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

船舶研究所,主要是研究更強的,更加適應遠洋航行的船隻,同時,也會對西班牙大帆船本身,進行一些調整,比如說,如何最節約人力,同時,在同樣噸位的前提下,讓風帆的利用率更高,讓人的效率會更高,這些都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的,需要長時間來研究。

目前已經取得了間斷性的成績,比如說,一些電動工具在船舶上面的應用,定海軍目前的發電機,都是大規模的,最小的也在三四間房子那麼的大,這樣龐大的電動機,可以裝在船上,可是已經佔據了船上的大部分空間,這樣的是不可取的。

可是電除了發電機之外,還有電池,趙信或許不懂得更加高深的電池,比如說,鎳鎘電池,鋰電池這些,可是最爲簡單的,鉛酸電池,還是明白的,這種最初級的電池,實際上早在公元前後,就出現了,只不過利用率不是那麼的高而已。

知道電池的正負極,電解液,剩下的就是一步步的嘗試,找出電量最高的,在卡牌系統和研究員的幫助之下,簡單的鉛酸電池已經出現,同時,開始逐步的完善,一些類似於後世的蓄電池這樣的電池組,開始出現,電力哪怕不用發電機,也可以廣泛的應用。

西班牙帆船,擁有比船體更加龐大帆,正是藉助着這些帆,可以把自然界隨處可見的風,轉換成動力,推動着帆船,不停的行前前進,擁有12節以上的航速。

成也帆船,敗也帆船,帆船的受力面巨大,在暴風到來的時候,或者是風太大的時候,要調整非常不容易,帆船上面的水手,多是要求孔武有力的,原因就是在狂風到來的時候,能夠靈活的運用帆。

人力總有盡頭,一個人雙臂之力,就算是強如孫吉這樣,也就是千斤之力的,面對着大自然的偉力的前提下,他們能夠做到的相當的有限,在狂風暴雨之中,船長只能夠選擇最爲適合的,也是最爲省力的,往往會浪費很多的東西。

使用了電能就不一樣了,只要電能還有,就可以無休無止的工作,或許不可能長時間的替代水手,可是在關鍵時刻,這可以成爲殺手鐗。

有了這個前提條件,電力搬上西班牙帆船,已經成爲了必然,同樣的,所有需要勞動力的地方,比如說抽水系統的,操控系統,甚至是輔助船槳,這些都可以使用電力,哪怕輔助系統相當的輕微,只能夠推動一個很小很小的螺旋槳,在一些關鍵時刻,這些多餘的動力,或許會讓一艘陷入到險境的船,轉危爲安。

研究所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項目,就是各種省力的電器在帆船上面的使用,經過系統和整合,可以將帆船上面的人力減少60%以上,這對於帆船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定海軍最爲缺乏的,就是合格的水手,哪怕是定海軍現在,花費了大力氣,不斷的培養各種的水手,可是在整個定海軍不斷擴大遠洋運輸力量面前,這樣的人手還是差的太遠,有很多的船,們已經建成了之後,在船塢之中,等待着人操縱,一些剛下水一兩年的船,因爲耗費的關係,被封存,甚至是集中起來。

減少單獨船上面的人員使用,這對於定海軍來說,有實質性的好處,如果一艘滿載的船,減少了40%的人員的話,那麼就意味着,一艘船的人手,可以開啓兩艘船,這對於運力,幾乎是倍增的。

到了定海軍這樣的生產力水平,在保證了東北的木材,還有烘乾房的使用,就船材這方面來說,已經是不成問題的,至於生產效率,普及了各種先進的機械,規範化了各種的生產的步驟,甚至把流水線也引入到了船舶生產的過程之中,單純爆產量這一點,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有足夠的人員操縱,定海軍隨時可以把現在的遠洋船隊的數量,增加一倍以上的。

可是人是最缺乏的,各種電器的使用,還有一些的省力裝備的使用,甚至在一些研究所裡面,在研究,如何把蒸汽機縮小化,把小型的蒸汽機,應用到船上的計劃,這些如果全面的實施的話,不但船上面的人員會減少很多,甚至連船速都會增加一些。

可是在怎麼的去更改,西班牙大帆船的開發,已經達到了極致的,這是一款非常適合作爲戰船,並且作爲遠洋運輸性的船隻也非常適合的船舶,可是他偏偏不適合探險,不適合海圖的繪製。

哪怕對於整個太平洋的形狀,北美大陸跟亞洲大陸相接的位置也有一定的瞭解,甚至讓船隻順着海岸線向北,一定可以找到白令海峽,白令海峽纔多寬,越過了之後就是美洲大陸,這是毋庸置疑的。

