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

棱堡的強大,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出來,普通的將軍,只會把眼光放在了棱堡本身,狄青和這些將軍,他們都是整個北宋的佼佼者,他們從這個棱堡效用上面,看到了背後的東西的,關係到未來戰爭格局的東西。

樞密院中,賈朝昌或許沒有點明,可是底下的交流之中,幾乎絕大部分的將軍,都明白了賈朝昌的目的,那就是在河北,對遼國發起一場進攻。

在感覺到了賈朝昌的大膽的同時,這些將軍們,也是躍躍欲試的,就算是最穩重的狄青,也跟賈朝昌談下的條件,也簡單的談過了,他會在棱堡的基礎上面,做出未來戰爭計劃。

在最開始的想法之中,這個計劃,伸縮度很大,在樞密使的強烈要求之下,在邊境尋找一個機會,挑釁一下,藉助着長弓的可怕,取得一兩場的勝利,如果有機會,更進一步的話,就更進一步,沒有的話,也就退回來。

這是一個很靈活,就算是進入到遼國境內150裡,也是進入,不分草原還是城市,甚至只是彰顯來意的,也足以解決問題,哪怕賈朝昌有什麼不滿意,也沒辦法,他必須要爲手下的士兵負責,他不會無休無止的投入進去,冒着失敗的風險。

長弓進入到北宋禁軍,禁軍擁有了跟西夏和遼國的重騎兵正面的對抗的時候的,也只是對抗而已,不會如同之前的步人甲那麼的弱,可是也只對抗,並不存在壓倒性的優勢,最多是互有攻守的。

或許在遼國不瞭解之下,會給予遼軍一定的壓力,甚至取得一些戰場上面的勝利,子啊一些關鍵的地方,出其不意,給遼國一擊,也不是不可能。

看中間的戰果,如果真的能夠佔便宜,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擴大戰果,可是如果一旦相持或者不利的程度,他也不會盲目的進攻。

可是要依靠這個,徹底的打敗遼國,甚至攻佔遼國的一些重要的都城,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可是,有了棱堡,那麼一切都不一樣了。

有人會說了,棱堡這麼一個純粹的防禦性的武器,會對進攻產生好處麼?

表面上看,還真的不可以,棱堡是防禦武器,只要對方不來攻擊,那麼他就不會產生效果,可是他的存在,卻可以改變原來的防守方法,也就是說,使用了棱堡之後,這樣更加穩固。

這就意味着,用更少的人,就可以守爲主這些防線,那就意味着可以解放出更多的軍隊。

之前,狄青立足的就是他們這些被召集到樞密院將軍,差不多就是這些人,最多就是10萬左右的禁軍,這中間,可能大部分都是在最初的時候參與戰爭之中,然後繼續攻擊的,可能只有三四萬人,他們要的應對遼國隨時都可能帶來的壓力。

現在,有了棱堡這麼一個可怕防禦性的武器,這些禁軍,不但不用停留下來繼續防守,還可以把原來負責邊境的守軍,調動一部分過來。

河北前線,是北宋最重要的防禦體系,這部分駐軍非常的龐大。

以往生怕駐紮少了,被遼國攻擊過來,哪怕在西北局勢最爲危機的時候,都很少調動河北的駐軍,或者是調集了,就迅速的補充。

現在,以棱堡的防禦強度,原來駐紮1個軍的地方,現在能夠駐紮一個營,也就不錯了,這就可以節約出8成的部隊。

8成的部隊,對於一個軍不多,可是針對整個河北防線來說的,就非常可怕了,三四十萬的禁軍,能夠節約多少,哪怕這些節約下來的部分,不會徹底的離開,最少也是15萬左右。

數量不代表一切,可是北宋在仁宗時候,河北禁軍,可是非常訓練有素的,之前狄青沒有多少信心,就是因爲帶領着三四萬人,面對着遼國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孤軍深入,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可是現在,說不定一下子調動了30萬軍隊,這可是整個北宋軍隊的接近4成,這麼強悍的軍隊,還有長弓這麼一個劃時代的武器,肯定可以更進一步。

不要小看了北宋的戰鬥力,很多人覺得,歷史上,北宋一支都比較悲催,被遼國敲詐,被西夏襲擾,幾乎都是在被動挨打的狀態。

可是你看北宋的作戰,有幾次,動用了20萬以上的軍隊的。

西夏的立國三戰,韓琦最恥辱的哪一個好水川之戰,明確有數據的是的10400人和4500人,前者是在糧絕人乏的最不利的狀態之下,被優勢的西夏10萬大軍包圍,也激戰一天,這才最終失敗。

