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保證金

保證金,實際上,是根據拍賣的出現,而衍生出來的一種東西,剛開始,拍賣剛剛產生的時候,是沒有這個保證金的,這對於尊貴的賓客來說,這是一個不太好的事情,拿錢證明自己的身份麼?。

可是伴隨着拍賣越來越多,深入人心之後,總有一部分人,會來破壞,比如說明明沒有錢,卻故意擡價,或者是用其他的辦法來圍標,雖然後者無法避免,可是前者卻可以避免,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設立門檻,保證金制度。

有了門檻,就能夠讓那些惡意競價的收斂,這個保證金,也是會根據標的物的不同,進行調整的,一般起拍價格在300萬左右的,保證金在100-150萬之間,任何一個人,都會感覺到肉疼,不會隨隨便的胡亂叫價。

趙信也不知道這個制度很深遠,只是依靠着資訊時代的掌握,在大名府拍賣會的時候,開啓了這個制度,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不但保證金巨大,同時成交量也巨大。

韓琦也是大名府拍賣會的參與者,在靈州的壓力逐步的巨大,在可能會有大量牲口,因爲天氣的關係的,最終有可能死掉的時候,他想到的唯一方法,就是這個拍賣制度和保證金制度。

靈州這邊的壓力越來越大,在渭州牛馬大會已經基本沒問題的時候,韓琦當然想要提前解決掉靈州的問題,在錢莊提出了讓他解決合理性的問題的時候,他能夠想到的,就是先把這一筆錢,變成合理的,屬於西北的錢,然後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保證金制度,是北宋從來沒有誕生過的制度,只有大名府的一次經驗,可是說也說得通,把傳統,通過觀察,購買,一對一,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牛馬交易,變成類似拍賣的方法,這需要調整,可是跟獲得資金相比,還是可以接受。

韓琦在想通了之後,開始了頒佈了一系列的政令,不過是一個合理的問題,那麼把這個次序合法化之後,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了!

渭州的牛馬大會,成爲了整個西北,最爲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情,幾乎整個西北,甚至是半個中原的目光,有能力的商會都參加了這麼一次大會。

最終,參加的數字,在牛馬大會之後,確定爲,超級大商會5陸家,其中河南府,甚至汴梁的一些大商會也參與進來了,他們最強的,甚至相當於西北十大商會加起來這麼多,最終,調動參加到這個牛馬大會的資金,高達的700萬貫。

中層次的商會數量達到了500家,還有上千家的各種小的商會,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出了南方的大型商會,沒有介入到其中之外,幾乎整個北方絕大部分的商會,都已經涉足其中。

這個牛馬大會出了吸引一部分的商人,可是更多的,還是普通的地主。

北宋沒有地主這個稱謂,在鄉村卻有五等戶的制度,一般一二等就是所謂的地主,三等戶之中,有地主,也有富裕起來的農民。

三等以下,在富裕一點的地方,他們或許可以保持到一定程度的溫飽,可是在關中平原,他們基本上都是在貧困縣上面掙扎的對象,根本沒有足夠的錢來購買牛馬,可是三等以上,特別是二等一等,這些人的購買力非常的強,甚至一等,是可以拿出千貫,甚至更多資金家庭。

商會再加上韓琦本身的宣傳,不但讓絕大多數的商會,都看上了這些馬,參與到了這個大會之上,更是讓更加龐大的高等戶,加入到了這一次牛馬大會上面。

可是一二等戶他們,更看重的是牛,牛纔是農民種地的主力軍,有了牛的話,哪怕對於一等戶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提升。

關中是比較貧瘠,因爲長期的開發,已經無法承擔起人類起源的任務,在沒有化肥之前,土地的恢復,需要漫長的時間,自然的恢復,這個時間可能是幾十年,甚至是數百年。

時間會撫平一切,可是如果這個時間是加上消耗呢,那隻會越來越差。可是土地是生命之源,哪怕是貧瘠的關中,也有幾百萬人口,總不能所有的東西的,都需要從外面進口吧,本地也沒有足夠的資金。

在貧瘠的土地上面,不停的努力,用勤勞,來養活自己。這是無奈的決定,也是必須的決定。

這種情況,就如同一個惡性循環一樣,在北方大地上面不停的持續,從漢唐之後,北方和關中平原的土地,是逐步的貧瘠,在北宋已經到了相當惡化的程度了。

之後,卻因爲元蒙的出現,把整個中國都改成草原了之後,才慢慢的恢復了一些的,卻到明清又沒落下來。

越是貧瘠的土地,勞動力就越發的重要,因爲只有足夠的勞動力,才能夠在農忙的時候,把地裡的莊稼收割下來,不至於損失,而多餘的前提下,還可以開荒。

爲什麼中國人,從封建社會開始,就重視男丁的存在,男丁越多的家庭,不但在鄉村之中地位高,也容易的積累起家業。

按照封建的傳統,大部分開荒所得的土地,經過一定時間的耕種,甚至繳納一定的賦稅,是可以變成自己的,只要是無主的荒地就可以了。

一頭牛,可以相當於10個壯年勞力,而付出的,只是牛吃的草和在農忙時間的少量糧食,這對於普通的地主來說,是難以拒絕的誘惑。

可是北宋缺少耕牛,雖然說,一頭牛的價格,大概是十幾貫的樣子,不說是二等戶,富裕一點的三等戶,咬咬牙,拿出這個錢,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惜,北宋確定有耕牛的,大部分都是一等戶,或者是二等之中的佼佼者,三等戶,除非是極少數特別的情況,否則,是沒有耕牛的。

