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

趙信在島上,正在暢想着未來,想象着接下來要如何規劃這麼龐大的一個島嶼的時候,孫吉和薛玉等人,卻有些愁眉苦臉了。

之前趙信說過,會在港口,港口一個問題就是海防,大宋不是沒有海盜,只不過在北方很少有,可是萬一有人從海上襲擊怎麼辦?

孫吉和薛玉,他們是一等的超級士兵,實力也遠遠超過普通的將軍,可是海戰這是從來都沒有涉足的領域,萬一出了危險怎麼辦。

本身,他們還想着,到時候多用心點,真的抵擋不住了就後撤,可是現在,趙信乾脆選一個島嶼。

島嶼跟岸邊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岸邊有的逃,島嶼怎麼跑,如果對方是從海上而來的,他們幾乎肯定,佔據着海上的優勢,你貿然的進入到海上,不是自投羅網麼?

好容易,大致把心中的想法總結出了一個脈絡,正要去岸邊看看,雲臺山島這麼大,靠近岸邊的地方也很多,必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適合停靠大船的港口。

卻沒有想到,孫吉和薛玉都是一個苦瓜臉,似乎欲言又止。

“兩位,怎麼,感覺這裡不好麼?”

“好什麼,孤懸海外,而且還是這麼貧瘠之地,要如何防禦!”孫吉大膽的說道,跟趙信接觸的時間不算長,可是趙信的性格他們算是明白了,有些事情不要藏着掖着,當面提。

趙信一拍腦門,這個時代還真的就是這樣,人們對於未知的海洋,充滿了異樣的感覺,在陸地上,有城池之類的,可以保證安全,海洋之上,到處都是路,彷彿是海盜和敵人可以無孔不入的到來。

趙信從來不擔心,先不說北宋這邊,海盜很少,深入北方的就更少,況且,趙信未來是準備開發遠洋海軍的,以北宋船舶製造,加上趙信的提點,再加上一些超越這個時代的武器,比如說,火槍和火炮。

就算是沒辦法造出來,弩炮和一些的特定的武器,也可以增加他戰鬥力,到時候,就是海盜們擔心了。

在海軍沒有實戰能力之前,也不用擔心,因爲趙信有一個殺手鐗。

棱堡啊,在海島上,棱堡更加的無解,特別是在比較小的海島上面,位於海邊弄上一個,在火炮沒有普及的情況下,你要怎麼打,一個登陸,就讓你死傷慘重,甚至不用把海島徹底的防護起來。

只要有幾個棱堡相互配合,那就是永不陷落的防禦工事。

海島不是平地,無處可逃,也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夠登陸的,暗礁,洋流,再加上岸邊的這些山峰,能夠登陸的地點非常有限,把這些地點都給徹底的籠罩到位之後,就是固若金湯的。

趙信實話實說,孫吉一陣臉紅,他只是擔心這個海島的防禦,卻忘記了,趙信手中,可是有最強的防禦棱堡的,這玩意在陸地上是一把好手,在海岸防禦就不行了麼?

經過了趙信的介紹,孫吉發現,在海上,就更加的出色了,甚至只要扼守住咽喉,那麼這會成爲最強的點。

孫吉之前聽趙信說過,仙術做出來棱堡只要3天的時間,這麼大的島,不說全部籠罩,3個差不多位置的棱堡,就足以把所有人都籠罩在其中。

當然了,不是現在,現在只是隨便看看,這個貧瘠的島嶼,也不可能引來海盜,未來,確定了位置之後,把這裡轉換成邊境軍州的話,肯定會有駐軍,無論是一個軍的禁軍,還是別的其他的軍隊,有足夠的人員給這些棱堡防護。

到時候,別說是一點點的水匪,就算是數萬大軍,面對着可怕的棱堡,也沒有絲毫的辦法。

孫吉等人,對於政務什麼的,瞭解的不多的,他們只是從安全的角度,來提出問題,現在,安全上面不成問題了,他們也沒有太多的問題了。

看着孫吉等人不說話,趙信也是心中一陣陣的好笑,棱堡本身就是最強的防禦,最初的時候,就是爲了解決海島的防禦的,畢竟海島上面,沒有地利,一些地方還相對比較狹窄,沒有辦法按照陸地的標準,建立龐大的都市。

不得已之下,就縮小了體積和麪積,誰知道,居然創造出了一個防守利器,在狹窄的海島之上,只要確定了籠罩的範圍,這個棱堡比起在陸地上面更可怕,甚至傳統的挖掘戰術,對於海島上面的棱堡,也沒有太大的作用,一直到攻城炮的出現。

接下來,趙信正好提出,要去海邊看一看。

實際上,海邊的港口,牽扯到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確定航道,避風堤,還有防波提等諸多的附屬設備,不但要足夠大,也不能有衆多的暗礁。

天然的港口難以尋找就是因爲這個,一直到後世,防水的炸藥出現,用過一些作業,炸掉那些不適合的暗礁,清理出航道,這才讓海港開始普及了起來。

實際上作爲後世天然的深水良港,哪怕這個時代還沒有開發,同樣沒有被陸地接壤,但是這個港口的情況非常好,可以停靠大量的船隻,吞吐量也相當高。

趙信,通過仔細的觀察,特別是卡牌系統給與他啊的深入的感知,把周圍的一起都納入到了其中,逐步的檢查之後,最終確認了3處地方,一個可以做出初期的港口,另外兩個是擴建工程,最終,會建設一個龐大的,世界級的港口。