後面的4500人,是救兵,他也算趕到了,可是最終數量太少,撞上了西夏的主力也慘敗,只剩下一千多人逃回來。

如果這個救兵不是4500人,而是4.5萬,甚至是14.5萬的時候,會是什麼一個結果,真的要是4.5萬的時候,這些禁軍,就算是跟西夏的10萬大軍正面對抗,也不會落到下風。

如果是14.5萬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用內部1萬多人作爲阻擊,外面包圍,說不定,一場聚殲戰就會打響。

可惜,在三國之中,遼國一直都拉偏架,只要北宋向西夏動手,他們就不會閒着,要麼給北宋施加壓力,要麼要好處的,讓北宋在河北的駐軍,一直都不敢大的動作,這纔是讓西北捉襟見肘的原因之一。

不然的話,以北宋的國力,真的咬咬牙的話,未必不能支持20萬的禁軍,走上西北戰場,20萬全副武裝的禁軍,只要有足夠的糧食支持,西夏根本就不是敵手的。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現在,更加幸福的事情降臨到頭上了,原來,狄青只是準備,只是稍稍試探一下,把戰爭控制在摩擦的程度,也算是回報了賈朝昌。

可是現在,有了長弓增加攻擊力,有棱堡增加防護力,不論勝敗,都是固若金湯的這樣,動用的餘地非常的大。

3萬人禁軍是一個使用方案,30萬人,就是另外一個的,哪怕這些節約下來的禁軍,不會投入到對遼國的戰爭之中,也會非常可怕,只要有10萬禁軍,還是經過了長弓化改造的禁軍,走上北方戰場,帶來的破壞力,絕對是完全不一樣的。

燕雲十六州,這是一個夢魔,是整個趙宋皇族,從太祖太宗過來,每一個人都想要收回這麼一個地方,這是每一個皇帝的希望,也是所有的武將心中的想法。

如果狄青對於燕雲十六州一點想法都沒有,他不會推動着來到這裡,到這裡看看,就是想要把所有的可能都掌握到手中,以更好的發揮效果。

這麼一個困擾趙宋數十年,幾代皇帝的一個誘惑之地,對於文官來說,他或許要表現出操守,或者是個人的抱負,未必會按照着皇帝的意思來。

可是武將必須要按照朝廷的方針來,皇帝的意志,將會是武將的方針。

幾代皇帝都沒有實現的願望,哪怕無法全取燕雲十六州,只要在燕雲十六州這個地方,取得一點點的突破,哪怕只是拿下一個州,對於整個朝廷震動的,對於一個武將來說,就是無上的榮光,就算是心思沉穩狄青,也無法拒絕這個引誘,

一個將軍,最希望的就是立下戰功,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將軍的悲慘,狄青也是如此,看到韓琦在西北那麼的熱火朝天的,說不羨慕,那是騙人的,現在,有一個最少八九成勝利的機會,爲什麼不去做。

兵者兇也,在戰場上,所有的時機稍縱即逝,很少有這麼穩定的勝利的機會,就算是曾經的冠軍侯,在當年出塞作戰的時候,也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他不會想到,羽林衛的戰鬥力,幾乎把匈奴給打殘了。

擺在面前的勝利,可能是一種假象,比如說,苻堅的那一次失敗,無論如何,各方面的人員,都遠在對方之上,卻意外的敗了。

可是現在,長弓對抗野戰,棱堡防護,最不濟,也就是出外作戰那些軍隊,出現一點問題,不會影響到北宋國內的穩定,還有一個攻城的利器,只要能夠打到城市的旁邊,對於的攻克這個城市,那是十拿九穩了。

戰爭之中,最難的兩個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個是的攻城,一個是的防守,剩下的,只是野戰。

這就把所有的變數都降低到了最低,就算是曾經的步人甲時代,單純在固定戰場上面的野戰,北宋也不會比遼國差,唯一的差別就是機動性,一旦大戰開始,對方可以避而不戰,直接騷擾和遊鬥,這樣的情況之下,就會非常難受,打又大不了,追又追不上。

可是現在,哪怕遼國的騎兵,還有優勢,可是戰場的選擇權,在北宋,北宋可以隨便的進行攻擊,你跑,可以,不追了,我直接攻擊你必須要救的,比如說,燕雲十六州的這些城市,甚至包括了折津府。

