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惡毒的計謀

蕭惠是一個出色的統帥,這一戰勝利之後,卻感覺到了一陣隱憂,具體是什麼,他還沒想到,不過當煙霧瀰漫,黑黑的濃煙,瀰漫了整個沙漠的時候,他也變色了,他終於想到了一種可能性,只不過,這也太毒了吧。

蕭惠不知道,爲什麼對方敢這麼做,這不是釜底抽薪麼?

這可是西夏的領土,難不成,這一片領土,西夏要放棄麼。

實際上,元昊這麼做,也是心中滴血,這裡是聯絡西夏和遼國的必經通道,哪怕是沙漠,比較貧瘠,每年經過這裡商隊不知道凡幾。

當這裡被堅壁清野,綠洲被毀掉之後,要想恢復,就需要漫長的時間,將來,不但通行它的成本,會上升很多,甚至一部分的環境,會惡化到無法通行的程度。

這可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對於元昊來說,細水長流的損失,可能會持續超過百年。

元昊沒有辦法,西夏本身,太弱了,他沒辦法跟遼宋相比,只能夠退而求其次,放開了這一片沙漠,走另外一條路,繞過去,也可以接受,不過是付出時間和資金的成本。

看到的,不等於是真實的,可是必須要警惕,爲此,他冒險的派出了大量的探馬。

很快的,蕭惠派出去的探馬,搜索了周圍200裡的綠洲的,發現,絕大多數的綠洲都被毀掉了。

一個兩個三個,從最開始的不敢置信,到最後的麻木,特別是調查了一切的,發現不但所有的草場都被焚燒一空,連水源地都被污染了。

如果可以,元昊會在水源地下毒,可是沒有那麼多的毒,他選擇了一種地下冒出的黑油,污染了這些水源。

一層層黑色的油,徹底的把水污染了,如此骯髒,就算有人渴死,也不會去喝的。

如果趙信在此,一定會認出來,這些黑色的油,到底是什麼,這是天然的石油啊。

石油,本身就是一種礦物,不存在什麼發明不發明的問題,內燃機和各種化學能機器,成爲了現代文明的象徵之一,飛機,輪船,汽車,海陸空這三者,哪一個離得開石油,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石油成爲了現代工業的血脈,它的任何波動,都會讓工業發生巨大的震動。

蕭惠不是趙信,不知道這個石油到底是什麼,但是探馬們弄回來的樣品,送給了馬兒喝,馬根本不喝,強行灌下去,第二天,全死了,一個不剩。

石油對於生物來說,那是噩夢,直接喝下去,是要命。

這種情況下,蕭惠還能不知道,這些水根本就喝不下去,那是毒藥,聯想到探馬探測的最少50個綠洲,全部都是如此,蕭惠的臉色直接變了。

最不可能出現的,最壞的情況,就這麼的出現了,還是最極端的狀態,所有的樹木,都被燒掉,就算是剩下的,也不足以支撐大軍的消耗。

數萬大軍的消耗,是一個天文數字,就算是蕭惠的9000騎兵,也可以產生巨大的消耗的。

還是攜帶了不少的給養,可是他要爲後續5萬,還有御駕親征的遼興宗打好基礎,10萬人,20萬匹馬,還有衆多的後勤力量,這些加在一起,會是什麼概念,需要的是一個天文數字。

蕭惠是知兵的人,他深深知道後勤的重要性,他所攜帶的6萬人,也是給養攜帶的最多,甚至因此拖慢了行軍的路線也在所不惜,如果不是後勤補給帶的太多了,他怎麼可能只帶9000騎兵出動,就是因爲太慢了,遭到了遼興宗的斥責。

連蕭惠這樣的北院樞密使,都遭到了這樣斥責,因爲走的太慢,其他人就不行了,耶律重元在失去了4000騎之後,主動的敗退300裡,雖然沒有達到戰略目標,也算是縮回了遼國境內,不必擔心給養的問題,後續的遼興宗,攜帶者2萬鐵林軍和大量精騎,他們怎麼辦。

按照的蕭惠知道,他們甚至連基本的補給都沒有帶夠,最多隻是攜帶幾天的口糧。

遼國還是以原來的想法來進攻的,他們沒有考慮到後勤的問題,打的主意也是就食於敵,可是元昊居然不顧一切的在自己國土上堅壁清野,甚至損失都在所不惜的時候,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了。

少量糧草,遼國的戰鬥力發揮不出來,遼國是以的騎兵爲主,10萬大軍之中,只有不到4萬步卒,剩下的都是騎兵,遼國的擁有的牧場,也是非常可怕的,在北宋一馬難求,可是在遼國,馬就是非常平常的東西。

所以十萬大軍馬的數量非常之高,鐵林軍,平均一人三騎,普通騎兵也是一人兩騎,6萬騎兵,平均擁有15萬匹戰馬,還有5萬後勤馬匹的,這些馬,如果拿到北宋的話,每一個都是可以作爲良馬,甚至是駿馬的存在的。

10萬人,每天的吃喝話用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加上20萬匹馬,這裡不是遼國常見的草原,這裡是超過500裡的沙漠,沒有補給的話怎麼辦。

