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20倍

韓琦都表達到了這個程度,還有什麼不相信的,雖然這個決定,不是韓琦親自跟他們說的,可是他們還是相信了的,韓琦是誰,樞密副使,是他們能夠見到的,他們多多少少的也知道,這一次西北繳獲的巨大,或許,這是向商業方面傾斜的資源吧。

這些商會,本身也只是想着,弄個百十匹馬,畢竟總共才一萬匹,按照以前的比例的,六七成給了軍方,一兩成給了貴族和官員,剩下給商會的,可能就是一成左右,一成就是1000匹,他們爭奪的就是這個。

可是當這個數量提升十倍,同時,有韓琦做了保證,軍方不會插手,這可是一個巨大的機會,過了這個村,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西北是邊關,因爲西夏的威脅,所以軍方一直都佔據比較大的份額,這部分的馬是要上戰場,可是這一次,有了四路最高長官的韓琦的首肯,哪怕只有這麼一萬匹的,只要軍方不插手,他們能夠獲得的數量,可能就比之前翻上五六倍的。

物以稀爲貴,牛馬交易,就是這樣,之前,是這樣,一年下來,整個西北交易的的,或許也就是一兩萬匹而已。

聽起來,很多,可是在整整一年之中,再加上整個西北,數十個州府,總共就這麼多,那就真的不多。

這個數量,連軍方都不夠,總是軍方挑剩下了之後,剩下的歪瓜裂棗之中,又有貴族和官員挑選的,剩下就不多了,他們還當成寶貝,現在軍方只要不參與,貴族能夠購買多少,1000匹是一成的,1萬匹,可能連就是一分,到了10萬匹,可能就一分都不到了。

這下子,他們的幹勁就更加大了起來,每一個商會,他們走南闖北,最不缺的就是朋友和客戶,這些客戶就是他們可以宣傳和遊說的對象。

在進行這件事情的時候,這些商會也生怕事情不大,他們也想將韓琦一軍,看韓琦是不是真的能夠把整個交易的數額擴大10倍。

他們開始藉助着自己的渠道,瘋狂的聯絡所有客戶,這些大商家,每一個都是百萬級別以上的,最高的甚至控制500萬的生意,這在北宋來說,已經算是最頂尖的那一批人,整個北宋比他們強的,也有卻真的不多。

能夠跟他們相提並論,同時要聯絡的,哪一個是簡單的,每一個都是坐擁一方的大商人。

有些事情,讓官方,比如說韓琦發佈行政命令,甚至是仁宗都下達一個聖旨,都未必能夠說動,可是這些商會,他們會用交情,利益,甚至是其他的方面來勸說,這種情況之下,當然是立竿見影。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去,這是古話,對於商人而言,只有永恆的利益。

馬是利益麼?當然,對於一些做販賣的人來說,當然是如此,當這個馬的數量無限量的情況下,只要有錢,多少都不爲過,相對於固定的田地,只要把這些馬給養好,就可以不斷的創造利益。

實際上,韓琦在向整個西北宣傳的時候,這些大商人,還是耳聞了知道這件事情,只是,在沒有確定的消息,再加上距離太遠的關係,沒有參與進來。

可是現在,有同樣檔次的人告知,這是一個機會,有上萬匹西夏馬敞開了來賣。

馬是稀缺資源,還是一次性萬匹,這絕對是每一個人都不願意放過的,特別是偏西北這邊,跟京杭大運河沒有任何牽扯的地方,馬車更是出行必備的工具。

一些超級大商人,當然知道,西夏之變,也知道韓琦獲得了巨大的收穫,可是具體的數字,那是樞密院之中絕密的,甚至知道了這個中間收穫了多少,也不知道,部隊會預留多少,這些數字下來,最終會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這也是之前猶豫的根源,他們不知道總數,更不知道可以自由發賣的是多少,只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評估。

最終的數量可能就一兩千的樣子,這個沒必要去爭奪,可是在商業夥伴明確的表示,最少是萬匹,軍方還不涉足進來,甚至有可能的話,還會增加到10萬匹,那可是足夠的吸引人啊。