這個後世的北京,在遼國的時候,第一次成爲了陪都,成爲了整個中原版圖的一個最重要的地方,他不但是遼宋雙方交割歲幣的所在,也是遼國的錢袋子。

整個燕雲十六州的產出,跟北宋的一些交易所得,還有一些簡單的手工業作坊,鐵匠鋪之類的,都分佈在這裡,這些技術性的工作,馬背上的契丹人是不會懂的,也只有漢人才能夠掌握。

一個燕雲十六州,就足以引發遼國政壇的震撼,更別說折津府了,這個越來越重要的城市,在四京之中,也是僅次於上京的重要所在,甚至在城市格局,城市規模上,上京也未必有南京這麼強。

這些大城市,在火藥的面前,不說是紙糊的,卻跟紙糊的,沒有多大的差別,只要北宋的軍隊,能夠抵達城市的旁邊,可以隨意的進行挖掘的話,半個月之後,這個城市就會被拿下了

這樣的炸城牆的方法,或許在用的多了,也會被對手找出一些規律,說不定,尋求一些破解的方法,北宋和賈朝昌的要求又不高,不是把燕雲十六州,全部都給拿下,也不是直搗黃龍,攻擊遼國首都,只要佔據一點便宜就可以了,十六個州,拿下個兩三個,甚至是四五個,這應該不會有任何的問題的。

這些人,來的快,去的也快的,軍情緊急的,在這麼的耽誤下去,什麼戰機都耽誤了,按照的韓琦所說,一個棱堡的建設週期,大概是40天左右,這個40天,是徹底的完工了,固若金湯,可是如果加快的話,30天的時間,也能夠派上用場,甚至一半低烈度的戰爭,也沒有問題的,就算水泥沒有完全乾涸,可是這個粘度也遠比米湯砂漿這樣的更高。

也就是說,如果從現在開始準備的話,樞密院專門在整個北方防線進行調整,統一興建這個棱堡,然後對他們這些進軍進行改造,用的兩個月的時間,熟悉和建造,最終調動出來,這個在開春之後,就可以出兵了,最遲半年之內,就可以見到成果。

這恐怕是北宋從太宗之後,第一次大規模進攻性軍事行動,一旦成功,哪怕佔據燕雲十六州一兩個州,都會天下震動,一直都被遼國壓着打的北宋,突然有了反擊的能力了,還是在整個遼國佔據了西夏的前提下,對於兩國的影響,對於人心的影響也會達到一定的程度,甚至改變整個中原的格局。

用了大半個下午的時間,仔仔細細的瞭解了的棱堡的情況,收穫巨大,到最後,狄青甚至不再用腦子記了,而是拿出了東西做記錄,哪怕不是工整的字跡,上面有各種各樣如通過鬼畫符一樣的標記,這是狄青自己懂得的,把棱堡的全部作戰要點,都給記錄了下來的。

其他人,也都做了差不多相同的事情,如果說來到保州之前,還有些懷疑,到底這個北方大戰會打到什麼規模,現在,有了這個棱堡,未來的一切都已經決定了,必然要進入到北宋軍事序列的棱堡,怎麼可能不瞭解的清楚。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各種革新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八百六十六章 戰爭結束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二百五十五章 反撲的叛軍第七百零九章 生命和死亡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危機降臨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五百六十六章 保暖和向北第二百六十二章 可怕的持久度第三十三章 王家十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八百三十章 通信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六百三十八章 車站和地皮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四百三十一章 東京政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高爐鍊鋼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七百八十一章 四星和自助餐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六十一章 分配比例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五百二十五章 航海測量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九十九章 北宋頑疾第六百一十九章 繼續爭奪第五百一十六章 遠洋海船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八百四十七章 初到瀋陽第八百八十一章 火車衝卡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七百二十七章 火炮平推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六百六十八章 絕境的種諤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零一章 忠誠變化第二百五十九章 韓琦的態度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四百四十三章 將軍野望第五百四十五章 刀的比拼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三百零六章 硬度體系第八百六十二章 美洲探索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五百一十八章 走向海洋第七十六章 抵達目的地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七百四十九章 贈送槍械第四百九十六章 可觀收益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一章 穿越北宋第五百一十一章 幽雲十六州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六百二十六章 漁船和夜盲症第二百四十四章 錯過機會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八百五十一章 東南亞之戰第七十一章 夜的黑暗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二百四十六章 踊躍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