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寸土必爭

韓琦抵達遼軍軍營,是一件非常鄭重的事情,哪怕事先沒有通知,也很突然,也必須要保持必要的禮數。

遼興宗在得到了通報之後,也派出人來迎接,負責迎接他的,是周文秀,這讓韓琦非常的差異。

不是遼國發現了一點什麼,而是迴歸之後,周文秀的地位更高。

3大功勞,第二戰,還是解決糧食問題,周文秀可以說,解救整個遼軍的巨大功勞,不但得到了國公的稱號,還從蕭惠麾下單列出來,成爲了真正的將軍。

目前,西夏之戰還沒有結束,城牆打破了,遼軍進入到了興慶府,可是遼興宗的平衡還是做到了。

負責興慶府的攻擊,更多的是耶律重元,作爲一軍的統帥,在最初被元昊擊敗,損失慘重之後,耶律重元幾乎在這一場戰爭之中,沒有的什麼表現。

遼興宗在這裡,必須要做出一點平衡,在之前,蕭惠部,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可以說,力挽狂瀾,在這個前提下,讓他再立下功勳不太合適。

蕭惠也心知肚明,只是做一些邊角的工作,不影響耶律重元的主攻方向,索性興慶府已經被攻破了,稍稍放緩一點,也沒有什麼問題。

周文秀升級之後,已經是5000重騎的統領,在這一場攻城戰之中,騎兵所起到的作用很小,他也就被留下來,負責護衛大帳。

他作爲大帳的護軍大將,韓琦到來,作爲北宋的宰撫,一定程度上面,是相當有地位存在,在這樣的前提下,周文秀這個地位足夠,也懂得宋語的人,就成爲了天然的選擇。

韓琦也沒有想到,負責迎接他的是周文秀,不過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周文秀跟韓琦只能夠簡單的用眼神聯絡一下,而不能多說什麼。

他們沒有見過,可是相互的畫像,甚至是遠遠的,也曾經看過的,雙方一言就認出了對方,不過沒有時間交流。

韓琦對周文秀的目光是讚許,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北宋擁有現在局面,跟周文秀有很大的關係,沒有他的在劇中配合,說不定,整個遼國的局面,就會崩壞。

一個死間,在不暴露自己的前提下,還能夠做到這麼多,這是誰都沒有想到。

周文秀動作,加上遼國西夏,甚至是北宋的配合的之下,最終是4州陷落,興慶府也被圍的局面,如果興慶府不能夠被拿下,或許西夏還有反彈的餘地的,只要興慶府被拿下,那一切都完了,

一個防禦力強大城市,特別是王都這樣層次的,要拿下非常的困難,這也是元昊的底氣所在,他從來沒有想過,如果興慶府被攻佔下來的可能性,這也是他敗亡的原因所在。

在冷兵器時代,很多的準備前提下的,一個城市很難攻佔下來的,特別是元昊這樣有所準備,集中了70萬人,最少還有一年左右的糧草的堅城,別說是14萬人,就算是28萬,甚至是56萬,都很難的攻佔下來,因爲強行的攻擊,最終損兵折將,還有可能的被反殺,可是北宋這麼的不講道理,直接弄出了超越這個時代的攻擊手段。

6噸的黑火藥,面對着本身防禦強度,興建的技術,都不如的北宋興慶府,那就殘念了,整個城牆都被攻破,當時元昊就懵逼了,最終,之前的所有選擇,所有的東西,都變得傻叉了,落到了這個下場,幾十年,三代人的積累,變成了殘念。

可以說,什麼都比不上興慶府,還有70萬人被圍殲最終來的可怕,這對於西夏來說,基本上,就等於是完蛋了,哪怕元昊逃走了,也影響不了大局,他已經從三國之中的帝王,變成了流寇。

機緣巧合,加上一些秘密武器,這些就成爲了目前這一戰的最終結果,周文秀這個作用,不能說,無以倫比的,卻非常的關鍵。

特別是周文秀跟北宋聯絡之後,讓北宋可以明白整個的戰局,抓住時間,拿下靈州,並且成功的介入到興慶府的攻防戰之中。

韓琦多年的夙願,居然這麼的簡單的成功了,拿下靈州的那一刻,他甚至不相信眼前的這一切是真的。

這麼一個立下不世奇功的出色人物,韓琦早就想跟他交流一下,可惜,這不是時候,在雙方初見的一瞬間,簡單的眼神交流,最終沒有任何的一句話。

可是雙方的意思,都已經懂了,都是聰明人,一定程度下面,這勝似千言萬語。

在周文秀的引導下,簡單的介紹了遼軍的狀況,也點到了蕭惠和耶律重元,卻沒有多說,點到爲止,這些都是難得的情報,卻很正常,旁邊侍衛根本就沒有多想。

此時,遼國大帳之中,也沒有多少人,也就是四五萬人的樣子,韓琦來的人少,也沒有過多的檢查,很快的,就進入到了往賬之中,見到了遼興宗。

大帳相當的豪華,也非常的龐大,有一般普通營帳的數十倍那麼大,因爲遼興宗的想法,蕭惠,文武大臣,還有宗親貴族,最少有數十人,都聚集在大帳之中。

韓琦走進大帳之中,韓琦面見了遼興宗,遼興宗到現在,只有26歲,甚至比韓琦還要年輕六歲,不過遊牧民族的特性,讓他顯得有些蒼老。

作爲樞密副使,四路總管,整個西夏軍的最高統帥,哪怕在中樞還沒有確定跟遼國合作的時候,他算是北宋這邊統帥了,在位置上,已經有跟遼興宗談判的資格了。

遼宋兩國是兄弟之國,遼國爲的兄,北宋爲弟,只不過,那是針對聖宗,現在的仁宗,可以稱之爲興宗的叔叔,不過,雙方的皇位還是相互承認的,對於這個遼興宗,他還是保存了一定的尊重,用皇帝禮儀見禮了。

