遇第七十章 王家反應第八百二十二章 引發轟動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一百二十五章 路布蘭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八百五十二章 玉米培育第二百三十七章 死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八百二十六章 挑選新屋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七百八十九章 穿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