一些人通過各個渠道過來詢問,一些人,已經開始調動資金了。

他們不在西北,當然不會如同西北這樣,在廣泛的範圍之中,調動海量的資金,可是拿出個幾千上萬貫,參與一下,還是可以,他們紛紛的加入,頓時讓整兒渭州牛馬大會出名了起來。

韓琦一直全程的監控着整個事情的發展,在獲得了確切的消息,最少有54家大型商會,數百家小一點的,還有衆多家族參與這一場盛會之後,他果斷的決定,提升渭州交易的規模。

把原來準備的6萬的規模,果斷的提升到150萬,其中馬的數量提升到了20萬,牛達到了50萬,剩下的全部是羊。

當這個消息傳給了十大商會,十大商會簡直是幸福要昏過去了,以前,不知道求爺爺告奶奶,這纔有一點點的份額,平均每一個商會,每年增加的馬,都不超過100匹,加上淘汰的,或者是死掉,每年增加的很少。

可是跟日益提升的交易額比起來,真的是差了很多,特別是現在,伴隨着大名府和定海軍的商品,行銷全國,所有跟運河聯通的水系,都可以使用上他們的產品,做這個生意的,賺的是盆滿鉢滿。

可是他們只能夠眼睜睜的看着,一些高檔一點的,還可以小批量的捎點過來,真正立足於大衆的,想都不要想。

大名府最出名的就是鐵器,這種沉重的日用品,運費的加價,會可怕到相當的程度,按照一石平均五六貫的運費,這已經跟本身的價值沒有多大關係了。

按照一把刀一兩斤價格,哪怕大名府的菜刀很便宜,幾十文左右,可是運費,可能就加上60-70文,這個成本上面的減少,相對比本地的鐵匠生產的,也沒有多大的優勢。

除非,能夠大幅度的減少運費,纔有利潤,類似的產品很多,看着定海軍,不斷的開發者新產品,他們卻撈不着,這中間心火是非常的大,很想着把所有的商隊,都換成馬隊就好了。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了,怎麼可能不抓着,不抓着是笨蛋。

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
第二百六十一章 修路和起運第六百五十八章 一份大禮第六百八十章 人力危機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業展示第八百七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零七章 神奇仙術第五百五十六章 大膽估計第二百六十四章 現金壓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一百四十六章 節流第七百一十四章 長城修不修第八百一十章 融合同化第七百六十八章 街道工廠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琦求劍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二百六十章 講述棱堡第七百零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九十九章 互有算計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量回歸第七百九十一章 定海全席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訴求和擴大第三百二十二章 通風報信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二百二十八章 追隨的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四百零四章 以物易物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四百八十九章 巧奪天工第六百零八章 銅可以麼?第三百二十四章 韓琦出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三百七十五章 甜蜜煩惱第二百五十二章 叛亂擴張第二百五十九章 運費和工業第二十五章 筆墨紙硯第八百六十八章 新的航道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二百五十六章 錢的重要第五章 普通卡牌第二百二十七章 神兵和鐵器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七百八十二章 可怕佈局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七百九十章 輪船和飛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水利核心第五百六十二章 遭遇土著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能作戰第二十章 北宋縣城第三百二十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七百七十章 可怕的收入第二百七十一章 慶曆四年春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十八章 拆卸落月第八百三十三章 三成抽取第二百五十四章 棱堡和西夏第六百七十章 攻城折津府第八百五十四章 玉米推廣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型火炮第二十三章 芒硝等於錢第七十四章 單人壓制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八百五十五章 船舶研究所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京陷落第一百四十七章 淨利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名奠基第五百六十九章 土著來襲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七百五十章 返回汴梁第五百八十四章 發電機和燈泡第八百六十二章 堪察加半島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六百八十四章 首次捕鯨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八百六十章 前進基地第二百二十四章 互相偵查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四百五十四章 人口增長第五百二十七章 崛起的根基第三百六十三章 絲綢事件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三百零三章 實驗數據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七百四十六章 火槍的可怕第四十五章 遇仙之說第四百七十八章 貴妃探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樞密院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六百零七章 火炮起步