任何生物,都需要進食,不用進食的生物,只是極少數的那種,還不是常規的進食方法,無論是人,還是馬,都要吃東西,甚至馬需要吃的東西,比人高的多。

陰影籠罩在蕭惠的心中,初步的勝利,甚至是俘虜和擊潰了兩三萬人,這樣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並沒有讓蕭惠高興到哪裡去,他必須要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他是先鋒,是爲遼興宗開路的,如果就這麼的結束的話,他自己都不可能原諒自己。

蕭惠一邊命令金肅城,和北院麾下的城市,努力準備給養,哪怕是沒有糧食,最少,也是要集中一點的糧草過來的。

遼國不產糧食,可是草場卻非常多,花費點功夫,把乾草弄過來,或許影響到了牧民們的越冬,可是加緊時間,繼續的蒐集,也不是不可能的,最關鍵的是,這一戰不允許失敗。

在歷史上,蕭惠也是這麼做的,這麼做的後果是,挽救了一大半的馬匹和全部的士兵,戰鬥力減弱了不少,可是10萬人還是完整的,這已經是蕭惠能夠做到的極限了。

但是這個努力,卻讓遼國陷入到了被動之中,失去了大半的戰鬥力的遼國軍隊,在跟西夏的戰鬥之中,明顯的纖弱到了劣勢之中,再加上元昊的計策和神風。

在天時地利之下,遭遇到了超過一倍的西夏力量的攻擊,此消彼長之下,最終,這一戰,遼國大敗,連遼興宗,都差點被俘虜了。

蕭惠能夠做到的,這已經是極限了,如果沒有周文秀,一切還是會向着那個方向發展,可是現在多了周文秀。

不是說,周文秀這麼一個年輕的將軍,就要比蕭惠這麼一個沙場宿將更厲害,那是不可能的,光經驗這一點,蕭惠就完爆周文秀。

可是周文秀的背後,那是有整個北宋作爲依託,這一個計劃確定了之後,就考慮到了這個計劃的方方面面,最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計劃。

一人計短,衆人計長,爲了推算出元昊可能的應對方案,還有解決的方案,這一點,北宋的樞密院經過了無數的推演。

北宋的文壇鼎盛,在軍事技能和計謀上面,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高度,更別說,樞密院集體研究,甚至把元昊的特點,還有慣常的作法,都考慮在內了,基本上把元昊的想法給摸索的七七八八了,也知道,堅壁清野是必須的作法。

如果說,元昊真的能夠把所有的壁和野全部都清理乾淨,北宋除了硬碰硬,大量儲備物資之外,也沒有其他的辦法,這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龐大的沙漠之中,到底有多少綠洲,真的很多,西夏微薄的人力,不可能吧全部的綠洲給毀掉,他們只要找出,破壞最少的,實際上,沙漠這麼龐大,綠洲也不少,不是每一個都被西夏掌握,也不是每一個都被破壞。

根據特性,元昊的想法,再加上西夏的人力,基本上確定了一個最有可能的執行方法,元昊作爲,只用破壞遼國過來的這一路,還有最重要的幾個就可以了,其中,最少有150裡的範圍,是沒有任何一個綠洲的,這就算換了道路,也解決不了問題。

如果遼國沒有任何的準備的話的,10萬人啊,在沙漠之中,單純自然環境的可怕,在一定條件足夠的前提下,甚至把10萬人都無法抵擋大自然的天威。

那是極端的情況,甚至考慮到天時地利都幫助的情況下,遼軍不可能全部餓死的,原因就在於馬上。

馬是一個體重巨大的,一般的成年軍馬,差不多有超過千斤,一旦事不可爲,缺少了飲用水和食物,殺馬取水,割馬吃肉的,這些都可以解決迫在眉睫的飲食問題,只不過,未來的將會更加的困難。

這恐怕也是遼興宗不以爲然的根本原因,他根本沒有意識到,殺馬,就要承受戰鬥力減弱的前提,一旦遼軍戰鬥力減弱了,士氣不穩,在西夏軍的攻擊之下,他們還能夠倖免麼?

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
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加力是馬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二百六十六章 民品銷售第四百六十一章 植物的作用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六百一十五章 火炮的意義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八百四十八章 無線電第七百九十五章 水上樂園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二百五十三章 夢魔纏繞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六百五十六章 親臨琉球第六百五十一章 海上登陸第三百四十章 遼宋靈州合約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八百五十一章 不同視角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七百九十四章 細分研究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一百五十章 農戶養殖第七百三十八章 仁宗心態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三百三十章 完勝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四百一十七章 變法隱情第六百九十四章 登陸海參崴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四百一十五章 河黃米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堂攻殲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六百八十一章 轉運人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改變方向第四百零九章 糧食和國運第三百一十三章 雜號將軍第四十八章 速度對力量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八百五十二章 人口流失第八百三十七章 靠近“大島”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五十二章 絕處逢生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二百零二章 錯誤判斷第八百三十四章 捏鼻子認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七百七十五章 情感牌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乍起第三百零四章 兩條鐵路第三百八十五章 接待困擾第五百二十四章 棉花戰略第三百一十九章 定海軍第一百六十二章 遼國藥材第八百五十八章 養殖場第五百九十八章 第二批運輸第四百二十四章 阻攔八百里加急第二百二十五章 騎兵來襲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五百五十三章 培養手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一百二十七章 煉器還是煉丹第二百四十三章 調整和改進第七百零八章 自然增長率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五百零六章 苦等的時機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百零一章 金屬定裝彈第七百五十六章 鋼鐵基地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零五章 前瞻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