稍稍的見禮之後,對於韓琦,遼興宗還是保持着一定的尊重,簡單的閒話家常之後,自然而然的,就把話題引到了這一場戰爭之中。

韓琦知道目前遼軍的現狀,主動提出,要幫助遼軍拿下興慶府,可以動用長弓部隊。

長弓部隊展現出來的那種強大的攻擊,遼興宗是看在眼裡的,說實話,最初的時候,在爆炸還沒有進行的時候,長弓隊就展現出強悍的攻擊力,幾乎以一己之力,壓制着西夏無法擡頭,甚至強悍的覆蓋攻擊,造成了西夏大量的傷亡。

在此時此刻,一個坊一個坊的爭奪之中,長弓如果加入到這一場戰爭之中的時候,一定可以展現力量,幫助遼軍取得優勢。

遼軍缺少壓制性的遠程力量,騎兵在這樣複雜的巷戰之中,只能夠在大路上面作戰,甚至在某些時候,不得不下馬,成爲一個固定的射手,這極大的限制了遼軍戰鬥力的發揮。

這也是目前進度不快的根本原因,遼國騎兵更加擅長騎射,騎射講究的是拋射和準確度,而步弓手講究的是穩定性和壓制力,這中間有少許的不同,最終決定了騎兵對於步兵的支援不太到位。

長弓手本身就是步弓手,最關鍵的是,長弓表現出來的射程和破甲能力,相當的出衆,並且如果長弓加入戰鬥之後,也可以近距離觀看長弓的作用,明白長弓到底是什麼?

未知的總是可怕的,長弓就表現出了可怕的射程和射速,遠超過一般的弓箭手,這是遼國百思不得其解。

很有誘惑,可是最終遼興宗還是拒絕了,他非常的明白,此時,讓北宋軍隊介入,並不是最好的選擇,或許他們的介入,會減少遼軍的損失,卻更加會增加不可確定性,萬一北宋提出更大的要求,甚至是領土問題,遼國要怎麼辦。

幾乎沒有猶豫,遼興宗就強硬的拒絕了,甚至不給韓琦任何的餘地,這個口子不能開,沒有繼續談下去的可能。

遼興宗的態度,韓琦不以爲意,他之前就預見到了,遼國可能的想法,他提出長弓輔助,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存在感,只是表現出那種態度,並不一定要介入到興慶府戰鬥之中。

戰爭,永遠是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一種方式,他手下的部隊,在靈州,在興慶府城下,都沒有遭到巨大的損失,沒必要爲了某一個目的,葬身在興慶府之下,他主要來的目的,是爲了領土的劃分問題。

沒錯,已經被北宋徹底佔據的靈州,肯定是已經吃下去了,不可能再吐出來,遼國拿下的也同樣。

雙方的焦點,其實就在靈州到興慶府,實際上,原來屬於興慶府的哪一個區域。

這個區域不算很大,總共也就是百里多一點,可是這是跟靈州一樣,屬於河套上面的富饒之地。

實際上,以興慶府爲中心,靈州,還有周圍的幾個州,本就是水草豐美的地方,因爲西夏的遊牧民族,不會種糧食,所以荒廢成爲草場。

遼國當然不可能放棄,這是五州是西夏的膏腴之地,更別說,在滅亡了西夏之後,興慶府這邊,肯定是核心,一方面防禦西夏元昊的反撲,另外一方面,防禦北宋,國與國之間,條約這種東西,是力量作爲後盾的,遼國很清楚,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守衛在這裡,條約只是一紙空文而已。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
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第七百三十三章 怎麼可能第八百零五章 閱兵式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八百五十九章 千島羣島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六百七十八章 重挫遼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三百九十一章 拿錢的條件第七百二十一章 後續影響第七百九十六章 說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公共交通第三百五十一章 貴妃探家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四十六章 羌族遊騎第六百零四章 火槍和長弓第三百章 15立方高爐第七百四十三章 韓琦抵達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一百五十七章 韋家的選擇第八百五十章 暗中出手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五百八十六章 效率和掃盲第八百三十六章 天路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花式磨刀第六百九十五章 建城海參崴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八百零三章 真相求知慾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二百五十六章 消失的步人甲第三百四十九章 爭議和同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火藥肆虐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二百二十五章 防禦要求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三百零九章 騎兵對決第二百八十二章 給錢和新幣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業的威力第五十八章 無法承受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二百四十五章 防疫和送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二百九十一章 志不在此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七百九十七章 慶曆20年第五百八十三章 電的實驗第一百三十九章 自來水第一百五十一章 收集卡牌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二百二十九章 撤離、火藥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三百零二章 馬拉火車第八百七十一章 科技瓶頸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八百二十七章 另類刺激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三百二十七章 糧食問題第四百七十六章 江南園林第九十章 箭呢?第一百六十章 相見不相識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八百六十一章 極限種植第三百三十五章 知難而退麼?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五百六十四章 前期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樊樓包子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二百三十章 失望的火藥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一十二章 甘油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四百五十一章 造船廠第五十五章 試探進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磚和水泥第四百九十七章 預製板和吊車第七百九十章 抵達和午高峰第一百六十三章 鹹鬆的鹹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三百五十四章 水運佈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一百八十六章 魔改防禦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和國運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