原因很簡單,沒有那麼多,每年進入到北宋的耕牛,自然繁衍的,就這麼多,這部分抵消掉死掉的,增長率很小,不可能滿足所有的需求。

可是現在,渭州的牛馬大會,20萬匹馬,30萬頭牛,這可是實打實的數字,這在往年,根本不可能,整個關中,能夠有5萬,已經是非常不錯了,現在足足提升了6倍。

別說一二等都動心了,一些有魄力一點的三等戶,他都開始想辦法。

之前,或許他們還擔心,路費什麼的問題,可是現在,有商會在前面頂着大頭,甚至組織了一部分的進行團購和團體回來,他們也都心動了,開始向渭州集中。

保守估計,最少有的5萬多地主,決定參加這一場的牛馬大會,這些人的出現,也曾經讓韓琦有了一絲猶豫,可是最終,他還是決定實行保證金的制度。

沒錯,或許保證金制度,會讓一些地主心有餘悸的,畢竟他們不同於大型商會,萬貫這筆財富,他們很難拿到,哪怕是牛這樣的標的,也最少是5000貫。

爲了錢,韓琦必須要傾向這些預付了保證金的,這樣的,很自然,會壓縮零散生意,馬基本上不會設零散的交易,牛也只會放上三五萬,而且還是挑選剩下的,狀態不怎麼好的。

這會極大的影響的整體的銷量,可是最終韓琦還是決定這麼做,因爲靈州的事情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或許,這些一二等戶,在這一次,無法得到合適的牛馬,可是在他的手中,可不只是這麼多的牛馬。

只要渭州交易大會,20萬匹馬賣出一半,他最少可以先提取500萬以上的保證金,有了500萬貫資金,同時省去大量的時間,直接從京兆府調動大量的物資,特別是西北稀缺的大量的帳篷,還有其他的建築材料,他才能夠的快速的在靈州打下基礎,抵禦整個冬天的到來,到明年開春,再補償這些人就好了。

到了韓琦這種層次,優柔寡斷,從來都不是他的特性,所有的一切,都會以全面的眼光來。,

之前對於商人,還有現在的準備金,無不是如此,沒有什麼瞻前顧後的,別說是對這些一二等戶,沒有多少的影響,就算是有,在韓琦看來,也是無所謂。

這個消息,就這麼發佈了,這也是渭州牛馬大會的最後一個消息,因爲是蓋了韓琦的印信下來,基本上,除非是有聖旨推翻,否則,很難的推翻。

畢竟,整個靈州和議,對西夏的作戰,都是韓琦全權負責的,他決定下來的事情,首相和樞密使,也是沒有權利更改的。

這不是說韓琦的權利比樞密使和首相大,那是因爲規則,在自己分內的事情之中,只要不是明顯違規的,否則,只有聖旨能夠推翻。

仁宗會下達這樣的聖旨麼?當然不會。

別說韓琦在西夏立下大功,直接讓一直都困擾北宋的西夏,徹底的滅亡,就算沒有,明顯是參照大名的拍賣會的方法,仁宗會反對,這是他的兒子提出來的方法。

不過,這樣的舉措,卻在整個西北掀起了軒然大波,影響巨大,甚至讓渭州牛馬大會的交易金額,沒有達到曾經預計的。

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
第八百五十三章 飼料產業第二百五十八章 間接影響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八十一章 木工坊第二百六十章 追加訂單第五十六章 當頭痛擊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五百八十五章 實驗室和白熾燈第四百二十八章 施政理念第九十五章 正確方向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要臉的要求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八百六十四章 屠殺第七百一十五章 風起廣南第二百九十章 錢幣圈子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遼矛盾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路熱潮第五百六十五章 解決運力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三百一十八章 屠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激進和保守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八百零七章 韓琦的要求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二百四十九章 留守曹劌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一百二十四章 發現疑點第七比零六章 人口問題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八百五十七章 航海時代第八百一十六章 在位記錄第八百七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三百一十章 文武雙全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熱情和逢集第一百四十五章 高薪攬心第五百九十一章 禮送出境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平鐵路第七百三十七章 奏摺入京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三百章 皇二子薨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七百三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四百六十九章 煽動的翅膀第一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動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八百七十章 兩條通道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第七百三十章 獎勵和麪對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二百二十三章 叛軍襲來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四百零七章 馬車和牛羣第三百零一章 鋼鐵和底蘊第二百七十八章 疏漏之處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三百一十四章 固執的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震動大名第三百四十四章 修路的問題第五百二十六章 經緯度線第七百六十二章 母妃前來第六百二十九章 漁船下水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五百七十二章 捲土從來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口戰略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十四章 絕世猛將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七百八十六章 臨時停車第二百六十一章 扭轉印象第七百五十四章 定都瀋陽第二百二十七章 罷工和動盪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二十六章 禁軍會操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