最關鍵的是,這三處地方的距離相當的近,只要用3座棱堡,就能夠形成品字形的防護,把整個港口都納入其中。

雲臺山島的面積,還有港口,都非常讓趙信滿意,最終,還是確定下來。

確定了雲臺山島,也就是後世的連雲港作爲新起點,這是一件大事,也需要得到中樞的同意的。

不同於苗家莊,苗家莊是一個私人的莊頭,就連土地,都是自己,趙信在那裡折騰,沒有多少問題,可是雲臺山島就不一樣了,必須要有一個名目。

趙信還要駐軍和建立海軍這就沒有名目就不行,在北宋,對於軍方的限制非常厲害,卻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位於邊境軍州的節度使。

這不但是一個級別,一般宰輔纔會兼任節度使,或者就是一些宗室裡面的出色的,在這些地方,他們擁有軍政大權,一般而言,就如同國中之國。

北宋對於軍隊的控制嚴格,這樣的事情不是跟整個政策違背麼,實際上,還真的不怎麼違背,原因非常簡單,這些邊境軍州都很小,只有極少一部分,相當於州一級,大部分甚至連縣都不到,他們絕大部分地處於比較邊境,或者是貧瘠,落後的地方,是北宋爲了節約駐軍,並且加大管理設定的。

趙信在離開苗家莊之前,就給仁宗上書,講明他會選擇這些地方,現在已經確定了位置,就等着仁宗從上層來配合吧。

這個配合就需要傳遞信件,已經穿越過來好幾個月,在保州蹉跎了很久,現在趙信終於安全了,他一絲一毫都不願意浪費,越早一天開始,這個神奇的奇蹟之城,也就越早一天能夠建起。

海州這邊,沒有八百里加急,甚至連官道都有些年久失修,趙信他們進入到海州的時候,浪費了不少的時間。

附近淮南東路就有,孫吉專門跑了一趟,快馬加鞭的過去把奏摺,送到了驛站。

這一次,沒有韓琦的背書,可是趙信已經今非昔比了,以保州侯的名義,上書奏摺,是可以借用八百里加急的。

但是必須是行文的晉級奏摺,是要直接送入到中樞手中的,否則的話,如果是一般事情,根本不可能動用八百里加急。

這也是一個限制和優待,這一點,被趙信用上了。

一個開國侯,在地方上面的地位已經不低了,最少說,不是一般小吏能夠干涉的,他們根本不敢遮擋,讓這個奏摺進入到了轉運司之中。

至於淮南東路的負責人,正好是有資格知道趙信身份的,他就更不可能阻擋了。

北宋一共有二十幾個路,每一個路的轉運使,實際上,已經算是朝廷高官了,北宋的最初在真宗時候15個路,後來擴充到24個路,這些都是省一級的官員,本身就是中高級別官員。

這個路的主官,並不是常設的官員,而是屬於中樞派出機構,這些機構的人員長期流轉,被稱爲轉運司提舉,直接負責路的大小事務。

可是實際上,應該是三司,甚至是中樞的一些後備官員,大部分都在這裡擔任過官員之後,這才走上執政的道路的。

這中間有些例外,恐怕就是少數火箭耀升的官員,比如說韓琦,他是從涇州的任上,直接被調到了中樞,擔任了樞密副使了。

類似韓琦這樣的官員有幾個,甚至就算是韓琦,如果他不是范仲淹的追隨者,不是藉助着慶曆新政的春風,他也別想越過這個界限。

這也是趙信要這個身份的關鍵,不然的話,只是底層的扯皮,就會佔據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是這樣好。

孫吉還是很負責的,一直看到轉運司下發公文,讓這個奏摺通過八百里加急之後,才離開,現在,一切都做好了,等待着中樞的批覆,他們就可以大張手腳了。

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
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五百七十五章 奇葩的原因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三百二十章 浮動的人心第三百五十五章 向南目光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六百三十三章 長江口漁場第七百四十一章 損失更大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一百一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會焦點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鏽鋼6.1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海闊天空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八十九章 被看低的長弓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八百零四章 裝甲巡洋艦第二百九十二章 商談議和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五百二十一章 新材料使用第八百七十二章 春運開啓第八百四十三章 鉅額花費第五百一十四章 鋼龍骨第三百一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六百七十九章 人口提議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第八百四十一章 託運和臥鋪第六百四十六章 拆掉函谷關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一百八十章 棱堡的可怕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二百四十八章 銷售途徑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零四章 薛玉迴歸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三百四十八章 颶風翅膀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第四百三十四章 物美價廉第七百三十九章 分享快樂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三百七十一章 馬的作用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三百二十八章 漏夜伏擊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八百三十九章 再次登陸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二百九十六章 艱難的決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經濟拉動第六百六十二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九十八章 覓封侯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六百九十章 一等戰列艦第七百二十五章 水面之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八百零二章 韓琦的探索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八百零六章 仁宗的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副產品和比例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三十一章 雪片奏摺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