可惜,高緯度地區的惡劣氣候,是一個最大的制約,趙信不能,也不可能選擇這麼一條路,那麼,在北海道逐步的向北,在這些島嶼密集的地方,進行尋找,一步步的利用跳島戰術進行尋找,穩定了一個區域之後,繼續的向下,把海圖繪製完善了之後,再接力,成爲了必然的方法。

這種情況之下,西班牙帆船,就有些不夠用了,他的速度,相對而言太慢了。

用窮舉法,用跳島的方法,逐步的向前,效率是第一位的,以島嶼做圓周運動,幾乎可以肯定,可以探尋島嶼周圍的海圖,並且找到前進下去的路,可是這樣的方法,太慢了。

如果還是使用西班牙帆船的話,效率太低了,速度差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雖然他載貨量很多。

在遠洋探尋方面,載貨量是最不用關注的問題,只要有足夠的速度就可以了。

在世界上,非動力性的船舶之中,哪一艘船最快,這一點,趙信可以明白無誤的回答,那就是飛剪船。

空心船首,較多和大面積的帆,較少的上層建築,以增加穩定性,比較狹長的佈置,水下的一些船體,可以讓船可以如同刀斧一樣,鑿開水面,飛剪船的這個稱號,也得益於這樣的航海狀態。

在西班牙帆船,平均只能夠以6到8節的速度,在大部分的海面上航行的時候,飛剪船,可以以12到14節的平均速度航行,幾乎快了接近一倍,19世紀中葉之後的,通過大西洋的競速,飛剪船是無可爭議的冠軍,平均13天穿越大西洋,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實現的,可是飛剪船,卻可以輕鬆的實現。

趙信雖然沒有見過飛剪船,卻是聽過無數次飛剪船的大名,在網絡上面,因爲軍事愛好的關係,也看過許多的圖片,也瀏覽過關於飛剪船的要點。

經過了回憶和加強性的記憶,趙信繪製了不少的圖紙,也提出了飛剪船的幾個要說,高比例的船身,減少上層建築,儘可能的貼着水面航行,最重要的是,空心船首。

這個纔是關鍵,只有空心,才能夠讓比重比較的低,在告訴之下,船首會向上,不但可以破開海浪,同時減少受力面,減少阻力,這纔是飛剪船的關鍵。飛剪船,這個號稱是風帆時代最強的帆船,甚至在後世的動力時代,環球帆船航行,基本上競速的都是飛剪船。哪怕是在21世紀,在計算機輔助設計已經到達極限的前提下,藉助着人的創造,還有計算機的幫忙,依然沒有一個船型能夠超越這種船。

趙信根據記憶,在圖紙上繪製了一些,後世看到的,進行環球航行的那些帆船的圖形,因爲記憶和關注度的問題,這些已經相對的模糊了,可是這些卻給了研究人員巨大的靈感,特別是一些關鍵的地方,比例的船身,上層建築,空心船首等等,這些是最容易實現的,經過了簡單實驗就可以達成。

一些簡單的技術被應用上來,重心的問題,在水中阻力和推動力的問題,把這些完美的解決之後,就是目前的飛剪船。第一個可以保持最高21節左右速度,無動力的一種船,平均的速度也可以達到14節以上,這對於遠洋船隻來說,是非常可怕。

就算是動力時代建造的最可怕的戰爭兵器,大型的戰艦,雖然可以保證33節,甚至是40節的極限速度,可是這樣的極限速度,有能夠持續多少,在長時間的航行之中,平均的航速不會超過20節。

一個完全無動力的船隻就可以達到這一點,不得不說,是非常出色,這麼一款經典的船隻,在這個探尋海圖的時代,是最爲合適的。

不過,一款技術的成型,一艘船的最終確定,那是需要時間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飛剪船也是這樣,哪怕趙信在圖紙之中,已經繪製出了比例尺,甚至標註了一些關鍵性的部分,要實現,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好在,從西班牙帆船開始的,定海軍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一個從圖紙上面,轉換成實物的體系,哪怕第一艘,第二艘,第三艘的船都不那麼的給力的,也可以繼續的向着整個方向研究下去,一直到最終的實現。

飛剪船的各個子項目,已經基本上完成了,甚至樣船也一個比起一個的好,最近的一艘,如果真的要說的話,已經算是一艘飛剪船了,最高19節的速度,平均11節左右,這個速度,或許不如飛剪船的完全體,卻也比西班牙帆船要強很多。

速度是探查的關鍵,不過這艘船,在穩定性上面差了一些,先期建設起來的十來艘,開始在定海軍的控制的海域進行了實驗性的航行。

這個航行的目的,同樣是完善海圖,整個中國所有的島嶼,所有從海南島一直到的海參崴的經緯線,全部都繪製完成,這個海圖,也會成爲了未來大航海的基礎,通過這個基本確定的點,一一對比的情況下,對於六分儀的使用非常的關鍵。

這中間,還有一個便利的條件,趙信,畫了一個簡略的圖形,這個圖形當然是按照未來,世界地圖,還有太平洋地圖而來,或許比例尺什麼的,不怎麼完善,同樣的,有些島嶼的位置也記錯了,可是大體上面的圖形是正確。

從航海上面說,大體上面正確,也就夠了,哪怕是有一些方向性的知道,對於未來的航海探險來說,最少,規避了百分之九十,甚至更多的可能性,成功的路確定性的只有一條。

在中國的航海時代開啓的時候的,就只有一條路,從北方日本向北,一個島鏈,一直會眼神到阿留申羣島,這個島鏈之間,相對的距離並不算很遠,

如果一次性航行的能力不夠的話,用一個接力的方式,就能夠一個個的從島鏈上面,慢慢的跳過去,這樣的時間,會延長很多的。

可是定海軍不缺生產能力,又不是興建一些永固的基地,只是在一些擁有淡水的島嶼上面,修建一些永固的工事,派駐一些人員,並且輸送一些補給,然後就可以支持遠程航海,而不至於在長時間深海航行之中,逐步迷失方向。

不過,前期,駐守在的島鏈上面的人員,會非常的困難,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島嶼上面,從相隔千里,甚至更遠的距離,把各種的物資,建築材料運過來,成功的興建起來,最初是一個補給港,然後就是一個基地,修理廠,甚至是船廠。

只有完善的附屬設施的修建,才能夠讓這些島嶼,發揮出更大的,更加出色的效果,對於整個航海探索,會產生巨大的好處,可是對於那些初期,在一窮二白,什麼都不完善的程度下,登上島嶼的人來說,那就是噩夢了。

惡劣的環境,非常嚴苛的要求,高效率的工作,這些都是難以的集中到一起,卻不得不堅持下來,他們的堅持,是對於整個航海有好處的,可是任何一點點出現問題或者是偏差的話,帶來的,輕則是巨大的事故,重則,就是死亡爲代價。

到了目前趙信的這種程度,已經沒有那種婦人之仁了,在擁有3000萬人口以上的國家,在附庸萬里,每天生產出來的東西,無以計數的前提下,這些先驅者,是可以犧牲的,只要達到效果就可以了。

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十二章 蠻橫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
第五百二十三章 帆布廠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六百八十九章 人口與矛盾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訂單和聰明人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二百二十八章 持久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鎮國基石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二百七十二章 香水和化妝品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車時代第一百零二章 軍隊的野望第三百二十三章 材料之秘第八百四十四章 歸家和禮物第五百六十八章 戰前等待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補)漏發了一些補上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四百五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三百一十五章 元昊詐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廉價肉包第三百七十章 渭州交易第八百一十章 不同角度第二百二十三章 交接第一百六十六章 迷茫的孫吉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二百九十四章 離開和根基第二百八十七章 硬幣圖案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船第四百六十七章 啓程汴梁第八百一十八章 孔府私房菜第八百一十三章 攻略歐洲第六章 夜究卡牌第四百一十章 保守派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三十七章 3級卡牌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二百三十七章 韓琦和歐陽修第六百四十五章 關鍵問題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一百六十一章 易容術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一百八十九章 卡牌升級第二百二十四章 化緣和暗喜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八百三十七章 抽丁進行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簡單的勝利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四百九十八章 統籌第三百五十七章 染血草原第八百六十三章 海島工廠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五十三章 種家少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北跟國本第十二章 蠻橫第二百六十五章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六百一十七章 新船改進第一百零八章 破甲重箭第三百一十一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三十四章 攻略北宋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一百四十四章 調查韋貴第四百四十五章 遼國鉅變第二百五十二章 韓琦和鐵料第二百一十四章 松香皁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二百二十一章 銷售地和狂潮第六百五十九章 一把大火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廠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一百一十九章 守城戰術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洲橋頭堡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六十五章 打服瑪雅第六百六十六章 兵臨折津府第八百三十二章 運河疏浚第五百八十章 材料研究第五百四十二章 船材選擇第二百七十七章 價格問題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一百零六章 箭的作用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一百三十五章 被子保暖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二百八十二章 矛盾想法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啓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一百六十七章 出格的待遇第一百一十五章 偵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